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8,296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2项。(搜索耗时:0.0250秒) [XML]

5391. 栀子干姜汤组成,功效,临床运用医案,栀子干姜汤禁忌 [3%]

【原文】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80)【组成】栀子9g 干姜6g【煎服方法】水浸20分钟,煎20分钟,约400ml,分两次服。【主治】伤寒误下后,身热心烦,大便溏泻者。【加减】表热明显者,...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5392. 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吐泻频频 [3%]

脾胃虚寒中阳衰,吐泻频频面苍白。汗出肢冷口不渴,腹痛苔白小便清。温中散寒和脾胃,加味附子理中宜。党参干姜炮附子,白术芍草朴陈皮。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味:党参20g 干姜10g 炮附子10g 白术10g 白芍12g 炙甘草9g 陈皮8g ...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5393. 乌梅丸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3%]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由乌梅、细辛、干姜、人参、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连、黄柏10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祛寒、益气补血、安蛔止痛之功。主治蛔厥,兼治久利,后世奉为治蛔之祖方。...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5394. 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的偏方秘方 [3%]

半夏秫米汤是和胃的主方。其方由半夏秫米二药组成。李时珍《本草纲目》 载:半夏除“目不得睽”,吴鞠通谓:“半夏逐痰饮而和胃,秫米秉燥金之气而成,故能补阳明燥令之不及而渗其饮,饮则胃和,寐可立至。”现代药...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539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治疗医案 [3%]

柴胡桂枝干姜合当归芍药散加龙骨赤小豆当归汤方证张某,女,27岁,初诊日期:2011年2月24日。患者诉2006年吃减肥药1个月,之后出现腹泻乏力。2009年做过一次人工流产手术,之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悸,眼睛肿,眼皮出...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5396. 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分型,胃脘疼痛治疗医案 [3%]

陈某,女,53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9日。患者诉胃脘不适,胃胀,晚上9点胃痛,胸闷气短,两肩膀至手指疼痛,两臂活动稍受限,腿膝疼痛,左腰痛,腋下胁肋痛,后颈椎发木,怕冷,手脚凉,无汗,口咽干苦,咽痒有痰,眼...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5397. 燥邪和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3%]

燥燥为秋季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因而出现秋凉而经急干燥的气候。燥邪感染途经,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

栏目:中医健康 作者:道医

5398.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荨麻疹、咳嗽案 [3%]

吴某,女,50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21日。患者诉胸中左右窜痛,咳嗽,痰咳不出,咽痒,气喘,喜深呼吸,自汗,盗汗,皮肤比较敏感,触及皮肤就发红,颈项痒,无皮损,胯痛,手关节稍痛,脚凉,眠差,口中和,小便可,...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5399. 茯苓饮加半夏治疗糜烂性胃炎、胃胀案 [3%]

张某,男,61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15日。患者既往有糜烂性胃炎病史1年余,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胀,不吃食物也胀,按之则舒,无饥饿感,肠鸣,脚出汗,口中和,其他别无所苦,舌淡润稍胖苔白,脉弦小数,左关力度稍...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5400.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3%]

【方剂组成】黄芪15克,芍药9克,桂枝9克。【用法】以水三杯,苦酒半杯,煮取一杯,温服。当心烦,以苦酒阻故也。服六七日乃解。【方歌】芪芍桂酒治黄汗,身肿痹痛亦可见,黄芪补虚在实表,米醋救液功在敛。【方解】...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