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曹髦见司马昭的威权日重,不胜其忿,就对待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王经劝魏帝要慎重行事,魏帝便以怀中取出黄素诏往地上一丢,说:“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惧,况不必死耶!”于是人白太后处。王沈、王业立刻走告司马昭。
“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如然。”。
公元260年6月2日(魏甘露五年五月初七日),魏帝曹髦拔剑升辇,率殿中宿卫、苍头、官憧等鼓噪而出,讨伐司马昭,被司马昭的心腹部将太子舍人成济所杀,时年20岁。司马昭追废曹髦为庶人,并派儿子中护军司马炎到邺(今河北磁县东南),迎接常道乡公曹璜。
六月,曹璜到洛阳,改名曹奂,即皇帝位,时年15岁,是为魏元帝,改元景元。
曹髦死后无号,史称“高贵乡公”。
曹魏皇帝有哪几位?曹魏皇帝的结局怎样?曹魏皇帝曹髦简介: 曹髦是魏国的第四代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曹芳被废,曹髦被立为魏国皇帝。曹魏皇帝曹髦简介。后来,曹髦因不甘心朝政被司马氏霸占,作《潜龙诗》一首述说不满,被司马昭察觉。曹魏皇帝曹髦简介。曹髦不甘心受辱,带领数百仆人讨伐司马昭,在宫门处被司马氏的党羽贾充指使成济用戈刺死,以王礼安葬。
曹魏皇帝曹髦简介: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从小好学,学业早成。
曹魏皇帝曹髦简介:历史年表
【244年】曹髦被封为郯县高贵乡公。
【254年】魏帝曹芳被废,曹髦被立为魏国皇帝。登基后,曹髦下令减少后宫开支,禁止奢华。同年,曹髦被迫赐予大将军司马师黄钺,并给予奏事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
【255年】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因废立之事叛乱,司马师率兵讨伐成功,但于归途中病逝。曹髦无力阻止司马昭继任为大将军,于是朝政继续由司马氏把持。
【257年】诸葛诞叛乱,司马昭率兵征讨,于次年平定。
【260年】曹髦发现权威日去,十分生气,于是召侍中王沉、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商议,欲出宫讨伐司马昭。王经力劝,曹髦不听。曹魏皇帝曹髦简介。王沉、王业二人将此事密报给司马昭,于是司马昭有所准备。曹髦自率数百仆人,鼓噪而出,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跑来劝阻,被曹髦手下呵退。中护军贾充又率众出来阻挡,曹髦拔剑亲自迎战,于是众人退却,但太子舍人成济在贾充的授意下持戈上前,将曹髦刺死。司马昭闻讯后假装大惊,将成济斩首谢罪,又用太后的名义,以不敬太后、自寻死路的罪名将曹髦的皇帝名位废掉。
265年11月12日,洛阳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受禅仪式,魏主曹奂被迫禅位,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继承皇位,建立西晋政权。两天后,曹奂迁居到金墉城,昔日的满朝文武都成新朝臣子,自然不敢相送。然而有一个人却不怕,他拉着曹奂的手,痛哭流涕的说道:「 ”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如今天下已经易主,晋朝取代曹魏,他还敢说自己是前朝的纯臣,这话传到晋武帝司马炎的耳朵,如果是别人肯定会被治罪,甚至还会被杀头,但此人却不怕,因为司马炎非但不敢惹他,还得叫他爷爷!那么,这位曹魏最后的忠臣到底是谁,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此人名叫司马孚,他的身份很特殊!司马孚的父亲名叫司马防,司马防有八个儿子,老大司马朗,老二司马懿,老三就是司马孚!司马孚字叔达,比二哥司马懿小一岁,出生于180年,他为人「 ”温厚廉让,博涉经史”,最初在曹植手下担任文学掾,后来调任太子中庶子,在曹丕手下做官。 曹 *** 后,司马孚「 ”与尚书和洽罢群臣,备禁卫,具丧事,奉太子以即位”。因此可以说,曹魏建立时,司马孚算是开国功臣之一。之后,司马孚一直担任皇帝的侍从官,深得曹丕的信任,「 ”转孚为中书郎、给事常侍,宿省内,除黄门侍郎,加骑都尉”。