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太监系列:乱世中不能靠颜值吃饭

华里士 2023-07-19 17:11:19

承休以宦者得幸,为宣徽使,承休妻严氏,有绝色,衍通之。——《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第三》(译文:王承休以太监的身份得到宠幸,当上了宣徽使。王承休的妻子严氏,容貌极美,王衍和她私通。)

一个帅哥太监,居然可以有自己的老婆,老婆还是个大美人。

太监夫妇靠着颜值,先后受到了皇帝的宠幸,太监因此成了手握重兵的一方权臣。

这是成功的捷径?

一个混蛋皇帝,胡天胡帝。

皇帝排除万难,执意开启猎艳之旅,结果一次为期26天的旅行就断送了自己的王朝。

这是作死的节奏!

五代十国,十国中有个王朝叫前蜀。

前蜀只有短短十八年寿命,总共两个皇帝,老爸王建开国,儿子王衍亡国。

作为皇帝,王衍是幸运的。

中原大地打成一锅粥,四川偏安一隅,很是太平,还有不少人才躲避战乱来到巴蜀之地。

守住自己的摊子,积攒实力,未必没有窥视中原的机会,实在不行,借助地理的优势,自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是,仅仅七年,王衍就把老爸留下的大好基业败了个干干净净。

作为一个太监,王承休是幸运的。

王承休有着一张让少女脸红的英俊相貌,还有一个颜值爆表的老婆。

太监有老婆,在当时很正常,虽说是假凤虚凰,但照样是明媒正娶。

中原大地,后梁的朱温对太监执行灭绝令,王承休远在西南,没有危险。

如果,一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辅佐好自己的君主,一个太监也未必没有可能名垂青史。

但是,王承休脑子太过灵活,把聪明的劲头用错了地方,最终身败名裂。

王衍有着作为一个昏君的全面素质:日夜饮酒、爱好奢侈、卖官鬻爵、不理朝政,弄得乌烟瘴气。

王衍是一个双性恋。

王承休靠着一张脸,靠着花样百出的玩法,得到了王衍的宠信,基本上是前蜀版的韩嫣、董贤。

不仅如此,王承休的妻子严氏也半公开半隐蔽地和王衍好上了。

王衍觉得偷情很刺激,王承休也没当回事,反而把自己的老婆当成了筹码。

王承休对历史进行了一番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一定要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荣华富贵才会长久。

王承休找了个机会,向王衍提出,让自己当秦州刺史(今天的甘肃天水),同时要求在各支军队中挑选一批精兵,单独组成一支龙武军,由自己当司令。

龙武军和其他军队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其他军队的军饷都是自己解决的,而龙武军是吃国家预算的。

王承休提要求,他的狐朋狗友、时任成都市长的韩昭敲边鼓,王衍居然同意了。

王衍同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王承休许诺,说是去天水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从民间遴选俊男美女,供王衍享用。

又或许,王衍觉得和自己属下的老婆偷情,毕竟不太好,还是把王承休支得远一些比较好。

王承休带着新编组的龙武军来到天水。

第一件事就是把原来的市政府拆掉,然后大兴土木,按照皇宫的标准重新建造市政府。

第二件事就是从民间征发了许多俊男美女,进行全面的培训,同时,让画工为其中的佼佼者画像,派人紧急送往成都。

远在成都的王衍看见这些画像,淫心萌动,巴不得一下子飞到天水。

成都距离天水差不多近700公里,一个皇帝离开首都,跑那么远,只是游山玩水,又不是打仗,肯定是不合适的。

太后阻止,大臣血谏,都不能动摇王衍的决心。

公元925年十月初三,王衍一行数万人,从成都出发,目标天水。

这也是王衍人生最后一次旅行。

就在王衍开始旅行的时候,后唐王朝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秘密准备攻蜀。

选择蜀国作为攻击目标的原因很简单:蜀国皇帝傻钱多粮食多。

王衍一行走走停停,游山玩水,才到达离成都不到一百公里的广汉,就得到了后唐军队进攻的紧急军情。

王衍以为这肯定是那些阻止自己去天水的大臣弄出来的幺蛾子、假情报,王衍把情报往旁边一扔,继续北上。

又过了几天,边关被后唐军队攻破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王衍终于不蛋定了,急急忙忙回程,于十月二十九回到成都,结束了为期26天的天水之行,连三分之一的路程都没有走完。

