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密蒙花经常用于眼科,对一些常见的眼部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眼睛红肿、结膜炎等都是常见的眼部疾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出现问题,会影响到生活、工作,甚至影响人的心情,所以,眼睛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马上治疗。
密蒙花都能治疗哪些眼部疾病
密蒙花也叫蒙花、小锦花、黄饭花,花期3-4月,果期5-8月。密蒙花对于急、慢性结膜炎,凡目中有赤脉(结膜充血)、眵泪(多泪和有粘液样分泌物)、目昏(视物不清)、羞明(怕光)者,不论属实症或虚症,均可应用。
密蒙花治疗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密蒙花甘寒入肝经而清泻肝火,并能明目退翳。用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常配菊花、甘草用,;若治风火上攻,羞明多泪,多配木贼、石决明、羌活用,。取本品明目退翳作用,配蝉蜕、白蒺藜等,可治肝火郁滞,眼生翳膜。
密蒙花治疗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隐涩难开,或痒或痛,渐生翳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头痛,牵引两眼,渐觉细小,昏涩隐痛,并暴赤肿痛,并皆疗之。
密蒙花治眼羞明,肝胆虚损,瞳人不清:密蒙花、羌活、菊花、蔓荆子、青葙子、木贼、石决明、蒺藜、枸杞子。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食后清茶送下。
密蒙花治疗角膜溃疡:密蒙花、黄连、紫草、蕤仁各15g,秦皮、木贼草、谷精草、秦艽各20g。随证加减。将药置於洁净药锅内,加清水1500ml,先用武火煎至水沸,再用文火煎20分钟,过滤取汁;然后再如上法煎滤一次。将2次煎液混合备用。用净毛巾浸於药液内湿透,拧至湿度温度适度,敷患眼处。如此反复敷之。
密蒙花对于眼部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不同的眼部疾病需要配置不同的密蒙花和其他药物。每天一大早开始,我们的眼睛就处于忙碌状态,眼睛出现问题,所有的事情都会搁置,所以,眼部疾病需要马上治疗,密蒙花是治疗眼部疾病的非常好的中药材,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合理的利用。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西医·青光眼 3.1青光眼的病因3.2青光眼的治疗 4中医·青光眼 4.1古人论述4.2中医治疗青光眼近现代研究4.3青光眼的中医病因病机 4.3.1风热上扰4.3.2肝邪气逆4.3.3肝肾阴虚4.3.4气虚血瘀4.3.5肝邪脾虚5辨证分型 5.1疗效标准5.2青光眼的中医辨证治疗 5.2.1肝经风热 5.2.1.1症状5.2.1.2方药治疗 5.2.2肝郁气逆 5.2.2.1症状5.2.2.2方药治疗 5.2.3肝肾阴虚 5.2.3.1症状5.2.3.2方药治疗 5.2.4气虚血瘀 5.2.4.1症状5.2.4.2方药治疗 5.2.5肝邪脾虚 5.2.5.1症状5.2.5.2方药治疗5.3治疗青光眼的专方 5.3.1绿风安丸5.3.2泻肝解郁汤5.3.3复方五苓散5.3.4青光眼方5.3.5丁公藤堿滴眼液 5.4老中医治疗青光眼经验5.5中医治疗青光眼用药规律5.6青光眼的其他疗法 5.6.1针灸治疗 5.6.1.1体针5.6.1.2冷冻针灸 5.6.2艾灸疗法 5.6.2.1方一5.6.2.2急性期5.6.2.3慢性期 5.6.2.3.1症状5.6.2.3.2方一5.6.2.3.3方二5.6.3气功疗法 5.7医案5.8青光眼患者注意事项 6参考资料附:1治疗青光眼的穴位2治疗青光眼的方剂3治疗青光眼的中成药4青光眼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青光眼 1拼音 qīng guāng yǎn
2英文参考 glaua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3西医·青光眼 青光眼(glaua)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眼病[1]。即当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将给眼球内各组织尤其是视神经视功能带来损害,最典型、最突出的表现是视神经 *** 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缩小,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1]。
青光眼可以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发育性青光眼[1]。其中最常见的是原发性青光眼(primary glaua)[1]。原发性青光眼一般双眼发病,但两眼的发病可有先后,严重程度也有差异[2]。根据前房角解剖结构的差异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在原先就存在的异常虹膜构型的基础上而发生的前房角被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阻塞,导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小梁网途径的房水外流排除系统病变和(或)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所致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2]。
