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显庆三年十月十二日刻。十七行,行十七字,由上官灵芝撰文,无名书家敬客所书。此铭楷法精妙,体势俊逸,风神挺秀,深得欧、褚意法而又能自出机杼,无疑为唐楷中之佼佼者,赵之琛跋云:“敬客书直与欧、虞、褚、薛相抗衡,习楷者当奉为圭臬也。”
唐人楷书虽然理法大备,而唐之书家亦风格迥异,或瘦硬,或肥劲,或圆润,或方劲,但无不骨肉相衬,初学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如果能精心临摹,则一辈子受用无穷。唐代善楷法的书法家极多,除了知名的书法家之外,更有一些佚名或不见经传的书家,敬客所书的《王居士砖塔铭》便是无名书法家所书的传世精品。《王居士砖塔铭》,十七行,行十七字,上官灵芝撰文,敬客书。此塔铭刻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因其石甚薄,出土未几便遭损裂,始破为二,继破为三,又破为四,后碎作七,故世传佳拓极少。
练字用什么钢笔?可以贵一点要好用。
买钢笔一是要量力而行;二是要考虑性价比。我根据经验给您推荐几款钢笔:
1、“英雄100”(最好是老版),最经典的英雄钢笔型号,书写流畅、经久耐用、外观朴素大方,最适合写汉字;老版240元左右,新版140元左右;
2、“派克风采磨砂黑杆金夹墨水笔”,属“派克金笔”系列低端的产品,外观优美、书写流畅、经久耐用,最适合写英文,其次是汉字;300元左右;
3、日本产“百乐”钢笔。价格比较便宜,质量很好,很耐用,非常适合中国人写汉字。100元以下。
4、“英雄616”、“英雄329”,书写比较流畅,质量比较不错,性价比高,10元以下。
学生推荐第3、4类
字帖用什么笔练好
字帖用钢笔练比较好。
因为钢笔可以较好的写出笔锋,使得写出的字比较好看。钢笔和毛笔一样,更能够表现出汉字的气韵,对学硬笔书法的人来说,钢笔更容易掌握好汉字的用笔、结构和章法,这对写好其他硬笔书法都有好处。
但是,并不是一定要用钢笔来练习硬笔书法才是好的。对于初学硬笔书法的小学生来说,钢笔比较难以掌控,用力过猛就很容易把纸戳穿,而用力过轻则达不到练习的效果;而且,钢笔也容易漏墨,把文具甚至衣服弄脏。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一般都是用铅笔,既携带方便,而且书写也方便,便于孩子涂改。现在社会上用得最大的笔应该是水性笔,这种笔是综合了圆珠笔和钢笔的特点,携带方便,而且写出来字也相对饱满。所以在不用钢笔的情况下,用这种笔练字也是可以的。
成年人练好钢笔字该买哪种字帖,买谁的好,买那种字体的字帖
唐陆柬之《文赋》、唐李邕《李思训碑》、唐武则天《神仙太子碑》、唐钟绍京《灵飞经》、唐贞观八年云居寺藏经《静婉题刻》、唐敬客《王居士砖塔铭》、元赵孟頫《黄庭经》、鲜于枢《老子道德经》、明文征明《真赏斋题跋》等。看你喜欢哪一个。现在许多人练习书法,往往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庞中华、田英章、邹慕白等几家中挑选一家的作品来作为范本。另外,唐代的虞世南、诸遂良和我前面说的碑帖,也常常被人作为练习基本功的范帖。初练楷书的基本功力自然不必拘泥这些家,墓志中有许多碑都写得很好,如隋代的《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等等也可以临习。
平时在家练习毛笔字还是钢笔字,我认为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从有利于练习基本功力和今后自己发展的方向来选择,也可以根据工作、学习需要来考虑练习哪种风格有利。当然我们现在接触最多的比较熟悉的是钢笔字,所以一般情况下练钢笔字比较容易出效果。但真正的基础是毛笔字。
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绝大多数人和我都认为初学者要以楷书为基础,但也有人认为应从隶书学起。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将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有了楷书的功底,掌握了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法,再写魏碑、隶书和行书、草书。乃至篆书,就可以事半功倍。楷书又可以使魏碑、隶书的结体笔法得以丰富和变化,如诸遂良的楷书;楷书渗人行书、草书笔法可以增加灵动,如赵孟頫的某些楷书碑字。
有些初学者急于练习行书、草书,由于没有楷书的基本功力,虽然写得“龙飞凤舞”,但没有字型的基本规矩和点划的基本功力,结果事倍功半,走了弯路。
楷书练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临贴,其实临哪本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碑贴,颜、欧、柳、赵都可以,但在购买碑贴的时候尽量购买质量较好的字贴。
在选帖的基础上,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谁的钢笔字帖好用?