前蜀王朝进入倒计时。

战事进展之快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前蜀军队完全没有利用有利地形节节抵抗,不是撒丫子逃跑,就是望风而降。

才一个多月,基本没有像样的战斗,后唐军队就兵临成都。

王衍看见大势已去,让手下把自己绑起来,出城投降。

而这一天距离后唐军队出师,只过了短短70天,基本上相当于一次武装游行。

至于远在天水的王承休,白白掌握着一支前蜀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却没有一点作为。

直到听说后唐军队已经长驱直入,才带着龙武军以及随军家属一万多人,绕道回师。

一路上,王承休的军队遭遇了少数民族的趁火打劫,遭遇了翻山越岭的艰难险阻,遭遇了军队溃散的窘迫处境。

等到了成都的时候,一万多人的队伍只剩下几百人。

唐军统帅询问一到成都就投降的王承休:“你身为蜀国重臣,手握精锐之师,为什么不抵抗我唐军的进入?”

王承休战战兢兢抬起英俊的面庞,回答说:“都是因为大王的军队还没有进入蜀中,没有门路投降的缘故啊。”

这样的人有何用处?咔嚓一刀!王承休真的成了死太监。

夫妻都得到皇帝的宠幸又怎样?

有军队、有地盘又怎样?

乱世中,想靠脸蛋吃饭,不靠谱。

你觉得哪位演员在作品中最自我化,导致你看他(她)出演的作品都是一个感觉?

黄晓明被讽“演什么都像自己”。

黄晓明,中国内地男演员,江湖人称黄教主。物五官还算周正,身高难以言表,一身黝黑的皮肤闯天下。黄晓明根正苗红,科班出身,和赵薇是同班同学,于2001年惊艳亮相与《大汉天子》而成名,星路事业一时不可限量。凭借着被某物砸中的运气愣是坐拥神仙姐姐刘亦菲,右抱angel天使宝贝,一个个八卦头条引得汪峰羡慕嫉妒恨。此后数年更是主演了无数改编剧,代表人物韦小宝和杨过,被进入后现代娱乐的观众们怒批“演什么都一个样,都是他自己”。那么如何看待他的演技呢?

当我们想要评价教主的演技的时候,他那一抹微笑是无法避免的,部分观众也由此说他“不会别的表情”。这里说明一下,并不是每个演员都能做到嘴角下巴都是戏的,黄教主独创了这种表演模式被人们误解罢了。他擅长通过嘴角上扬的角度不同来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情绪,同时又在不经意间流露除了自己的特质,这就是被人们误解的原因,也是黄教主的演技高超的地方啊!这里为黄教主申明一下,我们并不是没有演技,而是我们太高明了,你们不理解罢了。

不少人欣赏黄晓明是从杨过开始的,这里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来分析一下教主的演技。这个角色前期和后期的性格、年龄、人生阅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对所有演员来说都有很大的难度,何况教主当时正年少,所以大家不要要求那么严格嘛。黄晓明用自己独特演技来诠释杨过年少的时候,嘴角微微上扬,以示少年人的俏皮和腼腆,非常到位;少年时,眼神清澈、嘴角带着一缕不羁的笑。而后期的时候,放浪形骸、豪侠之气飞扬,微扬的嘴角变成了张嘴呐喊。于是乎,杨过从懵懂的少年到中年的西狂就通过教主的独特演技完美地呈现了。

