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睡觉的诀窍:睡5分钟等于6小时?值得收藏一辈子的秘密~

健康管理师 2023-07-15 23:07:48

免费关注我们

根据医学和多数人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没有哪个人不做梦。

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睡觉的诀窍

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了,为什么我们却要睡七、八个钟头?

那是你赖床躺在枕头上休息的习惯养成的,并非我们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晓得,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

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

就这个时间的学问又大了,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肾上)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

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

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

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点,五、六点卯时的时候,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

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放下来,睡它半小时,到了卯时想睡觉千万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够了。

睡眠的方法

睡眠的时间,你不懂就容易出事故。

比如说,23点至凌晨3点为子丑时,胆肝经最活跃的时候,肝胆要回血,“躺下去回血,站起来供血”。

如果你每晚22点左右躺下,静静的不要说话,到23点的时候,也就睡着了。

肝胆开始回血,把有毒的血过滤掉,产生新鲜的血液,到一百岁也没有胆结石,也没有肝炎、囊肿一类的病。

如果你天天熬夜到1点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胆又无法换胆汁,所以这些人容易得胆结石、囊肿、大三阳、小三阳各种病症。

在欧洲地区,平均四个人就有一个肝炎携带者,这就叫不懂规则。

睡前半小时最好不要讲话,睡觉的时候更不要说话,如一说话,肺经动,然后心经又动,(因为心肺共为上焦)人就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所以就很难入睡。

21:00-23:00 为亥时,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

亥时入眠,百脉皆得濡养,故百岁老人的共同特点即21:00(亥时)之前入睡。女性若想长久的保持容颜娇好,应做到早睡早起。

睡觉要关窗,人生病很多都与此有关,因为人在睡眠之中,气血流通缓慢,体温下降,人体会在表面形成一种阳气层,这种阳气层,人叫“鬼魅不侵”,什么意思呢,阳气足的人,不做恶梦,就是这种阳气,占了上风。

晚上睡觉不开窗效果最好,如果热,把房门打开,把窗户关上,效果就差了一点,但是他不至于第二天早上起来浑身乏力,后背僵硬。

睡觉要尽量早睡,睡得晚,伤了少阳之气,必然第二天是疲倦无力。同时要记住,关上窗户。

肝胆在下焦,如果胃出现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寝睡不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个是胃寒如果这个人胃阳本来就不足,过多的喝绿茶,就会出现胃寒,胃寒的时候人是睡不好觉的,或者吃带泥沙之物过多,胃隐隐作寒,肯定是睡不好。

一个是胃热就是热气往上走,嘴里喘的都是热气,像这种情况也睡不好觉。

再一个是胃燥口干舌燥,胃里感觉到燥。

还有一个就是胃厚气味的味,胃厚,这种情况就是吃了厚腻的味道,比如吃海鲜、鱼、炖鸡。味道鲜美,但吃多了,这些东西在胃里面要稀释它,不稀释它,它在里面味太厚了,所以也睡不好觉。

再一个腹涨腹是涨鼓鼓的,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也睡不着;

再一个是胃气太虚冒冷汗,这也睡不好觉,这些原因都可能形成胃不宁,胃不宁就睡不好。

睡觉时要肢暖,四肢要暖,因为四肢是阳之本,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四肢不暖,肯定是肾阳不足,应该在睡觉之前把手脚捂暖,手脚和肚脐、背后的命门都要盖好。

3种睡眠法

1、睡觉前简单的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两手重叠放于腿上,自然呼吸,感觉全身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觉时倒下便睡。

2、仰卧,自然呼吸,感觉呼吸像春风,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如还未醒着,再从头做。

3、入睡快的人可右侧卧,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为火,耳为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济,在人体中形成心肾相交。久之,养心滋肾。

早起别赖床

一定要早起,即使在冬天,也不可超过6点起床,春夏秋季尽量在5点之前起床,因为人在寅时 (3点-5点)肺经旺的时候起床,能够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顺应阳气的舒长,来完成新陈代谢,肃降浊气,使肺气清,这样有助于养肺和顺应太阳的天势升起人体阳气,使人一天阳气充足。

