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地位讲究一个“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地位最低。然而,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就是出自一个商人世家。
武则天的父亲名叫武士彟,武士彟青年时期挑过豆腐卖,后来又与同乡许文宝一起做木材生意,这才发家致富,成为了巨富之家。
隋朝末年,无数百姓在隋炀帝杨广的暴政下揭竿起义,武士彟的家乡在并州,此地也爆发了起义叛乱。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武士彟弃商从戎,在鹰扬府做了队正。
隋炀帝派李渊来并州平叛,李渊初到并州就暂居在武士彟家中,迅速拉近了武士彟与他的关系,后来武士彟便追随李渊。
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武士彟是最早就跟在李渊身边的追随者,他积极响应李渊的号召,李渊称帝后,将武士彟列入了“太原元谋功臣”的名单中。
后来,李渊禅位给李世民,武士彟受到李世民的重用,立下了安抚利州的大功,李世民封其为应国公,并世代沿袭。
武士彟一共有两任妻子,最初他娶相里氏为妻,生下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后来,相里氏去世了,李渊见武士彟一个男人带着两个孩子有点惨兮兮的,就多次劝说他再娶一妻,就算是为了两个孩子考虑啊。武士彟被李渊说服,然后他就娶了第二任妻子杨氏。
杨氏出身于隋朝宗室,她嫁给武士彟的时候已经四十岁了,嫁给武士彟以后,她接连生下三个女儿,长女是韩国夫人武顺,次女是武则天,三女是郭孝慎之妻武氏。
在武士彟的五个孩子中,除了武则天的结局较好,其余的二子二女都过得不如意。
先说武则天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吧,可能因为母亲早逝,而父亲又给他们娶了后妈的缘故,这两人非常不喜杨氏,平日里待杨氏也不好。试想一下,兄弟俩对杨氏一个大人都是这样的态度,对待杨氏的女儿只会更差,所以武则天其实一直活在两个哥哥的阴影里。
等武则天做了皇后,她就借机报复两位兄长,长兄武元庆被贬为龙州刺史,他一到任就病逝了,次兄武元爽被武则天派去濠州做刺史,后来找了个由头将其流放振州,武元爽死于流放之地。
武元庆和武元爽落得这般下场,是因为他们欺负过武则天,那武则天同父同母的姐妹呢,她是如何对待她们的?
武则天的长姐武顺嫁给了贺兰越石,她生了一子一女,子为贺兰敏之,女为贺兰氏。因武则天被封为皇后的缘故,武顺被封为韩国夫人,得以自由出入宫中。有史书记载说宫中曾流出了太子李贤乃武顺所生的传言。
武顺的一子一女都为武则天所杀,贺兰敏之强占太平公主的贴身侍女,武则天见其流放杀害。武顺的女儿贺兰氏被封为魏国夫人,她是被武则天毒杀的,武则天还将她的死嫁祸给她的族兄武惟良和武怀运。
至于武则天的妹妹武氏,史书上关于她的记录很少,只知道她嫁给了郭孝慎,就算武则天没害她,估计她这一生也过得分外艰难吧。
可怜啊,好好的一家人,就因为武则天当了皇后又当了皇帝,竟然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武则天死后武家人的结局:
武家人在武则天死之后还是过了一段很舒服的日子,在中宗一朝,武氏子弟依然担任各个要职,掌握着李唐王朝的实权。
在武则天、武承嗣死后,武三思便成为了武氏家族的领头者,权倾朝野,飞扬跋扈,当时更是盛传武三思和李显的皇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而也正是因为武三思不懂得收敛,最终酿成祸事。
当时的皇太子李重俊设下陷阱,发动乱军将武三思与其子武崇训砍杀于武三思府第。自此,武家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而后,武氏家族势力就分为了两个派系,一派以中宗幼女——武崇训之妻安乐公主为首,另一派则是以高宗和武则天之女——武攸暨之妻太平公主为首。最终,这两个派系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挑拨下自相残杀,被李隆基一一消灭。
武则天称帝之前对武家人的态度
公元655年,武则天被唐高宗李治封为皇后,而作为外戚的武氏家族自然也就鸡犬升天。她的父亲武士彟被先后追封为周国公、太原郡王,母亲杨氏封荣国夫人,而武则天的几个兄弟姐妹也是多为封赏,武氏宗亲在武则天封后之后一时间辉煌腾达。
