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三部曲阿尔及利亚三部曲
长篇小说。作者[阿尔及利亚] 穆罕默德·狄布。三部曲是《大房子》(La Grande m-aison,1952) 、《火灾》 (L’incendie,1954) 和《织布机》(Le Me-tier a tisser,1957)。这是穆罕默德·狄布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的主要情节发生在1939年至1942年美军在北非登陆,基本上概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阿尔及利亚的历史,描绘了这个时期阿尔及利亚乡村农民、城市贫民和无产阶级的生活图景,指出了革命的必要性。第一部《大房子》,叙述了一个名叫奥马尔的男孩的苦难童年。由于殖民主义者掠夺了农民的土地,阿尔及利亚农民被迫离开肥沃富饶的平原,迁往贫瘠干旱的山区,他们无以为生,只好给殖民者干活,以出卖劳动力换取口粮。小说深刻地揭露了阿尔及利亚农民在殖民主义者奴役下的贫苦生活。第二部《火灾》,被认为是三部曲的灵魂,描写了革命者哈密特领导雇农们所进行的罢工斗争。由于殖民者用收买、拉拢的手段瓦解了农民内部,罢工运动终于被镇压下去,但革命的火种已在人们心中燃起。第三部《织布机》写了产业工人运动的萌发阶段,没有什么情节,多为人物对话。三部曲被认为是阿尔及利亚抗战时期社会现实的缩影。
《阿尔及利亚三部曲》反映了什么社会生活?三部曲集中反映了从1939年至1942年间阿尔及利亚城乡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它的主要人物是穷苦出身、先是城市贫民、后来成为工人的奥马尔和职业革命者哈米德。三部曲基本上概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阿尔及利亚的社会现实,写出了阿尔及利亚城市贫民、乡村农民和无产阶级的生活图景,描写了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革命运动的发展壮大。作者在三部曲中提出了农民在阿尔及利亚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应占的地位。他要说明阿尔及利亚农民是革命中的一支主要力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乃是阿尔及利亚民族民主革命的一个重大的关键问题。
当然,三部曲只写了阿尔及利亚民族民主革命阶段的前期,并没有直接写农民参加进民族解放战争的行列,但可以预见到,这一股伟大的力量是一定会投进革命的钢铁洪流中去的。所以我们可以断言,三部曲虽然没有正面表现阿尔及利亚的武装斗争,但它的艺术形象已经雄辩地说明了革命的必然性,革命的武装斗争阶段迟早必然会到来,它是阿尔及利亚武装斗争的前奏曲。
《织布机》的主要讲述什么?三部曲的第3部《织布机》表现的是城市工人阶级。它是从美军在北非登陆写起,描写已经成长为青年的奥马尔在一家织布厂当学徒,和工人们一起过着饥寒交迫的奴隶生活,极力想要挣脱这个苦境,并意识到:“命运压在我们的身上,要摆脱这个命运,就得粉碎一切。”它表明这是产业工人的萌发阶段,而很多产业工人都是破产的农民流入城市当工人的。
阿尔及利亚未独立前,长期是法国的殖民地,受法国的直接统治,法国殖民者贪婪残暴地剥削掠夺阿尔及利亚的财富,他们不断地吮吸着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血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6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西方文学·音乐·贝里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