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丑星封常清,他不仅有才,还以铁腕治军著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当本色丑星封常清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大家的那种惊诧更是具有无以复加的喜感,果然是人不可以貌相海水不可以斗量,如此奇丑之人也是奇才,最重要的是高仙芝不仅不嫌弃还重用了他,眼光独到啊,藏龙卧虎啊,怪不得人家胜利得稀里哗啦令人欢欣鼓舞,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于是众官人便求高仙芝请封常清上坐,再上上坐,可见封常清的文章写得太溜了,不枉他跟外祖父读了那么多书,书中自有黄金屋,勤奋的报偿啊。大家相见甚欢,于是天文地理天南地北地胡侃一气,十分投契,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好像几十年不见的旧相识一样谈得融洽。封常清时不时地还能妙语连珠地蹦出惊世箴言,令大家更是平添几分佩服,仰慕之情如江水般滔滔不绝。不用说封常清从此闻名遐迩,一写成名,估计那风光绝对不会逊色于被李世民四请才出山的马周。封常清也从此走上大唐历史前台,步入灿烂星途,皆因他的鬼斧神工的巨笔。
此后以军功累受判官(据说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做过他的判官,岑参的许多成名作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都是歌颂丑星封常清的,也已成为边塞诗的经典之作)、镇将、果毅、折冲直至都护、节度使、御史大夫,成了和高仙芝一样的大唐名将。好,讲完了封常清一写成名的故事,以下我们继续封常清从严治军的好的故事。这故事还使俺想起了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了严明军纪和他的大将徐达故意合伙演的“双簧戏”,那个一看就是著名的“周瑜打黄盖”式的苦肉计。
因为当时打天下的朱元璋军队军纪不是很好,甚至是流寇式的散漫,很没战斗力,为了杀鸡儆猴,朱元璋和一身是计的徐达合谋上演了一出苦肉计,让徐达故意违反军纪而让朱元璋有了“杀”他的借口和充足理由。果然后来朱皇帝龙颜大怒要“千掉”徐达,目的只有一个,谁违犯军纪不听指挥就灭谁,就是军中巨擘徐达也不例外,这样的信息一出来谁还不怕死?反正就是向兵士们强力灌输纪律的重要性,并以生命作为最后的抵押。从此,朱和尚的军队纪律出奇地好,战斗力也大大增强,徐达的命也不会掉,演戏而已,朱元璋还落下个“义释大将”的美名。这是题外话,打住。
不过封常清以下的做法和朱和尚的那出戏是否有不谋而合的高相似度麻烦读者看完后自己判断,虽然俺也认为不大像,甚至是封常清没有和高仙芝合计自己自作主张干的,不过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军纪政纪都得到了切实严明和加强。据说封常清不仅有才,还以铁腕治军著称。据史书《资治通鉴》记载,高仙芝每次出征打仗,每每非常信任地用封常清为留后使(代理节度使吧),总理后方事务,也算是他的左右臂膀也。高仙芝乳母之子郑德诠当时是郎将,高仙芝对郑德诠也是视如亲兄弟,十分宠信,一切家常事务皆委于他,所以郑德诠也每每恃宠而骄,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包括作为二把手的封常清。
据说封常清每次办公,诸将都对他毕恭毕敬,唯独郑德诠不尊重他,有一次还故意从后面骑马从封常清身旁突然越过,示威似的,也不打招呼,爱理不理的样子,可能还有恶狠狠的眼神,十分地傲慢无礼。封常清这回也来气了,到了使院,立马派人把郑德诠召来。郑德诠每过一门,门都在身后“咣当”地重重关上,震得郑德诠心惊胆战,这次器张惯了的郑德诠预感到了事情不妙,也不敢拽了,不见棺材不流泪的家伙自顾低头来见封常清。
封常清一见郑德诠,立马离席威风凛凛地对郑德诠说:“我本来出身寒微卑贱,想当初为了求一个随从副官之职做了多日的蹲点,等候,比乞丐还卑贱,这些事我相信郎将你是知道的,现在你的干哥哥节度使厚待俺,他出外还命我为留后使,总理后方事务,郎将你竟如此无礼,大庭广众之下对我如此凌突!如果众人皆学你如此鲁莽,哪还有王法军威所在?来人?郎将你要斩死以肃军容!”于是让郑德诠吃了加力的六十大棒,然后又将奄奄一息的郑德诠脸朝下拖了出去。
高仙芝的妻子和乳母一听说这么大的事,在门外抚胸顿足号啕大哭,想要救郑德诠,却有点迟了。而当她们把情况十万火急派人写信告诉领兵在外的高仙芝时,高仙芝心急火燎地一看,吃惊地说:“死啦?”转天,高仙芝回到大营,等见到封常清的时候,高仙芝居然没有对打死他的宝贝干弟弟的封常清说些什么,甚至连追究责任也没有,就当没事发生一样,所以甚至也使人起疑,即使是做个样子高仙芝也要为自己的亲爱奶妈有个交代惩罚一下封常清吧?这是不是这两个历史最佳拍档演的双簧戏?反正没有哪个历史学家肯定过,就当俺们合理联想吧,不然的话封常清也不会因不敬这点小事而小题大做杀了人那么残暴吧?
