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绘画_雕塑·康定斯基西方文学·绘画、雕塑·康定斯基
俄国画家。20世纪抽象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他曾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法律与经济,30岁时才决定放弃法律前途,赴慕尼黑学习绘画,最初受教于阿兹贝,后又师从于著名的学院派画家弗朗茨·斯托克。1901年他创建了一个艺术家团体“同志会”,并开设了他的第一个艺术学校。同年,他在柏林分离派举行展览。1909年他领导了一场反对慕尼黑分离派的革命,建立了新艺术家协会并当选为该组织的主席。这个组织包括亚夫伦斯基、门特、库宾、马克、霍弗等人。由于会员之间的歧异逐渐增加,导致了新艺术家协会分裂。1911年康定斯基与马克共同创立了“蓝骑士派”。次年,他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出版。该书是第一部有关抽象艺术的试验性论证。与这本理论著作相映证,他创作了《第一张抽象的水彩画》,这是抽象画的开山之作。1914年由于战争的爆发,他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他被任命为莫斯科美术学院教授。1919年协助组建俄罗斯博物馆。1920年他被任命为莫斯科犬学教授。1921年底,他又回到德国,不久即担任魏玛包豪斯学院的教授,并与亚弗伦斯基、费宁格、克利组成一个新的团体“四蓝者”,1926年他的最有影响的论著《点、线、面》出版。1933年以后,他定居法国。
康定斯基绘画经历了从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等各种风格的演习,而最终实现了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突变。他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区分了绘画创作的三种灵感源泉: 即外在世界的直接印象 (印象) 、精神世界的非意识表现(即兴)、内在感情的理性表现(构图),把表现内在的需要、精神和感情作为绘画的目的。指出艺术家首先是领悟到他的内在需要,然后力求以视觉的象征性符号去表达这种需要; 艺术作品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艺术作品的任何表现力都起源于形式。康定斯基所开创的抽象艺术是继立体主义之后最彻底的艺术革命运动。毕加索的艺术始终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是改变了反映客观现实的方法,而康定斯基所创造的艺术则完全是非客观的。康定斯基的艺术虽然受到威廉·沃林格尔的理论的影响,但他自己的直觉经验也具有启示作用。此外,俄罗斯人对世界持泛神论的看法,有万物通神的精神态度,这种“通神论”的宇宙观直接影响了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音乐也是康定斯基论证艺术中普遍存在的抽象性的根据,他认为绘画和音乐没有两样,两者都是感情的传达。康定斯基以他的艺术首先向世界宣告: 绘画已从客观世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无需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和判断。
康定斯基是什么主义瓦里西·康定斯基是著名的绘画家和美术理论家,现代抽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同时被认为是抽象艺术先驱,被誉为“抽象主义之父”。康定斯基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00年在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后,康定斯基成为了一名职业画家,并与1908年开始了自己职业艺术的生涯。回顾康定斯基的绘画历程,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738幅油画和730幅水彩画以及大量的绘画理论著作,康定斯基一生的绘画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这三个阶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康定斯基绘画风格以及绘画理论的形成发展理论。1896--1908是康定斯基绘画历程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印象画派对光与色彩的运用奠定了康定斯基对抽象艺术的基础,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马上情侣》、《莫尔诺街上的女人》等;1909--1914是康定斯基绘画历程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表现为非理性的抽象表现主义,原来会面中的人物、事物、风景等完全被色彩与符号化元素取代,并且画面中还隐藏着大量的隐喻和象征,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第一幅水彩抽象画》、《即兴的第30号(炮击)》、《逃亡曲》等;1922--1933是康定斯基绘画历程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其抽象主义绘画的成熟期,同时也是其绘画理论体系的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代表作有《构成第8号》、《两个锯齿形》、《无题》等,除了绘画作品,康定斯基还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如《点、线、面》、《绘画基本元素分析》、《艺术教学》等。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试分析康定斯基与抽象主义绘画。
一、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理论
抽象主义又被称为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个绘画流派,抽象派这个名称由著名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首先提出。康定斯基作为抽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与抽象主义画派有着深远的渊源。
抽象主义画派特指那些大胆创作抽象画的艺术家们,随着抽象主义画派在二战之后的崛起,它们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特点,它们不再以和谐与理性作为衡量客观形式的唯一审美标准,而是将艺术表达的重点投向人们的内心以及精神世界,进而表现揭示出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抽象主义首先发源于美国,它的出现标志了一个新的艺术时代的到来,抽象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绘画语言,它重新挖掘出了隐藏在绘画内部的艺术表现力,希望从本上消除传统艺术审美观、世界观以及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的隔阂。抽象主义绘画特别强调一种无意识、自发式和随机性的创作理念。抽象主义画派的产生一方面是艺术发展过程中必然的经历的阶段,另一方面又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必不可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且偶然虚假的,似乎只有抽象的形式才是唯一的永恒。
