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肝硬化
鲤鱼 : 1尾(重约500g)
枸杞子 : 15g
料酒 : 适量
食盐 :
葱 :
姜 :
胡椒粉 :
味精 :
香菜 : 适量
将鲤鱼冼净,用葱末、姜末、盐、料酒、胡椒粉、香菜末腌半小时。将锅中注入清水适量,放入枸杞子、鲤鱼、盐、料酒、葱、姜,先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炖45分钟,用胡椒粉、香菜末调味。佐餐吃。
炖鱼是一道家常菜肴,它有着许多种不同的做法,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饮食喜好来做炖鱼,是一道可以灵活变通的菜肴。下面我给你推荐几款炖鱼的做法大全。
一、麻炖鱼头的做法
菜谱简介 功效: 补益肝肾,祛风通络。适用于颈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 佐餐食用,隔日1次,可常食。
材料
天麻10克,鲜鳙鱼头1个,生姜3片,盐
做法
1、将天麻、鳙鱼头、生姜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
2、之后加盐调味即可。
二、尖椒炖鱼的做法
材料
主料:明太鱼50克,白糖10克,鲜鱼200克,尖椒50克,葱丝10克,蒜末5克,姜末1克,芝麻1克,白菜叶30克,酱油30克,植物油10克,胡椒面儿0.3克,白糖5克
做法
1、把鲜鱼切成3厘米的段条,把尖椒洗净备用。
2、在小锅里铺层白菜叶,上面整齐地摆放鲜鱼、尖椒,然后加入酱油、白糖、生姜、1升水炖。
3、把汤炖到一半,中间加入植物油继续炖,然后放入胡椒面、葱、蒜,上芝麻盛到盘子里。
三、酸萝卜炖鱼片的做法
材料
主料:酸萝卜100g ,鱼片200g
辅料:料酒,鸡精,油,葱,姜,蒜,干辣椒,花椒,八角,枸杞子(适量)
做法
1.鱼片准备好待用。
2.酸萝卜准备好待用。
3.葱姜蒜、干辣椒、花椒、八角备好待用。
4.上油锅,下干辣椒、花椒、八角,炸出香味来,然后捞出弃之。
5.再下葱姜蒜炒出香味。
6.再放入酸萝卜翻炒。
7.放入料酒。
8.兑入适量清水。
9.放入适量鸡精。
10.烧开。
11.放入鱼片。
12.放入枸杞子。
13.小火慢炖7-8分钟
14.出锅上桌
ps:枸杞子和鸡精可放可不放,而酸萝卜本身是很咸的,不用再放入盐了。听说这比酸菜鱼还要好吃呢。
四、南瓜炖鱼的做法
材料
南瓜,明太鱼,高汤,葱段,姜片,生抽,白糖,料酒
做法
1、南瓜切大块,鱼切段。
2、先煎鱼,加入南瓜炒一会。
3、然后加高汤、葱段、姜片、生抽、白糖、料酒,炖吧。
4、最后加盐,炖5分钟,出锅。
第九课 煲汤(一部分)
【本课内容】
& ?8?5汤的历史文化,种类及其作用
& 汤食疗案例
【学习重点】
汤食疗案例
"汤"(Soup)这个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喝汤时要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呷汤时则发出"丝丝"的声音,"丝丝"的声音和"Soup"这个词的发音很相似。另一种说法是"Soup"这个词可能起源于德文"Sop",即一种浇有肉汤或浓汤的面包。
汤的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文物表明,近东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做汤的地方。约在公元前8000到7000年间,那里的人就会将所栽培出来的谷物放在粗陶器中煮成汤喝。据记载,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每个参赛者都带着一头山羊或小牛到宙斯神庙中去,先放在宙斯祭坛上祭告一番,然后按照传统的仪式宰杀掉,并放在一口大锅中煮,煮熟的肉与非参赛者一起分而食之,但汤却留下来给运动员喝,以增强体力,说明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经知道在煮熟的食物中,汤的营养最为丰富这个道理。
历史学家考证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本食谱是在公元2700年前在中国 发现的,这本食谱上载有十几种汤,其中有一道汤一直沿用至今,那就是"鸽蛋汤",食谱中把它称之为"银海挂金月"。根据美国《食谱大全》一书中的记载,美国每年要喝掉300多亿碗汤,在世界上可算是首屈一指,而其中的鸡面汤又是美国人最喜爱的罐头汤。