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十分清楚,它有遗传倾向。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的状态,把原发性青光眼进一步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种。闭角型青光眼女性及老年人多见。双眼受累,发作前常常有情绪波动,生气、着急、劳累、过饱、过饮等诱因。急性发作时剧烈头痛、眼痛、虹视、视力明显下降、恶心、呕吐。一般不至延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中青年多见,双眼受累。通常症状很轻,常常在医生检查时才发现,因此,病情易延误。继发性青光眼由其他眼病或全身病所引起。如虹膜睫状体炎所致的瞳孔闭锁或膜闭,晶体脱位于前房,眼内出血,眼内肿瘤等。混合性青光眼指两种原发性青光眼、两种继发性青光眼、或原发性青光眼与继发性青光眼合并存在。先天性青光眼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变异所致。据统计,原发性青光眼发病率约为全民1%,40岁以上的为2.5%。青光眼的致盲率1949年前为4.9%,随着传染性眼病逐渐被控制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其致盲率上升至5.3~21%。由此可见青光眼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治疗详见以下条目:
原发性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发育性光眼)
4中医·青光眼 青光眼属中医学之“五风”内障,包括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黄风内障Ⅲ乌风内障及黑风内障,以前二者多见。?青光眼中医称为“绿风内障”,是因风、火、痰等邪气导致气血失和,气机受阻,目中津液滞积而造成的一种眼病[3]。
临床上以初起头痛,眼胀,视力稍减,视物不清,有阵发性雾状感,虹视,瞳孔散大,呈淡绿色;继之则头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结膜充血,角膜浑浊,最终导致眼压升高,眼底视神经萎缩而失明[3]。
4.3.1风热上扰 素有痰热,外感风邪,风为陌邪,善行于上,引动痰热,致风、痰、热相结,循肝经上攻于目而发为本病。
4.3.2肝邪气逆 多因情志不舒,愤郁不伸,意志不遂,以致肝气郁结,气机失调,升降不利,致目内气机阻滞,玄府闭塞,神水积留为患。
4.3.3肝肾阴虚 常系劳瞻竭视,耗伤精阴,致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济阳,阳失所制,阳亢火动,虚火上炎,为患于目。
4.3.4气虚血瘀 劳力过度,脾胃受伤,中气不足,气机不畅,推动乏力,血瘀不通,血水并蓄,神水受伤而发病。
4.3.5肝邪脾虚 情志内伤,抑郁伤肝,思虑伤脾,脾胃虚寒,肝气上逆,伤及神水,发为五风内障。
5辨证分型 青光眼分型颇杂,少则三型,多则十型,近年已渐趋统一,并已体现从肝论治的特点。
临床痊愈:视力达1.0或提高5行以上,眼压正常,其他症状消失。
显效:视力提高3行以上,眼压下降10毫米汞柱或以上,其他症状消失。
有效:视力提高1~3行,或从光感、手动提高到0.04以上,眼压下降5毫米汞柱或以上,症状改善。
无效:视力、眼压治疗后未见明显变化或未达到有效标准,症状未见改善。
5.2.1.2方药治疗 治法:搜风清热,利湿化痰。
处方:羚羊角0.3~1克(如无,以山羊角15克代替),玄参15克,知母10克,龙胆草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僵蚕6克,白菊花10克,细辛3克,川芎5克,半夏10克,茯苓20克,车前子20克。
加减:眼压极高加大黄、玄明粉;呕吐甚加竹茹、半夏;昏蒙甚加石决明、牛膝。
用法:羚羊角可用5~10剂的总剂量一起煎煮,分次兑服。余药水煎,每日服2次。
常用成方:绿风羚羊饮、羚羊钩藤汤、将军定痛丸、龙胆泻肝汤等。
5.2.2肝郁气逆5.2.2.1症状 头痛,眼珠胀痛,视物模糊,或视灯火有红绿圈,抱轮红赤,瞳神散大,眼珠胀硬,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5.2.2.2方药治疗 治法:疏肝解郁,降逆理气。
处方:香附10克,青皮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川芎5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夏枯草10克,甘草5克。
加减:头痛甚加白芷、珍珠母;失眠多梦加酸枣仨、夜交藤;瞳神散大明显加五味子、青葙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丹栀逍遥散等。
5.2.3肝肾阴虚5.2.3.1症状 瞳神气色混蒙或散大,白干涩昏花,由苦咽干,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失眠多梦,遗精腰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5.2.3.2方药治疗 治法:滋阴潜阳,补益肝肾。
处方:生地、熟地各30克,石决明20克,知母、柴胡、麦冬、白芍、黄柏、黄芩、当归、山萸肉、茯苓、丹皮各10克,川芎、甘草各5克。
加减:纳差加鸡内金;盗汗加龙骨;便秘加麻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知柏地黄丸、地黄汤等。
5.2.4气虚血瘀5.2.4.1症状 视物昏蒙,瞳神气色浊而不清,目睛干涩,体倦乏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面色咣白或萎黄。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少苔,脉弱或细涩。
5.2.4.2方药治疗 治法:补气活血,化瘀通窍。
