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白日梦能够增强人的认知功能
反反复复单点乏味的任务往往会导致思想漫游。这些白日梦行为经常被批判成缺乏自律的表现,而且有碍日后表现。如今调查表明,白日梦不仅可以打发无聊,还具备提高认知的功效。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告,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证明低级情绪的外部刺激确实可以改变我们思考的方式。他们发现这种刺激能够加快白日梦,或者自发性自主性意识以及关联思绪的发生速度。顺便,他们还有一个惊奇的发现:虽然白日梦提供了一个从无聊任务中“精神逃避”的广受欢迎的途径,与此同时,它们对于任务绩效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研究人员称这项研究第首次证明了一般的与感官知觉无关的外部刺激能够触发一个特定类型的认知活动。
在摩西巴教授设计并执行以及博士后研究员瓦蒂姆.阿克塞尔罗德先生参与的实验中,受试者被接受经颅直流电的刺激,这是一个使用低负荷电流刺激特定大脑区域的无创无痛的过程。在这项实验中,参与者被跟踪拍摄,亮相在电脑屏幕上。他们还被要求定期回复一个荧屏上的“思想调查”的报道,其中报告内容按照一至四的等级涉及他们经历的自发的与所分配的数字任务无关的想法。
在先前的调查中,摩西巴教授还探索了联想思维、记忆、预测能力和这项调查之间的为关系,他通过自己的经验聚焦那些对大脑特定区域产生作用的的刺激行为。
“我们关注对额叶的刺激,因为这个大脑区域曾涉及过走神,也因为是执行控制网络中枢,使我们能够组织和规划未来,”巴解释道,考虑到这一点,他怀疑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写在前面: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正式启动,内心无比激动,同时也倍感压力之大。激动源于自己的喜好,压力来自于跨领域而对陌生事物的畏惧。于是决定每次课程结束之后,整理分析所学内容,并将自己的理解加以总结,写在这里。当作对自己的学习的跟踪与监督,在激励自己的同时,如果有感兴趣的简友,可以一起学习、探讨,共同进步。
授课老师:田宏杰
笔记摘抄与总结:巨山
在正式开始第五章的内容意识和注意之前,田老师给大家放了一段视频,大致内容如下:
在心理学上这个现象被称作“无意视盲”——即人在太过于投入某件事的情况下,很容易忽略身边的事,即使这件事很显眼。所以很多时候眼睛没看到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可能是你没注意到,这样想想便能遇事不那么决绝盲目了。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主要包括一下四节内容: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第三节 注意|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一节 意识概述
一、意识(consciousness)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以及对这些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对自身行为的评价。
二、无意识(unconsciousness)
这里所提出的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即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其实指的是意识域下。与弗洛伊德所提无意识不是一种概念。
课前“无意视盲”就是一种无意识。
人在活动时,有时候一些没有被察觉的事件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或多或少的的影响。有个实验:
为什么专家常常会有“直觉”,而且会很准:专家的意识阈限低。
这里老师提到悲观的乐观主义和乐观的悲观主义,与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 悲观的资格 》极度吻合。来学心理学真是不辜负我爱思考的习惯。
三、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性
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它不只是对信息的被动觉察和感知,还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意识是主动的。
局限性:与认知加工资源有关
能动性:如对盲点的补偿,幻觉
四、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
昼夜节律: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周期性变化起关键性的作用,它像一个“超生物钟”,这个神经内核可以促进或者抑制松果体的活动,而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时一种影响很广的荷尔蒙,它起镇静的作用,可以减少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感,促进睡眠。
视觉醒系统VS恒定睡眠驱力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 :睡眠时一种与觉醒对立的意识状态。
大脑在睡眠时是如何活动的?睡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此时身体放松,呼吸变慢,易惊醒,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出现短暂爆发、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此时个体难叫醒,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出现δ波,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阶段大多脑电波为δ波,肌肉进一步放松,各项功能指标变慢,发生梦游、梦呓、尿床等。
前四个阶段共90分钟左右,此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δ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移动,梦境出现,持续5-10分钟。
睡眠周期:
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