权当是郑德诠运气不好成为反面教材和典型人物啦,当是为整肃军容军纪作出另类贡献了,而且是贡献了最宝贵的生命。反正打死了人的封常清见到高仙芝也没二句,更加不会道歉请求谢罪什么的,这个更加令人怀疑此中的“猫腻”,以为他们两人商量过的。也算是历史的诡异之处了。因为在此之后,封常清还“变本加厉”又先后处死了两员有罪的大将军,如果没有高仙芝的首肯或授权,封常清也不会这么肆无忌惮吧?反正,经过了搞“白色恐怖”的杀人魔王封常清的高压式调教,从此“军中莫不股栗”,军纪大正。
吴六奇是什么人
吴六奇是潮州府丰政都人,少年时流落在凤凰山一寺院中打杂。寺里的僧人夜里教授徒弟棒法,吴六奇在旁看着就学会了。天亮僧人下山,吴六奇与其徒比试,不想失手将他打死,就自缚候僧发落。僧人让他试演棒法后叹息说:“这虽然是我的棒法,但你使得出神入化,已可万人敌了。”仍然留他在寺里。又一日,吴六奇巡夜遇虎,于是一棒毙之;又遇一虎,也毙之,用棒挑回寺院。僧人惊奇之余就对他说:“现在天下大乱,你还是下山建功立业去吧。”
时值明末清初,吴六奇开始为驿卒,留意各地山川形势,行兵布阵。后行乞于浙江海宁,遇到大儒查伊璜,引出了一段涌泉相报的佳话。这些传奇故事在金庸的《鹿鼎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士祯的《香祖笔记》、蒋士铨的《雪中人》和郑昌时的《韩江闻见录》中都有描述,可见流传之广。吴六奇后来以左都督出任饶镇总兵,因无法找到僧人,就在凤凰山乌岽顶捐建了一个太平寺,其做法与他帮助查伊璜逃过文字狱劫难可说是如出一辙。
《鹿鼎记》说吴六奇是天地会洪顺堂的红旗香主,那是小说笔法,当不得真。实际上吴六奇的军事生涯主要就是帮助清廷平定粤东和抗御郑成功,包括招降粤东的群豪,剿平潮州总兵郝尚久的叛变和收复揭阳断绝郑军的粮饷补给等。而揭阳之战又使郑军战领黄梧畏罪降清,受封海澄公,向清廷献剿郑五策并推荐降将施琅,为日后收复台湾埋下伏笔。
吴六奇相貌奇特,须眉偏向左,作横飞势,望之若神。他外表粗犷但心思缜密,号葛如,意为效法诸葛孔明,常以韬略自负。有一书生曾以“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讥讽他是武人,他应声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可见其志负之大。
吴六奇死于康熙四年,死在袁承志的师兄——双拳无敌归幸树一家之手,由归幸树之子归钟所杀,但是归幸树一家是受到吴三桂的欺骗,所以,吴六奇实际上应该算是死在吴三桂手里。被追赠少师兼太子太师,谥顺恪,赐一品典式营葬。在坐镇饶平的十多年时间内,他修筑了多处炮台并督造了大批战船,还重建了饶平县城,同时重修孔庙和乡贤祠,这些措施对于保国安民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大作用。
吴六奇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如何去建功立业,但真正让后人敬仰不止的却是他豪放磊落的个性中透出的人格魅力。海宁,奇丐,雪大如掌,豪饮数十碗酒。那场景就像一幅不朽的画卷,又如高山流水,数百年来一直在国人的心际间流淌升腾。大力将军吴六奇,雪中人吴六奇,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用他那千古仅见的豪气和义气,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胸襟和性格。
雪中神丐吴六奇
当时吴六奇虽然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奸,但是他却对查伊璜有着救命之恩。要知道当时金庸是查伊璜的后人,所以在金庸的眼里吴六奇其实是一个好人。当时金庸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自然要为他美化形象。金庸在小说中曾经把吴六奇描述成了一个双儿的义兄,当时他跟韦小宝一样都是打入清朝内部,想要看准时机之后恢复汉人江山的一个卧底人物。但是其实历史上的吴六奇跟这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完全不一样。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他曾经在凤凰山的一处寺院中学习武艺。当时他在巡视的时候发现了一只老虎,一般人看见老虎之后马上会选择立马逃跑。但是吴六奇却不一样当时他非常冷静的面对这个老虎,凭借着自己的武功成功打死了老虎。可以说当时他的武功其实跟武松不相上下,虽然这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武艺确实非常高强。当时吴六奇在偶然的情况下遇到了查伊璜,他十分信任吴六奇。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查伊璜给了他一笔钱才让他回家创业,这对于吴六奇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所以当时他对于查伊璜这个举动非常感动并且记住了这份恩情。在辞别了查伊璜之后,吴六奇就决定好好的发展自己的事业。当时面对着清兵的进攻,他选择投降到清军的阵营当中。不但如此,他还带领军队反过来对付明朝军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汉奸,当时他忘了他自己是汉人的身份反而帮助这些清兵来对付明军,实在是令人可恨。但是当时查伊璜因为一件案子受到了牵连被当时君主判了死罪。吴六奇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奋力营救他,最终把查伊璜从监狱里放了出来。由此可见吴六奇其实是把当初的恩情还了,所以金庸作为查伊璜的后人对吴六奇也是非常感激的。
吴六奇死于何人之手
死在袁承志的师兄——双拳无敌归幸树一家之手,由归幸树之子归钟所杀,但是归幸树一家是受到吴三桂的欺骗,所以,吴六奇实际上应该算是死在吴三桂手里。
