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早晨时间很紧张,早饭尽量简化再简化,有些人干脆空腹一杯牛奶,然后便匆匆去上班了,殊不知这种饮用方法最不合算,因为奶中的大部分蛋白质被浪费掉了。
不要空腹喝牛奶。
我们知道,牛奶的蛋白质必须经过胃和小肠的蠕动分解,转化成氨基酸,才能被消化吸收。而空的胃排空速度很快,牛奶在胃中尚未得到充分消化,便穿过小肠急匆匆进入大肠,宝贵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不仅未被吸收利用,反而在大肠内腐败,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大概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所以早晨喝奶时,应同时吃一些面包、饼干类的淀粉食物,胃里有食,排空变缓,牛奶便可在胃中停留较长时间,与胃液产生较充分的酶解过程,使营养物质得到完全吸收。
另外,空腹喝奶还会使大部分蛋白质被迫转化为热量消耗掉,如果在喝奶时多吃一些淀粉类食物,就可用这些营养价值较低的食品去满足人体所需热量,进而促进人体对牛奶所含蛋白质的充分吸收。
早晨喝奶恐怕是多数人的习惯,近年来一些营养学家对这种习惯提出了异议。他们发现,牛奶里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感的生化物质——L色氨酸,还含有微量的吗啡类物质,有镇定和催眠作用。如果晚上临睡前喝一杯牛奶会使人睡得安稳,到了下半夜更为明显。对比实验证明,牛奶的助眠作用要优越于安眠药。如此看来,习惯确实应该改变一下了,人们都是白天学习、工作、劳动,早晨起来是人体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如果此时来一杯会起催眠作用的牛奶,岂不整日昏昏沉沉吗?
鲜牛乳的正确饮用方法是要大火煮,因为文火煮牛奶的时间很长,这样会导致牛奶的营养物质被空气氧化而流失,降低了营养价值。
一般家庭中煮牛奶应该在牛奶烧沸后再煮上2~3分钟即可。一般一杯约250毫升的牛奶,用煤气灶加热通常是70℃的高温煮3分钟左右即可。
煮牛奶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加糖,因为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在高温作用下会生成一种有毒物质果糖赖氨酸,这种物质不利于人体吸收,喝了这样的牛奶还有可能出现肠胃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
喝牛奶的价值
牛奶的蛋白质和热量的比例很合理,能保证饮用者不至摄入纯热量。牛奶中的钙含量很容易被吸收,另外磷、钾、镁等多种物质的搭配也十分合理。牛奶中所含有的脂肪溶点低,颗粒小,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其消化率达97%。
牛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中最丰富的是乳糖,乳糖使钙易于被吸收,牛奶中含有品质很好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少量的乳清蛋白,其生物学价值为85。牛奶中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氨基酸,是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牛奶营养高 四个时间喝价值更高、人民网-鲜牛奶煮沸时千万别加糖 牛奶的健康喝法
牛奶合理饮用方式:
一、牛奶饮用的季节和时间
牛奶可以在任何季节饮用。在夏天,气温高,造成人体大量排汗,导致体内的钙、镁、铁、锌等矿物质流失,而牛奶是钙补充的良好来源,可以很好地缓解人体钙缺失的状况,同时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人体体能消耗也增大,牛奶所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可起到一定的蛋白质和能量补充的作用。
牛奶是人们的一种基础性食品,一日三餐均可以饮用,也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在三餐之外的时间喝,但要注意先吃点谷类食物后再喝,这样有利于营养素的全面吸收和利用。早餐时,一杯牛奶加鸡蛋或加面包比较好。除此之外,课间学生饮奶,可以弥补早餐不足,使课堂学习精力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晚上睡前一小时可以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
二、饮用量