睡眠的作用:睡得好,大脑才会转得好;睡眠不足,大脑会变笨
暂时性睡眠剥夺精神病
二、梦 :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1、特点: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
实验证明,如果对快速眼动的睡眠进行剥夺,即只要发生快速眼动的现象就把睡眠者叫醒,几天内就可使被实验者记忆力下降,情绪低沉,进而会影响到健康。
2、梦是什么?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他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梦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小动物代表儿童,骑马或跳舞代表性交,偷朋友的婚戒代表被朋友的丈夫吸引,旅途代表死亡)。
生理学:霍布森认为梦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认知观点: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会进入意识,形成梦境。
避免做恶梦的方法:
? 详细写下你的恶梦内容;
? 按照你的希望,改写梦的内容并高声讲出新的梦;
? 重新入睡前,通过想象排演,在心里排演你所希望的梦。
三、催眠 :催眠是一种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会轻易的对暗示做出反应。
四、白日梦 :白日梦是人在清醒时的一种意识状态,在做白日梦是,注意力很明显地从当前的事件转移到一个虚构的世界中去。
五、精神活性药物引发的意识状态的改变 :精神活性药物是指那些通过影响大脑而改变个体心境和意识状态的化学物质。包括: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
抑制剂(depressant):巴比妥类药物、苯二氮卓类安定药物、酒精等。
兴奋剂(stimulant):安非他命、冰毒、摇头丸、可卡因、尼古丁、咖啡因等。
致幻剂(hallucinogen):麦角酸二乙酰胺(LSD)、大麻
第三节 注意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1、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过程的状态,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
注意的两个特性:集中性和指向性。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
集中性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2、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在注意的时候有什么表现?他们的感觉器官常常朝向所注意的对象,以便得到最清晰的印象。人的肢体血管收缩,头部血管舒张,吸气变短呼气相对延长,还常常伴随某些特殊表情动作,如:拖住下颌、凝神远望、目光呆滞等。
3、注意和意识:注意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或者什么东西不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与意识相对,注意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
4、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在非注意状态下,人只能对事物的个别特征进行初步加工;在注意状态下,人才能对个别特征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物体。
二、种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一种既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简单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2,即5-9个,互不相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大约是4-6个
康力特教授“尝尿”的故事:
专家与新手研究,思考:给新手的任务量
电影的穿帮镜头你能发现吗?
(二)注意的稳定性: 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
保持注意的稳定性的条件: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对活动的态度
3、个体本身的特点:如意志力、健康、情绪状况
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注意的起伏:8—10秒
注意的衰减:20—35分钟
注意稳定性实验:当我们注意下图这个棱台框架时,我们时而觉得小方框位于后方,时而觉得位于前方,这种反复的变化就是由注意的动摇造成的。
玩玩下面走迷宫这个游戏,看看你的注意的稳定性如何:
讲课的10分钟法则
(三)注意的转移: 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转移的速度取决于:
1、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
2、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的特点
3、人的神经类型的灵活性
(四)注意的分配: 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注意不能分配:大脑不能做多任务处理
1、边开车边打手机?分心多80%的事故
2、一次只做一件事:一件事情被打断,再重做时需多50%的努力
3、跟孩子怎样提任务?
分配的条件: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悉的,并且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实现注意分配的条件:
1、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
2、同时进行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
3、分配注意的技巧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一、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注意选择的理论