与此相似,俄国有罗宋汤;意大利有用青豆、通心粉作为佐料煮成的浓肉汁菜汤;西班牙有冷汤;英国和印度有咖喱汤等等。汤似乎已成各国饮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难怪法国人说:"餐桌上是离不开汤的,菜肴再多,没有汤犹如餐桌上没有女主人。"在品尝这些口味各异的汤食时,也可领略其特有的奇趣。
汤是富有魅力的美味佳肴。在餐饮行业中的人,都知道:“汤是鲜之母,鲜是味之源”。
人们对汤如此钟情厚爱,除了它的味道鲜美,可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以外,同时也因为汤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如果搭配的好,会喝,就有益于健康。
从日常生活经验中,人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喝什么样的汤。“吃饭喝碗汤,脾胃不受伤”。酒足饭饱的时候,最后喝一点酸辣味浓一些的汤,利于解腻、醒酒、消食。感冒的时候,烧一碗“酸辣豆腐汤”,再加上大量的胡椒粉,烫烫的、辣辣的喝上一大碗,顿时热汗沁冒,病痛大减。手术以后的病人,最好喝一些鱼汤,据说可以使伤口早日愈合。妇女生了孩子,在“月子”里,人们的习俗是喝鲫鱼汤、母鸡汤和猪蹄汤,不仅催奶,而且奶水的质量也好。
在中医治疗中,更是讲究喝汤。草药煮汤治百病。患了妇科病,中医大夫往往让病人“当归炖水鸭”;人参加瘦肉一起炖汤,行气活血,对虚寒体弱的人,大有裨益。
各地都有当地闻名的汤,有的汤清如水,有的则浓似乳。名贵的有福建的“佛跳墙”,集山珍海味之大全;淮扬的“甲鱼火腿汤”,也是著名的款客佳品。家常喝的汤,有“鸭肝汤”、“莲子冬瓜汤”、“猪脚菜干汤”、“牡蛎汤”、“青菜豆腐汤”等,不下数百种,丰俭由人,多不胜数。
一、做汤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滚、煮、炖、氽、煨、熬、烩等多种方法。
1、氽法
多采用小型的原料,如肉丝、丸子,或把菜切成细条、薄片。先把水烧沸以后,即刻投料下锅。氽丸子的时候,应移至小火,将肉馅挤成丸子,逐个下锅,再移至旺火烹烧。汤料除了葱、姜、料酒以外,多数只用精盐和味精。以酸辣为主的汤,可加醋和胡椒粉。一般都不宜勾芡,水滚开即成。
另一种氽汤的方法,是先将原料用开水焯,烫熟以后捞出来,盛入碗内。另起一锅,烧开清汤,冲入碗内即成。这种技法叫“汤爆”“水爆”,做这种汤必须用脆性原料。氽鲫鱼汤的时候,把鲜鱼用油略煎,不要上色,可用酒焖一下,加汤水氽开,撇去浮沫即成。
2、炖法
有“隔水炖”和“不隔水炖”两种方法。
“隔水炖”的时候,将原料经过处理后,放入陶制或瓷的缸、罐、坛子里,加入各种必需的调料和汤汁,然后把口封严,置于水锅内。水在沸腾的时候,不能超过容器的口。盖紧锅盖,旺火将水始终烧得滚开,约3个小时左右炖好。
“不隔水炖”的时候,把原料切成较大的块或整料,如整鸡、整鸭、整鱼,也有碎料,但是都要经过焯的初步热处理,去掉血污和腥味。锅架火上,葱姜炝锅,把主料煸炒几下,加料酒、调味品和水。水量相当于原料的一倍半,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加盖,移至小火炖,直至酥烂。用铁锅或砂锅均可。
3、煨法
煨,近似于炖。其区别在于炖菜汤较少,煨菜汤较多。多采用一些易碎原料,汁色浓白,清淡不腻。其烹调方法是先将原料焯过,加汤水及调味品,旺火烧开,盖严,尔后移至小火慢慢地煨,水沸而滚动不大,直至原料酥烂。
4、煮、熬法
两种烹调方法相似,其区别在于熬菜汤必须葱、姜炝锅,而煮法则直接把料放入汤锅内。熬汤在炝锅后,再把主料煸炒一下,加汤水、调料,烧开,用中小火熬,不加盖,不勾芡,汤汁多。煮汤则是把主料放入汤锅中,有的是生料,也有的是加工处理后的熟料。先用旺火烧开,加盖,移至温火烹制。汤菜各半,口味新鲜。
5、烩法
二、常用几种小型原料掺在一起,用调味品和鲜汤制成半汤半菜的汤。烹调的时候,一般有3种方法。
1、种是先起油锅(分炝锅和不炝锅两种),加入调料、鲜汤和水,再将主料和辅料依次下锅,用较多的温水制熟,勾薄芡即可起锅。