鹿鼎记细思极恐的细节
金庸先生创作的武侠小说有很多非常高明的地方,很多情节的设计是非常巧妙的,如果把一切细节掰开揉碎,就会更加清楚地看到金庸先生的不一般。
在《鹿鼎记》中就有很多细思极恐的地方,在我看来这种感触最深的就是韦小宝“霸王硬上弓”强上阿珂,并导致阿珂怀孕这个情节,我们当时都为阿珂捏了一把汗,因为当时阿珂并没有接受韦小宝,而韦小宝只是一厢情愿地喜欢着阿珂。
这个情节如果发生在现代社会,韦小宝很明显是一定要遭到法律制裁的,但是《鹿鼎记》的历史背景却不是今天,而是二百多年前的康熙年间,再加上小说中韦小宝的身份设定,他即使犯了错也不会有人将他怎样。
现在看来,不会有人较这个真,控诉韦小宝的罪行,反倒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细节,觉得两个人是真心相爱的,我们到现在其实是很难说得清阿珂到底是后来对郑克爽彻底失望,转而爱上了韦小宝,还是因为自己有了韦小宝的骨肉,所以也就没办法只能嫁给了韦小宝,我想现实生活中后者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虽然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很努力地在为韦小宝洗白,但是韦小宝的这个行为却着实有些过分。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我们可以主动去追,而不是使出阴谋诡计将其占为己有,这样即使最后得到了,往往也只是得到了女孩子的身体,却没有得到她的心。
真实的吴六奇
吴六奇,汉族客家人。字鉴伯,号葛如,绰号吴钩。幼读诗书,广涉经史。1650年率部降清,并在潮汕等地区实行“禁海策“、“片帆不得下海”,大肆屠戮潮汕海民,死难者数万人不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代将领吴六奇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吴六奇简介
吴六奇是一个历史著名人物,现在对吴六奇的简介介绍,吴六奇出生于公元1607,卒于公元1665年,他是汉族客家人。吴六奇字鉴伯,号葛如,是现在的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南厢大衙人。
吴六奇小时候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所以从小他读诗书很多,还涉猎很多经史书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物。但是他成年以后走上了另一条路,他没有成为一个史书礼仪束缚的儒生,而是嗜酒好赌,成为了一个浪子。
也正是因为他的不良嗜好,所以他最终荡尽家产,不得不去做了一个邮卒。后来吴六奇一直在粤闽江浙一代流浪。也正是在他流浪的过程中,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人物,当时的名士查伊璜。
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看到吴六奇,认为他应该不是一个平凡的人物,所以就送给他金钱,让他回到家乡,并写信推荐他当兵。吴六奇回去以后纠集乡勇,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吴六奇开始使用武装称雄乡里,镇压义军,成为了地方一个比较有名的军阀。永历帝很赏识他,于是就封他为总兵。但是到了1650年的时候,清朝军队打到了他的地盘,于是他率部降清,被授予授挂印总兵官左都督。
后来因为对明朝残余作战有功,累积升迁,得到了太子少保、晋少傅兼太子太傅等称号,以上就是吴六奇的简介。
吴六奇评价
吴六奇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在很多历史型小说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个人,尤其是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中,吴六奇是一个忍辱负重,反清复明的义士,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那么真正的吴六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对吴六奇评价是怎样的呢?
实际上吴六奇的形象并不是电视剧塑造的那样,在清朝军队进攻到他的地盘以后,吴六奇主动献出了几十个县府给清军,后被封为总兵,也就是说他并没有进行抗清活动。
对吴六奇的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是根据两方人不同而评价也不同。一方面是反清人士的评价,一方是清朝政府的评价,两者一正一反两种评价,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反清人士认为吴六奇是一个大汉奸,这是因为吴六奇是一个汉人,他在自己积蓄了力量以后已经接受了南明皇帝的封号做了总兵,但是在清军到来以后他不战而降,将大片土地拱手相让,实在是一个汉奸角色。
但是在清政府这边对大力将军吴六奇评价是非常高的,首先是吴六奇顺应清朝军队,并且带领清朝军队和明朝残余作战,其次是吴六奇是很有才能的人,所以不管是顺治皇帝还是康熙皇帝,对吴六奇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
出现这两种评价是因为评价人所在的立场不同,实际上这两种评价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吴六奇怎么死的
只要看过电视剧《鹿鼎记》的人物几乎都知道吴六奇这个人物,也会被这个人物的性格所感染,认为吴六奇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从事的反清复明大业虽然不成功,但是值得我们尊敬。
