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秋季养生
秋季保健须六防
秋季保健须六防酷热难捱的炎夏被秋风吹走后,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凉意。但民谚说“秋天乃多事之秋”,从初秋到深秋,人们应该如何健康度过秋天?衣食起居等方面有哪些是需要多加关照和防范的地方?医生的忠告是不能当作耳边风的,尤其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人。 一
2024-03-08
秋季养生小心贼风
秋季养生小心贼风秋天,由夏入冬的过渡季节,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外邪乘虚而入,极易让人生病。这里所说的“外邪”就是人们习惯称的“贼风”。 秋季比起夏季,总趋势是日渐凉爽,故人们喜欢室外活动,每当大汗淋漓时,人们
2024-03-08
防燥而养肺:秋季养收之道
秋天,历经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时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气清肃,金风送爽,万物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秋季是处于“阳消阴长
2024-03-08
中医支招:不同年龄女性秋季养生妙招
秋天的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湿润,常常出现干燥气候,使人易患秋燥病。燥易伤肺,而肺失去了滋润,就会在皮肤上出现干燥症状,如皮肤干涩、毛发枯燥。还会使人体免疫力减弱,不适应冬天的寒冷而生病。为了顺应秋天的养生,《皇帝内经》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2024-03-08
中医秋冻有助于预防感冒
经常听人们说“春捂秋冻”,这是老人们总结出的养生之道。虽然秋天加深,很多人都换上了感冒(急性鼻咽炎),因而要做好预防感冒措施。中医指出,秋冻有助于防治感冒。 “秋冻”防治感冒主要是锻炼身体耐寒性 “秋冻”是指秋天到来后,随着气温的降低,
2024-03-08
《黄帝内经》解析秋季养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 秋天养收,对应西方。容平就是开始收,收敛,特别
2024-03-08
秋季低温养生更健康
苹果放在冰箱里,两三天后依然鲜美如初。虽然人不可能躲进冰箱来求得永葆青春,却无意中触及到中医养生的一大法宝--“低温养生”.中医巨着《黄帝内经》中就提出:“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说的就是高处寒冷地、人的寿命长;低处气温高、人的寿命短。
2024-03-08
秋季六节气防病指南
立秋——当心心情情绪障碍 立秋,天气转凉,秋天凉爽宜人的天气使不少人感到很舒适,但秋天气候干燥,气温变化不定也容易给人的心理及生理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心理比较脆弱的人来说,秋雨凄凄往往会引发他们的情绪或精神障碍,甚至引发抑郁症。 中医学
2024-03-08
常笑宣肺-秋季养肺五妙招
现在正是季节转换,稍不注意就会身体不适。而在秋天尤其要注意养肺,因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易在这个季节复发。如果能坚持做一些肺部保健操,再结合养生调理,到了冬天也不易生病。 常笑宣肺 专家说,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
2024-03-08
秋季养生也有潜规则
秋天的本质在一个“凉”字,俗称“秋凉”。正是这种气温渐低的“凉”,常常容易诱发出各种疾病,例如诱发哮喘、心绞痛、消化不良、胆绞痛、栓塞、中风等病症。秋天凉冷的气候常使人精神和情绪上出现波动,常表现为乏力,不愉快,失眠,头晕和易激动等。 秋季
2024-03-08
处暑之时话秋凉
今年8月23日处暑。“处”为止,处暑即暑期已告结束。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今年的处暑之时,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
2024-03-08
处暑时节-每天多睡一小时可解秋乏
23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处暑”。处暑标志着暑气的结束,此后很多地区气温将逐渐下降,秋天来临。然而,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不爱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 北京中医医院王国玮副主任医师指出,从中医
2024-03-08
处暑时节:防秋燥保睡眠别感冒
处暑后,天气往往较为干燥、少雨,人体皮肤可能会因此而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燥无光泽、头皮屑变多、嘴唇干燥或裂口,或者产生大便干结等症状,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秋燥”,处暑的“秋燥”属于温燥,气候变化差异大,常使某些疾病在这时候复发或加
2024-03-08
早秋身体调养-中医养生不可少
早秋时节调养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故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降低等体虚症状,因此入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上,可推行“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饮食结构以清淡
2024-03-08
防秋乏助养生五面四步
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二、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
2024-03-08
秋季谨防唇裂
嘴唇的干裂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的引起的,长时间的干燥、寒冷的天气以及吃过于咸的食品等可能成为主要因素。受秋季的气候影响,人体皮肤黏膜血液循环差,再加上不注意养护,就容易出现干燥开裂。 得了口唇干裂不必惊慌,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治愈并不困难。首
2024-03-08
秋季养生:干红枣预防皮肤过敏
专家说,入秋后,敏感性皮肤的人容易出现脸红出疹,像烫伤一样,摸上去感觉毛毛的。这大多由秋天早晚温差大,人体内分泌易失衡所致。 中医认为,过敏体质的人由于耐受力不够,外邪(风邪、热邪、湿邪、食物毒等)容易侵入人体,引起气血失和,轻则表现在皮肤
2024-03-08
秋燥来袭不要盲目泻火
秋燥来袭不要盲目泻火秋燥的一大症状表现为内分泌失调,所以中“燥”的孩子会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痔疮等症状。专家表示:这与许多孩子喜欢吃洋快餐,并拒绝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有很大关系,因为许多保健(保健食品)食品,比如:苦瓜、百合等,都稍带苦味,所
2024-03-08
秋老虎肆虐--秋季养胃6招
秋季养胃大作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养胃: 1、规律饮食、不吃不洁食物 进餐有时过早,有时过晚,可口的就吃得多,不可口的就吃得少,或任意吃冷食、零食,使胃肠的工作量紧一阵、松一阵,这就容易造成胃肠病。饮食不卫生,腐败的食物吃了容易中
2024-03-08
秋季养生3接受3拒绝
秋季是由热到冷季节的转换,秋季养生应该多注重保健养生,才能更好的适应季节的转换、天气的变化。秋季养生有3拒绝,3接受是广大网友需要学会的。 秋季养生需要学会“3接受” 接受吃蜜不吃姜 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另一
2024-03-08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秋季养生热门文章
1
注意,秋季这三种食物不能多吃
2
南瓜百合糖水——秋季滋润皮肤(甜汤的做法)
3
秋季容易感冒,自制茶饮对抗秋燥
4
学会这几个秘诀秋季养胃再也不用愁
5
秋季吃海鲜这些禁忌不可忽视(吃海鲜的八大禁忌 海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6
秋季护肤的两款养生美容汤品(秋季滋润汤水的做法大全)
7
秋季很适合进补,注意多喝汤水
8
秋季的饮食选择,这样吃比较好
9
秋季泡脚有哪些好处(秋天泡脚有什么好处 10大古方泡脚)
10
秋季养生从哪里开始(秋季如何养生?)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