一个能够演杨过的人,是很难演好韦小宝的,但是黄教主做到了。韦小宝作为一个假冒的太监,一个会讨好主子的太监,他的聪明伶俐、诡计多变被教主给演活了。特别是扮上了女装,简直迷死人了,比贾乃亮、陈晓的女装好看多了,演女人不也是演吗,也是需要演技的呢。每一个场景你都能够看到不同的眼神和气场,只是表情都一样罢了。算了,何必追求那么全面呢,毕竟电视剧对演员的要求偏低,马马虎虎凑合看就好,不就看个热闹吗?况且看《鹿鼎记》不就是看热闹的吗。

作为一个很火的演员,不能只靠颜值吃饭,当然自身的包袱也不可能就这点,总得有点真本事吧,教主也并不是人们看到的那么一无是处,他的演技也不止那么简单。我们再来回到杨过这个角色,小编看了多遍,一定要对那些说教主只有一个表情的人实施打脸,教主表情很丰富啊,怎么可能就一个表情呢。杨过生气、欣喜、激动时候的表情教主就诠释地很到位啊,为什么观众朋友们都没有发现呢?为了让大家路转粉,我非得拿出这些证据来,让大家看看,教主的演技是多么的精湛。

《成化十四年》:被一名“宦官”圈粉

《成化十四年》大结局了,才发现特别值得一看。

说明一下哦,完全不是打广告,或者宣传。喜欢推理、探案、悬疑的朋友都值得一看。

NO·1? 颜值担当—汪植。王植是一名宦官,是西厂指挥史,但却是我认为的最帅、颜值最高的人。汪植是西厂的总督,人称“汪督公”,虽然看起来冷冰冰,但是却是一个重情重义、三观极正的人。真的是超乎我的意料,这么帅的哥哥竟然不靠脸吃饭……一名宦官,一名西厂的督公,也会很重情义。对君主“忠”,对朋友“义”,对恩人“义”,对弱者“怜”。

汪植—最佳好友

NO·2 武功担当—隋州。隋州是北镇抚司的百户,是一名锦衣卫。功夫极高,外表高冷,内心温暖的大哥哥。对朋友很够哦,没有架子,钱也都是小事。朋友有难,倾尽全力,也要必定相助。朋友落难,雪中送炭;弱者深陷囹圄,出手相助;歹人作恶,绝不姑息。

隋州—择夫的不二人选。

NO·3 唐泛—智商担当。唐泛,一名顺天府的从六品推官。唐泛,不仅智商过人,还是一名吃货,简直就是“吃播”界的鼻祖!对食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要求。呆萌、傻白甜、吃货,除了智商高和重情重义,我就找不到其他过人之处了。不过,白白净净,典型的文弱书生,我甚至怀疑唐泛的扮演者—官鸿出演过《白蛇传》,很适合演许仙滴嘛。

宦官黄皓是如何一步步权倾朝野的,诸葛亮为什么不除掉他以绝后患?

黄皓他作为一名宦官,天天待在皇帝身边,又善于玩乐,巴结取悦皇帝,从而获得皇帝的宠信,为他日后升迁奠定基础。刘禅宠信宦官黄皓。黄皓便阿谀献媚,处心往上爬。他不仅善于阿谀奉承,而且善于用鬼神巫术来欺骗统治者,使统治者对他十分信任。黄皓善于结党,与朝廷大员陈祗互为表里,干预蜀汉政事。陈祗死后,甚至做到专秉朝政。

宦官黄皓是如何一步步权倾朝野的?

出生布衣,地位卑微,鲜为人知的黄皓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不知不觉就成为了一个叱诧风云的大人物。很多人就好奇这个黄皓为什么能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并且把蜀国玩弄于股掌之中。凡事有因必有果,我认为他之所以能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主要有三个因素。

其一:自身因素,黄皓会来事!