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上
选择在知觉分析之前:
过滤器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选择是“全或无”的,一部分信息进入神经系统被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完全丧失。
过滤衰减器理论:选择是衰减,与刺激的激活阈限有关,不同刺激有着不同的激活阈限。
选择在知觉分析之后:
后期选择理论:选择依赖于记忆,有很大的主动性;选择表现在反应阶段上。
选择可能在之前,也可能在之后:
多阶段选择理论:选择在几个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依赖于当前任务。
(二)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1、认知资源理论
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刺激越复杂,占用资源越多。
刺激本身不自动占有资源,而是由内部机制分配。
影响资源分配机制的因素:唤起水平、刺激性质、当前意向
2、双加工理论
自动化加工vs意识控制加工
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加工。
二、注意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朝向反射
由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应。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可以提高感受性。
(二)脑干网状结构 :是指从脊髓上端到脑丘之间的一种弥散性的神经网络。
对维持大脑的活动水平和加工有效有重要意义。使有机体从睡眠到觉醒,并保证注意选择性的重要器官
如果受损伤,将使大脑皮层紧张度下降,引起注意的严重失调。
(三)边缘系统 :负责选择信息和行为选择
有大量“注意神经元”,对刺激的变化作反应,是新异刺激的检测器,是对选择信息的重要器官,也是保证有机体实现精确选择的行为方式的器官。
(四)大脑皮层: 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
大脑皮层对皮下组织起调节、控制的作用,而且是主动的调节作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其中前额叶在注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前额叶皮层发出“自上而下”对注意的控制。
额叶损伤会导致对新异刺激过分敏感,抗干扰能力下降、分心。
<上一章 ? ? ? ? ?查看专题 ? ? ? ? ?下一章>
说梦话,是指睡眠中讲话或发出除了鼾声以外的某种语音,醒后不能回忆,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现代医学认为与精神因素有关,常与做噩梦、梦游情况等合并出现,很多人都偶尔会有说梦话的经历,这并不需要担心。但如果说梦话次数过于频繁,就会导致人体白天疲倦乏力、精神萎靡不振,而且还可能影响配偶、子女睡眠,这时应寻求治疗。做噩梦与肾虚有关吗?引起做噩梦的原因通常是由于阴虚火旺,所谓阴虚指的是肾阴虚,火旺是心火旺,中医认为肾阴不足,就会导致心火旺盛,而产生噩梦、失眠、心慌、头晕的症状,有的还会有腰酸的表现。因此您做噩梦主要与肾虚有关。平时要注意补肾阴,可以长期服用杞菊地黄丸。因为肾阴不足,还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饮食清淡,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百合、莲子等化火食品。从中医学角度而言,普遍认为人梦话过多是因为身体各器官火气旺盛导致。由于不同器官上火而引起的梦话内容也各不相同。肝火旺盛者梦话的内容多为争论要求公平;心火旺盛者梦话内容多而杂乱,有时还可能突然惊醒;若火气是由于食用过多上火食物导致,梦话者就会在梦中与人讨论吃喝,或者抱怨胸闷难受;而心神不宁也可能会导致梦话的发生,梦话内容多为悲痛哭泣,说梦话的过程中还可能伴随有紧张、惊吓的动作表情。所以,建议你最好带上配偶一起到医院向医生详细描述说梦话的言行和过程,配合检查和治疗。另外,梦话过多的人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放松心情、调节精神压力,这样才有助于睡眠质量提高和减少说梦话。白日梦就是人在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如在工作间歇,幻想自己中了大奖,或正在向往已久的某地旅游。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一项研究显示,当研究对象做白日梦时,他们的脑部看似“正在休息”,实际上却相当活跃。小贴士:睡眠时间过长过短均不好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人的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健康,最佳睡眠时间应控制在每日7至8小时之间。据法新社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专家简·费里斯对10308名年龄在35岁至55岁之间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对那些每日习惯睡6至8个小时的人来说,如果睡眠时间减少,其因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有可能增加110%;而对那些每日习惯睡7至8个小时的被调查者来说,如果睡眠时间增加,他们因患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有可能增加110%。费里斯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每晚持续睡眠7到8个小时最有利于健康”,每日睡眠超过8个小时,患病死亡的风险会增加。
第一次认识到“冥想”重要性,是知道了冥想能让头脑思考问题时更清晰,也让大脑“更聪明”。深入学习后发现,除了这些,冥想还有很多其他益处,经常冥想,不仅锻炼大脑,还提升心智。
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说过, 我们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元认知”能力 :