否则,就好像发动机,过了这段好时机就很难发动人体阳气,人体阳气淤积在人体下部不能由命门向上发动升起,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早晨5点-7点是人体大肠经最旺的时候,人体需要把代谢的浊物排出体外,此时如果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的完成排浊功能,使浊物停留而形成毒素,危害人体血液和脏腑百骸。

早晨7点-9点人体胃经最旺,9点-11点人体脾经最旺,这时人的消化吸收运化的能力最好,如果这时还不起床,人体胃酸会严重腐蚀胃粘膜,人体在最佳吸收营养时间得不到营养,长期以来会患脾胃疾病,造成营养不良、中气塌陷。

所以千万不要赖床,赖床会造成头昏、疲惫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觉,而应按时起床,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有三四点钟起床的习惯,比如华盛顿、拿破仑、康熙皇帝、曾国藩等。

另外早起能增加工作效益,俗话说:“三天早起,一天工”。

现代医学证明,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不易患精神类疾病。

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锻炼,因为早晨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地下道的漳气、浊气正往上走(尤其是城市),这些气对人体损伤是很严重的。

养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

三事中睡眠第一,足以说明睡眠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

然胃纳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为第二。

而饮食无节,饥饱过度者,肠胃必受伤,而营养日减。

睡以安神为主,神以心安为主,应配合年龄,壮年至多七小时至八小时,多睡则智昏头晕眼红胀,四肢疲软,童年必睡足八小时,或过九小时勿碍,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时已足。

想要更成功赚更多的钱,一定要有一个棒到不行的好身体!睡好吃好,才能生活得更好。

如何用6个小时(甚至更少),睡出常人8个小时(甚至更多)的睡眠效果?

睡的时候好好睡,楼上说喝牛奶之类的都不错,牛奶当然要睡前喝,听听班得瑞的音乐,也很简单,用P3下载回来边听边睡,还吵不到别人,觉是睡得越多越困的,你只要保证一个星期都只睡几个小时,下个星期都不想睡的,我工作原来是要熬夜的,一个星期就能调好生物钟的。

多相睡眠法的时间问题

这是达芬奇的多相睡眠时间表:
在这种睡眠时间表中,你的睡眠时间也许是2:00am,6:00am,10:00am,2:00pm,6:00pm,10:00pm。每次你只睡20~30分钟。这看起来很有意思,因为对你来说,白天和晚上是平等的,并且每天如此,所以你可以维持一个有规律的睡眠、工作时间表,虽然很独特。
这种睡眠法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根据其他人的经验,你需要花大概一个星期去适应它。一个正常的睡眠周期是90分钟,在一个周期中,REM睡眠(眼动睡眠)发生在晚期。REM睡眠是所有睡眠阶段中最重要的,在REM睡眠当中,你会做梦,当一个人被剥夺REM睡眠时,你会产生很多负面的结果。达芬奇睡眠法要求你的身体学会在一睡着就进入REM睡眠,而不是让它发生在周期的后面。所以在第一个星期,你会感到睡眠不足,因为你的身体正在学习适应短睡眠周期,但是在适应期过后,你会感到很正常,甚至比原来还要更好。

要想成功达到这种睡眠周期,你需要一些自律,也需要有一个有弹性的时间表来适应它。尽管你会睡得比原来少很多,但是显然地,对这种睡眠来说,在需要睡眠的时候你必须要睡,不能忽略一次小睡,这是很重要的。

就这样,这个理论会带来什么后果目前看来还是未知的,我仅仅有这么几个疑问:1、如何坚持按照这个方法来睡眠?2、人的睡眠时间并非只有大脑休息,身体的一些器官例如肝、肾等都在睡眠时间排毒,采用这个方法是否会影响身体?3、空闲的时间用来干嘛?另外,你的生活规律和别人不同,怎么来协调呢?