这个黄皓虽然出身卑微,但是老天给了他一个好脑子,会说话会办事。在蜀国时,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有军队里的人,也有朝堂上的人。他当官后更是拉帮结派,排除异己。朝堂之中的势力基本都是自己的。根本没有人敢和他对抗。姜维虽然是手握重兵,但是在朝堂上没有自己的势力,只能是任由黄皓兴风作浪!

其二:环境因素,蜀国无忠臣!

当时的蜀国在刘备去世后一蹶不振,整个蜀中唯一厉害的人姜维并没有得到后主刘禅的信任。而且当时姜维主张北伐,遭到了朝堂中大臣们的竭力反对,姜维在蜀中是孤立无援的地位。尽管姜维多次向刘禅请示杀死黄皓,但是刘禅不听。反而把大部分权力给予黄皓,这导致黄皓在蜀中更加肆意妄为,耍弄朝政。

其三:特殊因素,奸贼配昏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刘禅一心想要把权力集中,于是就想尽各种办法来削弱大臣们的权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同时他又大量培养自己的亲信,而黄皓与刘禅从小一起长大,刘禅对黄皓很是放心。在这一层关系下,黄皓得以在蜀中把弄朝政。

诸葛亮为什么不除掉他以绝后患?

一、当时的黄皓还不是什么显赫的人物,在宫中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虽然在宫中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无奈诸葛亮太强势,刘禅的话都没有什么分量,何况是黄皓呢?

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太监要作威作福,一般都是仰仗其后台老板皇帝,如果连皇帝都没有什么发言权,那太监就彻底焉了。很明显,诸葛亮更强,而诸葛亮明显对太监没什么好感,否则不会在《出师表》里对刘禅强调,要亲贤臣,远小人。所以,黄皓即使在宫中有地位,也不敢放肆,否则被诸葛亮逮住了,就没命了。而诸葛亮整天忙于军国大事,说不定连黄皓这个人是谁都记不住,哪能去除掉他呢?

二、诸葛亮一向崇尚法制,强调依法治国,他在蜀国执法虽然以严峻著称,但是判刑都有依据。

他对黄皓本身也不过了解,所以不会去抓他;就算他知道了黄皓是个十恶不赦的人,但是当时还没有表现出来,而没有证据,他就不能抓人,否则就违背了他的法制精神。

我们知道,蜀国建立之后,其内部的争斗从来没有停止过,各派势力一直在争权夺利,而诸葛亮极力维护内部团结,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执法公平,让大家都无话可说。所以,即使他预知了黄皓在他死后会作恶,也不会无凭无据就杀了黄皓,失去法制基础,因小失大,引起朝廷内部的剧烈争斗。

结语

而黄皓严格来说的确算是诸葛亮的一个失误吧,诸葛亮在世的时候,没有任何察觉到黄皓的危险性,因为当时诸葛亮的管理十分的严格,就连刘禅想做什么都需要征得诸葛亮的同意,所以这时候难免就会存在一些失误。而还有一点就是黄皓这个人开始弄权的时候是在诸葛亮死了差不多二十多年以后才开始的,所以从时间上来说,没有察觉到也是正常的。