但是,武则天此人对于亲情一向十分淡薄,对于武氏子弟的骄横霸道容忍度极低。所以在乾封元年,武则天忍受不了武氏子弟的日渐骄横,将她的两个哥哥都外放到了偏远的州,这两人最终都死在了任上。
武则天对于诸武子弟的毫不留情不止于此,就连她的父亲武士彟被追封的爵位都不让武氏子弟来继承,而是选择了她的姐姐韩国夫人之子贺兰敏之来继承,但是最终贺兰敏之也被武则天赐死。而正是贺兰敏之的死,让武则天认识到外姓子弟难以真正地拥护自己。
所以在冷落武氏子弟多年之后,武则天让她的侄子武承嗣继承了她父亲追封的周国公爵位,并在这之后,将武氏子弟陆续召回,开始尝试着重新重用武氏子弟。
武则天育有四子两女,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安定思公主和太平公主。这六个孩子都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所生。武则天十四岁入宫,足足做了十二年的才人,但在这其中,武则天并没有怀孕生子。
那么为何武则天和李世民在一起时没有孩子,而在跟李治在一起后生了六个孩子?
李世民对武则天并不感冒
史料记载“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
武则天是开国功臣武士彟之女,也算是名门之后,因为长得漂亮,被李世民得知,十四岁就入宫了,被封为才人。才人在唐朝妃嫔中列第五等,上面还有美人、婕妤、昭仪、贵妃等等。
换言之,武则天在后宫地位并不高,况且武则天年龄尚小,而李世民已经四十岁了。有人说过,不论什么年龄段的男人,都喜欢二十岁的小姑娘,这话或许不假,但武则天才十四岁,就算她长得很漂亮,可年龄太小了,况且可能还不符合李世民的喜好。
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自然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女人,而后宫中佳丽无数,要想在其中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容易。武则天入宫前,母亲杨氏来送别,一入宫门深似海,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杨氏流着眼泪地将武则天送到门口。
十四岁武则天则毫不在意,对母亲道:“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意思就是见到天子你们怎么知道不是福气,何必哭哭啼啼。这明显不是一个小女孩儿能说出的话,可见从小武则天就和旁人不同,不仅聪明、漂亮而且野心十足,强大的气场蠢蠢欲动。
李世民不是嫌武则天长得不好,而可能不喜欢她的性格和做事风格,我们猜测,李世民喜欢的应该是温柔体贴、风韵十足的女子,而武则天恰巧不满足条件。
史料记载“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
一次,李世民找来一匹骏马,这匹马野性不改,难以驯服,李世民就在妃嫔中调侃,看谁能有办法驯服这匹马。女人怎么会懂驯马,偏偏武则天不信邪,为了出一下风头,加深其在皇帝心中的印象,她放出狂言:“先用铁鞭打,再用铁棍,如果还不服,就用匕首断了它的喉管。”
面对如此女子,估计李世民也十分无语,此事便由此作罢。武则天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宠幸,而李世民从此更加疏远武则天。武则天入宫后,应该也曾有过临幸,只不过李世民由于长年征战,加之政务繁忙,身体早已大不如前,而且李世民本身还有风疾,这种遗传病,也一直折腾着李唐皇室,所以武则天没有受孕,也合情合理。
李治和武则天感情真挚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
李世民对武则天不感冒,不代表李治对武则天不感冒,缘分这东西很难言表。李治头一次见武则天,是在李世民病重之时,李治是个孝子,见父皇病重,一直在身旁照看。那天,武则天在旁边服侍李世民,恰巧碰到了李治,目光交织的一刹那,两人就此坠入爱河。
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而李治恰巧有些恋母情节,且武则天意识到这是她最后的机会,十二年的才人等的就是今天,于是武则天施展浑身解数,展现自己的女性魅力,将李治牢牢吸引住。
之后命运还是给武则天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的地位不仅没有提升,还被迫到感业寺出家为尼。这是妃嫔们的宿命,好在此时不是明朝洪武年间,否则这些嫔妃将成为皇帝的殉葬品。
