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字仲谋,孙坚幼子。董卓祸乱时,袁绍汇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卓西逃,曹操率骑兵追杀董卓,坚率军进洛阳。坚得传国玉玺,上下高兴不已。只听时年仅9岁的孙权说:“秦皇想用此物传千世万世,不想二世而亡。”曹操闻听此言沉默不语,良久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说的一句话,也看得出曹操非常欣赏孙权,毕竟能被曹操赏识的人也只有少数。其实孙权给人的感觉不如孙坚还有孙策,这也是大家对孙权存在的一种误会,虽然孙权曹操、刘备相比年纪比较轻,但做事非常老道,而且很有胆识。这次就为大家讲讲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意思,还有背后发生的故事。孙权到底是做了一件什么事能让曹操打心底开始佩服他呢?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历》,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主人公为孙权和曹操。原文如下:
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兵出濡须,建造油船,于夜间渡江来到江中的小岛上。孙权派水军进行围攻,俘获曹军将士三千多人,还有数千人被淹死在江中。孙权屡次挑战,曹操坚守答应不肯出战。于是,孙权亲自乘坐一条轻便战船,从濡须口出发向曹军驶来。
曹军众将以为是前来挑战的东吴水军,纷纷准备迎战。曹操却说:“来的一定是孙权,他是想亲自查看一下我军的阵容。”曹操下令,全军摆开阵势,不许乱射弩箭。孙权驾船巡行了五、六里,一面转圈,一面击鼓吹箫。曹操见东吴水军舟船器械验真,不仅感慨道:“生孩子就要生孙权这样的。与孙权相比,刘表的儿子们简直是猪狗不如!”此后,孙权写信给曹操表示:“足下一日不死,我便不得安宁。”曹操对众将说:“孙权没有欺骗我啊!”于是撤军而回。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曹操口中的“生子当如孙仲谋”,意为有子就应当像孙权一样,后人多用此语抒发对英雄的感叹。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曹操与孙权争夺淮南期间。这年正月,曹操从合肥出兵濡须地区,击破东吴江北大营,生擒都督公孙阳。此后,孙权亲自率部抵抗曹操,双方爆发激战,东吴水军的强悍战力终于抵挡住了曹军的攻势,曹操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为尽快击退曹操,孙权亲自来到前线窥探曹军虚实。曹操对此深有感触,因此便由了“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成语的出现,体现出曹操对孙权的赞赏,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英雄惜英雄”吧!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说的话。曹操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名言,除了夸赞孙权有勇有谋,权治军有方。也是因为当他拿自己的几个儿子与孙权对比时,有着太多的失望。尽管曹操的儿子们大都比较出色,但是,他们的特长不在治国理政上,没有一个真正有能力继承他所开创的宏大基业,后继乏人是曹操晚年最大的心病。
曹操历史背景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曹操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生子当如孙仲谋,表面的意思就是生孩子应该和孙权一样。
首先,虽然在低位上曹操和孙权基本可以算是平级,但是曹操的年龄比孙坚小点,比孙权大的多,确实可以当孙权的叔叔了。所以,这句话并没有讽刺的意味。
其次,这句话我们谁读了,都会觉得是曹操有感而发。事实上也是如此,曹操确实对曹魏的未来感到担心。曹操有23个儿子,有权利继位(魏王的位置)的嫡子有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其他比较著名,本来很有可能继位的就是曹昂和曹冲,可惜都早死。这四个儿子里面,曹熊体弱多病,基本早就退出了争夺。曹彰由于喜欢带兵打仗,被曹操认为没有实力接班。
剩下的就是曹丕和曹植了。曹操个人比较喜欢曹植,可惜曹植政治方面确实缺乏斗争经验和能力,也未必是个好的皇帝,所以在竞争中失败。曹操不算很喜欢曹丕,很可能是因为曹丕比较会来事,比较假,有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心胸也不算太宽,这样的人成不了大事。最大的问题,还是曹丕没有子嗣,曹丕死后,继承人问题很可能引来争议。不过,曹丕死的时候,由于选了四个顾命大臣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所以暂时稳定了局面。可是等到曹睿一死,就有了继位的争议。
可见,曹操虽然生了才高八斗的曹植、魏国的建立者曹丕、平定南匈奴的曹彰以及颇为聪明的曹植、颇为孝顺的曹昂,但是整体来说,对这几个孩子并不满意,对于曹魏的未来,也并不是十分看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4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皇帝也常请客
下一篇: 三国时期的跳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