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8,296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16项。(搜索耗时:0.0161秒) [XML]

4101. 麻子仁丸(脾约丸)加减用法,功效与作用 [3%]

麻子仁丸(脾约丸)出自《伤寒论》【组成】麻子仁二升(500g) 芍药半斤(250g) 枳实炙,半斤(250g) 大黄去皮,一斤(500g) 厚朴炙,去皮一尺(250g)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250g)【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4102. 越婢加半夏汤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3%]

有越婢汤证而烦渴呕逆者,加半夏。——《金匮要略》【组成】麻黄6克,石膏20—100克,生姜3.5克,甘草11.5克,大枣5克,半夏7克。煎法、用法同前。【症状表现】原文: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4103. 大承气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3%]

【方剂组成】大黄12克,厚朴18克,枳实9克,芒硝18克(分二煎)。【用法】以水六杯煮厚朴、枳实,取三杯,内大黄再煎取一杯,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上一二沸。温服,得下勿再服。【方歌】大承气汤救急方,厚朴枳实硝大黄...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4104.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3%]

【方剂组成】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6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炮附子6克。【用法】水煎温服。【方歌】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去枣增桂姜,加入麻防为解表,术附逐痹知母尪。【方解】本方是由...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4105. 下瘀血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3%]

【方剂组成】大黄27克,桃仁20枚,蟅虫20枚(熬,去足)。【用法】研末,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杯煎一丸,取半杯,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按:“新血”应改为“干血”,若新血如何能像豚肝?条文亦谓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可...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4106. 八珍汤(八珍散)配方,加减运用,功效与作用 [3%]

八珍汤(八珍散)出自《瑞竹堂经验方》【组成】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甘草 炙 各一两(30g)【用法】 上口父咀,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4107. 手足部疔疮的中医治疗验方 [3%]

疔疮形小而根深,随处可生发病速。发于颜面易走黄,发于手足损筋骨。热毒感染是病因,不同部位治各殊。注:疔疮形小而根深,状如丁钉,故名“疔疮”。部分相当于西医深毛囊炎或毛囊周围炎。随处可生。疔疮发病迅速,...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4108. 桂枝加芍药汤组成配方,用法用量,功效与作用 [3%]

【桂枝加芍药汤组成配方】桂枝9g(3两,去皮)、芍药18g(6两)、甘草6g(2两,炙)、生姜9g(3两,切)、大枣12枚(12枚,擘)。【桂枝加芍药汤用法】水煎二次,分服。【桂枝加芍药汤使用标准】若具备桂枝汤证:头痛、发...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4109. 小青龙汤使用标准,小青龙汤医案 [3%]

【小青龙汤使用标准】1.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2.咳喘气逆,甚则倚息不得卧,痰稀白呈泡沫状,鼻涕过多如清水样,心下部有振水音。3.四肢浮肿重痛,不出汗者。临证中若具备1、2条或只具备第2条;或具备2、3条均...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4110. 名中医四逆散临床应用经验 [3%]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主治少阴病之四逆证,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后世疏肝诸方,如《景岳全书》之柴...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