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奇害死猫。”但其实,好奇心具有帮助开阔眼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增添生活乐趣等多种好处。美国《赫芬顿邮报》总结出已被科学证实的好奇心的5大好处。
好奇心可以增强人际关系
增强人际关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本&迪恩博士完成的最新研究表明,对身边人和周围世界的好奇,可以让你的社交生活更加丰富。共同的兴趣爱好会拉近人际距离,增加社交机会。充满好奇心的人,往往更有生活情调,不仅善于聆听,而且十分健谈。
有助保护大脑。美国梅奥诊所神经学教授大卫&诺普曼博士表示,保持对大脑的有效刺激,防止记忆等认知能力退化是一辈子的大事,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症。好奇心有益保持活跃思维,自然对大脑健康有好处。
帮助克服焦虑。美国《焦虑症杂志》刊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心理学家托德&卡什丹教授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对结识有魅力陌生人的好奇和兴奋有助于赶走焦虑。好奇心强的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更可能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冲突危机,克服焦虑情绪。
提升幸福感。卡什丹教授研究发现,幸福感涉及6大因素:活在当下、好奇心、做爱做之事、利他行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善于照顾自己。好奇心会让人更加坦然地接受挑战。好奇心强的人,不论面对顺境逆境,都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学习更多东西。美国《神经元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好奇心一旦被激起,学习不那么有趣的事情也会变得更加简单。比如,如果感觉自己学不下去,不妨花10分钟看看自己最爱的电视节目,然后再继续学习。这类方法有助于激起好奇心,刺激大脑快乐中枢,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事业的成功、婚姻的美满、家庭的幸福、疾病的康复以及心理的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会使人产生孤独的体验,需要帮助时感到茫然无助。
影响我们人际交往的常见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企图缩小和消除自己与他人差距的、实现原有关系平衡的心理防御反应,是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时,产生的一种企图排除,甚至破坏别人优越状态的激烈的情感活动。
性格有明显缺陷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专横跋扈的人、在条件相同或者相似的人们之间容易产生嫉妒。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自感卑微、不及他人、被人轻视的感觉,自卑感是人类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体验。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3、猜疑心理
猜疑是在没有确切依据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地做出其他人可能对自己不利的判断。产生猜疑心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作茧自缚的封闭思想;(2)当事者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感与其早年生活中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有关;(3)当事者出于对过去交往受挫的自我防卫。
4、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面对他人的要求或观点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以下情况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1)出于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来自于对人或事物的神秘感,尤其是在不给任何解释的情况下禁止某一事物,容易激起当事者试探的愿望。
(2)试图标新立异(在青少年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叛逆、挑战、冒险、言行或着装方面有所突破,行别人不为之事。
(3)当事者有过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这种人时时生活在“过去”的心理创伤中,对谁都不信任,他们的逆反是在发泄、抱怨和表达愤怒情绪,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在用逆反的行为模式“挽回”过去创伤事件中的“失误”,试图“矫正”那一段痛苦的感受。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5、浮躁心理
浮躁心理的人轻浮、轻率、急躁,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总想投机取巧,心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对前途缺乏信心,做事急功近利,把人际关系都视为利益关系。
天生不善交际?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些科学理论或许可以帮助你走出自己的小天地,成为一位社交达人。
我永远不会忘记上八年级时那个改变了我整个人生的日子。那天走进教室时,老师对我们说:“我们要重新排一下座位,你们每个人都要写下两个你想挨着坐的人,和两个你不想挨着坐的人的名字。”
事实悲哀地证明,班里几乎没有人愿意坐在我旁边。不过仔细回想一下,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当时科技创业风潮和超级英雄大片还没有火起来,在那样一个时代,像我这样的科技宅男无疑是同龄人眼中的另类。虽然我当时缺乏社交技能,但我用对科学的热爱弥补了我的“缺爱症”。
我曾经想过,如果我能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帮助我社交的话,说不定我还是可以交到一两个朋友的。时至今日,也就是20年后,我已经成了一名人类行为学家,同时我还是“影响者晚宴”(Influencers Dinner)活动的创办人——这场私人晚宴活动,目前已经吸引了800余位有影响力的人士参加,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曾荣获大奖的知名演员、著名音乐家以及王室成员等。
社交经常意味着你要走出你的舒适区。有时你会发现自己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但是一些重要的人脉所带来的好处也能让你一生受用。如果你天生不善交际,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你可以用科学理论指导你的社交。
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我个人亲测有效的社交技巧,我曾经利用它们建立并维系了长久的人际关系。
1.扪心自问:你是否是一个给予者?