处方:黄芪20克,当归、川芎、赤芍、地龙、茯苓、山茱萸、五味子各15克,桂枝、楮实子、车前草各12克,甘草8克。
加减:纳差加谷芽、麦芽;腹泻加白术、陈皮;瘀重加丹参、泽兰。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加味通窍活血汤等。
5.2.5肝邪脾虚5.2.5.1症状 瞳神散大,头目疼痛,干呕吐涎,呕恶不纳,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薄或无苔,脉沉细而迟。
5.2.5.2方药治疗 治法:温肝降逆,健脾散寒。
处方:吴茱萸6克,党参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枳壳10克,生姜3克,大枣5枚,白蜜100克(冲)。
加减:胁痛加柴胡、枳壳。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吴茱萸汤加味等。
疗效:以上述分型共治疗349例,计530只眼,结果临床痊愈166只眼,显效145只眼,有效178只眼,无效41只眼,总有效率为92.2%。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匀,装人空心胶囊内。根据病情,每日早晚各服3~5粒(重2~4克),饭后1小时服用。
疗效:以本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37例,计71只眼,显效41只眼,有效17只眼,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1.7%。其中开角型有效率为86.6%,闭角型为80.9%。
5.3.2泻肝解郁汤 组成:茺蔚子9克,车前子9克,夏枯草30克,芦根30克,防风9克,黄芩9克,香附9克,甘草3克,桔梗9克。
加减:头痛头晕加石决明、钩藤、牛膝;行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酌加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大便干燥加番泻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29例,计51只眼,包括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及其他青光眼患者,用上方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且发现以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较佳。
5.3.3复方五苓散 组成:泽泻15克,茯苓、猪苓各18克,白术12克,桂枝10克,木通、车前子、桑白皮、大腹皮各15克,龙胆草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一般以4剂为一疗程。
疗效:以上方共治疗5例,计8只眼,结果全部获临床痊愈。其中3例,随访半年至1年未见复发。
5.3.4青光眼方 组成:全当归10克,白芍12克,柴胡6克,茯苓12克,白术6克,薄荷(后人)6克,丹皮10克,栀子(炒)8克,车前子(包)10克, 炒枣仁(打)12克,枸杞12克,香附10克,珍珠母(先下)30克。
加减:据不同症候选加红花6克,菊花10克,山药10克,远志6克,黄芩8克,胆草6克,夏枯草10克,陈皮6克。
用法:开始治疗时以主方水煎服。待病情稳定后,可将主方加减部分的药物,按比例为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日服用此丸。服丸过程中如出现眼压控制不理想时,可改用煎剂,同时配合用西药缩瞳剂(匹罗卡品),缩瞳剂浓度及滴眼次数,随症情好转递
减乃至停用。西药完全减掉之后,仍须服中药3个月至半年左右。
疗效:以本方共治疗13例患者,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
5.3.5丁公藤堿滴眼液 组成:0.05%丁公藤堿Ⅱ苯甲酸盐滴眼剂。
用法:每次1滴,每日滴眼3~4次。眼压超过40毫米汞柱者,每2小时滴眼1次。
疗效:共观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93例,计442只眼,发现有明显缩瞳、降眼压的效果,且能改善房水流畅系数,无明显副作用。其降压有效率为96.7%,缩瞳有效率为92.6%,药后房水流畅系数较用药前增加29.4%。
袁××,女,25岁。门诊号:69118。1964年2月26日初诊。主诉右眼胀痛两年半。患者于两年半前因眼胀痛经诊断为青光眼,曾作抗青光眼手术,术后眼压尚稳定。近半年来眼压又有波动,伴虹视、头痛、眼胀、恶心,疲劳后加重,视野亦有改变。左眼亦有类似症状。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近来时有偏头痛,性情急躁,大便干结,月经量多,约40天1次。查:左右眼视力分别为0.3和1.0。右眼压7.5/3=35.76毫米汞柱,左眼压7.5/5=25.81毫米汞柱。右眼视 *** 有病理性凹陷扩大,左眼大致正常。右眼鼻侧视野缩小25~30度,颞侧在60度。脉弦细,舌稍红,苔薄带黄。诊断为双眼青风内障,予青光眼三方。
处方:石决明24克,白蒺藜10克,决明子15克,防风6克,羌活6克,蝉蜕6克,密蒙花6克,白术10克,白芷6克,细辛3克,生地20克。14剂。石斛夜光丸,每日1丸。
3月23日二诊:药后眼胀头痛减轻,虹视已基本消失,昨夜看电影后又出现虹视。二天来食欲不佳,夜寐不安。脉细弦,舌苔薄。查:右眼压5.5/3.5=22.38毫米汞柱,左眼5.5/4.5=18.86毫米汞柱。
原方加炒谷芽25克,车前子10克(包煎)。石斛夜光丸,每日1丸,并配合滴缩瞳眼药水。
6月5日三诊:服上药50剂后,自感眼胀已减,虹视偶尔出现,有时头沉,胃纳进步。脉弦细,舌质略红。以青光眼三方加减。
处方:生地22克,白术6克,白芷6克,防风6克,白蒺藜10克,蝉衣3克,密蒙花10克,羌独活各5克,决明子12克,生石决明25克(先煎),细辛3克,黄芩6克,车前子12克(包煎),杜仲10克,丹皮12克。隔日1剂,另予明目地黄丸早晚各1丸,和汤药交替服。
