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糖尿病可以长寿吗?揭糖尿病人的长寿秘诀

六月雪 2023-07-16 00:56:24

糖尿病病人应该明白,对寿命的最大威胁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可以肯定地说,只要糖尿病病人的病情获得有效的治疗,就完全能够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享受健康人一样长寿。所以糖尿病病人对获得长寿和高质量的生活应有足够的信心。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病人,因能坚持正确治疗,往往活到很高的年龄。

糖尿病的长寿秘诀

1.吃一条腿的食物

蘑菇含蛋白质、氨基酸很多,含蘑菇多糖,基本上不含什么脂肪,对健康最好。

2.学习糖尿病知识

客观上就要求患者必须善于学习,全面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既要懂得一些医学知识,也要懂得一些心理学、营养学、运动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会自我监测。只有掌握了这些“武器”,才能有的放矢战胜“糖魔”。掌握的知识越丰富,防治糖尿病的办法就越多,寿命就越长。

3.血糖监测

定期检测血糖能为糖尿病患者及时调整治疗用药、控制病情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病人,无论是否用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都是有必要的。血糖监测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治疗是否到位,是不是既没有高血糖又没有低血糖。所以、坚持血糖检测很重要!

4.不吃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

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5.运动

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这在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运动不但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而且还能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甚至还会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从而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6.保证睡眠

不要因为任何理由耽误睡觉。人一天不吃饭没关系,但要是一天不睡觉,体力和免疫力都在下降。只有保证了睡眠,才能不破坏老天爷给你的天然防御系统,才能有很好的免疫力。

点击查看:一个月基本可以平稳血糖,消除并发症,逐步减量西药的方法!

糖尿病饮食,糖尿病人饮食,糖尿病的饮食,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血糖高降糖百科

含所有的糖尿病知识。上图展示

为什么说二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依靠药物治疗会短命,长期运动和控食会长寿?

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控制血糖会影响寿命,这种说法是完全误导人的。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毒害我们微小血管和末端神经,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才是造成糖尿病患者短寿的主要原因。药物降糖是降低血糖和防控并发症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方面,糖尿病患者不能一味地依靠饮食控制来降糖。我们的身体必须依靠饮食来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的不足或者因为胰岛素抵抗问题,不能将饮食中的糖分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这就需要服用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能量转化的过程。仅靠节制饮食来控糖,结果是血糖没有控制好,身体也获得不了应有的能量和营养,长期下去会引起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更谈不上延长寿命了。糖尿病正确的饮食观念应该是:用规律的饮食和定量的饮食来配合药物的降糖治疗。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是适合运动降糖的。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不重视降糖治疗,已经罹患了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这些患者是不宜参加较为剧烈的体育锻炼的。

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容易频繁发生低血糖现象,也应该在血糖波动减少后再开展体育锻炼;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在吃饭后或者服药后1小时内开展体育锻炼,以免出现血糖波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体育锻炼的作用在于降低体重、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需要才饮食和药物的配合下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实践证明,饮食、运动和药物相互配合的降糖治疗,才能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和预期寿命,大家一定要明确这一点。

长期的服药或许有可能“火上浇油”,而坚持运动和控食才是减轻我们自身机体遭遇的伤害的方法。

一、其实关于糖尿病到底是否需要长期服药这个问题?

根据世界糖尿病大会上面确定的共同土壤学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其实都是共同起源于一个原因:机体在遭遇氧化应激刺激伤害。

内在的机理是:对于日常的“摄取—消耗”血糖的波动,这是由胰岛素分泌控制和调节的。即便我们吃的全部都是糖,自身的血糖迅速升高,其实都会在胰岛素的调节之下趋于正常。

而对于应激刺激的时候,我们自身的机体为了应对伤害,以应激激素为调节动力,抑制胰岛素敏感性,升高自身血糖。而且这个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机体需要。如果没有这样的应激能力,我们或许会在很小的应激刺激下因此而崩溃。

