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奇门基础

《易传》贵时也贵中贵正

国学小客堂 2023-06-19 18:40:44

《彖传》 对时中思想的论述,起初来自对天道的认识。“时” 是天时,是依据日月行次建立起来的标准时间。《国语.越语下》:“时将有反。” 韦昭《注》:“时, 天时。”《汉书●律历志上》:“时 所以记启闭也,月所以纪分至也。”太阳的运转造成时的观念,年、季、月、日等等,是人们形成时中观念的最初要素,然后时中观移人生社会之中,从而获得普遍性的意义。

因为“时”是天体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所以《周易》很重“时”。程颐曾说“看《易》”的关键是“要知时”。变易就是讲“时”。64卦384爻就是做时间和空间上的划分。王弼说:“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系辞传》 称“趣时”。人法天道,所以要“应乎天而时行”(大有 《象传》), “ 与时行也”(遁《象传》),“时止则止, 时行则行”(艮 《彖传》),“与时消息”(丰 《彖传》)。《倜易》 强调人行与时行偕同-致的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华文华的主干。

孔子最重要的著作是晚年写成的《易传》和《春秋》,研究孔子学说不能只在《论语》中打圈圈。实际上,孔子学说体系的基础是《易传》,《易传》 不仅反映了孔子学说的形而上思想,也反映了孔子学说的形而下思想,传世和帛书《易传》是孔子形上学的代表,《易纬》 数术《易传》是孔子形下学的代表,甚至《诗》、《书》、 《礼》、 《乐》 及《论语》都是形而下的层面。

孔子在《易传》中所讲之“时”, 包括“天时”和“人时”两个方面。在“天时”方面强调的是日月运动和四时,如《系辞传》说“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其中研究的项目有太阳的周日运动曰“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刚柔者, 昼夜之象也”,有太阳的周年运动曰“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有四时的变化日“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及帛书《要》中用损益两卦阐述的四季节气变化。孔子并将这些变化与卦配起来,人们称之为“卦气说”。孔子讲卦与“时”的配伍是多方面的,如《说卦传》中的“帝出于震”一段讲的就是四时八节配后天八卦方位图;帛书《要》中用损益两卦阐述四季节气变化;帛书《仁三子》的“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说,也含有八卦与八方八节相配之义; 《彖传》乾卦用六爻配六龙季及太阳的升降运动;还有前文说到的《易纬》中的爻辰说、八卦卦气说、六十四卦卦气说等等。这种“天时”具有不可逆转的必然性,如豫卦《彖传》说:“天地以顺动, 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

宇宙自然有其必然的固有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身处其中的人类活动及社会运转必然会大上天地日月运转法则的烙印。所以孔子根据天人合- -的“观象授时”“敬授人时” 的“古之遗言”,把“天时”引人到人类社会中又形成时机、时势之义的“人时”,成为个人或社会活动的准则,如乾卦《文言传》说圣人能够“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做到豫卦《彖传》说“圣人以顺动”,就掌握了“时”的法则规律。这种以“天时”法则规律保证“人时”的现象,孔子称之为“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卦 《象传》)。这种“时序”是不能违背的,如丰卦《彖传》说:“日中则昃, 月盈则食,天地盈虛,与时消息,而况乎人!”如果违背这种自然法则,就会使你的行动受损或彻底失败。

人如果能够做到“顺天”“知几” “知天命” 的境界,达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乾卦《文言传》),那他就是圣人了。圣人“穷神知化”(《系辞传》) 掌握了“时序”自然规律法则,能够做到“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损卦 《象传》),就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了,就不会在自然规律法则面前束手无策了。圣人这种由“顺时”“守时” 到“与时偕行”的不同发展过程,是一个很大的发展,这是一个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由必然王国转化到自由王国的过程。

治历明时,是古人的一项科学活动。治历的目的是为了用时。用时也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如何用好时,在于能不能把握好时变。卦主时,爻也主时。时,有时辰,有日,有月,有岁,有一个时代,故卦历有“爻辰”说,有“一爻主义日”说,有“卦主岁术”,有“卦轨术”等。时之变,有“生死之故”,生为吉,死为凶,故卦交有吉凶。时之变,有阴阳盈虚.消长,故有天气之变化。天气之变化,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异,故卦能求吉凶灾变。并由此得出天地合气“生化”万物的象数化特点。

重“天时”的关键是强调“人时”,即“与时偕行”(乾卦《文言传》、益卦《彖传》),“偕” 乃和谐之意,强调的是和谐。

和谐,就是不偏不违,就是中和、中庸的意思,这也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吕绍纲先生说:“ 《周易》贵中贵正更贵时。中与正说到底都可以归到时上。可以说,时的观念是《周易》哲学的中心观念。《周易》 贵时,表明《周易》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实体;《周易》贵时,表明《周易》认为世界的变化是绝对的;《周易》贵时,表明《周易》把时看作主体适应客体,实现主客二统一的关键环节。....时的观念贯穿在全部《周易》经传之中,无论时字出现与否,时的观念都存在。《周易》 时的观念最初来自对天道的认识。太阳的运转造成时的观念,年、季、月、昼夜、晦朔等等是人形成时观念的最初要素,然后时观念移人社会生活中,从而获得普遍性的意义。”又说:“《易传》 强调时,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讲,几近奔走呼号,声嘶力竭的程度。一有机会,他就告诫你注意时义、时用、时行、随时、时发、时中、时变、明时、时成、失时等等。.... 《易传》所有关于时的告诫和讨论,最终指向一个哲学的蕴涵:主体与客体的融贯、和谐与统一,要经由主体认识并把握时变来实现。同时也给主体的人指引了一条完善自己的品格、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实的路。人生存于现实之中,人是不自由的。自由须在现实之中,在主体适应客体变化的无限追求中有限地获得。

《易传》既然把时的问题强调给人看,就是把人留在现实之中,把自由置于可望亦可即的地方,鼓励人一步步,一点点地不懈追求。人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一致、谐调即追求自由的过程,就是把握时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是艰难的,痛苦的。因为人在把握时变的本身也不是自由的。他要保持自己的君子独立人格,鄙弃唯利是图,随风而倒的小人肚肠。

《易传》哲学的前提是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所以《易传》贵时也贵中贵正。不中不正的时不取。”此话说得好,贵时强调的是“与时偕行”,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谐调与统强调中和的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enjichu/406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