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奇门基础

孔子天道自然科学观:《易经》记载古人的天文活动

国学小客堂 2023-06-19 18:51:35

一般学者为了区分儒家和道家的不同,总是认为孔子儒家只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讲人与自然的关系,讲人与自然关系那是道家的学说。其根源源自孔子弟子子贡所说孔子罕言“性与天道”。其实,这是学者们的误解。孔子罕言“天道”,但不等于说孔子不谈“天道”,更不等于说谈得少就不精彩不深入。正因为孔子对“天道”的至论精彩绝妙,所以子贡才发出“不可得而闻也”的赞美。这与《系辞传上》所说“君子之道鲜矣”(君子之道很少见)是同类语气。只要你认真地阅读探究《论语》和《易传》就会发现,孔子谈论“天道”不但多,而且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为什么孔子罕言“天道"?因为天道中的天文、历法部分在古代是统治者的权力象征,不许民间拥有。而且天道属于“君子之道”,“君子之道鲜矣”, 只能少数人知道,所以孔子日: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苟,如果。其人,指圣人君子。虚,《你雅 释诂》:“虚, 间也。”引申为间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圣人君子不得传其天道,但天道也不能间断传承。

孔子认为《易经》起源于“三极之道”,日:“古者 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首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孔子称之为“三极之道”,日“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系辞传》)。 并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说卦传》,“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 《彖传》)

《易经》记载古人的天文活动

我们的祖先从远古的伏羲时代就开始了观测天文、天象活动,并且是创造八卦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易经》中记载了不少有关古人观测天文、天象的活动。例如临卦就是记载古人观测天文、天象的场所一明堂、 灵台卦,并讲祭天地日月之事。临卦的覆卦为观卦,则专讲在天文台立杆测日影之事。

天象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月,即所谓“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也(《系辞传》),而且日月的出没与人们的生活活动息息相关,所以最注意观察日月在天空的运动情况。如离卦九三爻辞记载:

“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周易集解》引荀爽说:“初为日出, 二为日中,三为日昃。”卢央说:“日昃是指太阳偏西,‘日 昃之离’是指日在西方附丽于天空,不久将没,如同人在暮年,不久于人世,因此要鼓缶唱歌,所谓乐天知命。”教导人们要有乐观精神,面对现实,要顺应自然规律,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

丰卦卦辞曰:“亨, 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六二爻辞:

“丰其部,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九三爻辞:

“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九四爻辞:“丰其蔀 ,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丰卦曰“日中”,离卦曰“日昃",是由对太阳周日视运动观察得来的。

《易经》有三个卦描述了月亮,日:

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小蓄卦上九爻辞》

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归 妹卦六五爻辞)

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中孚卦六四爻辞)

所谓“月几望”,就是满月前后。“阴阳之 义配日月”,有了日月观念,就有了阴阳观念,如中孚卦九二爻辞日“鸣鹤在阴”,因此说《易经》 中没有阴阳观念肯定是说不通的。何况《易经》通书都在讲阴(一) 阳(一)呢,并以之设立卦象。满月时;阳极而阴生,阳极则衰,故对男子不利。阳极阴生,故对女子有利。小蓄卦在上九极位,故对女子也不利。中孚卦在六四之位,当位,故无咎。归妹卦在六五之位,帝位,故吉。

所以倜易集解》引虞翻说:“为 月在天成八卦,震象出庚,兑象见丁,乾象盈甲,巽象伏辛,艮象消丙,坤象丧乙,坎象流戊,离象就己,故在天成象也。”

《易经》不但记载了日月的运行,还记述了古人纪日的方法。

如蛊卦卦辞说:“元亨。 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巽卦九五爻辞:“贞吉, 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革卦卦辞:“巳日乃孚, 元亨,利贞,悔亡。”六二爻辞:“已日乃革之, 征吉,无咎。”前人对这两处的注解,总不太满意,似应用月体纳甲说释之为好。虞翻说“乾为甲”,为十五望月之象。《释文》 说:“蛊,感也,乱也,事也。”惑乱之事,指灾害的发生。蛊卦中上弦兑月和下弦艮月相合有十五圆月之象。古人认为,望期是黑道日,望月前后三日是灾害发生的重点时间区。根据月体纳甲说,震纳庚。《周易参同契》 说:

“晦朔之间....震出为征”、“晦至朔旦, 震来受符。”震出三十晦朔之间,也是黑道日。晦朔月前后三日也是灾害发生的重点时间区。因为望月和晦朔月时,是灾害发生的重点时间,所以重点提醒人们注意。这说明惕经》作者当时不但已完全熟知月体纳甲法了,而且对日月运动规律的观测有了很深地认识,知道了自然灾害与日月运动规律有关,真是很了不起。

另外,古人还观察到七日是天道往复循环的一个周期, 日:

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复卦卦辞)

震来历,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震卦六二爻辞)

妇丧其菲,勿逐,七日得。(既济卦六二 爻辞)

七数周期是怎么来的?可能与六爻卦有关。每卦六爻用六日,则七日复返于下,故日“七日来复”。

古代的纪日方法,最初可能是单用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或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戌亥)纪日,后来又将干支合起来纪日。用合起来的干支纪日至迟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了。因为在殷商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有很多干支纪日的材料。而且发现在一块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的牛甲胛骨上刻画出了完整的六十甲子干支历。

望月有月食发生,朔月有日食发生。日食月食发生时,日月地三者恰好或几乎在一条直线 上,这时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影响最大,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日食月食这种天象反响最大。两者相比,发生在朔月时的日食,因月亮离地球近,对地球的引力是最大的日子,故古人最怕日食。日食既然是容易发生灾害的凶险不样的征兆,所以古人特别重视对日食提前作出预报。《尚 书.胤征》就记载古代天文学家羲和因酗酒误事,没有及时预报一次日食,而遭杀身之祸。

甲纳十五乾象月,辛纳十六巽象月,都在望月。庚纳初三震象月,在朔月前后。这些都是古代天学家关的事情,而古代天学归属史、巫家所管,所以巽卦九二爻辞说“用史巫”。又巽为风,风为太阳的使者,发布君王的命令,故《彖传》说“重巽以申命”。即君王向史巫发布在望月、朔月认真观察日食月食的命令。十五望月纳甲壬,三十朔月纳乙癸。我统计我国二千年来疫病发生的情况,其中疫病发生最多的年份是: 11 次的是壬寅、癸卯、甲午,10 次的是已丑、壬午、癸未、癸丑。在这7年中,癸年有3次,壬年2次,壬癸都属北方水的天干,在月属朔月。发人深思啊!

由上述可知,有了纪日方法,就有了日历。既有观察太阳的阳历,也有观察月亮的阴历。最终形成了阴阳合历。这种阴阳合历至迟在尧帝时代就有了。《尚 书尧典》记载:“期三 百六旬又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日主寒热,月主风雨。所以除此之外,《易经》 还记载了一些天象。如震卦的打雷,小蓄卦的雨等等,就不一一备述了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enjichu/406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