尤其是对吴六奇怎么死的,很多人感兴趣,在电视剧中对吴六奇的死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伤心,吴六奇是一个义士,在电视剧中,他虽然是一个清朝总兵,但是却是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堂主。最后被不明真相的归家人杀害,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吴六奇并不是这样死的,那么吴六奇怎么死的呢?首先来说吴六奇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同时在电视剧中有很多桥段是真实的,比如说吴六奇比较好酒也好赌,但是最主要的他并不是反清复明的,而是帮助清朝的。
在清朝进攻到南部海边的时候,吴六奇是比较早投降清朝的人物,他的行为也受到了清朝政府的表扬,被授予了总兵左都督的职位,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实权人物,而吴六奇带领清兵开始进攻明朝政权。
吴六奇怎么死的在历史上有记载,需要说明的是吴六奇没有横死,吴六奇真正的死因是生病,吴六奇是病死在自己的任上的,并没有其他的历史记载。在很多电视剧中吴六奇还有其他的一些死法,比如说是被毒药毒死的,或者是被别人杀死的,但是在真实的历史史料中吴六奇就是病死的。
猜你喜欢:
1.唐朝著名将领封常清生平简介
2.清代大臣徐乾学生平简介
3.著名将领克伦威尔生平简介
4.宋朝名将吴_的生平简介
5.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生平简介
如果真要做一番假设,那么其实中风在家的哥舒翰是没有必要参加这一场战争的。封常清、高仙芝、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将叛军的势力打个差不多,即便不能立即平定叛乱,也不会花费太久的时间。而且,这场叛乱很可能就不叫安史之乱了,而是安禄山之乱。
755年的大唐,盛世还在但是人们却已经安逸了太久,外重内轻的军事制度保证了边疆的安全却给中原带来了隐患。安禄山的叛军南下,唐玄宗在处死封常清和高仙芝以后,竟无将可用。不得不让已经中风在家的哥舒翰挑起大唐的未来。我们看哥舒翰的失败,最大的原因自然就是唐玄宗和杨国忠的逼迫出兵,使得20万大军最后剩下了8000人。
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哥舒翰本人也确实应该为这个失败负部分责任。杨国忠本来和哥舒翰没有什么矛盾,为何却执意挑唆唐玄宗逼着哥舒翰出兵呢?很明显,是杨国忠被哥舒翰杀安思顺这件事给惊到了,两人的反目为这场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而且,哥舒翰虽然奉命镇守潼关,但是他自己的身体并不允许他过多的管理军中事物,自然这些事就只能交到下面的将领去做,而他们之间又有矛盾,根本不能好好配合。不仅他们不能好好配合,即便是这二十万大军也是杂牌军,强行绑在了一块,根本不能协调作战,所以在哥舒翰接到命令出战的时候,竟毫无抵抗力。
所以唐玄宗启用哥舒翰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如果唐玄宗没有过度自信的话,这个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正是因为唐玄宗过度自信,才以为安禄山的叛军是很好平定的,所以才在封常清失败后将其处死,所以才在高仙芝放弃陕郡退守潼关后将其处死,以至于损失了两员大将,而且这不仅仅是损失了两员大将的事,还动摇了军心。
倘若唐玄宗能够全面了解战争,给封常清和高仙芝申诉的机会,至少应该让他们将功补过,先打完这场战争,那么未必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叛乱平定。
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后,很快就攻进了洛阳,而封常清节节败退,这其中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拥兵近二十万,还因为中央军力量实在是太弱了,封常清手中的兵并不是他的安西军,而是在洛阳临时招募到的六万兵员,参差不齐不说,也没有作战经验。这样的一支军队即便总指挥再强悍也很难取胜。所以封常清只能后退准备固守没有兵力防守的潼关,镇守陕郡的高仙芝也接受了封常清的建议,决定放弃陕郡,一起镇守潼关,多年的合作让高仙芝非常信任封常清的判断。
但退守潼关即便是当时能做的最正确的事,却没有得到唐玄宗的认可。或者说高仙芝和监军之间的矛盾没有及时解决,以至于监军在向唐玄宗报告军情的时候添油加醋的说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所犯的错误。
监军边令诚将封常清对安禄山的正确估计说成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动摇了军心,又将高仙芝放弃陕郡的事实说了出来,并说他克扣军粮。
这两人的失败大大刺激了唐玄宗,这是他所不能忍的,他不愿意承认帝国的弱点所在,也不愿承认安禄山的强悍,倘若他能正确看待这件事情,能看看封常清的表文,然后赦免两人,让他们戴罪立功。两人齐心协力镇守潼关,安禄山是很难攻下来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局势对朝廷是大大有利的,首先,镇守边疆的军团陆续回京平叛,这些正规军的作战能力自然比刚招募的那些杂兵强了数倍。其次,郭子仪和李光弼已经到了叛军的后面,在河北打了不少胜仗,下一步就想领着朔方军直捣范阳这个安禄山的老巢,断了他的后路。
这对于安禄山来说都是大大不利的,而且,安禄山攻关越久,叛军内部就越容易出现矛盾,他们是叛军,一旦打不了胜仗就会产生恐慌的心理,就会思考反叛值不值得。后路再一堵,投降朝廷会是很多人的选择。
