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2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89项。(搜索耗时:0.0413秒) [XML]

1. 德经简读第十四章 [33%]

德经》简读第十四章 来源:道医学官网整理作者:周高德道长时间:2014-05-04 19:15:55 繁體中文版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

栏目:百家论道 作者:网络

2. 卢国龙教授讲德经第十四章 [32%]

卢国龙教授讲《德经第十四章 来源:赤城宾馆微信作者:卢国龙时间:2016-07-05 09:27:47 繁體中文版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

栏目:百家论道 作者:网络

3. 曾仕强解读《德经第十四章 [32%]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4. 吕祖《德经》释义第十四章 [32%]

十四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吕本作“怳忽”)。迎之不见其首,随...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5. 《老子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翻译与解读 [32%]

《老子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翻译与解读视之不见名曰夷01,听之不闻名曰希02,搏之不得名曰微03。此三者不可致诘04,故混而为一05。其上不皦06,其下不昧07;绳绳不可名08,复归于无物09。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6. 齐善鸿讲《德经第十四章:看看大道的样子 [32%]

第十四章:看看大道的样子【经典故事】听说过开天眼的人能见到鬼神之类的说法吧?实际上,对于真正修行的人来说,那是走了魔道。如佛经中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相非相,既见如来。在大部分时候,人类习惯于...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7. 张其成《德经第十四章 [32%]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8.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十四章:困难烦恼都是来自观念的偏差(上) [31%]

...写“道”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道家的思想从这本《德经》衍生出来,所以我们就无法避开这个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9.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十四章:困难烦恼都是来自观念的偏差(下) [31%]

第十四章:困难烦恼都是来自观念的偏差(下) 那么最后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你能知道最早的开始就叫做道的规律。“道纪”这个词可以解为“道的规律”,为什么?因为道本来就是万物的基础,万物的存在从“道”得到...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十四章无象之象 [31%]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名。执古之道,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