这段时间正好我正在帮儿子查找关于钢笔字帖的资料。其实钢笔字从楷书习起,这基本已经成为共识,主要是谁的钢笔字帖好看呢?我从96年的中专开始学习庞中华的钢笔字帖,其实也不是太用功,时断时续的学习,直至2000年毕业,楷书应该说还有有点起色了,看起来有点庞中华的体了。上班后闲瑕也经常写写,但基本没有了楷书所需要的耐性,写的都是行楷。且都是自己观察和揣摩,已经没有了庞中华的痕迹了。
如今看来庞中华的字的确好看,如果能够从性格来判断的话,适合性格中性或内向的人。看起来隽秀,女孩子喜欢学习,一般老师也喜欢庞中华的字。但在未来的书写速度上不占优势。网上也对庞中华的字体褒贬不一,
前几天带孩子去书店看了字帖,基本都是司马彦的字帖,但与庞中华相比相差太大了。
在我上学时有一个同学同时练的是顾仲安的字帖,后来看起来顾仲安的字简单,易学,没有很多的顿笔,很适合男孩子学礌。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适合男孩子的性格。
田英章的楷书也不错。
这就像是对美女的评价一样,大家闺秀是美,小家碧玉也是美,而妩媚性感也很吸引人,
到底该选择哪一种呢,根据自己的性格秉性和审美观点吧。
其实我和楼主一样,正犹豫于庞,顾,田。
练字帖用什么钢笔好?
其实一般的钢笔就行,写的时候注意运笔的节奏和间架就行了,就是所谓储提按顿错,就像康有为在艺海双辑里说的: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基础写好了,你也就会知道那种工具能用和能写了。
钢笔练字一般用什么纸张好?
田字格 回宫格 米字格的薄纸
你可以买三种格子来试一下,看哪种最有感觉.
练字帖,用什么钢笔头子好
想练字,选什么钢笔好,从什么字帖开始练
练字方法没有捷径可以走,只有临摹,持之以恒的练习.
如果是练书法可以从毛笔开练,如果时间紧精力少只想把字写漂亮直接硬笔也行,市面上有些硬笔字帖,不过质量大多不高,要谨慎选择,请懂行的朋友参谋参谋也行,但关键是自己看着顺眼。选好了就刻苦练下去,像小学生一样,先临再摹,临摹结合。一次顶多十几个字,掰开揉碎了分析结构和笔画,别贪多别贪快。尤其要注意的是只要字帖质量好,就暂时不要想着写出自己的风格,一心一意写得“像”,这叫“入帖”,等你把帖练纯熟了,再练别的帖,自己慢慢才能琢磨出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出帖”,对待帖子要像对待老婆一样小心谨慎,千万别写滑了
练习硬笔书法 用什么钢笔好
哥们儿 不知道你问的是钢笔的品牌还是指钢耽的类型 总之都和你聊聊吧
想要写出笔锋 强烈建议你买一支美工笔(相信你已经知道了)
至于美工笔的牌子 既然你能接受400的价格 那么你上网上看看 毕加索美工笔 伯爵美工笔 很遗憾的是派克没有美工笔 当然前两者大都是国产的 质量还是不错的
我个人用的是毕加索(号称是法国金尖 希望如此吧) 不过似乎现在对伯爵评价很好
说一句废话 很多人都说国产的美工笔怎么怎么不好 国外的美工笔怎么怎么的好 问题是我们买不到国外的笔
祝你进步!!
还有关于坚持 持之以恒的话我就不说了 这个你懂得 是必须要做到的
练钢笔字用钢笔好还是中性笔好?