7月17日(四诊):上药服20剂后,视力增进,眼压亦降,头痛、眼胀已消,虹视亦消失。缩瞳眼药水已停用,纳可,二便调畅。脉细,舌稍红,苔薄。查:右、左眼矫正视力分别为1.0和1.2,双眼眼压为5.5/5=17.30毫米汞柱,已正常,遂停药。
按:本例证属肝肾阴虚,外风夹内风上扰空窍。系韦老所创制之青光眼三方之适应证。本方以石决明、白蒺藜、决明子平肝、清肝而明目,据韦老经验,三药有降眼压作用,为本方之主药;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祛风邪而止痛;密蒙花、蝉蜕疏风清热,兼有退翳明目之功;另用生地滋阴明目,白术健脾扶正,加之配合石斛夜光丸和明目地黄丸补益肝肾之阴,故获显著效果。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药 物
≥200
≥10
车前子、茯苓、当归。
100~199
5~8
川芎、石决明、龙胆草、生地、白芍、栀子、甘草、夏枯草、白菊花、防风、黄芩。
50~99
3~6
熟地、枸杞子、香附、吴茱萸、山萸肉、柴胡、羚羊角、玄参、泽泻、木通、丹皮、大黄、磁石、青皮、钩藤、荆芥。
30~49
2
知母、僵蚕、赤芍、枳壳、五味子、半夏、猪苓、羌活、党参、白术。
在15篇报道中,共用药104种,应用得较多的如上表所列计40种。鉴于青光眼的关键病机为神水积滞,故以利水渗湿之药应用最多,当归则有和血明目之功。其次,青光眼多从肝论治,故平肝清肝之药,亦占主导地位。中医治疗的青光眼,以慢性者常见,滋补肝肾之阴,以达明目目的药物,选用颇多。另外,清泄肝火,平肝潜阳,舒肝健脾之药也为临床所常用。从所归纳的药物看,基本上符合本病的辨治规律。
还睛穴位置:上臂三角肌下端前沿,臂濡穴前5分处。
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如效不显,酌加配穴。睛明穴用30号毫针,进针0.5~1寸,得气即可, *** 宜轻;行间穴以28号毫针,略向踝部方向进针,以提插加小捻转之法,使针感明显, *** 宜重,运针半分钟后去针;还睛穴以透天凉手法(一进三退),余穴均为平补平泻法。除行间外,均留针30分钟。取针后,在一侧耳穴,用王不留行子贴敷,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每穴1~2分钟。针刺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耳穴贴敷3日1次,双耳轮换。
疗效:以上法共治疗408例,有效率在54.6%~95.4%之间。
5.6.1.2冷冻针灸 取穴:主穴:太阳、风池、印堂、鱼腰。配穴:光明、太冲、内关、肾俞。
操作:以常用穴为主,酌加配穴1~2个。采用半导体冷冻针灸仪治疗。第一疗程灸柄温度为上15℃~ ̄20℃,每次20分钟;第二、三疗程,灸柄温度为-5℃~-10℃,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二个疗程,无效者宜改用他法。
疗效:共治疗41例。治前眼压增高者35例,共53只眼,治后双眼均达正常值者12例,单眼达正常值者23例,无效6例,按眼数计算,有效率为88.7%;治前视力下降39例,治后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8例,按例数计,其有效率为53.2%。
5.6.2艾灸疗法5.6.2.1方一 [4]
取穴:太阳、阳白、翳风、合谷穴。
配穴:热邪甚者加曲池穴;肝肾不足者加肝俞、三阴交穴;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穴。
灸法:采用艾条悬灸法,点燃艾条,置于所选穴位上,距皮肤2~3cm施灸,灸至皮肤稍有红晕为度。每穴灸5~10分钟,每日1~2次。
5.6.2.2急性期 [3]
症状:起病急,偏头痛,心烦,呕吐,兼有寒热,眼部胀痛,瞳孔散大,视力锐减。
选穴:风池、攒竹、鱼腰、太冲、太溪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应长期坚持治疗。
5.6.2.3慢性期5.6.2.3.1症状 经常反复发作,目微胀,瞳孔散大,呈明显淡绿色,视力或仅见少许亮光,精神疲惫[3]。
5.6.2.3.2方一 [3]
选穴: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合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应长期坚持治疗。
5.6.2.3.3方二 [3]
选穴:肝俞、肾俞、三阴交、太阳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应长期坚持治疗。
5.6.3气功疗法 功法:以放松功为主。并辨证施功,肝经风热者配保健功、鸣天鼓;肝肾阴虚者配鸣天鼓、擦腰;肝郁脾虚者配叩齿、搅海;肝郁气逆者,配贯气法。
疗效:共观察20例,计36只眼,结果练功2周后,临床痊愈25眼,显效2眼,有效4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为86.1%。
可做眼保健操, *** 局部穴位[3]。
饮食尽量清淡,忌食酸辣等 *** 性及煎炸食物[3]。
6
方1
【药物组成】桂枝9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木贼草12克,黄蔑12克,白术12克,获菩12克,密蒙花12克,白疾黎12克,桔梗10克,蝉蜕6克,防风6克,僵蚕6克。
二风邪盛,加羌活;热邪盛,加金银花菊花;肝火盛,加龙胆草桅子。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方2
【药物组成】龙胆草6一10克,荆芥10克,黄琴10克,桅子10克,谷精草10克,赤芍10克,前仁10克,柴胡10克,薄荷6克,蝉蜕6克。