所以安禄山其实是非常着急的,让崔乾佑将精锐部队藏起来,而用老弱病残来诱惑唐军出战,为的就是让唐军自己出关作战。潼关易守难攻,非出关不能攻下来。安禄山懂这个道理,唐玄宗却忘了这个道理。
以上只是假设,当不得真,历史已经发生,任何假设都是徒劳的,也未必是正确的。
盛唐时,唐诗主要有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
1、边塞诗派——高适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边塞诗派——岑参
岑参,荆州江陵人,一说南阳人,后徙居江陵,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任封常清幕府判官。
唐代宗时,曾任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故世称“岑嘉州”;后约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六岁。
3、边塞诗派——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4、山水田园诗派——王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5、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边塞诗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水田园诗派
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岑参简介》(全文共6950字),更多岑参简介相关文档资源请访问无忧考网诗词鉴赏频道。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生平
作者:佚名
岑参(cén shēn)(715?~770),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唐朝南阳(今属河南)人,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晋州刺史。
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岁。
诗词生涯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
岑参是唐代的边塞诗人。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他充满 *** 地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沙场雪海的壮烈场面。“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将士们奋不顾身,充满了忠勇爱国的精神。又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描绘将士们在风雪中紧张的战前行军:“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也揭露了军营生活中苦乐不均的现象。他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中描写边疆大将的生活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镗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着即是苍头奴”。而另一方面,士卒的生活却是“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岑参叙写了祖国西陲的壮丽山川等,对千变万化的边疆景色,给以生动夸张的艺术描绘,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边塞风雪,却给人以春意无边的感觉。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爱国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渭南文集·跋岑嘉州诗集》)。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
天宝后期,唐帝国内政已极腐败,但在安西边塞,兵力依然相当强大。岑参天宝十三载写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就曾经描写了当时唐军的声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发生。岑参的边塞诗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产生的。因而成为边塞诗派的代表。
诗歌特色
作者:佚名
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岑参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在他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大力量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如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很难产生这种感觉的,只有盛唐诗人封常清简介,才能有此开朗胸襟和此种艺术感受。
岑参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之景。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文学成就
