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三国时期的跳槽者

历史典故 2023-07-19 07:41:26

在现代“跳槽”成了大热词。其实历史上不乏此现象,就拿三国时期说说。刘备先依附刘焉,后来跟过袁绍、曹操这些“大企业家”,还跟刘表干过,甚至和吕布谈过“合作”。这种人不在乎有多高的职位,他更在乎能否快速学完所在单位的精华。通过游离于各个单位之间,刘备汲取各方经验,为创业做准备。而与刘备正相反的就是吕布,吕布原是丁原的义子,董卓派人带着金珠宝马去“挖角”,吕布就砍了丁原的脑袋,转身拜了董卓当干爹;王允巧施连环计,吕布就认王允当义父,英勇地把董卓刺于马下;白门楼上,战败被俘的吕布向当年称兄道弟的曹操乞降,还不忘加一句“愿拜为义父”,不过曹操不乐意步前两位干爹的后尘,一根绳索结束了吕布的跳槽生涯。吕布可以说是三国第一猛将,论能力自然不差,但他却没有成就功名,反而英雄早夭,其原因就在于他太没规划性,可称得上是三国中的“跳槽王”。但这个“跳槽王”最终却成了“跳槽亡”,成为三国时期最失败的跳槽者。(摘自《大连日报》)

三国跳槽最频繁的人,为何一生换了八个主公,连贾诩都望尘莫及?

三国是一个群星璀璨的一段历史,当时的谋士和将军们流动性极高,吕布曾经因为换过三个主公就被张飞叫做三姓家奴,吕布每次听到这个称呼都非常的愤怒。有一个人跳槽的次数非常的多,他的一生换了8个主公。这个人就是许靖,他小时候就特别聪明伶俐,几岁的时候就熟读诸子百家。当时的人们都觉得他长大了,是个国家栋梁。

他也一直以这个身份来定位自己,成年之后就被人推荐做官,当时董卓在朝廷之上,很多大臣们都不想和他一个队伍,董卓也拉拢一些人为自己所用,于是不断的提拔年轻的文官,希望得到他们的忠心,许靖就在提拔的名单里面。后来董卓去世了,许靖就逃到了老家避难。

当时的汝南太守孔伷是他的第2个主公。他的主公心力憔悴,死在了上任的途中。后来袁术过来了,于是他就怕牵连到自己,逃到了江东,投靠了吴郡太守许贡。这是他的第4个主公,以老师的身份带他。但是这个人也因为骂孙策是乱臣贼子被杀掉,于是徐靖连夜逃到了会稽,投靠了太守王朗。

他们两个之前就是朋友,所以一起聊天非常开心。但是不久之后,孙策也率领军队来了,许靖只能够到最南边的交州投靠了士燮,这是他的第6个主公,后来他又辗转到了刘璋这里,这个是他的第7任主公,后来刘备到达了,许靖就投降了。刘备看不起这样的人,也接受了他的投降。在他的第8位主公之中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三国哪一人喜欢跳槽,跳一个克死一个,最后只能自立山头?

说起三国的跳槽牛人,大家肯定会想到吕布,因为他三次跳槽,三次做别人的义子,被张飞笑称为“三姓家奴”。但是要说三国时跳槽最牛的人,恐怕还要数刘备、张飞、关羽他们三兄弟,如果在张飞的认知里吕布是三姓家奴,那么他们三兄弟就要“八姓”了。



我们都知道刘备三兄弟出身都卑微,但是志向都远大,起初刘备带着兄弟投奔了自己的老师卢植,不过没待多久,卢植就被朝廷以“惰慢军心”的罪名逮捕了。刘备三兄弟接着投奔了朱隽,朱隽也非常的重视刘备等人,并且和刘备一起攻打张宝,朱隽立了大功,被封为车骑将军,刘备没有后台,只得了安喜县尉。



本来县尉做的挺不错的,但是张飞却将朝廷的督邮给打了,这可是大罪,没有办法,刘备只好带着兄弟逃离了安喜县,投奔了代州的刘恢。但是刘恢志向短浅,刘备等人也得不到重用,刘备再次的跳槽,投奔了比较有实力的公孙瓒。后来经公孙瓒的举荐,刘备当上了平原相,但是小小的平原怎能留住刘备的心。刘备不仅带走公孙瓒留给自己的兵马,连公孙瓒的大将赵云一块带走,投奔了陶谦。后来陶谦去世,刘备接手了徐州,不过没过多久就被吕布给夺走了,走投无路的刘备只好和吕布讲和,暂住在小沛。



刘备也是个有仇必报之人,联合曹操一起攻打吕布,并且因为说了一句话,借曹操之手杀死了吕布。不过刘备也知道曹操不信任自己,时刻的防着自己,就找了个借口离开曹操,投奔了袁绍,想要联合袁绍一起讨伐曹操。不过袁绍也不重视刘备,没办法,刘备之后施计出走袁绍,投奔了刘表。虽然刘表和刘备同时宗亲,但是刘备的到来却抢走了别人的饭碗,刘表的手下蔡瑁时刻想要除掉刘备,无法,刘备等人只好再次的离开。



悠悠晃晃十几年,刘备投奔了八家之多,到最后什么也没有成功。不过幸运的是遇上了诸葛亮,经诸葛亮的点拨,刘备干脆自立山头,谁也不投靠了。之后联合了孙权打败了曹操,而后又三分天下。

为何说刘备是三国时期跳槽次数最多的人?

一提到三国时期跳槽最多的人,大部分的人可能会想到吕布。想到吕布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毕竟他有着“三姓家奴”的称号。其实三国时期跳槽次数最多的是刘备,这主要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系。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他是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人们多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的时候曾拜卢植为师,而后参加过多次战争活动,比如说镇压黄巾起义等。后来他又依附曹操、袁绍等多个诸侯,但是在赤壁之战后,他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蜀汉政权。

说刘备是三国时期跳槽最多的人也是有历史依据的,这主要是关于刘备早期的事。刘备早期的时候没有权利,只能选择跟随一些人来发展自己,比如说刘焉。刘焉是刘备投靠的第一个人,他们是叔侄关系,在他的手下带领着一些人。但是在黄巾起义的时候刘备被迫投奔已经是郎将的公孙瓒,他的同窗好友。他跟着公孙瓒在抗袁绍的战争中屡屡建功,之后被封为了平原相。他还曾投奔到曹操的麾下。刘备在陶谦死后得到一块根据地但是被吕布打败,势力弱小他不得不在投奔其他人。这时他选择投奔曹操,但这只是他为打败吕布所做的一个策略。为了打败吕布他铤而走险投靠曹操,这也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的由来。

刘备前期投靠了刘焉、公孙瓒、陶谦、曹操等人,跳槽很是频繁,但是他却在这些主公中取得成功,最后创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主要是因为当时局势还算稳定,之后遇到诸葛亮开始自己的事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4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