魏明帝在位期间,司马孚「 ”除尚书右仆射,进爵昌平亭侯,迁尚书令”。 ?其实,司马孚和二哥司马懿一样,也具有军事才能。吴国大将诸葛恪率军包围新城,「 ”以孚进督诸军二十万防御之”。司马孚计划周详,「 ”故稽留月余乃进军,吴师望风而退”。后来姜维进犯陇右,雍州刺史王经战败。朝廷「 ”遣孚西镇关中,统诸军事”,最后成功把姜维击退。 此时的司马家已经成为曹魏的权臣,但司马孚始终尊崇曹魏皇帝,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这些人不一样。260年,魏主曹髦被杀,「 ”百官莫敢奔赴”,只有司马孚「 ”枕尸于股,哭之恸”,还说道:「 ”杀陛下者臣之罪。”自从司马懿掌权以来,司马孚更加低调,「 ”常自退损,后逢废立之际,未尝预谋”。 ?然而曹魏还是灭亡了,还是被自己侄孙司马炎取代,司马孚以曹魏忠臣自诩,他无法改变这个结局。在曹奂迁居金墉时,只有司马孚敢去送行,因为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祖父。晋武帝对司马孚也很优待,「 ”封为安平王,邑四万户,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每次都用舆车将其接进宫中,「 ”帝于阼阶迎拜”,「 ”帝亲奉觞上寿,如家人礼”。 272年,93岁的司马孚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死前留下遗书,「 ”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他在遗书中以「 ”魏贞士”自居,依然说自己是曹魏忠臣,没有说自己是晋朝王爷,他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参考资料:1.《晋书》;2.《资治通鉴》
嘉平六年,司马师杀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李丰在中书两年,魏少帝常常召见他。司马师问李丰皇帝同他说了些什么,李丰不以实告。于是司马师怒,以刀镊打杀李丰。杀夏侯玄则是因为他与曹爽是姑表兄弟,张缉则是魏少帝皇后的父亲。三人都与曹魏的关系密切。同年,司马师逼皇太后废了魏少帝,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曹髦,字彦士,他是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曹丕一共有9个儿子,曹霖是曹丕的仇昭仪所生,在魏明帝曹睿时期,因为父亲曹丕对曹霖很好,因此,曹睿对弟弟曹霖也关爱有加。但是,这个曹霖却陛格暴虐,残害了很多自己的妻妾,此人在曹芳的嘉平元年就死去了,当时的曹髦才8岁。
有这样一个暴戾的父亲,童年时代的曹髦是不幸的。但是,曹髦正如他的字一样,是一位好学上进的青年。魏氏春秋记载,司马师曾经问钟会,皇帝是什么样的人,钟会回答: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这应该是很高的评价。曹髦还擅长丹青,他画的黔娄夫妻图,被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为中品。如果几年前曹芳没有被司马师废黜,他也不会被郭太后推举为皇帝,虽然曹氏逐渐败落,但曹髦也应该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然而,不幸的是,在这个多事之秋,他却被阴差阳错地推举为曹魏的第四任皇帝。
身为皇帝的他,自然就有了一份责任和担子。不过,自正元元年继位,到甘露三年司马昭平定诸葛诞的兵变,在这3年多的时间里,虽然曹髦也经历了毋丘俭文钦之乱、司马师之死和诸葛诞被杀,但总体上,曹髦并没有参与政事,而是在深宫中接受教育。三国志三少帝本纪记载,曹髦正元元年10月继位到正元二年9月,学完了尚书;魏氏春秋记载,到甘露元年2月,曹髦在太极殿东堂与群臣探讨学问,提出中兴夏朝的少康与创业之主刘邦,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个命题隐含着以德治国与以力得国的优劣问题,也显示了曹髦要做一个中兴之主的决心。倾向于司马氏的群臣开始的时候,大都提出刘邦的地位要高于少康,但是,曹髦却认为少康给天下带来安康,以德教化天下,应该比创业之主刘邦更可贵。同年4月,曹髦又深入太学,对易经尚书礼记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史书还称,曹髦引王昶的侄子王沈、裴秀、钟会、王经等人多次在太极殿东堂,研究学问,并称王沈为文籍先生,裴秀为儒林丈人。表面上看,曹髦似乎不关心世事,醉心典籍,然而,作为曹氏子孙,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他人窃取,心里当然不是滋味,他与一些文学之士频繁探讨学问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试图从中发现忠于曹氏社稷的人才,可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曹髦的努力注定不可能成功。
