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唐初谏臣孙伏伽执法护法

历史典故 2023-07-22 04:30:33

孙伏伽是唐朝开国名臣,为建立大唐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赏罚之行,无贵贱亲疏,惟义所在”是孙伏伽在劝告唐太祖执行法律要一视同仁时说的一句话。《登科记考》及《唐摭言》中都记有“进士,隋大业中所置也。如侯君素、孙伏伽,皆隋之进士也明矣。”


(第一任状元孙伏伽画像)


(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孙伏伽 雕像)

谏臣孙伏伽

进谏三策

武德初年,针对隋朝灭亡的教训,孙伏伽向唐高祖李渊进谏三策:其一,“天子有争臣,虽无道不失天下”。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不闻其过”,因此劝告皇帝虚怀纳谏,“开不讳之路”,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其二,“百戏散乐,本非正声”。他认为,隋末皇帝贪图安逸享乐,官场淫风四起,是王朝灭亡的征象,劝告皇帝不要沉迷于声色犬马,要雅正社会风气。其三,“性相近,习相远”。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是皇帝身边的人乱国,因此,他劝告皇帝慎重挑选皇太子及诸王身边的人,防止身边的人误国坏事。孙伏伽指陈得失,无所回避,慷慨至诚,使唐高祖深受感动。唐太祖认为孙伏伽“既怀凉直,宜处宪司”,遂任命他为治书侍御史。

谏言信义

唐朝平定天下后,唐高祖颁布了大赦令。但是不久之后,唐高祖又要处罚农民起义军的将领。孙伏伽进谏说:“王者无戏言。”往昔攻打天下时,应该随机应变,现在四方已定,应该制定法律与天下人共同遵守。“法者陛下自作,须自守之”,这样天下百姓才能相信而畏惧啊。“兵食可去,信不可去”。自己做事不讲信义,而要天下的人相信你,怎么可能呢?

关心百姓

孙伏伽心存百姓,为民请命。当时,军粮赋敛十分繁重,他多次请求减免。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孙伏伽弹劾民部尚书裴矩“苟钓虚名”,而不“救恤百姓”。由此,唐朝征收赋税由以户为单位改为以人口为单位,使贫苦的农民得到实惠。

死谏唐太宗打猎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孙伏伽改任大理少卿。当时,唐太宗经常出去打猎驰射,愉悦群臣。孙伏伽及时上书劝止,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赞赏:“卿能言朕失,朕能改之,天下庶有谬乎!”

“赏罚之行,无贵贱亲疏,惟义所在。”

——此言出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孙伏伽传》,是孙伏伽在劝告唐太宗执行法律要一视同仁时说的一句话。此话的大意是说:国家进行奖赏和处罚,不分贵贱亲疏,唯一的标准是正义国法。这反映了孙伏伽执法护法的可贵精神。

孙伏伽之历史评价

孙伏伽为人忠直诚恳,敢于直言上谏,有魏征之风。其性格宽宏大量,处事从容,荣辱不惊。拜治书侍御史时,自己先从朝中得旨,归家后秘而不宣,待朝廷制文到来,合家狂喜而孙伏伽若无其事。

孙伏伽为唐代第一科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记载完备、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状元撷趣】首位状元孙伏伽。孙是唐高祖武德5年(624年)的状元。虽然隋朝就有了科举,但有名可考的首位状元却是唐代的孙伏伽。“末代状元”刘春霖。刘是清光绪30年(1904年)的状元,次年慈禧太后就下旨废除了科举,刘成为了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能夺魁全赖他的好名字入了慈禧的法眼,才从榜眼升为状元。


(第一任状元孙伏伽和最后一任状元刘春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49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