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音乐·贝里奥西方文学·音乐·贝里奥
意大利作曲家。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小城奥奈格利亚。其祖父及父亲都是教堂管风琴手与作曲家。贝里奥自幼从父学音乐,后入米兰音乐学院,师随乔治·格德尼及吉里奥·帕米本宁学习钢琴和作曲。1951年离开米兰,进入设在马萨诸塞州伦诸克斯坦戈尔坞的伯克夏音乐中心,在那里跟随达拉皮科拉学习十二音体系技法,并认识斯托克豪森与布列兹,回米兰后,他创立了意大利第一个电子音乐实验室,并于1955年写出第一首电子音乐作品 《变化》,贝里奥的主要作品有: 早期的 《赞美歌》(1949); 后来的电子音乐作品《乔伊斯赞》 (1958),为广播演出而写的 《面容》; 为人声、竖琴和打击乐器写的 《环绕》; 为长笛、竖琴、长号及人声写的一组独奏独唱作品 《系列》 以及1968年写的 《交响曲》。
贝里奥早期的作品受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到伯克夏音乐中心以后,他的创作手法转向十二音技术,回国后,他热衷于电子音乐的实验以及对新音色源泉的开发。
贝里奥的创作特点就是这种对新音色的开发与运用以及对歌词的处理。在他最重要的电子音乐作品 《乔伊斯赞》中,他以乔伊斯所写的 《尤里西斯》开始的音调为基础,他在音乐中不表现语词的意义,而是表现其音调的特征,经过电子装置的处理,语词的言语性意义变得含糊不清,而从其音调特点上,充分挖掘了其内在的表现力; 在《面容》中,他使用了人声及电子音响,运用了笑声、哭声、低语声、尖叫声、喘息声、啜泣声,使作品成为一出没有对话的戏剧; 在《系列》的每一选材中,他在各乐器上都挖掘了新的音响,在这些崭新的音响中,有长号边演边响的结合,有去掉吹嘴或轻拍长号侧面的声响; 在《交响曲》中,贝里奥将人声与乐器结合得极为紧密,使人听起来分辨不出人声与器乐声,贝的音乐风格广收博采,对他来说,音乐是社会性的艺术,是作曲家与听众之间沟通的媒介。
贝里奥是哪国人?贝 里 奥(BERIO,LUCIANO)
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1925年10月24日生于意大利北部小镇奥奈利亚(Oneglia)的一个音乐家庭,自6岁开始随父亲和祖父学习音乐。二次大战结束后,贝里奥只身前往米兰,像他父亲那样进入米兰音乐学院,随盖迪尼(G·F·Ghedini,l893—1965)学习作曲。1950年,贝里奥获得作曲文凭,当年与美国歌唱家、贝里奥现代音乐事业的重要支持者与合作者凯茜·贝贝里安(Cathy Berberian,1925——1983)结婚,随后前往美国。在那里的第二年,贝里
奥便获得以鼓励青年作曲家为宗旨之一的库谢维茨基基金会的奖学金,进入设立在马萨诸塞州坦格伍德的伯克郡音乐中心(Berkshine Music Center),有机会随达拉皮科拉学习十二音作曲技术。1954年,贝里奥结识了马代尔纳、普瑟尔和施托克豪森等现代音乐中的活跃人物,并首次进入达姆斯达特暑期训练斑,更广泛地接触了韦伯恩之后西方先锋派音乐的代表人物和重要问题。1955年,他和马代尔纳一起,在米兰广播电台建立了著名的音韵学实验室(the Studio di Fonologia)井担任该室负责人,自此进入他音乐生涯中充满活力的上升期。在此期间,贝里奥除了大力探索各种新的作曲技法并大量写作音乐作品之外,还和马代尔纳一起创办了名为《Incontri musicali》的音乐刊物,对先锋派音乐展开评论;用与刊物同样的名称,组织一系列音乐会以推进新音乐的发展。整个60年代,贝里奥基本上生活在美国。除继续写作外,过先后在米斯音乐学院、哈佛大学、朱莉亚德音乐学校等处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在报刊上撰文发表对现代音乐的看法与观点;创建并指挥著名的朱莉亚德室内乐团(The Juilliard Ensemble),致力于介绍新音乐的演出活动。1972年,贝里奥重返意大利。在此之后他应布列兹之邀,出任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音响奋乐协调研究所(IRCAM)电子音响部主任至1980年。
贝里奥是继韦伯思之后,西方五六十年代先锋派音乐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杰出人物之一。由于他在现代音乐创作、指挥、教学、评沦和为全面推进现代音乐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使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和稳固的历史地位。贝里奥的创作,遍及音乐形式中的各主要品种,其中包括组合形式丰富多样的室内音乐与乐队音乐;为不同乐器和人声所写的独奏、独唱音乐;为各种发声媒体混成而作的合奏、合唱音乐;具有综合性意义的舞台、戏剧音乐;运用时代科技制作的电声、磁带音乐等等。他崇尚并能广泛而熟练地运用现代音乐诸创作技巧,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序列音乐、偶然音乐、具体音乐、空间音乐、电子音乐、镶嵌组合音乐以及新人声音乐等战后新兴的各主要流派的风格技法,都能广为见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贝里奥的创作,是一部关于现代音乐的“小百科全书”。
在探索新的音响、音色、音源方面、特别是在开掘传统发声媒体潜在表现力或极端表演技巧方面贝里奥具有突出而持久的兴趣。其中关于人声技术的系列作品和系统化成果,更使他的创作能够在五色纷呈的现代音乐中显得卓尔不群,别具一格。正因于此,贝里奥的创作还广泛地从文学、诗歌、小说、戏剧等姊妹艺术的现代派作品中取材,不仅从中获得表现的意象,更重要的是从中提取作为音源的语音素材,寻找音乐结构的形式依据。
总之,贝里奥的音乐是复合而不是复杂的,是自由而不是混乱的,是方法多样而又类型集中的。虽然他的作品具有那一时代所共有的“世界主义”倾向,但始终都有意大利音乐特有那种抒情性和戏剧性。要了解战后台乐,贝里奥当是一个重大而不可回避的课题。
贝里奥序列属于新人声主义吗属于。
贝里奥的新人声主义创作相关分析研究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鲁契亚诺贝里奥是当今国际乐坛最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大师之一。
贝里奥一般指卢西亚诺·贝里奥。卢西亚诺·贝里奥,1925年10月24日出生于意大利,作曲家。曾与马代尔纳共建电子音乐实验室。后来应米约之邀赴美国加州任教。返欧后在巴黎等地从事音乐研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6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两宋·苕溪渔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