2、是先勾薄芡,后加料,即起油锅后,放入调料、汤水,烧开勾芡,再下各种主、辅料去烩。这种技法要求原料经过焯、炸、蒸、煮至熟。如果是熟料,当主、辅料下锅后,立即搅匀出锅,口味鲜嫩。
3、是将锅旺火烧热,加入底油,葱、姜炝锅,加汤水和调料,一直用旺火烧开,使油随汤水滚沸,逐渐水油交融,然后放入主、辅料,水沸撇去浮沫,不用勾芡,即可出锅。其特点是汤汁面上浮一层乳白浮油,味浓醇香。羹的制法与烩汤相似,只是汤汁较浓,浮面上有一层“花”帽,鲜醇可口。
三、有效补钙
根据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每天吃500克大米含钙量为35-280毫克,面粉含量较多为100-345毫克。靠主食只能摄取人体需钙量的10%-20%,因而必须要从副食中去弥补,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品
许多学者认为,与其服钙片,还不如每天喝牛奶,300毫升牛奶含300毫克钙,且吸收率高。“喝奶能使骨骼坚”,这是国外流传的一句健康谚语。除了补钙,牛奶还是一种优质蛋白质,能改善血管弹性,有预防高血压和中风的作用。日本、荷兰等长寿地区,都和牛奶成为人们的普通食品有关。
除牛奶以外,含钙丰富的食品还有豆制品、鱼类、芝麻酱、木耳、海带、紫菜、虾皮,蔬菜类有苋菜、香菜、小白菜、大蒜、苜蓿菜等。
2、熬骨头汤勿忘加醋
熬排骨汤和带骨鸡汤时,可加醋,有助于骨骼中的钙释出,增加食物中的钙质。怕酸者可以加些糖,冲散酸味。在烹调油炸小鱼时可以加入柠檬或醋。既增加风味,也可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
3、注意食物中钙磷的比例
钙在人体内的吸收和利用还经常受到其它成分的影响。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影响较大的是钙磷的含量比例。当钙和磷的比例在1:l至1:2时,钙的吸收率最高。在食物中,钙磷之比在此范围内要数水产品为好。
4、宜在夜间补充钙质
因为患者夜间最需要钙,而且最容易吸收。夜间入睡后不进食物,人体血液中仍需要一定数量的钙,部分从骨骼中索取;另一方面,由于就寝时人体的含钙量较少,因此,临睡前摄取钙质很快就被吸收。
5、减少食物中的草酸成分
不利钙的吸收的因素有食物中的草酸,草酸可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减少钙的吸收。因而在食用菠菜、苋菜、竹笋等含草酸多的食品时,因草酸易溶于水,在吃前用水浸或用热水焯一下,以减少食品中的草酸含量。另外茶叶、柿子中含鞣酸及食物中的纤维素均可降低钙的吸收。
第一节 清汤鸡豆花的营养疗效
特点
鸡茸洁白如玉,嫩似豆花,有藏红花的浓香味,为汤中上品,是国宴汤菜之一。
原料
1.主料:净鸡脯肉200克(老母鸡脯肉),清汤1500克。
2.配料:藏红花5克,鸡蛋清50克。
3.调料:精盐、绍酒、味精、胡椒粉、鸡油、玉米粉、葱姜水。
制作过程
1.鸡脯肉洗净,去掉筋、膜,用刀背砸成细泥,也可用绞肉机绞成泥,置于容器内,取一只碗,加开水,把藏红花放入碗里浸泡透。
2.鸡泥中加葱姜水调开,再加少许清汤和精盐、绍酒、味精、胡椒粉、鸡蛋清、玉米粉、鸡油搅成稀糊状。搅制时,应随加调料随搅制,使之慢慢上劲。把泡好的藏红花放入蒸屉里,蒸十分钟左右,蒸透待用。
3.锅置火上,放入清水烧沸,然后用调羹将制好的鸡泥一下一下地舀入锅内汆熟,捞出后分装在小汤碗内,再把蒸好的藏红花连蒸藏红花的汤分装在小汤碗里。
4.清汤烧沸,用精盐和味精调好口味,均匀地浇在汤碗内。
营养价值
有健脾胃、强筋骨、祛风、补气、养血、活血祛淤、通络等功效。适宜消化弱、产后淤血腹痛、营养不良、气血不足者,以及老人、小孩等补养食用。
特别提示
实证、邪毒未清者、孕妇慎食用。
第二节 夏日及时调整养生防病方略
立夏刚过,灿烂的阳光照耀华南大地。虽然高达三十几度天气已经初现夏季炎热,但毕竟只是初夏,热得有商量,早晚二十几度气温以及零星的阴雨还是会给人带来几丝凉意。在身体保健方面,根据春夏之交的气候特点进行保养,也是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和谐的体现。
首先要养“心”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立夏之后所进入的夏三月,谓之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也就是说,天气逐渐转热,植物生长到了茂盛期。而相应地在人体上,心属火,主血脉,主神志,通于夏气,就是说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所以“心”的保健也就成为当季养生关键。
