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和士开生平简介和士开有哪些历史事迹,

历史典故 2023-07-19 11:25:56

和士开是奸臣中的奸臣,武成帝高湛就是被他间接害死的,就因为他赶走了高湛的专属医生,结果高湛发病起来却无人可救,呜呼哀哉!

可是,高湛就是信任加喜欢这个和士开呀,两人的缘分就是这么深,怎么扯也能扯到一块儿去。

和士开在皇帝高湛、太子高纬以及皇后胡氏三个人那里都能吃得开,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拥戴和巴结。讲一个比较有味道的故事吧,有一次和士开得了伤寒病,大夫来看了也不见好,那些巴结奉承和士开的人听说以后,天天带着礼物来探望和士开,有的还讲笑话逗和士开开心,把和士开认作干爹。

就算他们做到了这个地步,和士开的病还是没有好起来,于是大夫就说了,和大人,你这个病太厉害了,估计只有服用黄龙汤才能痊愈!

和士开一听就想吐,黄龙汤?确定没骗我?不是整我?要知道那黄龙汤可是人的大小便之物呀!

和士开生平简介和士开把头一撇开,摆出一副我坚决不肯喝的架势。这时刚好有一个探病的人来到和士开的家里,他听说和大人必须得喝黄龙汤才能好,又见和士开不肯喝药,他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拍马屁的机会,当即拿过大夫手里的药碗就对和士开说道:“和大人,您不用担心,这药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喝的,我来试一试,您看了就知道了!”说完他就把一大碗黄龙汤给灌下了喉咙,面不改色。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和士开,可能是这个人的举动鼓舞了和士开,最后和士开终于答应喝药,勉勉强强才把一碗药喝完了。

巴结和士开能得到很多好处,比如解德选只会看相,结果就因为巴结到位,竟坐到了府参军的位置。

那些巴结和士开的人,还在和士开母亲去世以后,专程跑到和士开母亲的葬礼上吊丧,一个两个哭得就跟自己亲生母亲去世了一样。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京城之人的笑谈呢!

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来往的商贾,都唯和士开马首是瞻,和士开因此敛聚了很多财宝。估计绝不会低于清朝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了。

巴结和士开的人只多不少,但是厌恶和士开的人也不少,朝中只有河南王高孝瑜和琅琊王高俨敢真正站出来对付和士开。

当时和士开与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氏有染,胡氏借口学槊得到高湛的许可,让和士开来当老师,可以不避开外人与和士开亲密相处。河南王高孝瑜非常反对这件事,就上奏劝说高湛不要让和士开与胡皇后单独相处,说胡皇后是一国之母,不能与臣子有肌肤之亲。高湛采纳了高孝瑜的劝谏,结果高孝瑜就被和士开给恨上了。和士开怀恨在心,诬陷高孝瑜,最后高孝瑜被赐死。

高湛死后,太子高纬继位,高纬和高湛一样宠信和士开,而且他必须看在胡太后的面子上忍让和士开三分,毕竟和士开和胡太后的关系已经公开化了。高纬不能动和士开,可琅琊王高俨却忍受不了和士开为祸朝纲,他知道胡太后的妹夫冯子琮素来与和士开不合,便利用这层关系,联合冯子琮,派兵在深夜埋伏在和士开上朝时的必经之地,刺杀了和士开。

和士开玩火自焚,他这一生套路了无数人,最后也死在别人给他下的套里,也是得到报应了!

和士开死后,胡太后又悲伤又气愤,但是人已经死了,她害怕手握重兵的高俨,只好忍让一二。高纬见自己都不敢动的人高俨居然敢动,忌惮高俨的势力,于是也派人暗杀了高俨。

和姓起源及简介 姓和的名人有哪些

导读: 和姓是占中国人口较多的第二百九十三位姓氏,鲁、豫、冀、晋是和姓集中的地区。当今和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3%,总人口大约有16万。那么,和姓的起源是什么?和姓氏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和的名人有哪些呢?快点随我了和下和姓起源及简介吧。

和姓起源及简介

汉族和姓源出有二:官名和芈姓。

第一支出自官名。相传羲和为帝尧时掌天地之官,和仲为帝尧时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和叔为帝尧时治朔方之官,掌冬天之政,他们的后裔中有以官名“和”为氏者。这支和氏的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

第二支系自芈姓。春秋时楚人卞和,相传他觅得玉璞,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假的,先后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着璞哭于荆山下,王使人雕琢其璞,果得宝玉,称为“和氏之璧”。卞和之后以名为氏。芈姓和氏的历史大约有2600多年。

历史上和姓的分布和迁移

宋朝时期,和姓不足1万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福建等地。

明朝时期,和姓大约有2万4千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福建、湖北等地,山西是和姓的第一大省,集中了全国和姓人口的四成。

当代和姓的分布

当代和姓的人口大约有16万,为第二百九十三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3%。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和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云南、北京等省市,山东居住了和姓总人口的25%,为和姓第一大省。

和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鲁冀晋大部、河南、京津大部、内蒙古中部、陕西东北、鄂皖苏北部、甘肃西南、青海东南、云川大部、贵州西部,和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8%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居住了大约69%的和姓人群。

历史上姓和的名人

《中国入名大辞典》收入了和姓历代名人28名,占总名人数的0.06%,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一十八位;和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一十八位;和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六十位;和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1%,排在并列第三百六十三位。

和姓历代重要人物有:三国魏西陵乡侯和洽,吏部尚书和迪;西晋太子少傅和峤,尚书令和郁;北朝北齐尚书令和士开,北朝北魏仪州I刺史和安,平原太守和跋,龙骧将军和归,司空和其奴;隋朝泗州刺史和洪;唐朝柘州剌史和逢尧;五代时诗人、后梁贞明进士、后晋中书侍郎平章事和凝;北宋太常博士和岘,德顺军指挥使和斌,威州刺史和诜;明朝刑部侍郎和文,左都督、靖安伯和勇,成化进士和鹏。

和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2.4%,A型占29%,B型占29.3%,AB型占9.3%。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6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