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绘画奇才沈周,有哪些经典画作?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重点讲一下沈周,堪称迷倒万千少女,一袭青衫长袍,面容俊俏,发髻插着笔,嘴上也叼着笔,左手则是一卷长长的图纸,一看就是书画狂人。他身上还有一些细节,也比如那身绿袍上的图案是中国式山水画,左胸上的几行诗文,仔细看,可以看到那是他的弟子文徵明给他题写的。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晚号白石翁,世代隐居吴门,开创了“吴派”画风,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沈周一生布衣,但家世、人品、风采、才华都是顶尖的,在当时,沈周的名气就非常大了,主要是绘画成就非常突出,受到众人敬仰。
他那小弟子文徵明就非常尊重敬佩他,还曾说:“我家沈先生不是凡人,是神仙中人。有一百个文徵明加起来,也抵不过他。”这种自豪的口气也是没谁了。
沈周的家世好,从小家庭富裕,因此家教也是极好的,这不仅体现在他习字读书、高超的绘画能力上,还有他所养成的人品。渊厚的家学和顺步的人生使其性情随和,胸襟磊落,温文尔雅而文质彬彬,与人结交真心交付。
虎丘饯别图
他为人还极为孝顺,自己不会喝酒,但陪着父亲出去应酬的时候,还是会陪着饮酒至醉;弟弟沈召年少得病,他陪着弟弟住了一年多,对他关怀备至;不想做官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要侍奉母亲;对待朋友也是诚挚笃厚,还十分乐于助人。
沈周就是这样宽厚平易的一个人,严格地以儒家道德规范律己,为人正派,既不阿谀奉承高官,也不为名利所动,深受时人称赞。这样的人物,谁见了又不像文徵明一样感叹一声“神仙”呢。
重点还是要说一下沈周的绘画成就,在绘画上,沈周尤擅长山水,早年曾在跟杜琼学习过,后来博取众长,董源、巨然、元四家、马远、夏圭等诸多名家都是他的学习对象,也不单单是模仿学习,沈周刚柔并用,自创新风格。
沈周绘画中的粗、细面貌是最为人称道的,从他的艺术之路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早期的奠定阶段,以细笔为主;中年也是中期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他的笔法由细入粗,“细沈”向“粗沈”转化,是“粗沈”风格的定型期。
在这个阶段,他尝试技法的创新,技法严谨秀丽,用笔沉着稳练,自有一种力感和硬度,能从他的山水画中见到他心中之丘壑,那是一种宏阔平和的浑厚之美。最终也形成了“粗沈”的独特的个人面貌。
晚年的沈周,性情开朗,笔法更为浑厚潇洒,湿润苍茫,笔墨粗简豪放,这时已是“粗沈”臻于极境的时候了,更别有一番苍润简达的意趣。
提到沈周的名作,那幅《庐山高图》是必然会说的,因为这是代表他风格转变的关键之作。同时这也是沈周送给他老师的生日礼物,画的右上角有:“成化丁亥端阳日,门生长洲沈周诗画,敬为醒庵有道尊先生寿”。
在这幅画中,沈周以庐山五老峰为对象,生动描绘了庐山的高远壮大,他借庐山来象征老师陈宽的崇高品格。在构图上采用高远法,只见山峦层叠,草木繁茂,墨色浓淡相宜, 透出一股蓬勃明朗的气息。
《京江送别图》送别的叙州太守吴愈,他既是沈周的亲友,也是文徵明的岳父,当时吴愈正要赶往叙州,沈周在京江为其送别。
画中山水气势秀美阔大,杨柳葱郁,两岸风光无限。吴愈乘舟远去,沈周等人在岸边长揖作别,他们背后的有柳树依依,正透露出依依惜别之情,此画线条苍秀,寄情于景,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沈周的画风行一时,在当时名气就极大,仰慕追摹者数不胜数,而造假的人也很多。据祝枝山记述,沈周的画“片楮朝出,午已见副本,有不日到处有之,凡十余本者”。说他的画早上出来,中午就已有人模仿了,不到几日就随处都可见了。
沈周名气大,前来求画的人也相当多,每天早上,他家门外河道里就挤满了求画人所乘的船只。《石田墓志铭》 里记载说:“近自京师, 远到闽楚川广,无不购求其真迹,以为珍玩。风流文翰,照映一时, 其亦盛矣!”
对前来求画的人,沈周均一视同仁,不管对方是富商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他既答应了,就会认真绘制,从不区别对待。他自己就曾说:“天地一痴仙,写画题诗不换钱。”这样的人品,不被大家喜爱都难。
据说当时有个人家里贫穷,而母亲病重,无奈之下只好模仿了沈周的一幅画,请求沈周在画上题几个字,想出去卖个高价。沈周看对方是为了救母,心里同情,不仅不追究,还为对方改了画,题上款,盖了章,结果那幅画果然卖了很高的价钱,那人为母亲治了病, 对沈周更是感激。
沈周这样疏阔的心胸,朋友多,弟子自然也多,其中以文徵明为最出众。两人年龄相差悬殊,足有42岁,但文徵明并不感觉有什么鸿沟,对沈周的高尚人格和卓越成就是推崇备至,钦慕不已。经过长期努力,文徵明还取得了与沈周齐名的成就,后世并称 “沈文”,吴门画派就是他们二人创立的。
至晚年的时候,沈周还是“碧颐飘须,俨如神仙,精神矍铄,作画如常”,他的画艺精博,是那个时代的画苑奇才,更是史上画坛界的一代宗师,受到时人与后人的尊重、赞扬。
王禾犀在《吴郡丹青志》中,将明代两百多年里苏州的画家都罗列筛选了一遍,最终选出了25 位才高者,而列为神品、名居第一者只沈周一人。
明四家(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吴门四家”中沈周与文徵明,是吴门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
因为吴门四家很好地继承了元代以来的文人画的体系,让文人画在明代成为了主流的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这四位画家分别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什么称呼他们为明四家,是因为这个称呼是相对于元四家来说的。并且吴门四家都是来自于苏州府人,属于苏州地区,就是吴门地区。这四个人的作画风格,被认为是继承了元四家的文人画风格,并且保持了文人画风格的基本的传统的体系。
文人画中,沈周和文徵明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擅长绘画山水和人文风光。不管是用浓墨还是淡彩,都生动地表现了文人画的风格与特色。
山水的写意与工笔,都在吴门四家的手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唐寅作为江南第一才子,修养知识、能书能画,唐寅的阅历比较深,绘画风格不拘一格。而仇英比较喜欢传统的题材,更擅长工笔重彩人物和青山绿水,作画风格严谨。沈周的山水画重在表现形式上,整体的画面风格呈细和粗两种,下笔刚劲有力,追求线条的轮廓和。在构图方面,沈周注重的是山水的整体的气势,追求山水的朴实无华、平淡而又宏伟的形象。文徵明的绘画风格就是于质朴中寻得韵味和层次,绘画中带有书卷气、利家画的特点。沈周的代表作有庐山高图。文徵明的代表作有惠山茶会图、唐寅的代表作有落霞孤鹜图、仇英的代表作有桃源仙境图。
明四家的绘画风格将元四家的绘画风格发扬光大,明四家继承了元四家的文人画的传统的内核,但是各自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特色,所有说明四家将文人画发扬光大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9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浅谈,明朝时期的宗教有哪些特点
下一篇: 吃到荔枝对古人来说有多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