二肝经风热型,加丹皮10克,青箱子10克;肝火炽盛,去前仁,加大黄10克,黄连10克,丹皮10克,生地10克,青箱子10克;关热爱血疥型,加丹皮15克,红花15克,生地巧克,银花巧克,黄连10克,并以1%阿托品液散瞳;关风热夹湿型,加佩兰巧克,滑石巧克,惹裁仁15克,生石决明15克;肝风夹寒型,去桅子,加羌活10克,川首10克,细辛3一5克;二阴虚夹风型,去桅子,加生地黄巧克,玄参巧克,玉竹巧克,生石决明15克。
【适应证】3角膜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说明】配用无环鸟昔眼药水滴眼。
方3
【药物组成】刃黄蔑10克,党参10克‘,女贞子15克,拘祀子15克,冤丝子15克,山英肉12克,黄精18克,丹参10克,川芍9克,五味子9克,陈皮9克,升麻9克,柴胡9克。
阴虚偏重,加生地黄麦冬知母黄柏龟板。
【适应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墉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改为每周3剂,坚持半年。
方4
【药物组成】刃板蓝根60克,龙胆草20克,黄芬20‘克,黄连20克,木贼草20克,山桅子加克,苍术20克,大豆卷10克,谷精草15克,莞蔚子12克,青箱子12克,杭菊花12克。
云聆目障,加蝉蜕晚蚕沙生牡蚜;目赤羞明,加生大黄决明子丹皮;迎风流泪,加荆芥防风密蒙花。
【适应证】病毒性角膜炎。
【用法】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5
【药物组成】银花9克,野菊花12克,蒲公英12克,板蓝根12克,紫草(后下)9克,牛芬子10克,荆芥9克,桅子5克,薄荷9克,甘草梢6克,升麻6克。
服上药后,如眼胀羞明流泪减轻.抱轮红赤消退,星点减少,则去升麻牛芳子,加木贼草9克,木通6克,僵蚕9克。
【适应证】单纯疙疹性角膜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6
【药物组成】苍术9克,白术9克,蕾香9克,荆芥9克,桔梗9克,获荃9克,制川朴9克,当归9克,桑叶9克,慧芭仁15克,前胡6克,生甘草3克。
【适应证】病毒性角膜炎。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7
【药物组成】黄蔑10克,制苍术8克,陈皮10克,升麻6克,柴胡10克,潞党参10克,炙甘草4克,木香8克。
【适应证】单纯疙疹性角膜炎脾虚夹湿型。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方8
【药物组成】金果榄10克,黄精18克,密蒙花6克,谷精草8克,急性子9克,冤丝子9克,构祀子12克,炙甘草5克。
伴口苦咽干,脉弦数,加木碱蝉蜕钩藤;口渴欲饮,便秘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加生地生首乌知母;二兼畏光,流泪,头痛,加菱荆子银花白芷;二纳差,便澹,舌质淡,脉缓细,加苍术芡实法半夏;合并虹膜现状体炎,加寒水石泽泻生地;二病情复发或迁延不愈者,酌加生地知母花粉。
【适应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成300毫升,分2次口服,第三煎加杭菊花9克,白色黎12克,煎后熏洗患眼,每晚1次。
方
9【药物组成】生地黄30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30克,天花粉10克,知母10克,芦根10克,黄琴10克,龙胆草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积壳10克,甘草3克。
头目剧痛,加菊花更荆子钩藤川芍薄荷;便秘,加青黛芦荟。
【适应证】单纯疙疹性角膜炎。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药物组成】柴胡10克,夏枯草10克,钩藤(后下)30克,板蓝根30克,蝉蜕10克,大青叶15克,黄等15克,薄荷(后下)10克,赤芍15克,蒲公英15克,菊花15克,甘草6克。
如口干咽燥或咽痛者,加天花粉麦冬;结膜充血严重或角膜有新生血管者,加牡丹皮;便赤涩者,加木通;大便燥结或前房有积脓者,加大黄芒稍。
【适应证】单纯疙疹性角膜炎。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说明】到病变后期患眼充血减退者,则可逐渐增加养阴退翁的药物,如当归生地黄白芍玄参白9黎木贼。因本病常复发,应在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阴性及角膜病变完全消退后停药;病情静止后,可采用间断服药方式(隔日1剂或每周2剂),同时在原方中加人一些扶正之品,如党参黄茂当归等,以助正气,加快恢复,防止复发。
【药物组成】防风8克,荆芥8克,黄连8克,黄荃10克,连翘10克,木通10克,滑石15克,车前子(包)12克,获菩12克,积壳6克,陈皮6克,甘草6克。
眼痒甚者,酌加蝉蜕乌梢蛇干地龙;眼分泌物多者,加苍术黄柏。
【适应证】叉以病毒性角膜炎为主,胞睑微肿作痒,赤痛或起疤疹,重坠涩痛难开,黑睛生骼,分泌物呈丝状;兼伴身重困倦,院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等脾胃湿热见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复煎外洗。
方12
【药物组成】柴胡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黄荃10克,木贼草10克,大枣3克,甘草6克,白菊花12克,生黄蔑12克,决明子15克。
寒偏重者,加羌活;热偏重者,选加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牛芳子;火毒偏重者,选加黄连龙胆草大黄炒桅子桑白皮;二气滞血癣者,选加积壳青皮牡丹皮芜蔚子;二病程缠绵日久,黑睛溃疡久而难敛者,选加党参陈皮海缥峭;关后期有云聆者,减桂枝黄答,选加当归生地黄桑楼子蝉蜕党参密蒙花。
【适应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药物组成】:连翘15克,金银花12克,蒲公英15克,麦冬15克,生地黄10克,石解10克,桔梗10克,薄荷10克,菊花10克,赤芍10克,木贼10克。