溥仪退位后,紫禁城里的生活有多奢侈?一个月要3万斤肉,4千只鸡

众所周知,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6岁登基,9岁大清就垮台了。大清灭亡之后,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溥仪等皇室成员获得了多项权益,其中包括:溥仪保留皇帝尊号,享受皇帝礼遇、新 *** 每年给皇室拨款400万元用于其日常开支、清室可以永住紫禁城、皇室财产私有,受 *** 保护等等。 从理论上说,溥仪退位后除了没有行政权力,其他方面基本都和以前没有区别,宫里一切规格照旧,而且每年还能得到新 *** 的400万元生活费,可以说是既享受了皇帝的待遇,又不用操皇帝的心,简直比神仙都要幸福。但事实上,由于当时中国国力孱弱,再加上北洋 *** 腐败严重,这笔款项经常不能到位,使得溥仪和皇室成员们的「 ”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甚至一度到了要变卖宫中宝贝维持生计的程度。 溥仪(影视形象) 所谓皇室的「 ”基本生活”是什么标准呢? 根据溥仪后来的回忆,清室成员在他退位之后,依然过着和清朝时期一样的日子,紫禁城里除了没有文武百官上朝之外,其他的一切照旧,全部按照过去宫里的规格来。在这里因为篇幅的关系,我们就拿吃饭这一项来简单讲解一下,毕竟当时紫禁城里花费最大的就是这项支出了。 古代皇室用膳讲究排场,菜要多,要奢华,每餐不摆几桌都感觉太寒酸。溥仪退位后,紫禁城里用餐场面最豪华的是裕隆太后,她沿袭了慈禧太后时期的排场,每餐上百个菜。其次是溥仪,他比较低调,按照规制,他每餐大约30个菜,摆5桌,两桌家常菜,三桌点心和小菜,冬天还得加一桌火锅。 可是就是这样奢侈的生活水平,溥仪还不爱吃,他说御膳房的饭菜每次都是提前几个小时就做好了放着保温,菜放时间长了不好吃,他爱吃太妃们的饭菜。 溥仪 您道这太妃们的饭菜为什么好吃?原来太妃们也不爱吃御膳房的饭菜,每次上菜之后都和溥仪一样,放在一边不动,然后吃自己的小灶,也就是由她们自己聘请的高级私人厨师做的菜。根据溥仪的回忆,当时太妃们每次吃饭前也都会给他送一些过来,基本二十多个菜。如此说来,太妃们小灶的菜式应该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可谓极尽奢华。 溥仪曾经根据内务府的账本算过一笔账,他们一家六口人(溥仪没结婚时有5个太后、妃),一个月要吃3960斤肉(主要是猪肉),388只鸡。 而整个皇室成员包含太监等佣人每月需要多少呢?猪肉14642斤!这还仅仅是「 ”分例”,宫里每天还会给大家加菜,算上这个的话,每个月要3万多斤猪肉,4千多只鸡,上千斤猪油,折合每月耗银1.4万两。 另外,还有穿衣、出行、办事、送礼、购买奢侈品等等,每一项开支都是不菲的。在内务府的一份账目文件中我们看到,清室在1916年全年的总开支为279万两白银,折合银元三百多万块。由此看来,这《清室优待条件》中规定的每年四百万元拨款数额的确是经过仔细计算的。 溥仪(中) 如果当时的北洋 *** 每年都能够按时按量拨款,那溥仪他们应该也还勉强够维持生活开支,但实际上从1916年之后《清室优待条件》中规定的经费年年拖欠,这使得宫里的开支周转不过来,溥仪严重缺钱花。而当时的皇室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于是就想到一个办法:变卖、抵押皇宫里的宝贝,用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当时的紫禁城,虽然经过西方列强两次洗劫,但据溥仪所说,大部分的的宝贝都还在,因为紫禁城里的宝贝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什么程度呢? 1922年的一天,溥仪偶然发现一间房子的大门上贴着厚厚的封条,便叫太监去打开看看,结果发现房子里面全是大箱子,挨个摞着有天花板那么高,而且箱子上满是灰尘,还贴着嘉庆年间的封条,估计有几十年没人动过。溥仪打开一看,里面竟全是手卷字画和非常精巧的古玩玉器。一番研究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里放着的是乾隆皇帝平生喜爱的珍玩,他去世之后,嘉庆皇帝下令将这些东西全都封存起来,足足装满了好几个宫殿,溥仪看到的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我们试想一下,紫禁城从明朝朱棣时期就开始作为皇宫,一直到溥仪退位的这段时间,前后500年的时间里,中国大部分的宝贝都会流向这里,光是乾隆帝的收藏就装满了几个宫殿,紫禁城的珍宝数量便也可见一斑了。 