武则天足足在感业寺等了一年,等到李世民的忌日,李治来到感业寺祭拜,两人才再次相见。
史料记载“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
两人见面的那一刻,武则天哭了,李治也哭了,可见最起码在当时,双方的感情是真挚的、美好的。两人的感情没有结束,反而才刚刚开始,武则天借此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再次入宫,之后她成为帝国的皇后。
李治宠爱武则天,那么临幸的次数自然也不少,除此之外,女性最佳生育时间应该是在23-30岁之间,这因人而异。在做才人的时候,武则天年龄尚小。武则天二次入宫,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了,而且武则天很清楚母以子贵的真理,必定是能多生就多生。
武则天身体素质好
历朝历代能活到八十多岁的皇帝并不多,忽必烈活到了八十,赵构活了八十一岁,梁武帝活到八十六岁,武则天同样高寿,活到了八十二岁。在生产力欠发达、医疗水平落后的古代,人们的寿命并不长久,很多疾病都要依靠人自身的抵抗力,如果身体底子不好,要想活个大岁数真的很难。
武则天的上位之路十分坎坷,但上天给了她时间和健康的身体,十二年的才人,武则天可以等,一年尼姑,武则天也可以等,等她再次入宫,也是经历千难万险,才登上皇后的宝座。
如此磨难并没有拖垮武则天,在李治病重期间,武则天还要处理繁杂的政务,这些也没有将武则天如之何。武则天有宠幸面首的习惯,但武则天到了七十多岁,却仍和张易之、张昌宗整日厮混在一起,为此将政务也都荒废了。
由此可见,武则天的身体素质真不是吹的。从年轻折腾到年老,她闯过了无数关卡,登上了权力之巅,到了晚年,却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这份健康的身体,真可谓是老天赐予她的厚礼。
身体好,生育的儿女自然多,不仅如此,儿女们还继承了武则天优良的基因,李弘、李贤都是聪慧异常,中宗李显、睿宗李旦也并非等闲之辈,除此之外,还有个厉害的太平公主,之后联合李隆基一同发动了唐隆政变。
我们感叹基因的强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或许不是玩笑,而是残酷的现实!
被逼退位,最后病死了。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居住在迎仙宫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
于是发动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则天所寝集仙殿,要求武则天退位。
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随后徙居上阳宫(洛阳禁苑之东)。李显上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结束。二月,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称神都为东都。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 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扩展资料:
武则天退位后又活了一段时间的,神龙政变,杀二张,立新君,则天退位称太上皇,不久去世,去帝号,立无字碑,与高宗合葬。
武则天退位后依然备受尊崇,每逢节日,中宗必率群臣至宫门跪拜。
她是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家的荣耀也没有失去,武氏一族几乎没有受到打压,武三思,甚至数年后的武惠妃,都荣宠不断,武则天在整个唐朝是被唐人和李家都承认和尊重的皇帝。
在她临死前,她的儿子在大臣的拥护下发动了政变,迫使她只能退位,被迫退位的她发现所有人都背叛自己,喜爱的人被杀死,自己的儿女都怨恨自己。
一生所追求的权势被迫放弃甚是凄凉,退位后从宫城搬到了洛阳城西南的上阳宫,82岁的高龄,虚弱的身体,失落的心情孤寂的老年,导致郁郁而终。
——武则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7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状元的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