画坛泰斗达?芬奇是一位刻苦勤勉、惜时如金的人,他创造的定时短期睡眠延时工作法甚为人们所称道。这一方法是通过对睡与不睡的硬性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1.5小时,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工作。

前几年,意大利著名生理学家克拉胡迪奥?斯塔皮参照达?芬奇的方法,对一位航海运动员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类似睡眠试验。经测试,受试者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运算等能力均完好无损。这说明达?芬奇睡眠法不仅能满足机体代偿功能的需要,而且还预示着利用人体生理潜力的广阔发展前景。

然而,有趣的是,在20年前,一位画家就这一方法进行了亲身试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可是不到半年时间,他又回到正常的8小时睡眠上来。谈及个中原因,画家不无幽默地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更不知道这些多出来的时间该如何打发。

==case 1==

一个提醒:当你处于θ波时,你的大脑细胞会调整它的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比例。钠&钾离子的比例涉及到细胞渗透压和细胞间物质的传送。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处于β波,是一种轻微的紧张状态,这使我们的钠&钾离子的比例逐渐失衡,这就是引起我们感到疲劳的原因。一个段简短的θ波(5~10分钟)就可以恢复我们的钠&钾离子的比例平衡并让我们感到精神百倍。这也是小睡带给我们的好处。

转变为我睡眠的睡眠周期并不是一件难事,我是逐渐调整的。慢慢减少晚上的睡眠时间,并在傍晚设置一个小睡时间。小睡的时间只有2个选择,20分钟或90分钟。20分钟的小睡只让你进入第一个睡眠阶段,避免你进入更深的睡眠,使你醒来时精神百倍。

我个人小睡睡90分钟,只是因为我想要一个完整阶段的睡眠。我喜欢睡觉,我并不逃避它。对我来说,睡眠的时间表是很固定的。我享受着小睡的乐趣,我晚上的睡眠也很深(以前我睡得很浅,而且一天睡8、9个小时依然头昏脑胀),清醒而又舒畅。这就像吃一份丰富的大餐。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去睡眠,又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醒来。一切都是那么的舒适与自然。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2003年的开始,现在已经2005年了,我的睡眠模式很固定,每天都只睡4个半小时。我很健康,几乎不生病,我现在不吃糖类,只吃蔬菜和蛋白质。我的胆固醇很低,创造力前所水有地好。很多人问我如何采取这样的睡眠,我认为关键有2个:

1、测量你睡眠周期的长度。90分钟是一个平均值,但是对一些人来说它是不一样的。我自己的睡眠周期长度在这几年来已经从90变成75了。现在,如果我在晚上 7点开始小睡,我会在晚上8:15起来,从来不需要用闹钟。因为睡眠周期长度的改变,我一天睡4个周期长度,晚上长睡3个周期,傍晚小睡1个周期。

2、关键是,要把一天的睡眠分成2个阶段,如果你一天只睡4.5小时然后说“我今天的睡眠已经完成了”,也许你在剩余的19个小时会受不了。你必须把它分成2个或2个以上的睡眠阶段。你要把小睡间隔开来,才能发挥它恢复你大脑功能的作用。

==case 2==

本文重点并非关注是否缺乏睡眠,而是关于如何更聪明地睡觉,讨论什么才是符合我们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

我总是和别人说,每天只需睡6个小时,甚至仅仅4个半小时就足够了。个中的秘密并非缘于睡眠的质量,而在于睡眠的时间本身——如果睡眠时间为90分钟的倍数,这将会改变你的人生。

1个半小时
3个小时
4个半小时
6个小时
7个半小时

上面这些数字应该就是你所应得到的睡眠时间,这也是你身体自然的生理需求。我向毛主席保证,如果关掉闹钟后去睡觉,醒来时再看一下钟,你会发现一共睡了90分钟的倍数时间。而这个90分钟,便是所谓的睡眠周期。

一般来说,我在晚上睡3个小时,并会在傍晚打盹小憩90分钟。加起来一共也就4个半小时,而我的头脑能够一直保持清醒,感觉睡眠充足且精神饱满。如果想了解原因,就看看下面这些科学的解释吧……