我们的大脑可以有多个层级。持续升级自己的大脑,不断站在更高的层级去控制下面的大脑,这才是我们作为人类进化的最有效的手段。
很多人之所以容易受情绪干扰,脑子不清晰,其实就是因为总站在最底层与大脑纠缠,而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机会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控制它。
拥有元认知能力,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大脑的主人,而不应该反过来被大脑控制。
而元认知能力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 坐享 (也就是佛学中的“冥想”)
刚开始还挺不容易,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走神,等你发现的时候,早已经想了半天别的事情了……但,恰恰是这种“不容易”,才是刻意练习的重点: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一点——在当前的训练中,就是你的呼吸。你的元认知能力被激活,然后你在反复使用它去调整你的注意力,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一个地方。
现在,已有科学证据表明,坐享(冥想)这种刻意训练,可以直接增大训练者的大脑皮层表面积。大脑皮层表面有很多褶皱(也叫“沟回”),大脑皮层表面积增加其实就是沟回增多的结果。
我们的外在命运和我们的内在想象,也就是内在意识,是镜像的关系,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外在命运,就需要去认识、去改变你的内在意识。
内在想象中,包括着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都很容易地感知到,所以我们会说,这是“我”做得选择;
而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不能很清晰地感知到,所以我们会觉得,这不是“我”做的选择,是命运一般的外在力量推动的结果。
不过,当我们扩大了觉知范围,觉知到了潜意识的部分时,潜意识就变为意识层面的东西了。通过这种努力,你扩大了你的觉知领域,因此可以更好地去做选择,更好的去掌控自己,你的自我因而变得更为成熟而强大。
心理学大师吉利根说,身体的每一份紧张都和头脑中的一个想法联系在一起,所以当你真能放松身体时,就放下了头脑中的想法,也就是放下了意识,这个时候,潜意识就有了最大呈现的空间。
有些问题,意识或头脑中没有答案,可以问自己的更深的内在的潜意识,潜意识会告诉你答案。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事,就试着放空头脑,放松身体,以此和深层次的潜意识建立链接,而潜意识会有一些声音传递出来,这些声音,常常就是答案。
这时你需要做的是: “扫描式感受身体”:
端坐或平躺,这两个方式都可以,关键是从身体正面看,你的脊柱得是直的。一般来说,选择坐着的人比较多,因为坐着容易保持住清醒,躺着容易睡着。坐着的话,可以以打坐的方式,也可以就是普通的坐着。
感受身体的顺序,通常是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从哪个部位开始不是关键,关键是均匀的保持着注意力。
好,到这里,你已经完整地感受了一遍你的身体。这是从脚到头的过程,然后你可以从头到脚再来一遍。
这个练习的要旨,除了让注意力均匀移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 身体不能动 。
而当思维过程和身体过程都放下时,我们就有机会打开通向深层潜意识的通道了。
在万维钢老师的《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课程中说:
那人到底有多少个“自己”呢?至少有七个:
*自我保护
*吸引配偶
*保住配偶
*群体认同感
*关爱亲属
*社会地位
*避免疾病
我们大脑的决策,基本就被这些模块轮流掌握。如果是各个模块轮流坐庄,那么第一,你没有单一的“自我”;第二,你没有“自由意志”。你的行动只是被这些模块推来推去而已。常常是某个模块已经控制你了、已经让你做好决定了,事后,你才“意识到”你做出了这个决定,然后你的叙事自我还要给这个决定编个理由。
模块占据你大脑的方法,是感情。每个模块都向你输出一个感情,哪个感情强,那个就容易抓住你的注意力。
不但感情是这样,思想也是这样。比如你现在想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只体会自己的一呼一吸。你就会发现,你根本没办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很多想法会不断冒出来——这些想法,也是从各个模块中冒出来的。
而且这些模块还根本不靠谱,他们给你出的主意常常根本就是坏主意。你被“他们”迷惑,他们不是“你”。然而,即使你知道了这些原理,下次就能做出更好的选择了吗?——很难!
那我们就对这些模块没办法了吗?佛陀说你可以通过修行,战胜那些模块,掌握控制权,获得对事物的洞见,拥有自由意志。 练习的方法,就是静坐冥想。
冥想的形式很简单:
这可一点都不简单。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大脑的正常状态是随机漫步,各种想法和情绪会不断冒出来,你会做各种白日梦,这个状态就是 默认模式网络 。我们其实很享受这个状态,有时还能获得一些创造性的发现。
但是冥想,恰恰要求你不能进入默认模式网络。你的思想不能信马由缰,必须专注在呼吸上。能坚持专注的时间越长,功夫就越深。练好这个专注的功夫,你才能不被各种情感和思想困扰,不受大脑模块的控制,获得自由。
那怎样才能不受各种思想困扰呢?
就是当一个想法来了的时候,你要承认它的存在,然后跟它保持距离,不去想它,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强烈感情也好,一般想法也好,我们的做法都不是压制或扼杀它们——我们是承认它存在、允许它出现,但是不受它影响。你就这么默默看着它们从你眼前经过。
达到这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要的情绪。再高一层,你就可以自由选择当下的思考,没有任何东西能打扰和控制你。用佛学的话,就是你会逐渐脱离“苦”,接近“涅槃”。
这三种坐享方法有微小差异,我们在实际行动时选择自己舒服的方式就好,重点是DO IT。冥想,可以增强“元认知”,联通“潜意识”,让我们获得“自由意志”,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xinli/696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