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偏方秘方
金髓煎丸
处方 : 生干地黄1斤,熟干地黄1斤,金钗石斛(去根,锉)4两,杏仁半斤(去皮尖,炒黑,捣为末,用纸3两重裹,压去油用),牛膝4两(切,酒浸,焙),防风4两(去芦头),枳壳4两,当归4两。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滋血益水
去风助目主眼目昏花
2023-05-19
金沸草散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金沸草散处方 : 金沸草、前胡、甘草(炙),各一钱。麻黄(去节)、芍药,各一钱半。荆芥穗、半夏,各二钱。功能主治 : 治肺经受风,头目昏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及时疫寒热。用法用量 :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
治肺经受风
头目昏痛
2023-05-19
酒浸药仙方
酒浸药仙方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酒浸药仙方处方 : 甘菊花、防风(去芦)、羌活、杜仲、牡蛎、瓜娄根、牡丹皮、紫苑、菖蒲、人参、白蒺藜、牛旁子、枸杞子,各半两。白花蛇、桔梗、白术、山茱萸(去核)、白茯苓、晚蚕沙(炒)、官桂、远志(去心)、牛
凡患风疾
四肢不举
2023-05-19
近效汤
处方 : 大川附(熟附不用)、漂白术(焦术不用)、炙甘草。功能主治 : 麻疹多服凉剂,变症百出,或神目昏暗,或手足瘛疭,或寒热乍发,或吐泻交作,舌虽黑而有液,唇虽焦而带凉,实热化为虚寒者。用法用量 : 生姜3片,红枣4个为引。摘录 : 《麻
麻疹多服凉剂
变症百出
2023-05-19
解风汤
解风汤处方 : 人参2两,芎2两,石膏(碎,研)2两,防风(去叉)1两,独活(去芦头)1两,甘草(炙,锉)1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制法 : 上为粗末。功能主治 : 中风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
中风寒热
头目昏眩
2023-05-19
解风散
《宣明论》卷二:解风散处方 : 人参1两,川芎1两,独活1两,麻黄(去节,汤洗,焙)1两,甘草1两,细辛(去苗)半两。制法 : 上为末。功能主治 : 解散虚风。主风成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医
解散虚风主风成寒热
头目昏眩
2023-05-19
解暑三白散
解暑三白散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解暑三白散处方 : 泽泻、白茯苓、白术,各五钱。功能主治 : 治冒暑伏热,霍乱吐泻,小便不利,头目昏眩。用法用量 :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灯心十茎,煎一钟,不拘时服。摘录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治冒暑伏热
霍乱吐泻
2023-05-18
解晕汤
处方 : 荆芥3钱,人参1两,当归1两,炮姜1钱,黄耆1两。功能主治 : 大补气血。主妇人甫产后,气虚欲脱,致成血晕,忽然眼目昏晕,恶心欲吐,额上鼻尖有微汗,鼻出冷气,神魂外越。用法用量 : 水煎服。1剂晕止,2剂心定,3剂气旺,4剂血生,
大补气血主妇人甫产后
气虚欲脱
2023-05-18
菊睛圆
处方 : 枸杞子三两,巴戟(去心)一两,甘菊花(拣)四两,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二两。炮制 : 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茫茫漠漠,常见黑花,多有冷泪。久服补不足,强目力。用法用量
治肝肾不足
眼目昏暗
2023-05-18
菊睛丸
菊睛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菊睛丸处方 : 枸杞子90克 巴戟(去心)30克 甘菊花(拣)120克 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60克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益肝肾,明眼目。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
益肝肾