“哈佛大学的研究组对志愿者们进行了针对一项视觉任务的特殊训练,任务要求志愿者从屏幕上快速转变的一些图案中,指认出特定的图案。10小时之后再次进行测试时,休息过90分钟的志愿者组要比那些没有休息过的完成得好。而事实上,他们和那些休息了一晚的志愿者们几乎完成得一样棒。” 

“研究指出,睡眠时间并不是醒来后是否清醒的原因,关键则是睡觉时所完成的睡眠周期个数。每个睡眠周期都有五个明显的阶段,分别显现出不同的脑波征象。从我们研究的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平均每个睡眠周期有90分钟:65分的正常睡眠期,或者说非REM 期(REM:快速眼球转动);然后是20分钟的REM睡眠期(此时大脑做梦);最后的5分钟又是非REM期。一般来说,REM期在较早几个睡眠周期中,持续时间较短(少于20分钟),而在后几个周期中为时更久(多于20分钟)。假使我们在没有设置闹钟,并且没有任何其他外界干挠的情况下自然睡眠,平均会在 90分钟的倍数时间后醒来——举例子来说,就像4个半小时、6小时、7个半小时、或者是9个小时等,而非7个小时或 8小时后醒来,因为这些不是90分钟的倍数。处于两个周期之间的时间段,我们并未真正处于睡眠状态:该时期人的意识朦胧模糊,如果此时未被干扰(如光、寒冷、尿急、噪音等刺激)的话,将会进入下一个90分钟的睡眠周期。一个只睡了四个睡眠周期(即6小时)的人,通常比那些睡了8至10小时但未完成(最后)一个睡眠周期的人,感觉休息更充分。”

于是这也解释了,即使睡足8小时后,我仍旧感到疲惫、晕乎乎的,又或者说睡了4个钟头时,是几乎不可能醒得过来的。作为普通人,我们几乎从小都被教育过,要“睡足8个小时”。尽管这样(的教育是错误的),仍然还是会有一些人感觉睡得比别人好。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上述理论有误?当然不是。真实情况是因为那些看上去并未完成最后一个睡眠周期,但是仍然感觉休息很充分的人,实际睡眠时间大都接近7个半小时,或者9个小时(还有一个原因,即每个人的睡眠周期时间长度亦有不同,这点在文章最后有说明)。

打盹是直接改善θ脑波的关键。

θ脑波,即超意识脑波。在清醒时,更多的θ脑波,就意味着拥有更高的创造性智力。

据说历史上那些“高产”的名人,绝大多数深谙此理并恪守之。列奥纳多?达芬奇、托马斯?杰斐逊和巴克明斯特?弗勒都一直使用这个的“技巧”,另外还有诸如尼古拉?特斯拉、托马斯?爱迪生、拿破仑和温斯顿?丘吉尔等聪明的“大脑”们更是同时利用打盹休息获益不少。

另外打盹似乎还有长寿的好处,弗勒活了87岁,达芬奇到60多岁才挂点——他们都活了各自所处时代男性平均寿命的两倍!

趣味知识:当大脑处于θ脑波状态时,脑细胞会重组钠钾比率。钠钾比与渗透作用有关,渗透作用即各种化学物质出入脑细胞的化学过程。在一个长期的 β脑波状态后,钠钾比就会失去平衡,这就是造成所谓的“精神疲劳”的主要原因。而一个短暂的θ脑波期(约5 至15分钟)便能够恢复正常的钠钾比,也就是说恢复精神状态。

人类原始天性更适合于多相睡眠,而非我们所习惯了的单相睡眠行为

单相睡眠,相当于人们普遍的睡眠行为,即晚上睡觉,白天干活。
多相睡眠,则是指在一天内分布存在多次的睡眠/清醒时间。如果一天睡眠计划中含一次午睡,那就是一个多相睡眠的例子了。

