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荆栀葱根豆豉粥的功效与作用,荆栀葱根豆豉粥怎么做

饮食健康倡导 2023-06-24 16:05:28

本文关键词:支气管炎

荆栀葱根豆豉粥

荆栀葱根豆豉粥用到的食材

葱根 : 15g

淡豆豉 : 15g

生石膏粉 : 30g

荆芥 : 5g

山栀 : 5g

麻黄 : 3g

葱白 : 5g

姜末 : 5g

粳米 : 100g

精盐 : 适量

麻油 : 适量

荆栀葱根豆豉粥的功效与作用

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风热咳嗽。

荆栀葱根豆豉粥做法

将上述药分别洗净,水煎2次,每次用水600ml,煎20分钟,两次混合,去渣留汁,加入粳米,用小火慢熬成粥,下葱、姜、精盐和麻油,搅匀。分2次趁热空腹服。

淡豆豉葱白功效与作用

淡豆豉葱白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淡豆豉的功效非常多,是一种非常好的食材以及中药材,能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可用于感冒、头疼、胃肠道消化不良等。但淡豆豉还有更好的的吃法,那就是搭配葱白。葱白可以发汗解表、通阳利尿,也可以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可用于小便不利,痈疖肿毒。
淡豆豉葱白功效与作用:淡豆豉葱白大多是用于换季时候的感冒伤风,对于咳嗽也是非常有效果的。
一、豆豉葱白汤
食材:淡豆豉20克,葱白10根,水适量
做法:
1、将葱白切段,与淡豆豉直接放入锅中。
2、加水煮开后即可饮用。
功效:发汗、解表,止嗽。适用于外感病初起,邪在卫分者,症见恶寒发热(或微恶风寒);头痛、四肢酸痛、苔薄白、脉浮数,或鼻塞、咳嗽等;妇女妊娠,胎前、产后感冒;虚人风热感冒、伏气发温等病症。
二、葱白豆豉豆腐汤
食材:葱白、淡豆豉、豆腐各适量。
做法:
1、葱白切段,豆腐切块,与淡豆豉同入锅中。
2、加水适量,煮开即可。
功效:疏风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轻症者,孕妇、儿童及素体虚弱者外感风寒等。
三、葱豉黄酒汤
食材: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50克。
做法:先将豆豉加适量水煎煮约10分钟,再放人洗净切碎的连须葱白,继续煎煮5分钟,滤出煎液,加入黄酒,趁热服用。每日分2次服。
功效: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型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

介绍下葱豉粥怎样做才好吃?

葱豉粥

葱豉粥的材料
材料白米1杯,干豆豉1小包(约4大匙),葱花少许调味料水8杯,盐1茶匙,胡椒粉少许
葱豉粥的做法步骤
1、白米洗净,加水8杯浸泡20分钟,移到炉火上煮开,改小火熬粥。
2、干豆豉用水洗净,加入粥内同煮,并加盐调味,约5分钟即可熄火,食用时加入葱花和胡椒粉即可。
熬粥笔记
1、干豆豉比较香,但是不要用水浸泡太久,以免香味流失,略洗净即可。
2、等米粒煮软后再加放豆豉,不要太早加入,免得粥色变黑。
葱豉粥的食疗效益
健胃消食,发汗解毒豆豉的味道以咸香为主,味道重因此不须再搭配太多调味料,尤其以蒸鱼最方便又美味,干豆豉需要先泡水再使用,口感与味道才好,另外还有豆豉酱可以选择,味道更加香浓,但会使菜色变深。
是用黑豆麴4碗、糖2碗、盐1碗、米酒1碗、甘草2片、茶叶少许混合填瓶,完全发酵后即成。搭配海鲜或肉类一起烹调,可增加菜的甘甜滋味。可做成豆豉萝卜小鱼干、荫豉豆腐、豆豉蒸排骨等。
可别看它小小黑黑的,因为它是经过发酵,所以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咸度及风味,如果加入了辣椒酱中,会让辣椒酱带股淡淡的甜甘味喔!

豆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淡豆豉取自大豆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品。大豆在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多栽培于土层深厚,日光充足的地方。淡豆豉药材以色黄灰,有霉味,表面附着膜状物的最好。淡豆豉有消炎,解热,解毒,帮助消化的功效。

黑豆发酵淡豆豉,胸中烦闷时不眠。豆豉辛苦微苦寒,消除余热能除烦。伤风感冒解表药,清利湿热之瘴岚。

淡豆豉治疗验方

1、断奶后乳房胀痛:豆豉250g,加水煎,先服1小碗,余下的用来清洗乳房,效果明显。

2、脚肿:豆豉煎汤服用,豆豉渣敷于肿处。

3、角膜混浊:黄芩30g,淡豆豉90g,共研成细粉末,每回取9g,适量的熟猪肝裹着药末吃下,每天两回,并且服药的时候,不能饮酒与吃面食。

4、豆腐500g,豆豉15g,葱白(连根须)5根将豆腐和豆豉入锅里,加水同煮,待熟时放进葱白略煮,乘热服食。发汗解表,利尿化痰,宽中除烦,比较适用于辅助治疗外感风寒,伤风鼻塞,小便不畅,咳嗽痰多等症。