沃顿商学院知名教授亚当·格兰特曾经指出,世上有三种人:给予者、索取者和匹配者。给予者乐于帮助别人,并且不求索取;索取者只求索取,不思回报;匹配者给予的与索取的一样多。
格兰特想知道哪一种人的人生最成功。他的发现令人十分震惊。给予者既是最成功的,也是最不成功的。最成功的人知道在给予的同时,如何避免成为被千人踩万人踏的垫脚石。他们懂得在给予的同时,如何推动自己的个人利益。
要想建立人际网络和社交圈子,你要变得比大家此前的想象更加慷慨才行。所以下次有陌生人请你帮忙,你不妨慷慨地答允。如此一来,你可能会变得更加成功。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发现,所谓的弱人际关系(比如熟人)给我们带来的工作资源,要比强人际关系(如好友)多出58%。正是因为弱人际关系有这样强大的效用,所以LinkedIn才会成为一个如此成功的求职网络。
2.敢于开口求人。
仅仅因为你是一个给予者,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请求别人的帮助。如果你想和某人建立交情和信任,不妨好好利用一下“本·弗兰克效应”。他在自传中分享了一个化敌为友的故事。弗兰克并没有刻意迎合对方,而是请求对方帮自己一个忙。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为我们帮了忙,他们反而会更加喜欢我们,或是愿意在我们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研究显示,如果你要请求别人帮忙,一定要记从小忙到大忙循序渐进地提出来。如果对方给你帮了个小忙,就等于他们为你俩的关系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从而他们会将你视为值得进一步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人。
3.别那么不自在
将自己置身于社交情境中,有时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有时你的表现可能很糟糕,但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其实大家并没有你想象得那样在乎你——这一论断已经被康奈尔大学学者托马斯·季洛维奇所证实。这种现象又称“聚光灯效应”:如果某件事让你感到骄傲或感到很不安全,你就会以为很多人都在关注著这件事。然而事实上,在你以为很关注你的人中,只有一少部分人会真正关注这件事。也就是说,人们大都忙于自己的事情,可能分不出心来关心你。
4.培养好奇心。
上世纪90年代初,乔治·勒文施泰因提出了一个“信息缺口”理论,它解释了什么是好奇心,以及好奇心的运行机制。根据这个理论,面临新的信息时,我们的知识和新信息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缺口。如果这个缺口太大,我们觉得很恐惧(比如天体物理学);如果这个缺口太小,我们又会觉得很无聊(比如“你好,我的名字叫鲍勃”)。只有处于两者之间,这种信息缺口才会激起好奇心。如果这个缺口不是太大也不是太小,它就会对人产生吸引,让人形成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就像一处非搔不可的痒处,除非得到满足,否则它还会一直痒下去。
如果你和某人第一次见面,不妨想办法激起他的好奇心。比如,如果有人问我:“你从哪里来?”我会说:”我来自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小岛”。过几秒钟我会补充道:“曼哈顿,你听说过吗?”
每次你做自我介绍时,都要尽量想办法使它变得更有趣、更吸引人。
5.善于利用新鲜感。
一个人如何才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一个人如果泯然于众人,自然会被人遗忘。唯有具备新鲜感,才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所谓新鲜感,就是与众不同。研究人员尼可·班扎克和埃姆拉·都扎尔发现,人类大脑中有一个部分叫做黑质致密部/中脑腹侧被盖区(SN/VTA),它会对新鲜感做出响应,并会判断某种体验有多新鲜和不同。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被人记住,就要想办法变得与众不同。
你的与众不同之处,既可以是你的衣着,也可以是你讲述的故事、你分享的知识或你提出的问题。我每次都喜欢穿一件个性十足的服饰,有时是大红色或蓝色的裤子,有时是领结或背带裤。它不仅能成为交谈的开场白,而且也暗示,与我互动会是一件很有新鲜感的事。
本文作者Jon Levy是一名行为科学家,主要从事影响力、人际交往以及冒险等领域的研究。他也是“影响者晚宴”活动的发起人。他的新书《凌晨2点法则:探索冒险的科学》(The2 AM Principle: Discover the Science of Adventure)已于近日出版。在这本书中,他分享了一些以如何过上有趣和令人兴奋的生活为主题的科学与故事。
非常实用的一篇文章,赶快分享给朋友们看吧!
,
好奇心的重要性是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和未知的人生。
好奇心还可以增加我们做事的体验。在生活中,我们常说结果不重要,过程才重要。这句话的本质是因为,当我们把好奇心放到过程中,我们才会得到更丰富的体验。
比如你去健身房跳操,如果你在跳操的过程中一直想着要减肥,那么你运动的过程就是焦虑的;如果你只是专注自己健身时到底是什么感觉,那你一定会更加享受这个过程。只有当我们把好奇心放到过程中时,我们才会有更强大的动力进行下去。
保持好奇心
第一点,有意识地积累广泛的知识很好理解。如果你是个作家,那你除了每天练笔之外,还需要经常出去采风,从生活中积累大量创作的素材,然后再经过提炼加工,转化成一个个有生命力的作品。
第二点,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该怎么理解呢?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不仅是个完美主义者,更是个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他从不会固步自封。当年苹果跻身世界500强后,乔布斯被一项新的数字动画技术吸引并为它成立了独立的公司。这家动画公司就是皮克斯,后来制作出了《玩具总动员》和《怪兽电力公司》等等优秀的作品,一跃成为迪士尼强大的竞争对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98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警惕跳槽有四个心理波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