钢笔比较好中性笔也可以但是太滑。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是书法的一种。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水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广泛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钢笔,发明是在19世纪初,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书写起来具有圆滑而有弹性,相当流畅,在笔套口处或笔尖表面,均有明显的商标牌号、型号。在欧美等地十分流行、在中国逐渐趋热的独立画种——中国新钢笔画,已渐渐浮出水面等等。
主要以金属当做笔身的笔类书写工具,透过中空的笔管盛装墨水(多为黑或蓝色),通过重力和毛细管作用,再经由鸭嘴式的笔头书写,写时轻重有别,可说是硬笔书法最佳的书写工具。
要想学习好毛笔字,选正确毛笔、选正确的纸张、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运用正确的临帖方法。这四项是很关键的。
选正确的毛笔:
毛笔的种类很多,在初次学习时,希望你选用“兼毫”的湖笔。因为兼毫的湖笔,笔芯硬,易于掌握,对你以后的学习很重要。
在选择笔峰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长短,因为笔锋太长不易于掌握,但笔锋长可以含很多的墨水,适合写”草书“一气呵成”,笔锋长可以保证墨的够用,反之,笔锋短适合写楷书,易于掌握。
选笔时也要顾及临摹的碑帖。所谓“用某家所用的笔,又写他那一种字”。要判断所使用的是那一种笔,直接看他的字迹是最好的方法:风格健劲的,选用健毫;姿媚丰腴的,选用柔毫;刚柔难分的,则选用兼毫。笔的特性亦影响写出来的书法,如此才能臻乎书法之妙境。
还有一点是字体大小方面,写大字用大笔,写小字用小笔。小笔写大字易损笔且不能使转自如,大笔写小字则有点“杀鸡用牛刀了”。
选正确的纸张:
初学书法益用毛边纸、元书纸,有一定成绩后再用宣纸。
毛边纸是江西出产的竹纸,纸质细腻,薄而松软,呈淡黄色,没有抗水性能,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适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制古籍。四川产的毛边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手工毛边,质地棉软,厚实而细腻,颜色为浅黄色,两面手感一样,用嫩竹浆手工造制。吸水适中,书写手感相当好,广大书法好爱者很是喜爱,为练习实惠品种。
元书纸是竹纸的一种。古称赤亭纸。采用当年生的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笔书写用纸。主产于富阳市。有谢公纸或谢公笺之称。特点是,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久藏不蛀、不变色。在古代用于书画、写公文、制簿册等等;新中国建立后,主要用作学生大楷簿,裱装画轴等。此外,还可作上等包装纸。
宣纸分为生宣、半熟宣、熟宣。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达到水走墨流之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适合写小楷。
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
楷书练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临贴,其实临哪本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碑贴,颜、欧、柳、赵都可以,但在购买碑贴的时候尽量购买质量较好的字贴。
学习书法要继承前人的经验,首先要选好临写的范本,即选帖。选帖即是拜古人为师。
我国历代优秀书法家的书法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在学习前人的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在结体运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律,创作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受人喜爱,使他们的作品千古不朽,成为后人学习书法入门的楷模。后学者掌握了他们这套写字的规律,为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打好基础,从事书法艺术就能登堂入室了。
因此,选帖很重要。选好帖,就要恭恭敬敬地学,学得惟妙惟肖,即称为“入帖”了。有人怕学像了就跳不出来了,产生疑虑,其实是不必要的。正如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所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务使笔笔肖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纵有誉我、谤我,我自不为之动。”如果朝三暮四,就会影响基本功的练习。到了确实掌握了一家书法的规律,字字写来确是“此种嫡派”,那时候你的基本功力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书法的结体和笔法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通过实践,在提高对书法艺术认识的基础上,然后多找几家书帖,临习研究,知其长处和短处,加上其他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就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也就是“出帖”了。这是一生所 追求的事。
关于字型的大、中、小,初学者以何种为宜?一般讲以中字作为练习开始为好,即二寸见方的字,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神策军碑》。初写小字,容易见效果,因为字型小,笔画间架间隔小,书写时容易掌握和控制。然而写惯了小字,遇到写大字,间架结构的笔法间隔距离大了,书写时对笔画的掌握和控制就不容易,很可能出现疏散松懈或紧密不匀等等现象。写二寸见方的字,写大字时有伸展的余地,写小字则更容易掌握。
楷书名家很多,风格流派也各异。有的丰厚雍容;有的紧密险峻;有的倚侧秀逸;有的挺拔刚劲;……。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从有利于练习基本功力和今后自己发展的方向来选择,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来考虑练习哪种风格有利。现在许多人练习书法,往往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四家中挑选一家的作品来作为范本。另外,唐代的虞世南、诸遂良的碑帖,也常常被人作为练习基本功的范帖。初练楷书的基本功力自然不必拘泥这些家,墓志中有许多碑都写得很好,如隋代的《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等等也可以临习。