豆豉的功效与作用(3)

……

紫金丹(《本事方》)。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渑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周杵极匀,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清临卧吞下,以知为度。治多年肺气喘急,咳嗽,晨夕不得眠。

豆豉附方


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煎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黑膏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纳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补缺肘后方》)

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作。(《范汪方》鼓薤汤)

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太,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清临卧吞下,以知为度。(《本事方》紫金丹)

治断奶乳胀: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焦炒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敷之。(姚和众)

治阴茎上疮痛烂: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和涂上,干易,禁热食韭菜、蒜。(《药性论》)

在我国民间常用豆豉滋补、治病的方法有:

感冒:豆豉2克,清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成浓汤,服用。有头痛者加白芷3克同煎,服用;欲发汗可用葱末粥,加入盐豆豉食之,取汗。

食肉中毒:豆豉24克,杏仁15克。清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成浓汤,服用。

断乳后乳房胀痛:豆豉60克,加油与米饭同炒吃。

小儿丹毒、生痘出水:豆豉适量,炒烟尽,研为末,油调服之。

中风不语:煮豉汁适量,加入酒服之。

血痢不止:淡豆豉、大蒜等份,研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30丸。

伤寒吐下后,心中烦闷:豆豉9克,山栀子14个,清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成浓汤,每服半杯,得吐即愈。

豆豉加工炮制

制豆豉。

①取桑叶,青蒿各70—100克,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l00克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容器内再闷15—20 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于燥,即得 (《药典85》)。

②取大豆,洗净,泡至皱皮(浮水面者,弃去不用),取出,晾干,蒸至圆气,至甑壁滴汽水为度,趁热倒入密闭的桶或缸内,用浸湿的麻布数层密盖,促其内部生热发酵完全,以香气外溢,起涎为度,及时取出,曝晒干透 (四川)

③取黑豆拣净杂质,用水泡制约8—12小时,使外皮刚刚伸展,水分透心为度(不宜久泡),然后捞出,入甑内用武火蒸约4小时,将预备好的辅料;每l00公斤干豆,用面粉6公斤、甘松、山奈、白芷碾粉各l公斤,麻黄碾粉2公斤。取出趁热均匀拌入辅料,装入垫有谷草或布的竹箩内盖严,放于屋角发酵;冬季约4天,夏季约2 天,发酵至汗水发白霉,有香气时取出,晒干(云南)。

④取青蒿置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取药汤与洗净的黑豆共煮,待汤吸尽后,取出,稍凉,置容器内,先撤入l 层黑豆,辅1层青蒿,如此反复,上面覆盖,使闷至发酵生衣时,取出,晒干。每黑大豆l00公斤,用青蒿30公斤(贵州)。

⑤取麻黄,苏叶置锅内,加水煎,过滤去渣,倒入净黑豆同煮,煮至黑豆熟,药汁尽为度,取出略晾,再置容器内,盖上煎过的麻黄,苏叶渣,闷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除去麻黄,苏叶渣,晒干。每黑豆l公斤,用麻黄,苏叶各32克(河南)。

⑥取黑豆,放入青蒿水中浸透,取出,蒸熟,置适宜容器中,上盖青蒿等的药渣,放温暖处使其生霉,至全部生有黄衣(霉),取出,晒干或烘干后,微炒。每黑豆10 公斤,用青蒿、桑叶、苏叶各1公斤,麻黄120克。

附注:青蒿水的制法:取青蒿、桑叶、苏叶及麻黄,加水适量,煮沸1小时,过滤,药液,药渣分置(湖北)。

⑦取清瘟解毒汤,置锅内用文火加水煎熬两次,去渣过滤取汤,与净黑豆同放入锅内煮沸,不断翻动,至汤吸尽,黑豆膨胀时取出,再取青蒿与黑豆拌匀,装容器内盖严,置适当的温度下,待全部发酵后,取出晒干,簸去青蒿,入库即得;每黑豆l00公斤,用清瘟解毒汤1剂煎汤 30一40公斤,青蒿15公斤。

附注:清瘟解毒汤方:白芷90克,元参l80克,柴胡90克,连翘l80克,桔梗l20克,川芎90克,黄芩l20 克,羌活l20克,赤芍l20克,花粉l20克,葛根90克,甘草90克,竹叶60克,生姜l20克。以上l4味共煎汤 (北京)。

⑧将黑大豆拣去杂质,淘净,用下列药汁与豆拌匀,使药汁吸尽,置蒸笼内蒸熟,取出,摊晾后再焖,使之发酵至黄衣上遍后,取出。干燥,清炒至微焦。每净黑大豆 100公斤,用鲜辣蓼、鲜青蒿、鲜佩兰、鲜苏叶、鲜藿香、鲜荷叶各2公斤,打汁;再用净麻黄2公斤,煎汁和匀 (上海)。

⑨取黑豆加水泡6—8小时,至膨胀时,捞出加水煮至熟透后,装入木箱内,再加诸药末拌匀,盖紧闷3—7 天至有粘丝状时,晒干即可。每黑豆500克,用鲜青蒿,苏叶,麻黄各30克(《集成》)。

…… [内容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03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