二伴发热恶寒者,加柴胡薄荷;鼻塞干燥,咳嗽无疚,便秘者,加桑白皮桔梗苹芳子;舌质红苔黄燥,心烦便秘,加大黄桅子;黑睛聆陷不平者,加全蝎马勃僵蚕;终如虫性湿烂者,加苍术土获羊大青叶板蓝根;二腆膝酸软,头晕耳鸣,加枣皮构把子桑楼子;关黑睛终面光洁者,加石决明衅蜕密蒙花;肺气虚者,加党参黄茂;肝阴虚者,加构祀子奉皮;肝血虚者,合四物汤。
【适应证】病毒性角膜炎之邪毒内伏,肝肺毒邪伏久伤正者。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药物组成】当归12克,炙黄蔑25克,决明子12克,谷精草10克。
有舌尖红心烦失眠健忘者,为心血不足,加麦冬(去心)10克,酸枣仁10克,白筱神10克,远志肉5克;大便燥结者,加柏子仁10克,火麻仁10克。
【适应证】浅层点状角膜炎之血虚气弱证,脉细,舌质薄嫩,体质消瘦,面色萎黄,神疲体倦,眩晕,耳鸣,心悸等。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5
【药物组成】银花30克,板蓝根30克,生石膏30克,蒲公英20克,生地20克,连翘10克,黄琴10克,防风10克,知母10克,赤芍10克,大黄15克,玄明粉15克,黄连6克,甘草5克。
头痛甚者,加白芷10克。
【适应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深层型(角膜深部溃疡,前房积脓,角膜葡萄膜炎),症见黑睛破损,甚至穿孔,黄液上冲,抱轮红赤,睛珠胀痛,泪热如汤,怕热羞明,视物模糊,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用法】水煎2次,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1剂。
方16
【药物组成】柴胡9克,荆芥9克,防风9克,连翘9克,赤芍9克,黄荃9克,龙胆草9克,桅子9克,蔓荆子9克,板蓝根12克,决明子12克,甘草3克,黄连6克。
【适应证】浅层点状角膜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药物组成】决明子30克,桅子巧克,连翘巧克,夏枯草30克,谷精草10克,防风10克,白色技巧克,蔓荆子10克,蝉蜕10克,莞蔚子10克,赤芍30克,丹皮12克。
【适应证】浅层点状角膜炎进行期,畏光流泪,患眼红赤,角膜荧光染色点较多,甚者密集,舌红,苔黄,脉数。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药物组成】方①生地30克,桑白皮30克,地骨皮30克,天花粉巧克,谷精珠巧克,黄琴30克,蝉蜕6克,白色黎10克,草劳子10克,赤芍30克,夏枯草30克。
方②桑叶60克,野菊花30克,银花60克。
【适应证】浅层点状角膜炎反复发作期,炎症时轻时重,时发时止,患眼畏光,干涩少泪,结膜微红,舌红,苔黄,脉细数。
【用法】方①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②将上药洗净,加蒸馏水1000毫升煎煮15分,过滤后取液350毫升,煮10分备用。第二次加蒸馏水500毫升,煎煮10分,取滤液400毫升,与第一次滤液混合均匀,放冷后冲洗患眼。
方1
9【药物组成】刃黄芬巧克,木贼草15克,黄连6克,羌活6克,石决明20克,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蝉蜕10克。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20喻物组成桑叶12克,菊花12克,玄明粉15克,赤芍15克,黄芬15克,薄荷6克,生甘草6克。
痒甚,加蝉蜕蔓荆子;痛甚,加金银花连翘;关肿甚,加丹皮夏枯草;反复发作,加乌梢蛇。
【适应证】角膜炎。
佣法每即剂,加水500毫升,浸泡10分后以文火煎沸的年将滤液置保温杯中趁热熏患眼20分,再以消毒纱布蘸药水反复洗眼5分,每日3次。
方21
【药物组成】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芍20克,香附10克,白疾黎10克,木贼草10克,胡黄连6克,甘草6克。
口干咽燥,加天花粉麦冬;二热重,加龙胆草生石膏;二小便涩,加木通;便燥或前房积脓,加大黄芒峭;寒重,加细辛;体虚,加黄茂党参白术。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说明】初起配合针刺上星神庭睛明,用泻法;目赤退泪止后,配合针刺攒竹鱼腰临泣合谷,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同时配合0.5%疤疹净眼药水滴眼。方22
【药物组成】方①龙胆草10克,大黄10克,桅子10克,黄琴10克,生地12克,泽泻12克,决明子15克,青箱子15克,谷精草15克,白色黎15克,前仁30克,柴胡6克。
目痒甚,加防风12克,谷精草25克,白色日用至25克;白睛充血甚,加桑白皮10克,银花30克,连翘巧克。
方②黄连9克。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方①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方②黄连加水200毫升,煎取100毫升,药液置人消毒棉垫,冷后取出挤干棉垫敷于患处半小时,每日3次,一般外敷5日。
【药物组成】银花巧克,龙胆草巧克,车前子(包)巧克,板蓝根15克,桅子10克,黄芬10克,连翘10克,木通10克,荆芥10克,牛芬子10克,木贼草10克,谷精草10克,柴胡10克,生甘草3克。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说明】同时用氯霉素滴眼液及利福平滴眼液滴眼,重症用1%阿托品滴眼液扩瞳。
【药物组成】黄蔑巧克,金银花巧克,党参巧克,黄荃12克,菊花12克,连翘12克,黄柏9克,红花9克,白色黎9克,甘草6克。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说明】同时用阿托品眼药水散瞳,1%无环鸟昔眼药水及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
