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体检提上了日程该查什么?医生说,体检十年一关卡关键看你在哪个年龄阶段!小编今天就送你一份《不同年龄段体检对照表》实用!赶紧收藏!20岁:查传染病
项目:肝功五项、
血常规、胸部x光
出生的时候会注射多种疫苗,这些常规疫苗大多并非终身免疫。到了20多岁,人体内抗体很可能已经低于正常防御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补种疫苗,身体就会处于无保护的危险状态。此外,20多岁的年轻人刚毕业走上社会,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几率就会增加。专家建议:
建议20多岁的年轻人体检时,要注意传染病的筛查,比如肝功五项和血常规。
还要注重胸部X光的检查,因为肺结核在年轻人中也很多见。
30岁查血糖
项目:餐后血糖、
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
现在人相比从前普遍“吃得多、动得少”,加上忙于事业,应酬多,压力大,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普遍提前,人在30几岁发病也不在少数,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检出率很高。专家建议:
建议30岁以上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检查,而且不仅限于查一次空腹血糖,因为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后血糖会明显升高。大部分年轻人体检空腹时测血糖没问题,但餐后血糖却很高。所以应该同时查一次餐后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试验。有条件的人也可以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更加准确。40岁查心脏
项目:心电图、血脂、
血压、心脏检查、心血管检查
心脑血管病年轻化,如果心脏问题不能早发现早诊治,突然出现急性心梗、冠心病时,其猝死率反而比习惯了防范未然的老年人更高。专家建议:
建议该年龄段人群每年定期检查心血管健康,记好血脂、血压等指标。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向量图检查、冠脉造影等具体筛查项目要根据不同病情来决定,可咨询专科医生。50岁查骨和肠
项目:骨密度检查、
大便常规、肠镜、胃镜
到了50岁,女性一般刚刚绝经,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钙流失增加,因此患骨质疏松的女性要远远多于男性。除了骨骼,50岁的人还应关注肠道健康。在做肠道体检时,要更加注意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病变,防止这些小的病变发展成肿瘤。专家建议:
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出现骨质疏松,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普通人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常规检查,每两到三年做一次肠镜和胃镜检查;而有既往病史等的高风险人群,则应该每年都进行一次胃镜和肠镜检查。60岁以上全面查
项目:除以上外,查听力、
查眼底大便常规、肠镜、胃镜
60岁是老年生活的开始,这个年龄的老人,应该展开全面体检,而不再是有所侧重的检查。专家建议:
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肾损害、甲状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检查,老年人还应该注意听力和眼底病变的预防。查眼底,能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查眼底,还可以反映脑动脉是否硬化。把这份体检重点转给你最关心的人,又快到年底希望每个人的体检单都是健康满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新陈代谢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慢,需要去医院定期的做体检,才可以及时发现一些疾病,通过及时预防和治疗才可以排除一些疾病,避免造成不良的后果,老年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抵抗力和抗病的能力是非常差的,所以应该重视体检的效果,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这样才可以让身体处于健康状态,60岁老人体检项目有哪些呢。
1、 心电图的检查主要是看看有没有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一般心律失常主要是指心脏的跳动频率和节奏,跳动的位置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心电图的检查主要是排除是否出现了心脏病,如果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做心脏彩超。
2、 心肌酶检查是心脏受影响的灵敏指标,看看有没有出现了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等,轻度的心肌炎根本没有任何的症状,严重的心肌炎可能会导致身体的死亡,所以要重视心肌方面的检查,可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心肌酶进行。
3、 做经颅多普勒检查,看看血管有没有出现了堵塞异常的情况,这样可以判断脑血管的健康情况,这种办法是应用于超声波,不会感觉到任何的疼痛,安全性比较高,可以了解颅内的各个器官和血流情况。
注意事项:
60岁的老人需要做一项检查,另外也需要做血液检查,这样可以查出是否出现了早期癌症,老人做检查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样才可以防患于未然,适当的进行运动,这样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的能力。
文 / 管颜青 编 / 干玎竹
根据该指南的建议,40岁—75岁成年人应在就诊时筛查与代谢风险相关的四项指标,包括血压、腰围、空腹血脂和血糖。其中,血糖水平应通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来测量,并使用新的血液样本进行第二次检测以确认。
(1)血压
对于收缩压大于130毫末汞柱(mmHg) 或舒张压大于80 mmHg(130/80 mmHg)且无高血压病史的个人,建议每隔几周观察血压是否升高;对于血压大于130/80 mmHg和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指数10%的患者,指南建议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降低血压至低于130/80 mmHg,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上述所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是一种评估未来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系数,是由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发布的汇总队列公式计算而来。个人可以登陆http://tools acc.org/ASCVD-Risk-Estimator来进行评估。公式中需要输入性别、年龄、种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期高血压、吸烟、是否治疗高血压、是否患有糖尿病。
(2)腰围
该指南建议,临床医生将测量腰围作为临床检查的常规部分。白人、非洲人、西班牙人和美洲土著人的腰围临界值应为男性102厘米,女性88厘米。亚洲人群的腰围的临界值为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
(3)空腹血脂
主要包括空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根据2016 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所定义,甘油三酯大于或等于2.26 毫摩尔升(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总胆固醇大于或等于6.22 mmol/L 为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04 mmol/L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大于或等于4.14 mmol/L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该指南建议,40岁—75岁的成年人,如果LDL-C大于或等于190毫克/分升(mg/dl),相当于4.9 mmol/L,建议采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以降低50%的LDL-C。
(4)血糖
由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症状不明显,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及早发现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受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空腹血糖在6.1mmol/L -6.9 mmol/L之间,糖耐量2小时血糖在7.8 mmol/L—11.1 mmol/L之间的患者属于空腹血糖受损。
该指南建议,对于有代谢风险但没有糖尿病的个体,至少每年监测血糖以检测新发糖尿病;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应至少每年一次糖尿病的筛查,建议在药物治疗前采用改变生活方式降低血糖水平,包括 健康 饮食、减少久坐时间以及定期进行 体育 锻炼。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65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3味药泡茶喝,“眼袋”去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