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解析薏仁绿豆粥对健康的益处(红豆薏米绿豆汤的功效)

绿色饮食在行动 2023-06-03 07:26:57

解析薏仁绿豆粥对健康的益处

薏仁绿豆粥是大家都比较喜欢喝的一种粥,不仅味道非常的好,而且营养价值也非常的丰富,那么薏仁绿豆粥对健康有哪些好处呢?这是很多喜欢喝薏仁绿豆粥的朋友都想了解的,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关于薏仁绿豆粥对健康的益处,希望对各位提供一些参考。

制作食材:准备适量的薏仁、绿豆、蜂蜜

制作流程:

1、将薏仁与绿豆浸泡一夜;

2、将浸泡过的薏仁与绿豆加水煮半个小时;

3、将煮好的粥连汤带水一起放进搅拌机,打成糊;

4、等冷却到四十度以下后,根据个人口味适量的加入蜂蜜即成。

薏仁

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又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绿豆

绿豆煮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食疗功效。 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由于其具有利尿下气的功效,因此食物或药物中毒后喝,还能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对热肿、热渴、热痢、痈疽、痘毒等也有一定的疗效。这样的绿豆汤色泽浑浊,消暑效果较差,但有很强的清热解毒功效。现代还常用绿豆汤辅助解毒,例如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些绿豆汤,有一定的祛铅毒功效。

将这两种食材做成粥服用是非常有益健康的,可以清热去火,解毒利尿,是非常值得赞扬的保健粥。

红豆薏米绿豆汤的功效

红豆薏米绿豆汤具有改善体质、利尿祛湿、健脾消肿、降血糖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减肥祛斑的功效,十分适合夏季服用。同时又由于绿豆、红豆、薏米均为粗粮,具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1、改善体质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上班族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很多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是经常表现出精神不足、头晕心悸、嗜睡烦躁等亚健康的状态。在日常饮食中增加红豆绿豆薏米,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类的状况,帮助你改善体质、舒缓精神,缓解精神压力。

2、利尿祛湿

很多女性朋友都会被水肿困扰,一到下午小腿可以比起床时粗整整一圈。这个时候就需要经常食用红豆绿豆薏米了,它能帮助您祛湿利尿,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扩展资料:

薏米中六大营养素齐全。据测定,碳水化合物为薏米中主要供能物质,含量大约为65%,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物作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淀粉,颗粒大小均一、形状较规则,大多呈椭圆形或截头椭圆形,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属于A型,较难糊化,透明度较低、热稳定性差,但冷糊稳定性较强,易被人体消化,可减轻肠胃负担,益于增强体质。

蛋白质含量约为17%,存在于胚乳细胞的淀粉颗粒之间,其中20%的蛋白质分为三大类,即清蛋白和谷蛋白、醇溶谷蛋白、其余蛋白。薏米中蛋白质含量比米面中蛋白质含量都高,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还具有重要保健功能。18种氨基酸比较齐全,其中必需氨基酸约为4.99%,种仁中的谷氨酸含量较高,属于呈鲜味的特征氨基酸,而且谷氨酸是脑组织生化代谢中的重要氨基酸,所以薏米蛋白属于优质蛋白。

脂肪含量5%左右,比大米高出将近30倍,其中主要为中性脂 (三酰基甘油>90%,甘油二酯约为5%),还有2种油体蛋白亚基 (H -油脂蛋白、L -油脂蛋白) 和一种油体钙蛋白。薏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如油酸、亚油酸等,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51.6%,32.2%。这些不饱和酸具有缓解血液中过量胆固醇、增强细胞的膜透性、阻止心肌组织衰老、预防动脉硬化等功能。

-薏米

-绿豆

-赤豆

绿豆薏仁汤有什么功效

绿豆薏仁汤功效:绿豆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薏仁则可以健脾止泻,轻身益气。

对于经常需要熬夜工作者或是心烦气躁、口干舌燥、便秘、长青春痘时,除了多吃蔬菜水果与补充水份外,把绿豆薏仁汤当点心食用,对于消暑除烦非常有帮助。

绿豆薏仁既清热解渴,补肺健脾,又可祛风湿、消水肿。绿豆和薏仁都有利尿、改善水肿的效果。薏仁有淡化黑斑、美白肌肤的功效,而绿豆则有解毒的作用,使体内毒素尽快排出。

扩展资料:

绿豆薏仁不适合脾胃功能差的人。只有薏米是利尿祛湿的,绿豆是清热解毒的,比较适合大暑天湿热过度,头昏易中暑的人群。绿豆过于寒凉,不适合寒湿和脾胃功能差的人食用。好的祛湿要利尿又要健脾。

虚寒体质勿多食,因为薏仁性味甘淡微寒,长期食用会让虚寒体质的人身体又愈加冷虚,导致体质偏弱,经期月经不调等问题出现。

-绿豆薏仁汤

人民网-这个夏天你一定要喝的6种饮品 绿豆能清热

凤凰网-绿豆薏米粥,脾胃差的人别喝

人民网-食用薏米的禁忌和功效有哪些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17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