在中医理论中所谓的“心”与现代医学的“心”不完全一样,除了血肉之心即实质性心脏以外,中医的“心”还包括神明之心即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现代医学的大脑的功能。按照传统医学说法,心属火,夏季的炎热气氛最易于扰乱心神,易使心火上炎。
这种说法在现代医学里也有相应解释,因为夏天的炎热非常容易使人烦躁易怒,心绪不宁,焦虑不安,而心烦就会加速心跳频率进而加重心脏的负担,特别是原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对环境气候的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发病。因而,在春夏之交时,人们要顺应天气季节转换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在具体措施方面,低脂、低盐、清淡饮食有利于心神养护,茯苓、莲子、百合、红枣、枸杞子等都算是养心安神的食物,随着天气的炎热,养阴生津的食物如银耳、西瓜,都有利于夏季养生,此外,性味比较“苦”味食物如苦瓜、绿豆等,也有以养阴清热,消暑除烦的作用。在其他方面,调节心志、静坐闭目养神都有协调身心、平衡阴阳、安神定志的良好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夏天气压降低或在雷雨前,经常会出现闷热天气,让人感到透不过气来,这时候心血管病人可能比健康人更容易出现胸闷、心慌、心情郁闷的现象。因此,从初夏开始调畅情志,劳逸结合,及时补充营养物质,才是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才能安然地度过夏天。
小心脾胃受损
很多人在夏天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胃肠道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入夏后人体胃口自然变差,消化功能本来就随天气受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贪凉嗜好冰寒的食物,刺激肠胃,使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很多老人、儿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就往往在夏季出现腹部疼痛、胃炎等情况。
从养生方式来说,在夏季养护脾胃,最好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此外,新鲜蔬菜水果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在食物中,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这些都有一定消暑作用。而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最好不要急着吃,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少吃或不吃。
注意呼吸类疾病区别
时下正处春夏之交,日夜温差较大,人们容易因此患上呼吸类疾病如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等,而这几种类疾病往往容易混淆,从而延误治疗。
五六月是广东地区流感最高发的时候,也是风寒感冒减少风热感冒增加的时候。专家指出,流感主要是以高热(38℃以上)、肌肉酸痛为主,呼吸道症状稍轻。因此感冒病人伴有全身性肌肉酸痛则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此外,感冒也很容易和过敏性鼻炎混淆,有不少人把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采取了错误的治疗方法,不仅造成了药物滥用,也错过了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时机。更有可能由过敏性鼻炎诱发支气管哮喘,其次是鼻窦炎、中耳炎、过敏性咽喉炎等多种其他疾病。在具体区分方面,过敏性鼻炎病程特点为突发突止反复发作,而感冒通常病程为一周左右;前者打喷嚏往往持续进行,甚至会一下子打十几个以上的喷嚏;后者喷嚏只偶有零星发作;过敏性鼻炎往往流大量鼻涕,感冒则少些;过敏性鼻炎咽痛发烧不明显,但是眼部喉部却有刺痛感,感冒则少一些。