刚刚上台的时候,司马师突然死亡,让曹髦看到了一丝机会。但是,自己拉拢钟会的努力一直没有半点作用,这个机会瞬间就被傅瑕和钟会化解了,他们竟然明目张胆地违抗圣旨,把军队交给司马昭,并与司马昭一起回到了洛阳。也是从这一次起,曹髦退缩了,不敢再有奢望,而也正是曹髦的这次出击,让司马昭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即使郭太后,他也不放心了,谁知道这些主意不是这个老婆子出的呢?因此,在应对诸葛诞叛乱的时候,司马昭不得不将郭太后和皇帝也都带到军中。
面对诸葛诞的反叛,曹髦内心深处多么想诸葛诞能够胜利,打败司马昭啊!可是,事与愿违,司马昭老谋深算,一步一步地把诸葛诞逼到了死地。
而曹髦不得不又一次强颜欢笑,在司马昭诛杀诸葛诞之后,及时地把司马昭曾经驻屯过的地点丘头,改为武丘,以纪念司马昭的武功,并加封司马昭为相国、晋公。
得胜回来的司马昭与曹髦之间又开始了新一轮你来我往的太极推手。司马昭一直再三辞让,直到辞让了9次,终于没有当相国和晋公。
曹髦当然知道这只是司马昭的表演,他也对司马昭的这一套厌恶透顶。但是,司马家的人早已遍布朝廷上下,从高平陵之后,司马懿三父子早就不上朝堂了,而曹魏的政事全部都在司马懿父子的家中,这已成了多年的习惯,年轻的曹髦又能做什么呢?曹髦是苦闷的。当时各处都传出井中见到黄龙的祥瑞,这些祥瑞似乎预示着什么。甘露四年,当宁陵的井中再次出现两条黄龙的时候,群臣向曹髦道贺。面对着群臣,曹髦却说:龙代表着皇帝。如今,龙上不着天,下不在田,多次发现被困于井中,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祝贺的。
并做了潜龙诗: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盘踞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瓜甲,嗟我亦同然。
司马昭看了曹髦的这首诗,内心十分厌恶。
曹髦做了六年的傀儡皇帝,终于忍不下去了,于是在甘露五年四月的一天,曹髦决定与司马昭做最后一拼。他对近臣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尚书王经听后,赶忙劝道: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也。且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祸殆不测,宜见重详。
曹髦也是年轻气盛,从怀里取出讨伐诏书扔在地上说: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耶。
随后曹髦人宫将自己的决定禀告皇太后,可王沈与王业也是司马昭的人,他们赶忙跑去告诉司马昭,要他早作准备。曹髦禀告皇太后后,拔剑登车,率领殿中宿卫,宫中奴隶数百人,鼓噪而出。曹髦先遇着了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_。司马_的兵士看见是皇帝,不敢犯驾,一哄而散。很快,曹髦又遇到贾充,贾充是司马氏的死党,他的部众看见是皇帝,也想跑。这时候,有个叫成济的人问贾充:事急矣,当云何?贾充听后说,司马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
成济听贾充这么说,赶上去一枪,就把曹髦刺死在了车上。
消息很快传到司马昭那里。司马昭听说成济杀了皇帝,连忙赶到朝堂上,召集大臣们商量。司马昭问老臣陈泰:您说,现在叫我怎么办好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9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刘备禁酒谋士简雍巧妙纠正
下一篇: 曹操与曹丕:天壤之别的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