而当某种的应激刺激伤害长期持续存在,血糖或许总是会处于高水平的运行,机体就开始认定这是生活的“新常态”,将我们自身的高血糖固定化,这或许就是糖尿病的来源之一。

其实就算我们吃饭摄取再多的糖,只要是没有达到应激刺激的程度,我们自身的机体其实都不会改变基础血糖的水平。只有是应激刺激,带来基础血糖升高。


而基础血糖升高的背后则是遭受应激刺激的伤害。升高血糖则是为了满足机体应激的需要。这个基本的逻辑或许才是正确理解糖尿病的要点之一。

或许我们在这个逻辑下面,就非常容易想到:如果我们自身的机体遭遇氧化应激刺激,需要高血糖,而我们却采取措施逆需要而行动,硬性的降低我们自身的血糖,这会怎么样?

那或许就是我们自身机体的应激能力下降,在刺激伤害之下,损伤则会更大!

所以,如果一个糖尿病的患者还在遭受应激刺激伤害的时候,同时也在全力服药而降低自身的血糖,他或许身体不是越来越好,反而是越来越差。


因为随着我们自身血糖降低应激能力不断下降,他的体内自由基爆发的则会更加的严重,对于周围的神经和各种血管的损伤或许会更加的严重,并发症也许就会迅速的到来。

所以说,这样的“吃药降糖”,其实就是越吃越不好。这就是长期服药或许会让我们的身体变差的逻辑关系。

二、与吃药不同的是,有一种降血糖则是“控食+运动”

其实关于这两种降糖的方法,取得的健身效果远远大于服药,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说一说运动,由于体力劳动就是我们自身骨骼肌被调动的产能。在运动之中,骨骼肌则是需要大量的消耗血糖,为了满足需要,机体则必须要加大对骨骼肌的血糖供应,很有可能并不是依赖胰岛素,而是需要依靠别的葡萄糖来转运蛋白—血糖大量的进入到我们骨骼肌细胞的结果,整体的血糖或许就会下降。


而我们在停止运动之后,自身的血糖升高,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所以说运动可以降糖,但是它却不能治愈糖尿病。但是,它是在启动我们自身的机体自然用糖机制,所以说没有损害!而适量的运动则是有益我们自身机体机能的保持和提高,所以说收益还是很大的。

现在我们再来说一说关于控食这方面的。

首先先来说一点:控食所带来的好处,其实他并不是来控制糖类的摄取,而是只要整体的减少摄食,或许就会有健身降糖的效果。

这或许可能会出一些人的意料!


其实道理非常的简单:由于糖尿病人更需要血糖。所以,摄取食物之中没有糖反倒是损害。同时,其他的脂肪和蛋白质类营养或许更是一个也不会少。所以,全面的摄取营养仍然是糖尿病的饮食原则之一。

而饮食损害健康的常见表现则是暴饮暴食,由于摄取太多的食物,给我们自身的胃肠道形成了严重的负担,这是一次又一次应激刺激伤害。

而当我们主动的减少摄取食物的时候,或许就降低了我们自身胃肠道消化的负担,就避免了”消化应激”。这就是控食有益健康的真正原理。

同样的,虽然或许控食可以健身,但是照样治愈不了糖尿病,糖尿病的血糖不断升高,并不是任何办法可以逆转的。


而在血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面,我们通过运动和控食,如果可以保持血糖的稳定,机体或许就会非常的健康,并不会出现什么并发症,这和治愈有什么区别吗?或许只是单纯的节省了药费而已!

其实说到底糖尿病重在预防,以防守为主。患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但是可怕的却是精神上面的打击,一个人的精神如果垮了,那么就等于是向病魔投降了,这就等于是自杀。

总而言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的时候乐观积极向上,注意自身的饮食起居,忌烟、酒、赌赙等不良嗜好,并没有什么不长寿之理。

说到最后关于高血糖,稳定化,无进展,无并发,这何尝不是糖尿病患者可以追求的一个目标哪!