明眼目治肝肾不足
2023-05-18
菊叶汤
菊叶汤《宜明论方》卷三:菊叶汤别名 : 菊花散(《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处方 : 菊花(去梗)羌活 独活 旋复花 牛蒡子 甘草各等分制法 : 上为细末。功能主治 : 治外感风邪,头目昏眩,呕吐,面目浮肿。用法用量 : 每服6克,以水150
治外感风邪
头目昏眩
2023-05-18
荆芥煮散
荆芥煮散处方 : 荆芥4两,旋覆花4两,前胡1两,甘草(炙)1两,麻黄(去根节)1两,芍药1两,川芎1两,半夏1两。制法 : 上为末。功能主治 : 风痹,头目昏眩,四肢烦疼。用法用量 : 每服2钱,用水1大盏,加葱白、薄荷,同煎至7分,温温
风痹
头目昏眩
2023-05-18
聚金丸
聚金丸处方 : 黄连120克(30克水浸晒干,30克炒,30克炭火炮,30克生用)黄芩 防风(去芦头)各30克制法 : 上药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治大肠蓄热,或酒毒蕴热,大便下血,发热烦躁,腹中热痛,作渴喜忘,舌涩目昏
治大肠蓄热
或酒毒蕴热
2023-05-18
聚宝养气丹
处方 : 代赭石2两,紫石英2两,赤石脂2两,禹余粮2两(醋淬,水飞过,搜作锭子,候10分干,入砂盒内养火3日,罐子埋地中1宿,出火毒,入后药),阳起石(煅)半两,肉豆蔻(面包,煨)半两,鹿茸(酒炙)半两,破故纸(酒炒)半两,钟乳粉半两,五
诸虚不足
气血怯弱
2023-05-18
经验何首乌丸
经验何首乌丸处方 : 何首乌6两(用黑豆水浸煮晒干再煮,又晒,如前7次),黄柏4两(1两酒炒,1两乳汁炒,1两童便炒,1两青盐水炒),松子仁(去壳,净,一半去油,一半不去油)2两,柏子仁(去壳)2两,菟丝子(酒煮烂,碾为末)2两,肉苁蓉(酒
久服轻身延年耐久
添精补髓
2023-05-18
济坤丹
别名 : 回生至宝丹处方 : 川芎1两,当归1两,牛膝1两,蒲黄(酒拌,隔纸炒)1两,茯苓1两,桃仁1两,熟地1两(九蒸九晒),三棱5钱,芍药5钱,羌活5钱,橘红5钱,萸肉5钱,灵脂5钱,木瓜7钱,青皮7钱,良姜4钱,香附1两,延胡1两,苍
产后十八症难产;胎衣不下;死胎不下;眼目昏花;口干心闷;寒热如疟;咳嗽
寒热不定;败血如肝;四肢浮肿;失音不语;血邪癫狂妄语;心腹痛;百节酸疼;舌干津枯
2023-05-18
椒苄丸
处方 : 熟地黄(切,焙干)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生地黄(切,焙干)各等分制法 :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治目昏多泪。用法用量 : 每次50丸,空腹时用盐米饮送下。摘录 : 《审视瑶函》卷六
治目昏多泪
J
2023-05-18
既济固真丹
处方 : 北五味子1两,白茯苓1两,附子1两,沉香1两,龙骨1两,苁蓉(酒浸1宿,如无以鹿茸酥炙代之)1两,益智仁半两,柏子仁(去壳,炒)半两,补骨脂(炒)半两,酸枣仁(去壳,炒)半两,金铃子(去核,炒)半两,红椒(去目)半两,当归(酒浸)
壮阳固气
温脾益血主水火不济
2023-05-18
救阳汤
处方 : 川乌头4两,干姜4两(捣碎,同炒转色)。制法 : 上为粗末。功能主治 : 阳微阴性,风寒侵袭,真气暴衰,形寒脉结,神识不明,心胸痰满,呕逆清涎,头目昏眩不觉,倦卧,自汗不止,饮食不入,下利频并,脐腹疼痛,肢体困倦。用法用量 : 每
阳微阴性
风寒侵袭
2023-05-18
姜附丹
姜附丹处方 : 生姜(切片)5两,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姜汁炒干)5两。制法 : 上为末。功能主治 : 补虚助阳,消阴。主伤寒阴证,痈疽发背,心胸作痛,心腹痞闷,喉庳,颐项肿,汤水不下;及虚劳发热,咳嗽吐血,男妇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
补虚助阳
消阴主伤寒阴证
2023-05-17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偏方秘方热门文章
1
中医治心篇:情志病常用方剂
2
张仲景的补虚名方,专门调理虚劳,身体虚弱的人
3
王四进经方讲座-64-四圣心源劳伤解:精遗遗泄
4
手淫伤精、梦遗、阳痿、早泄、失眠用经方辨证论治
5
详细讲解:8个化痰方剂精细诠解
6
高手临床:10个经方经典案例故
7
民间一绝:新开五行治大病,十九安穴一用灵(针摩掌奇)
8
一个古方,治疗眼疾,还有益寿延年之功(六黑丸)
9
中医感冒指导图
10
遗精、纵欲、手淫病者,伤精恢复三大阶段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