作者:佚名
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词的主要风格。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是写封常清的一次西征。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对照着前面敌人来势汹汹的描写,唐军这样不动声色,更显得猛悍精锐。“马毛带雪”三句写塞上严寒,也显出唐军勇敢无畏的精神。诗里虽然没有写战斗,但是上面这些描写烘托却已饱满有力地显出胜利的必然之势。因此结尾三句预祝胜利的话就是画龙点睛之笔。这篇诗所用的三句一转韵的急促的节奏,和迅速变化的军事情势也配合得很好。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是写唐军出征的:“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这是白昼的出师,因此写法也和前诗写夜行军不同。前诗是衔枚疾走,不闻人声,极力渲染自然;这首诗却极力渲染吹笛伐鼓,三军大呼,让军队声威压倒自然。不同的手法,却表现出唐军英勇无敌的共同精神面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封常清简介,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一开始写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树万树梨花作比喻,就给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感觉。以下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也显示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最后写归骑在雪满天山的路上渐行渐远地留下蹄印,更交织着诗人惜别和思乡的心情。把依依送别的诗写得这样奇丽豪放,这正是岑参浪漫乐观的本色。
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象《火山云歌送别》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读之好像炎热逼人。《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这是少数民族的神话,经“好奇”的浪漫诗人加以渲染,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奇世界。
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将军幕府中的奢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玉门关盖将军歌》);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旋风”(《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延歌》)。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岑参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事情很平凡,而情意却很深厚。但是,他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
闻说轮台路,年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更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
安史乱后,他虽然也在《行军二首》等个别诗篇中,发出了一些伤时悯乱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说的那些边塞诗,就未免有些逊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说:“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这种心情也可以说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对安史之乱反映得很少的原因。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评价虽或过当,岑诗感人之深却可以由此想见。
岑参殁后30年,其子岑佐公收集遗文,请杜确编成《岑嘉州诗集》8卷,是为岑诗编集之始。到宋代,演变为8卷、7卷、10卷三种刊本。宋刊10卷本今不传。通行的《四部丛刊》影印7卷本,似由宋刊7卷本演变而来;而《全唐诗》4卷本,则似由宋刊8卷本演变而来。今人陈铁民、侯忠义参校过多种版本,作《岑参集校注》。
故事:教子
作者:佚名