预防皮肤病
立夏过后节气为小满,这就是皮肤病高发作的节气了。原因是小满节气气温明显增高,雨量也会增多。闷热初夏天气加上潮湿,就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所以刚过完立夏,离小满还有一段时间,要先为预防未来的皮肤病而做一些准备。
一般来说,小满节气前后的皮肤病以“风疹”为多,其病因病机包括湿郁肌肤、肠胃积热等,所以在这时候皮肤病的治疗上,要以疏风祛湿,清泻血热为原则。清爽清淡的素食有利于预防这类皮肤病,尤其是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冬瓜、黄瓜、马蹄、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等。辛辣的食物应该相应减少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等。
第三节 湿热天,中医教你防湿毒
时下正是初夏至仲夏时节,南方地区的天气往往总是一阵闷热一阵骤雨,甚至出现雷阵雨或大暴雨,这是低压槽南下和副热带高压日渐加强的原因。如此天气常常湿困注双足,湿毒痒肌肤,特推荐一款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汤水
老黄瓜云苓煲乌蛇
老黄瓜云苓煲乌蛇有解湿毒、利关节之功,且气味清香、味道鲜美,男女老少皆宜,为闷热湿困日的养生调理汤品。
[材料]老黄瓜500克、云苓50克、乌蛇500克、猪脊骨500克、生姜4片。
黄瓜又名青瓜,它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最初为野生,瓜带黑刺,味道非常苦,不能食用,经过长期的栽培、改良,才成为现在脆甜可口的黄瓜。从古代引入我国,现已成为我们常年食用的瓜蔬。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能除热、利水、解毒、可治疗烦渴、咽喉肿痛、火眼、烫火伤等病症。现代医学亦认为,其最大的特点是鲜黄瓜中含有丙酸、乙酸等成分,有抑制糖转化为脂肪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减肥,并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黄瓜尾部多有苦味,这是由于其含具有预防肿瘤作用的葫芦素C、D的原故。老黄瓜就是在其成熟后不采摘,让其继续生长,至瓜皮完全变黄,它更具清热利水、消暑除烦的功效。而具有健脾安神、利水渗湿功效的中药云苓,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主治脾气虚弱、倦怠无力、食少便溏、心悸失眠、小便不利、水肿胀闷和痰饮内停等症。按现代科学分析,茯苓含β-茯苓聚糖、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等只有云苓才能富含的成分,有利尿、降血糖、抗菌作用,能促进钠、钾、氯等电解质的排出,并有抗癌作用。《本草逢原》中说“乌蛇主肾脏之风,为紫云风之专药。”其性平,味甘、咸,尤其具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三者合而为汤,更具排皮肤湿毒和驱骨肌痹痛风湿之力。
[烹制]老黄瓜洗净,切块状;云苓稍浸泡,洗净;乌蛇宰洗净,切段状,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猪脊骨洗净,用刀背敲裂,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08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益肝汤的功效与作用,益肝汤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