欧阳询是唐初书家,以擅长楷书出名。《旧唐书》说“询初学王羲之书,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或以为楷模焉”。说明唐代时即把他的字当作范本来临习了。欧字结体以倚侧取势,即笔画安排右肩稍稍向上抬起,点划十分紧密、奇险。所谓奇险,即点划横竖斜正、长短粗细、虚实变化既巧妙又恰到好处,稍加变动就会破坏了它的完整性。笔法以方笔为主,转折顿挫,棱角鲜明,笔力劲挺。形成一种结体严密笔力森挺、高间肃穆的险劲风格。这对练习基本功是合适的。但是,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紧密险劲的结体和笔法,要在这种风格上变化也比较难。他的楷书作品以《九成宫醴泉铭》为最著名,另外《化度寺碑》、《皇甫炎碑》、《虞恭公碑》也都可以临写。
颜真卿是唐代最富有创造性的书家,他留下来有20多件楷书碑帖,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书法风格的不断探索变化的过程。颜字结体平整,正面视人,体型丰满犹如山东大汉危襟正坐,这是吸取了篆隶书正面结体的特点。笔画对称匀整,横轻竖重,方框的两竖笔写成圆弧形,犹如向外的两张弓。笔法以圆笔为主,柔中带刚,所谓绵里裹铁。转折顿挫以圆笔不露头角为主,横画一般都逆入平出,到收笔停顿时也很少露圭角。形成一种雄强伟状、气势磅礴的风格。学习颜字,一是注意结体不要写松散了;二是注意不要只求点划的丰润,要力求表达出筋健的内在笔力。他的碑帖留存较多,早期的有《多宝塔碑》,晚期的《颜卿礼碑》、《颜家庙碑》。前者自己的风格还不明显,后两碑自己风格已经成熟。另外还有《东方画賛碑》、《八关斋报德记》、《麻姑仙坛记》、《中兴颂》等。虽然各碑风格稍有不同,但总的风格是一致的。
柳公权是晚唐书法家,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出名,《旧唐书》称他书“上都西明寺金刚经碑,有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陆(柬之)之体”,又说他的书法“体式劲媚,自成一家”。可见他的书法早期受二王书派的影响,后来才自成一家。宋姜夔《续书谱》说:“颜柳结体,既异古人,用笔复溺一偏,予评二家为书法之一变”。这说明颜、柳二家结体、用笔不同于历史上二王流派,进行了变革创新。柳书比颜书稍具奇侧结构,笔画右肩向上,左紧右舒,但不明显,大体上是平衡的。结体的中宫(指笔画的中心部分)紧密,四肢舒展,上下左右的点划撇捺往外伸展,而中央即支撑字的重心平稳部分却极严紧。笔法采用方圆结合,横画逆入平出,到收笔时停顿下按,有蚕头燕尾的笔势。用笔厚重,方框二竖画受颜字影响微露弧形,除有的横画和长撇较纤劲外,其他笔画都比较匀称。
总的来讲,柳字受颜字影响,但不如颜字厚重,比颜字刚劲挺拔给人以亲劲的美感,体现出所谓“柳骨”的精神,柳书下笔有力劲健,横、竖、钩、撇、捺,都有自己一套入笔、转笔和收笔的程式。他的楷书碑帖有十余种,早年的有敦煌出土现流传到法国的《金刚经》,代表后期的作品有《玄秘塔》、《神策军碑》。这些碑帖最能体现柳书的特点,是学柳书最好的范本。其他作品拓本损泐较大,不便临习。
赵孟頫是元代的大家,历史上说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真行尤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诸书中第一。赵书初学赵构,中学王羲之、王献之,晚学李北海(邕),基本上是二王书派。结体处横式,平稳中带有左紧右舒,右肩抬起,横画下笔顺入平出结尾停顿,时带行书笔法,多用方笔,圭角明显,笔画轻重相当,一般捺笔粗重,运笔秀巧,有种清雅秀媚趣味。学赵字易得人喜爱,因为他的结体秀美,然骨力较弱。他的楷书作品较多,如《帝师胆巴碑》、《三门记》(墨迹本)、《福神观记》、《虎丘隆禅师碑》等等。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初学者以临习楷书为主,但学无止境,怎样才算练好基本功力,才能学其他各体呢?这当然不能绝对化。学一家一体已经掌握基本笔法,信手写来初见规模,即可同时练习其他各体,这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实际需要,如行书、隶书、魏碑,实用性较强,可用于书签题头、牌匾、对联等等。只是草书、篆书目前主要用于观赏。因为这两种书体不加释文,一般人难以辨认。
总的讲,各体的碑帖墨迹本,都可以临习参考,但对初学者说,宜选择适合练习基本功力和风格鲜明的作品,作为练习范本为好。各种书体和风格的碑帖墨迹很多,现列举一部分作为参考。
楷书碑帖除上述以外,尚有唐代诸遂良的《伊阙佛龛碑》,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以及其他如《王居士砖塔铭》、《孟法师碑》、《唐圭峰禅师碑》,宋代苏轼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金刚经》,黄庭坚的《松风阁诗》、《蜀主先庙碑》等。
小楷有魏晋时的写经体,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代《灵飞经》、《善见律》,褚遂良的《黄庭经》,元代赵孟頫的《鲜于墓志》,明代祝允明的《洛神赋》,文征明的《千字文》等等,都可作为学习小楷的范帖。
正确的临帖方法:
在选帖的基础上,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
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汉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毛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出帖。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你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练字姿势:
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般字帖上都有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参考资料: 石华《书法基础知识——选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49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唐初谏臣孙伏伽执法护法
下一篇: 中国横刀唐代军队制式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