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苏绰是谁,苏绰是怎么死的,

华里士 2023-07-19 11:25:01

苏绰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与西魏实际掌权者宇文泰一道造就了政治澄清,内部团结的西魏。

苏绰是曹魏侍中苏则九世孙,与哥哥苏亮并称“二苏”。他自幼好学,又极聪慧,博览群书,长大有才学。

堂兄苏让担任汾州刺史时,宇文泰为他践行,期间询问他家中是否还有有才干的子弟。苏让于是举荐苏绰。苏绰被宇文泰任命为行台郎中。

虽然是由宇文泰任命,但是宇文泰事情繁多,哪里有空去了解苏绰。所以苏绰工作了一年多,也没有被宇文泰重新提起。等到后来苏传授上司周惠达应对太祖询问之语受到宇文泰肯定,询问之下,苏绰才重新进入宇文泰眼中。

宇文泰将苏绰任命为著作佐郎,后来在与宇文泰前往昆明池观鱼之时,受到宇文泰大肆赞扬。

宇文泰原本兴起去钓鱼,途中看见汉代的仓库,于是询问此地故事。左右亲信都没人知道,有人提议说苏绰博览群书,请他来问。

宇文泰召见苏绰,果然苏绰对当地之事如数家珍,历史名人事迹全都知之甚详。宇文泰听的兴起,干脆取消了去钓鱼的行程,倒转回去,与苏绰彻谈一昼夜,对他越发重视。

苏绰向宇文泰讲解了不少帝王之道,宇文泰深以为然,此后开始重用苏绰。任命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预决定机密大事。

政治上,宇文泰和苏绰十分合拍,两人共同将西魏建立成了一个团结对外,国力迅猛增长的国家。而苏绰本人虽然权利越来越大,但是却舍小为大。他本人勤俭朴素,不贪财,家里也不经营产业,家产不丰。

其实苏绰本人在经济上很敏锐,非常善于经营,但是他却将这份心都用在了国家上面。将国家大事当作自己的分内职责,勤于政务,最后在公元546年积劳成疾去世。

苏绰学习能力出众,很有才学,尤其善于算术。他曾创制计帐、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宇文泰作为西魏的实际当权者,苏绰向他提出了不少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建议。而其中最神奇的一条,就是建议宇文泰用贪官。

这就很奇怪了,一般来讲处置贪官还来不及,怎么能用贪官任职呢?苏绰的用贪官,不是平白的用,而是要善用。

宇文泰曾问:“用贪官,肯定要引发民怨,这怎么能行呢?”

苏绰竟然说:“民怨大了之后,就杀贪官,为民伸冤。到时候将他贪污所得,都放进自己的腰包。这样既不背恶名,又能壮大实力。”

利用贪官培植党羽,用贪官消除异己,杀贪官收买人心,将贪官的财产充盈荷包。也许这就是玩弄权术的艺术,但不得不说,懂权利的人果然心都是“脏”的。

苏绰定律简述

苏绰定律简述如下: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用官。” 宇文泰问:“如何用官?” 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宇文泰问:“贪官何以用?” 苏绰答:“你要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别人好处。而你又没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们权,叫他们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可以拥权自肥了吗?” 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力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苏绰答:“他能得到的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力,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力。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稳固了吗?” 宇文泰问:“既然用贪官,何以还要反贪官?” 苏绰答:“这就是治术精髓所在。”宇文泰问:“奥秘何在?” 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无官不贪?不怕官贪,就怕官有异志。故以反贪之名,剔除异志贪官,保留听话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得到民众的拥戴。其二,贪官只要贪,你就有把柄在手,他敢异志,自找死路,故必与你同心同德。” 宇文泰问:“如果任用贪官而招惹民怨怎办?” 苏绰答曰:“ 祭起反贪大旗,广作宣示,使天下皆知君王心系天下,尤恨贪官。” 宇文泰问:“贪官民怨太大当如何处置?” 苏绰:“杀之可也。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又可收其财,何乐而不为?要而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

?9.B
10.B
11. A
12.①(苏绰)在职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赏识。
②周文帝就把苏绰叫来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
③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在手掌之中。
9.A 除:授官 C 赞成:帮助完成 D 处分:处理安排。
10.以:把/因为 A 向 C 于是 D 就。
11. 当时尚未委以重任。
12.无
【参考译文】苏绰字令绰,年轻时喜欢学习,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计算的方法。他的从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宇文泰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分别时,问他:“你家的子弟里面,谁是可以任用的?”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为行台郎中。在位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赏识。不过行台的各位官员遇到疑难的问题,都是向苏绰请教然后决定。各部门的公文,苏绰又为它们拟定条款格式。行台中的官员都称赞苏绰的才干。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回答,请求出外面找人商议。于是叫来苏绰,把讨论的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即为他酌情裁定。惠达进入里面呈报,周文帝叫好,问:“谁为你出这个主意的?”惠达说出苏绰的名字,并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不久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有一次,苏绰跟随周文帝和公卿们去昆明池看鱼,走到城西汉代原来的仓池,周文帝回头问左右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有人说:“苏绰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请问他吧。”周文帝就叫来苏绰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周文帝更加赞赏,于是跟他并马徐行到昆明池,忘记了看鱼,结果连网也没张就返回长安城。于是留住苏绰在府里一直到夜里,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周文帝整理衣裳端正地跪着,不觉膝行到了前席。就这样一直谈论到天亮也不觉得厌倦。第二天一早,周文帝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奇才,我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从此对苏绰的宠信日益深厚。
周文帝正想改革时政,以求拓展强国富民的路子,所以苏绰能够全部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辅佐周文帝成就大事。他又拟了六条诏书,奏请施行。第一条先修心,第二条敦教化,第三条尽地利,第四条擢贤良,第五条恤狱讼,第六条均赋役。周文帝非常重视,经常把它放在座位旁边。又命各部门官员熟读它,那些不能通晓六条诏书以及计帐方法的刺史太守县令,不准担任官职。
苏绰生性节俭朴素,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因为四海还没有平定,常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凡经他推荐的人,都做了高官。周文帝也诚心诚意地委任他,而没有闲话。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而交给苏绰,如果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等到周文帝回来,禀告他知道就可以了。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在手掌之中。长期思虑劳累,于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苏绰死在任上,时年49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6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