首先,自然界中几乎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多相复杂性的。而且多相睡眠是人类婴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睡眠方式,只有在稍年长后,儿童才逐渐被断绝了午睡的概念。此外,当人们与外界环境隔绝联系后——保证无法从自然因素(如阳光),或人为暗示(如钟表、电视节目)来判断实际时间——将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短暂睡眠行为,而非保持只“夜晚”才发生的单相睡眠。最后一点,小睡打盹——即短时间的睡眠——比起长时间的睡眠来说,在提神醒脑方面更为有效。

但是很遗憾,我们似乎都已“忘了”这种符合生理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维持着一尘不变的9点睡5点起的作息习惯。

从单相睡眠习惯转变到多相睡眠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要循序渐进逐渐减少夜间睡眠,并且在傍晚小睡一会——关于小睡,你应该只选择两种时间长度:要么20分钟,要么90分钟(或者90分钟的倍数)。因为打盹20分钟能让你只进入睡眠的第一阶段,而不会跌进深度睡眠,才能在醒来后能够获得一定的休息效果。

睡的越多越好吗?

分类:医疗/疾病
解析:

人们对睡眠的需要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人一天睡6个小时就足够了,而有些人每天睡上10个小时仍觉得睡不醒,那么一天到底睡多少小时才算够?一般而言10~18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18~5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50~7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时。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应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程度为准。

睡得越多越好吗

睡眠对健康固然很重要,但并非睡得越多越好。相反,过多的睡眠可能会使人精神不振。特别是一些催眠药物所带来的睡眠,虽然睡眠数量提高了,但质量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宿睡现象,白天依然疲惫不堪、昏昏欲睡。再如,白天的小憩时间也不宜过长,应该控制在45分钟以内。这个时间足以帮你恢复精力,如果时间过长,醒来后你仍然会感觉昏头昏脑,而且影响晚上的睡眠。

以下是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须的平均睡眠时间.大家别少睡,也别睡过头哦~!

一、婴儿阶段。从刚出生到满周岁的婴儿需要睡眠的

时间最多,大概每天睡16个小时。原因是,婴儿要做许多

梦,学习动作和处理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要使婴儿睡得更

好,就应该坐在婴儿的小床旁,轻柔地抚摸着婴儿入睡。

二、1至4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夜里要睡12小时,他

们在白天最多还需要小睡3个小时。但是,许多小孩还必

须找到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有的在入睡前往往会哭闹。

要使小孩子睡得好,可使他们习惯于在接近中午和下午晚

些时候各睡一觉,早上养成定时起床的习惯。

三、5岁至12岁。5到10周岁的儿童睡12个小时是必要

的,中午要尽可能地小憩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

10或8个小时就足够了。要想使上学的孩子睡得更好, 就

应该为他布置一个漂亮的卧室,尤其要允许孩子在入睡前

看书或听音乐。

四、13到20岁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习

惯于每天8小时睡眠。夜里3点,他们睡得很熟。想要让他

们睡得更好,就应该注意,只能在周末晚睡。平常特别是

从24点到6点要改为严格不变的睡觉时间。

五、21岁到30岁的年轻人。 8小时的睡眠足够了。下

午小睡一会儿(半小时到1小时)对身体有益。 要想睡得

更好,至少在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 下午晚些时候做

20到30分钟的体操有助于入睡。

六、31岁到60岁的成年人。统计资料研究表明,成年

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的时间多些(7.

5小时)。原因是更年期连续睡觉的节律有所改变。 成年

人睡得更好的方法是,热牛奶和长时间(至少5分钟) 浸

泡的茶能使人在入睡前安静下来。重要的是尽可能地遵守

固定的睡眠时间。

七、60岁以上的老年人。晚上睡觉的时间变得越来越

短,7小时甚至5.5个小时就足够了。此外, 觉睡得比较

浅,深睡时间不多。但是,老年人更需要经常睡午觉。老

年人睡得好的诀窍是,缩短午觉来加长夜间的安眠。午夜

后再入睡也有助于睡眠,重要的是卧室尽可能保持安静。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65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