牛奶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喝少了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喝多了难以全部消化吸收利用,应该根据年龄、体能消耗和经济条件,确定每天的喝奶量。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天应喝400~500毫升,即两瓶(两袋)牛奶,至少要喝250毫升左右,即一瓶(一袋)牛奶,最好不超过1000毫升,否则其营养成分难以全部吸收利用。
过量饮用牛奶,特别是高脂牛奶易导致脂肪摄入过多,尤其对体力劳动较轻,体重过重的人要注意饮用量。
三、与其他食品的搭配
1、牛奶和谷类食物。喝牛奶前最好先吃一些谷类食物或者边吃边饮用。因为空腹大口喝下牛奶会减少在口腔中混合唾液的机会,一经接触胃中的胃酸,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就会结块,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一旦有肠功能衰弱时,便会引起腹泻,或因异常发酵而导致腹胀不适。
2、牛奶和糖。有人喜欢牛奶加糖,这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能量,但必须限量,且最好是蔗糖,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如果加糖过多,对身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婴幼儿,过多的糖进入体内,会将水分潴留在身体中,使肌肉和皮下组织变得松软无力。这样的婴儿看起来很胖,但身体的抵抗力很差。过多的糖进入体内将转变成脂肪储存在皮下脂肪,还会成为一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如动脉硬化等。牛奶中不要加红糖,因为红糖含有一定的草酸,会使牛奶中丰富的蛋白质发生凝胶或沉淀,不仅会引起腹胀,而且会影响人体对铁、铜微量元素的吸收。
3、牛奶与富含草酸的食物
牛奶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而有一些食物如苋菜、菠菜、空心菜、巧克力、红糖等含有草酸,将两者混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钙会与这些食物中的草酸发生反应,就会生成不溶解于水的草酸钙。这样一来,牛奶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但得不到较好的吸收利用,还很容易发生腹泻、头发干枯等症状。因此这些食物在食用时,最好与牛奶分开。
四、牛奶的加热
对于经过杀菌后的鲜牛奶,饮用时无需再加热或煮沸,可以直接饮用,以免造成营养成分损失。如果需要加热,温度应不超过40℃,高温久煮,牛奶中的乳糖开始焦化呈褐色,并逐渐分解产生乳酸及少量甲醛,能使牛奶味道变酸。煮奶时最好不要加糖,若必须加糖,等牛奶煮好放凉不烫手时再把糖加入奶中。另外加热奶的器具不要用铜器,因为铜能加速对维生素的破坏,尤其是在加热过程中,铜对牛奶中的一些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会加快营养素的损失。
答:(1)最好晚上喝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欲睡的物质——L色氨酸,还有微量吗啡类物质,这些物质都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尤其是L色氨酸,是大脑合成五羟色胺的主要原料,而五羟色胺对大脑睡眠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睡眠,并且无任何副作用,而且牛奶粘在胃壁上吸收也好。牛奶中的钙还能清除紧张情绪,对老年人的睡眠更有益,故晚上喝牛奶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睡眠。晚上睡前喝牛奶,牛奶中的钙可缓慢的被血液吸收,整个晚上血钙都得到了补充、维持平衡,不必再溶解骨中的钙,防止了骨流失、骨质疏松症。
(2)牛奶不宜生喝,加热至温即可。牛奶在100℃时乳糖开始焦化,分解产生乳酸和甲酸,营养价值降低。牛奶久煮颜色变褐,脂香降低、蛋白质变性出现沉淀,维生素也损失,奶中含有防婴儿腹泻作用的轮状病毒抗体,也遭破坏。
(3)牛奶煮开稍凉后别加糖,因为牛奶中赖氨酸和果糖在高温下形成果糖赖氨酸,对人体有害。糖属酸性,奶中钙属碱性,两者结合会使钙大量丢失。
(4)不宜空腹喝牛奶。空腹身体处于饥饿状态,需求能量阶段。此时喝牛奶,机体将蛋白质当碳水化合物变成热能而消耗。在胃中停留时间短,很快排泄至肠道,不利于消化吸收。
(5)牛奶不宜和含鞣酸、草酸的食物同食,如浓茶、柚子、柠檬,杨梅、石榴、茭白、菠菜等。因草酸、鞣酸会与蛋白形成沉淀,不易消化吸收,破坏营养。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65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金针菇——给大脑加分的『益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