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转过头问放羊娃:“是谁教你汉语的?”放羊娃说:“是父亲。”一个士兵说:“他家是早年流落到这里的。”放羊娃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书递给岑参。岑参不懂回鹘文,问放羊娃。放羊娃说:“是爷爷写的,叫《论语》。”岑参没再吱声,他抚摸了一下放羊娃的头,给放羊娃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放羊娃把题词揣到怀里,向岑参鞠了三个躬,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的父亲听说诗人岑参来此,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说,他家是书香门第,原来在漠北草原,因宫廷之乱逃亡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岑参内心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军队很缺翻译,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对放羊娃的父亲说:“我是军人,要收他为义子,我得把他带走。”放羊娃的父亲立刻答应了岑参。放羊娃的名字原来叫也里,岑参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岑鹘”。就这样,岑鹘跟着岑参参军入伍,来到了轮台。
几年过后,岑鹘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岑参入关赴任,向朝廷举荐了岑鹘。岑鹘没有辜负老师的栽培,一边工作,一边培养了许多翻译。岑鹘晚年回到了家乡蒲昌,享受天伦之乐。他继续教育他的儿孙们,讲岑参的故事。后来,回鹘首领仆固俊尽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岑鹘后代多有在王国为官者,元代,高昌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就是岑鹘的后代。
故事:墓中账单
作者:佚名
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以东42公里处),是世界上最的古墓地之一,有“地下博物馆”之称。而考古工作者在506号墓穴中,意外地发现了盛唐时期诗人岑参留下的一纸账单。岑参的这张账单,糊在一个独特的罩在尸体的纸棺上。纸棺大小如木棺,只是没有底。在阿斯塔那古墓,很多死者上面都罩着一个纸糊的棺材,并伴有纸糊的衣带、鞋等随葬物品。可能是古代纸张珍贵稀少,用过的纸不会随便扔掉,而是再做他用。这些随葬品所用的冥纸就是当时使用过的文件、档案、书信、账本等,上面的文字均是用汉文墨笔书写。这些纸做的随葬品拆开来,就是闻名天下的“吐鲁番文书”。岑参的这张账单,就出自其中,这是诗人无意间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物。试想,在边塞的风雪大漠中,年轻的诗人岑参也是一位意气风发、胸怀壮志的青年,他征战驰骋在大漠边关,往来于天山、轮台、雪海、交河等地。他常飞马而来,在驿站稍事休整,备足粮草,又跨马匆匆而去。在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年(公元753~755年),西州等驿站的马料出入账上有一笔清楚地记载着: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三豆(斗)伍胜(升)付健儿陈金。
天宝末年,在驻节西州的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当判官姓岑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岑参。所以史学家断定这里的“岑判官”就是岑参。这笔账说的是,岑参等人的七匹马在驿站用了马料,把马料钱付给了驿卒陈金。就是这张账页,不知被什么人糊在了一个纸棺上,在1000多年后,奇迹般地被考古工作者在古墓中发掘出来。岑参曾两度出塞,前后在边塞生活了6年,写了大量的边塞诗,他的诗气势雄浑、色彩瑰丽、想象丰富、笔法多变,呈现出一幅幅奇异而又壮美的塞外图景。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个重要的流派,主要原因应该是这些诗人,普遍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 *** 与梦想。正是这种粗犷豪迈的气质,造就了令后人永远仰慕的盛唐辉煌。
评价
作者:佚名
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唐人杜确编有《岑嘉州诗集》,后人集据此演变。今人陈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事迹见杜确《岑嘉州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
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在他的名作《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中,从中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学习。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说他的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可见他的诗当时流传之广,不仅雅俗共赏,而且还为各族人民所喜爱。殷番、杜甫在他生前就称赞过他的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评价虽或过当,岑诗感人之深却可以由此想见。
纪念馆
作者:佚名
岑参纪念馆位于荆州市,经过修葺布展的岑参纪念馆全新亮相,干净整洁的大厅里陈列着68幅书画作品,岑参纪念馆由省市区文化局下拨20万元、岑河镇人民 *** 筹资30万元修建而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61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密折制度的创始人,康熙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