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代文徵明书法《陋室铭》(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话历史 2023-07-20 21:37:06

文徵明书法《陋室铭》,这是文徵明84所作的行草,用笔沉稳含蓄,人书俱老。其中文字略有出入,当是文徵明默写致误。

《陋室铭》一文,刘禹锡诸集均未见收录,近年有人疑为伪作。但此文前代屡见献文记载,内容又与作者行事相合,似仍以视为刘作为宜。本文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于歌颂功德与昭申鉴戒。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如下:

一、写作背景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二、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他擅长于诗文,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还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陋室铭》作品鉴赏:

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首先,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山高、水深引出陋室,以仙人、神龙比喻室主的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又以古代著名的陋室映衬今日之陋室,以古代贤人比喻作者自己。

其次,有叙述、描写,有抒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叙述描写。最后一句“何陋之有”,是用典,也是抒情、议论,是点,画龙点睛。点染结合,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

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四字句、五字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只有最后一句是散文句式,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文字精练而又清丽,音调和谐,音节铿锵。

文徵明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您好,给您几个文征明比较有名的作品吧:


立轴
文徵明《行书立春进贺七律诗轴》
文徵明《行书午门朝见诗轴》纸本 130.4×28.7cm 上海博物馆藏
文徵明《行书七律诗轴》 纸本 122×59.6cm 上海博物馆藏
文徵明 《行书五律立轴》 绢本 138cm×72cm 西泠印社藏
文徵明 《行书“剡藤湘竹”七言诗轴》 347.9×90.8cm 常州博物馆藏
文徵明 《行书雪后早朝诗轴》 纸本 纵150.5 横65.4厘米 青岛市博物馆藏。
文徵明《草书七绝诗轴》 纵109.6厘米 横30.6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文徵明《行书五言律诗》 纸本立轴 191x72.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小楷
文徵明《小楷前后赤壁赋》
文徵明《小楷离骚经九歌卷》纸本 纵23.0厘米 横263.0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 纸本 轴 纵53.5公分 横28.6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小楷归去来兮辞》纸本楷书 13.7×16.1厘米 嘉靖三十年(1551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小楷离骚经》册页 纸本 21×24cm×9 憨斋吴南生私人藏
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天津市博物馆藏。
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 册,纸本, 纵25.5厘米 横9.8厘米
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
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各纵23.2、横28.4厘米。故宫博物院


其他
文徵明《行草书兰亭序》 29.2×120.5cm 嘉靖三十七年(89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行书诗卷》纸本 ?43×440cm ? ?朵云轩藏


尺牍
文徵明《致四叔公、五叔公札》册页 纸本楷书 23×12.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跋右军十七帖
跋祝允明赤壁赋
山水册页书法
行书千字文
行书滕王阁记
草书赤壁赋


想要练好文征明的书法,建议您使用类似“书法三宝”这样的练字工具,进步会很快的,望采纳!

文征明行书代表作品

文徵明的代表作有:《藤蔓阁序》、《独乐园记》、《琴赋》、《草堂十志》、《行书千字文》等。

文徵明笔下的《行书千字文》,是其89岁行书代表作,堪称明朝最美行书,文徵明笔下的《行书千字文》用笔精到而萧散流畅,又不失草书之磅薄,是其传世中的优秀作品。

文徵明书法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屈服于“馆阁体”的书法世俗,他的字不同于馆阁体的墨守成规,而是追求大胆、独特的艺术风格,但又不会完全摒弃馆阁之风。

文徵明相关介绍: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文徵明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嘉靖二年(1523年),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嘉靖五年(1526年),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文徵明去世,享年九十。其弟子私谥贞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33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