康定斯基从小就显示出了在绘画方面的天赋,虽然在初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从事有关于绘画的行业但他一直痴迷于绘画之中而不能自拔,同时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艺术装饰夸张的形式和色彩在康定斯基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康定斯基抽象主义绘画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印象主义画派特别是莫奈的绘画作品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此之前,他只知道绘画有现实主义,并不知道原来绘画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展示出来,正是因为印象画派的影响,他决定全心去意的从事绘画事业,从此之后他周游欧洲各国,希望可以深入的了解各国的绘画艺术文化,1910年康定斯基完成了现代绘画史上第一幅水彩抽象画,在此之后,一切的传统、理性、事物等一切表现形式在他的绘画中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切存在于内心世界的不可明说的各种心理状态以及意识意向。至此,康定斯基的绘画风格完全改变,成为了抽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
二、 康定斯基抽象主义绘画的主要观点
各种艺术流派在20世纪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崛起,而代表现代形式的艺术形式的流派无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而抽象主义画派又是众多艺术流派中最突出的一个。康定斯基不仅重视绘画的实践过程,同时还重视绘画对理论的创作。
观点之一:“内在需要与内在声音”。内在需要时康定斯基抽象主义绘画理论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说,只要是源于内心的,心灵需要的,那么就是美丽的,构成内在需要的元素有三个,第一,每个艺术家的内心都有着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这是一个绘画家个性因素的表现;第二,每个艺术家都要表现出时代特有的东西,这是一个绘画家风格因素的表现;第三、每位艺术家有义务推动时代艺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在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时代背景环境。内在声音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感”;二是“运动”以及“张力”;三是指宇宙精神的同一性。康定斯基认为绘画与音乐有着相通之处,一幅画同样可以向我们传达着语言的声音,而且认为绘画的外在形式并不能表现出一幅作品的内容特征,一幅好的抽象作品必须具备其内在的张力感与力度感,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内在的生命感。
抽象绘画始于二十世纪初你知道最著名的两位早期抽象画家是谁吗说一说他们的代表作名称吗?他们的代表作毕加索代表的立体主义和马蒂斯的野兽派都对抽象画产生重要的影响,早期的两位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康定斯基代表作在白色的上面,蒙德里安代表作红黄蓝。蒙德里安属于冷抽象。
画家
康定斯基(W.Kandinsky,1866~94),抒情抽象派代表画家,曾是德国表现主义团体「蓝骑士」的领导者。主要作品:《即兴》,《构成第七号》
蒙德里安(P.Mondrian,1872~1944),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主要作品:《灰色的树》
马列维奇(K.C.Malevich,1878~1935),俄国构成主义倡导者,也是几何抽象派画家。主要作品:《手足病医生在浴室》《玩纸牌的人》《无物象的世界》
库波卡(F.Kupka1871~1957),捷克画家
克利(P.Klee,1879~1940),瑞士画家
毕加索(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Clito Blasco y Picasso López,(1881年~1973年)西班牙画家。主要作品:《拿烟斗的男孩》《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朱明(Allen,1967~),原名朱哲,中国流艺术第一人、中国抽象国画艺术家、艺术思想家。主要作品画集:《朱明中国流艺术展作品集》
扩展资料
抽象画在西方的再次崛起已经是20世纪的事了。一枝独秀的西方写实绘画光鲜了500年后渐渐露出了疲态,个别有想法的画家开始尝试新的探索。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说:“艺术是抽象的,用你梦想中的东西取代自然吧!”
认知科学告诉我们,人在观察世界的时候并不只是用眼睛看,而是用视觉来感受。而视觉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所选择,它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关注:删去次要信息,抓住主要环节——这就是一个抽象过程。
从20世纪荷兰抽象画家凡·杜斯堡的作品《奶牛》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美妙的抽象过程的记录。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头完全可以辨认的奶牛,在经过抽象过程的两个阶段,牛渐渐变成了几何模块,与此同时画中模块的明、暗对比增强了,亮处更亮,暗处更暗,最后呈现的就是牛的抽象画。
当了解了这个抽象的过程,也许会很快知道画的是一头牛。但是,如果对这一抽象过程还不知情,那么可能会把这幅画看成是烟囱、房顶,或者其他什么的。
抽象画代表人物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与凡·杜斯堡可谓亦师亦友,他的艺术实践也展示了抽象的过程。《红树》是他的一幅早期作品,使用了野兽派的色彩,观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树的生命力。
几年后他画的《灰树》突出了树干和分支间的结构和关系,抹杀了树的环境和地点的特征走向了抽象。尔后,他又画的《开花苹果树》已不再表达真实的东西,以免引起情感而遮蔽纯净的自然。画中只见几何的曲线和弧线。
蒙德里安定型后的作品严格地只用红、黄、蓝三色(当时以红、黄、蓝为原色)以及黑色、白色,图形的边缘也都是直线,有人称之为“格子画”。《红、蓝、黄构图》是一幅极具活力的作品,色彩的张力使这些绝妙的图形显得紧密,粗细不等的黑色边界线包含着完美的平衡。
许多人都对他孜孜不倦地重复画同一类作品感到不解,事实上这与他的宗教信仰有关系。他相信自己看到的山水、树木、房舍都有潜在的本体,画家的任务就是要把隐藏在其中的结构及和谐画出来。
蒙德里安与凡·杜斯堡等画友组织了“风格画派”,也称“新造型主义”,他们的作品影响很大,也影响到建筑和装饰领域。
蒙德里安与画家凡·高是同乡,两人的处世风格也有点像,都是“一根筋”。凡·高曾经邀请高更一起生活,可是住在一起不到两个月就发生激烈争执,最后凡·高一怒之下用刀割下自己的耳朵。而蒙德里安与凡·杜斯堡也是志同道合的画友,一起创办了《风格》杂志,组织了学术社团。
不过,后来分道扬镳了,分手的原因居然是蒙德里安坚持画中只能出现竖线和横线,而凡·杜斯堡却坚持斜线也是可以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1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古诗《李贺·雁门太守行》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