方25
【药物组成】大青叶20克,连翘10克,黄芬10克,防风10克,白菊花10克,钩藤10克,当归6克,赤芍6克,蝉蜕6克,薄荷6克,生甘草6克。
畏光流泪,头痛重,加羌活白芷蔓荆子;炎症重,加知母金银花板蓝根;虹膜睫状体炎重,加生地丹皮生石膏;关便秘,加大黄芒峭;反复迁延不愈,加玉屏风散;关角膜有混浊,加白色琴密蒙花谷精草。
【适应证】刃角膜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说明】配用0.1%疤疹净或无环鸟昔眼药水滴眼,1一3小时1次,配以散瞳热敷角膜营养剂消炎剂。
方26
【药物组成】公英20克,秦皮20克,龙胆草15克,黄芬15克,泽泻15克,川芍15克,赤芍15克,女贞子15克,防风10克,甘草10克。
【适应证】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说明】刃配合阿托品散瞳治疗和无环鸟昔眼药水滴眼,板蓝根注射液球结膜下注射。
方27
【药物组成】黄蔑60克,白术2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仙灵脾10克,防风15克,菊花15克。
【适应证】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说明】刃酌情给予0.25%氯霉素眼药水点眼。
方28
【药物组成】玄参40克,金银花30克,三七末(冲服)3一6克,黄柏15克,芜蔚子15克,甘草3克。
睫状充血,加石膏60克,赤芍30克;聆膜难退,加白羡慕30克,密蒙花15克;头痛甚,加川芍巧克,白芷巧克;大便干燥或合并虹膜睫状体炎,加大黄15克,槟榔10克;病程迁延,反复难愈者,加龙胆草15克,苦参12克。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趁热熏眼,凉时内服。
【说明】配合利福平眼药水点眼,合并虹膜睫状体炎者用阿托品扩瞳。
方2
9【药物组成】刃柴胡12克,夏枯草15克,赤芍15克,公英15克,菊花15克,钩藤(后下)30克,蝉蜕10克,甘草6克。口干咽燥或咽痛,加天花粉麦冬;二充血严重或角膜有新生血管,加丹皮;小便赤涩,加木通;大便燥结,或前房积脓,加大黄芒峭;充血减退,可逐渐增加养阴退盼药,如当归生地白芍玄参木贼白羡慕。
【适应证】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用法】水煎,分3次服用,每日1剂。
方30
【药物组成】银花15克,公英15克,蜜炙桑白皮4.5克,蔓荆子4.5克,龙胆草15克,黄荃9克,生大黄(后下)9克,天花粉9克,积壳3克,生甘草3克。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药物组成】银花15克,连翘12克,丹皮10克,板蓝根10克,蝉蜕10克,焦桅子10克,荆芥10克,大青叶10克,桔梗10克,木通10克,芦竹根20克,生甘草3克。
【适应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
方32
【药物组成】苦参6克,苍术10克,盐黄柏10克,白鲜皮10克,地肤子10克,蒲公英10克,车前子(包煎)15克,当归10克,柴胡6克。
重而痒甚者,加白色幕10克,防风6克;热重痛甚者,加赤芍10克;湿热重,糜烂甚者,加泽泻10克。
【适应证】单纯疙疹性角膜炎湿热型。
【用法】水煎,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方33
【药物组成】苍术15克,白术12克,蔓荆子9克,菊花9克,荆芥9克,白芍9克,牛芬子9克,川芍9克,黄荃9克,桅子6克,夏枯草9克,蝉蜕6克,生地9克。
【适应证】刃角膜炎。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方34
【药物组成】苍术9克,白术9克,获荃皮9克,陈皮9克,制半夏9克,全当归9克,桑叶9克,谷精草9克,木贼草9克,炒慧该仁15克,知母6克,蝉蜕6克,菊花6克。
【适应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35
【药物组成】生黄蔑10克,当归10克,金银花20克,甘草5克,红花8克,海缥峭20克,赤石脂15克,石决明25克,蝉蜕8克,蛇蜕8克。
痒涩畏光,红赤明显,苔薄黄,;为风热未尽,加黄连黄答防风白芷钩藤蒲公英;移泪私糊,臀面不洁,为湿热未消,加车前子土获羊桅子;抱轮紫暗,黑睛边际红丝累累者,为血热疥滞,加桃仁赤芍丹皮木贼草;儿患者,或臀面如虫蚀,加神曲槟榔莱兼子山植麦芽鸡内金;肝肾不足,视物昏蒙,加构祀子芜丝子褚实子。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36
【药物组成】党参9克,生黄蔑15克,川芍6克,当归6克,白芷9克,防风6克,甘草6克,厚朴6克,肉桂4.5克,生白术9克,白及9克。
眼胞肿而色暗为癣血较重,加桃仁红花;关眼胞肿而色淡者,为正气虚弱,加山药陈皮。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说明】外点无环鸟昔眼药水和氯霉素眼药水,每日5--'7次。
方37
【药物组成】银花12克,连翘12克,牛芬子10克,薄荷10克,桑叶12克,菊花12克,红花5克,秦芜12克,密蒙花12克,蝉蜕5克。
热重,加龙胆草10克,桅子12克;。
【适应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发热,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心中烦闷,尿少便干,舌质红或边尖红,苔黄,脉数。
【用法】刃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38
【药物组成】万龙胆草10克,夏枯草30克,决明子12克,紫草12克,蒲公英30克,黄荃12克,桅子12克,车前子(包)15克,当归10克,大黄(后下)8克,生地15克。