糖尿病人能活多少年?

糖尿病人只要能控制好血糖,寿命与正常人无异。甚至有些人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命延长。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糖尿病人很多见,控制血糖的方法也很多。最科学的方法是听从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口服降糖药物或者定期注射胰岛素。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人会减寿?糖尿病人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人没有症状,尤其是二型糖尿病,病人并没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所以对按时吃药不重视,也不定期检测血糖,导致血糖长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容易产生并发症。

还有很多卖保健品的,大力宣扬西药的副作用,很多病人对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有抵触情绪。

这类长期血糖升高的人群,免疫功能会下降,容易引发一些严重感染,还有肾功能下降,糖尿病酮症,周围神经病变等等,有些是致命的。


这位病人才30多岁,血糖20多,继发感染了肺结核,左侧肺组织大量破坏,并形成多发巨大空洞,咳嗽咳血。

糖尿病人免疫机能下降,容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曲霉、结核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有些感染进展迅速,可以短时间内致命。

这个小伙子还可以,经过系统治疗一年后,病灶明显吸收了。

另一位病人,才32岁,血糖30多,发生了克雷伯杆菌感染,引起肺脓肿,肝脓肿和下肢感染,差点没抢救过来,花了很多很多钱:

左腿明显肿胀,肌肉间隙里有很多黑色气泡。像这种重症感染的病人,死亡率很高!

糖尿病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听从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规律服药,科学膳食,适量运动。

糖尿病不是说一得上立马就会挂掉,真正危害到患者生命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等等。

得了糖尿病,并不会立马就被判了死刑。看你怎么做,才是决定你能活多久的关键。如果你不好好治疗,不控制饮食,不遵医嘱,不锻炼不降糖,明明有病就是不治疗,那就算本来是能活50年,也会被折腾的说不准几年就去马克思那里报到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在诊断了以后,好好吃药,坚持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的。所以糖尿病患者长寿的也大有人在。我们科室另外一位女医生的老母亲,40岁诊断糖尿病,现在都80多了,照样身体硬朗,血糖控制达标,老太太天天早晨起来公园锻炼,一点也不像有病的人!

所以,糖尿病人的寿命,没有大概,在自己的做法,只要做得对,就可以控制好病情,最大程度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向天再借50年!

为何说二型糖尿病患者依靠药物治疗会短命,长期运动和控食会长寿?

糖尿病在古代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才会得的病,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糖尿病也从富贵病变成了平民病了,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的确存在题目中所说的这种现象,但是题目这样问,容易造成误解。会让人误以为,降糖药、胰岛素就是毒药,糖尿病人千万不能用。


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才是造成糖尿病患者短寿的主要原因。药物降糖是降低血糖和防控并发症必不可少的手段。那还真的是让人不寒而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一个糖尿病患者这样认识,那还真的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那么,关于这件事情我们应该怎么认识更加靠谱呢?下面张大夫给大家说说。


导致多种副作用的发生,甚至会缩短寿命,这是真的吗?实际是并不是这样,对于诊断明确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持规范化服药,能够很好的控制血糖,对于保持健康身体和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世界糖尿病大会上面确定的共同土壤学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其实都是共同起源于一个原因:机体在遭遇氧化应激刺激伤害。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都有很多误区的,糖尿病患者数量猛增,糖尿病患者中很多人出现并发症就说明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有严重偏差,解决方法存在严重问题。


防止并发症发生,这样的糖尿病人活到80岁以上是有很多很多的。再多说一句,3~5年以上的糖尿病人,不吃药单靠运动饮食控制会使血糖有更大的波动,反而会有并发症,会短命。实际上运动也会起到降糖作用,加上注意高能量食物即可控制血糖;同时,提升胃气,对消渴症用点中药,及活血化瘀的中药即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样就可以达到有质量地长期生存的目的。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68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