溥仪(中) 而在溥仪发现乾隆藏宝的房间之前,从1912年清 *** 倒台之后,宫里就因为经费开支问题,一直不停地往外变卖宝贝,维持生计。除此之外,因为皇家没有了实际权力,使得宫里从上到下都在暗地里偷东西出去卖,肆无忌惮,最猖獗的时候,溥仪结婚第二天,皇后婉容的凤冠上的珍宝竟全被拆下来,换成了赝品。后来溥仪发现这个情况之后愤怒地说:整个宫里的人都在偷我的财物。 可是溥仪不知道的是,那些帮他拿东西出去卖钱的,其实也在他的搞鬼。但因为当时紫禁城中的所有人都在偷东西,都在搞鬼,所以根本没人去帮助溥仪监管,或者向他告密,溥仪也因此一直蒙在鼓里。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庄士敦的英国人来到紫禁城给溥仪当老师,才向溥仪告知了这件事情。他说自己住在地安门街上,这里最近新开了很多古玩店,有一些是宫里的太监开的,那些帮宫里卖东西的人,都是按重量往外卖的,但宫里的东西都是稀世珍品,怎么能按重量卖呢?除非他是个傻子。 溥仪听了这番话,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一直在被宫里的人蒙骗。 庄士敦(左一)和溥仪 这一天,溥仪刚好听说内务府又要卖东西,这次卖的是一座一人高的金塔,于是他就想去证实一下庄士敦的话。他问内务府的人,这个金塔弄出去打算怎么卖。结果这些人真的说是按重量卖,溥仪一听这话,立刻就怒了,对这些人大骂道: 「 ”这除非是傻子才干的事!你们就没有一个聪明人吗?” 大概意思是:你们这些人都是傻子吗?稀世珍宝你给我按重量卖? 挨了一顿臭骂之后,内务府的人不知道从哪得知是庄士敦告的密,于是专门把金塔抬到庄士敦的家里,说是皇上请他代售,其实是暗地里想报复庄士敦。结果这庄士敦根本不吃这一套,又将他们一顿臭骂给骂跑了。 溥仪和婉容 当时的溥仪虽然名义上是紫禁城内的皇帝,但是对于手下欺骗自己这个事情,他也拿这些人没有办法。在后来的回忆中他也说过,在自己被赶出紫禁城之前的那几年,他甚至连太监也不敢得罪,明明知道这些人在宫里偷东西,却不敢揭发或者惩罚他们,生怕太监们晚上报复,将自己害死。 有一次,宫里的一个总管因为打骂犯错的太监,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被受罚的那个太监连捅数刀,住进了医院。当时这个事情把溥仪吓得不轻,他从此晚上不敢睡觉,连侍卫他都不敢相信,晚上让皇后婉容给自己守夜,而且睡觉时手里还得拿一根棍子防身。 作为一代皇帝,溥仪这退位之后的十多年里从面看上去是极尽奢华,实际上却是相当悲催的。 但我们纵观溥仪的一生却不难发现,他的人生中遇到过很多次大的波折,但每一次他都能够从容应对,并且化险为夷,我想这其实是和他做人的方式有很大关系的,我们从上面这个太监偷盗的事件中可以看出,溥仪这个人很能隐忍,他不会轻易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他的这个优点对于他日后在天津、东北、甚至是苏联、战犯改造营以及解放后的生活中都有很大帮助。 古人常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溥仪的一生,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潮流的风靡云蒸,还有溥仪乱世中夹缝求生的处世之道。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巧妙应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呢?在文章的最后,我向大家推荐一套受益一生的五本书: 鬼谷子墨、菲定律、狼道、人性的弱点、羊皮卷,这是古今中外最为著名、最为经典、最为实用的为人处世参考书。 目前,因为平台倡导全民读书,所以出版社给咱们百度用户的价格非常之低,在11月20日之前购买,五本书只要58元包邮。(点击下方商品即可购买) 好书分享5册鬼谷子墨菲定律人性的弱点卡耐基羊皮卷有书共读 ¥58 购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9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