患眼疼痛重,充血暗紫,加桃仁12克,红花10克;患眼星聆密聚,加蝉蜕10克,蛇蜕10克,密蒙花10克。
【适应证】单纯疙疹性角膜炎,眼红疼痛,羞明流泪,口苦咽干,尿黄,苔黄,脉弦细。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3
9【药物组成】竹叶12克,木通10克,生地12克,连翘12克,板蓝根30克,芦根2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黄芬12克,女贞子12克。
口渴甚,加玉竹20克,麦冬20克;关心烦,懊恼,加桅子10克,淡豆豉10克;失眠,加五味子10克,夜交藤30克。
【适应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口渴喜饮,胸闷心烦,尿黄少,舌尖红,脉数。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方40
【药物组成】石解10克,麦冬20克,冤丝子12克,沙参3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谷精草12克,白色黎12克,青箱子12克,女贞子12克,构祀子15克。
【适应证】单疤病毒性角膜炎,病久而常复发,口干舌燥,渴而少饮,苔花剥,少津,舌红绛,脉细数。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药物组成】刃大青叶15克,百部15克,板蓝根30克,防风10克,公英30克,莞蔚子20克,桑叶15克,荆芥穗10克,苦参10克,苍术15克,银花15克。
【适应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说明】服用半个月后,去大青叶百部银花,加木贼12克,白色黎12克,桑白皮5克,密蒙花15克。
方42
【药物组成】葛根20克,蝉蜕15克,牛芬子15克,连翘15克,地骨皮15克,银花15克,生地15克,天花粉15克,决明子15克,薄荷10克,甘草5克。
【适应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方43
【药物组成】地丁20克,公英20克,银花20克,菊花12克,赤芍12克,决明子12克,车前子(包)12克,柴胡9克,薄荷6克,木通6克,蝉蜕6克,黄精15克。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并用复煎药液熏洗眼部,每日2-3次,每次15分。
方44
【药物组成】柴胡9克,荆芥9克,防风9克,银花9克,连翘9克,赤芍9克,黄琴9克,龙胆草9克,桅子9克,蔓荆子9克,板蓝根12克,决明子12克,甘草3克,黄连6克。
【适应证】浅层点状角膜炎。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药物组成】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桑白皮12克,天花粉12克,黄荃10克,龙胆草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生地12克,大黄10克,木通10克,炒积壳10克,甘草6克。
有表证者,加荆芥防风;胃热盛者,加广角粉夏枯草;热毒重者,重用银花奋英,并加秦皮丹皮。
【适应证】角膜炎。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药物组成】生地12克,天花粉12克,龙胆草7克,防风12克,荆芥12克,芦根12克,生甘草12克,知母10克,积壳10克。
【适应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说明】疤疹净与无环鸟昔滴眼剂局部滴眼。
方47
【药物组成】升麻15克,苍术15克,炙甘草15克,柴胡15克,防风15克,桔梗15克,黄连15克,黄柏15克,黄芬15克,知母15克,连翘15克,生地15克,羌活15克,龙胆草10克,真本12克,川芍30克,红花3克,当归尾21克。
【适应证】深层角膜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48
【药物组成】方①石决明30克,决明子15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桅子10克,大黄10克,木贼草10克,荆芥10克,青箱子10克,麦冬10克,蒲公英30克。
关肝火炽盛型,加黄答10克,龙胆草10克;湿热蕴蒸型,去决明子大黄麦冬,加木通10克,滑石10克,惹孩仁20克;脾虚湿滞型,石决明用巧克,去大黄麦冬,加橘红10克,焦白术10克,神曲20克,黄茂巧克;气血癣滞型,去石决明麦冬,加当归尾10克,川芍6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阴虚邪留型,去羌活荆芥,大黄,加生地15克,石解10克,地骨皮15克;二病至恢复期,加活血药及明目退聆药。方②公英30克,菊花30克,荆芥20克,大黄20克。
【适应证】刃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方①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方②上药加水600毫升,煎煮15分,将药液倒人容器中,以热气熏眼约巧分,待温度降至能耐受时用药液洗涤患眼,并用浸湿纱布块敷患眼巧分,每日2次。
方4
9【药物组成】半夏10克,黄连6克,黄芬6克,炙甘草6克,太子参15克,薄荷(后下)10克,枇杷叶10克,生石膏10克,蔓荆子10克,大枣5枚。
病之后期酌加生黄茂陈皮木贼蝉蜕白芷等。
【适应证】刃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28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方瓜对肝肾细胞有再生能力
下一篇: 吃干辣椒有好处吗,它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