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诗《李贺·雁门太守行》注释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7 17:57:03

李贺·雁门太守行①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②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③,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④上意,提携玉龙⑤为君死。

【注释】

①雁门太守行: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古雁门郡,占有今山西西北部之地。

②燕脂:即胭脂,色红,比喻血。

③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

④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揽人才。

⑤玉龙:指宝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平定藩镇叛乱战争的记事诗。诗人首先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来形容叛军人数的众多和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与危急形势。而我方守城将士身披铠甲,阵列整齐。当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出来,守城将士的铠甲顿时金光闪闪,分外夺目。这里诗人借用阳光来渲染守军将士的阵营和士气,与黑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景中有情,情景相生,炼词造句,妙不可言。时值深秋,凉风萧瑟,那呜咽的号角更增添了肃杀的气氛。叛军开始攻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开始了。叛军依仗人多势众,步步紧逼。而守军并不因势单力薄而怯阵,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天进行到夜晚,鲜血染红了城墙,并凝结成深深的紫色。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凝夜紫”就将那悲壮的战斗场面描绘出来。攻守双方伤亡都很大,但守城将士依然努力地坚守着。这时突然传来消息,说我军的增援部队上来了,他们已经迫近敌军的大营。守城将士立刻士气大振,欢欣鼓舞。战士们马上准备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了。这时的将士们士气高昂,他们为了报效朝廷,手提宝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诗中,诗人为了渲染战斗场面,巧妙地选取了黑云、阳光、凝紫、红旗、战鼓等这些具有鲜明特点的景物,又分别从听觉、视觉、白天和夜晚等多个角度,从侧面加以渲染,构成了一幅形神兼备、动静结合的战斗画面,将士们的英勇形象呼之欲出,使人如临其境。此诗从整体来看,气氛紧张而热烈,意境苍凉而悲壮,声情凝重而激昂。充分体现了李贺诗歌意象新奇、着色鲜明、想象丰富的特点。在我国古代边塞诗中有较大影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1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