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刘备临终前为什么将兵权交给了李严

以史为鉴 2023-07-04 00:07:11

揭秘,刘备临终前为什么将兵权交给了李严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知道这两个人在刘氏政权中的地位,因为诸葛亮已是妇孺皆知,所以在此我就不再赘述,我们重点来看看李严。

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大臣,但是李严和诸葛亮不一样,他以前在刘表手下干活。后来投奔刘璋,虽然换了主子,但是刘璋非常器重李严,甚至还任命他为护军,在绵竹一带对抗刘备。

但是李严直接投降再次认刘备为主,同刘备一起平定成都。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李严和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五个人一起制定了《蜀科》,改变了益州法不威、德不举、刑不严的祸根。

可以说李严是构建蜀汉法律体系的基础的重臣之一。刘备在和曹操争夺汉中的时候,李严坐守后方,盗贼马秦、高胜起兵谋反,声势浩大参与人数过万,一路攻取打到了资中县。此时刘备战事吃紧,没有余力顾及镇压之事,而李严仅仅率领半数于对方的五千士兵前往讨伐,直接将谋反的马秦、高胜等人一并擒杀。事情平息了不久,越嶲郡高定也率军围攻新道县,救火队长同样是李严,高定兵败逃走以后,刘备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

我们可以看出李严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但是如果你认为李严仅仅是一个将才那你就错了,他在犍为任职太守的时候,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可以说李严在内政方面也有些许的才华。

李严功劳不小,但是远远没有到达和诸葛亮齐名的地步,但是为什么刘备要托孤于他呢?并且军事重权交给了李严,只让诸葛亮主持内政。有很多人猜测是刘备不信任诸葛亮,怕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但是我认为恰恰相反,刘备其实是非常信任诸葛亮,反而不信任李严,你且听我慢慢说来。

刘备入蜀以后,以刘备为核心的荆州集团取代了以刘璋为首的东州集团(法正、李严、孟达、吴懿等人)。除了以上两个政治团体以外,还有本地贵族豪绅所代表的益州集团。东洲集团和益州集团一直就不对付,但是刘璋靠着法正、李严等人维持着统治。

刘备作为第三方进入益州,致使刘璋的东洲集团出现分化,有的人服他,有的人不服他,而李严、法正等人是前者。刘备夺取西川后还听取法正建议娶了吴懿的妹妹,这是为了拉拢东洲集团的人心,以稳住自己在这里的脚跟。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外来统治者,人家本地的贵族豪绅本来就对刘璋虎视眈眈,刘备取代刘璋根基不牢,人家肯定也有想法,要不然为何还会有人频频造反呢?

所以遏制这些人就得靠常年和他们打交道的东洲集团,事实也证明刘备是对的,李严的确阻止了多起反叛实力。

所以刘备之所以托孤给李严,一是为了拉拢东洲集团的人心,二是要靠李严这些人解决内患。

但是刘备用他却不信他,我们可以看出来表面上是两位托孤大臣,但是两个人的分量是不对等的。诸葛亮无论是权利地位还是人心所向都压着李严一头,刘备都想好了,如果李严有谋反的意图就让诸葛亮及时扼杀在摇篮中。

自古以来的确有君王为了维护自己的宗室统治,托孤多位大臣让他们互相牵制,但是被托孤的大臣往往应该是权利地位相等的,要不然根本起不了相互制衡的作用。我们上面也说了诸葛亮稳压李严一头,这正说明刘备压根就没想让他们互相牵制,就是让诸葛亮看住了当时以李严为代表的东洲集团。

诸葛亮陪着刘备一路走来建立蜀国,为了兴汉鞠躬尽瘁,而李严是背叛刘璋的降臣,刘备是做君王的人,该防着谁他肯定心里能没有底吗?诸葛亮扳倒李严以后独揽大权,直到死也没有逼刘禅让位。

话说到这,我们回到问题

刘备临终前为何将兵权给李严,而不是交给诸葛亮?

我认为有以下几条原因:

一、刘备夷陵败给陆逊,国力虚弱,外患虽重,内忧更甚,怕自己死后国内矛盾爆发,万一反叛势力再次兴起,要靠李严等东洲集团的人协助遏制。

二、蜀国后期人才凋零,能承担重任的人没有几个,而李严算是一个军政全才,可以利用。

三、安抚东洲集团的刘璋旧部,尽可能缓解东洲集团和自己本家的矛盾,统一战线。

四、诸葛亮治国虽强,但是领兵能力不如李严,刘备又想用李严,就得以诸葛亮为手、以李严为枪,让手得握住枪。

刘备和曹操孙坚他们相比,起势太晚,根就没有扎牢,蜀国后期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各个派别相互争斗,诸葛亮也是苦苦支撑,通过战争转移内部矛盾。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衣钵企图力挽狂澜,可惜已经无力回天,蜀国作为汉朝的代表,率先退出三国争霸的历史舞台。

刘备临终之前,为啥将兵权交给李严,却不交给诸葛亮?

刘备死前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把行政大权交给了诸葛亮,但是却把军事大权交给了李严,那么既然诸葛亮的能力那么强,为什么刘备没有把兵权交给诸葛亮呢?其实这是因为刘备对诸葛亮并不是完全的的信任,把行政权和军权分别交纳给两个人,这样可以平衡派系关系,让他们两个更好地辅佐刘禅继位,也就是为了让李严和诸葛亮更好地辅佐刘家的江山。

一、刘备对诸葛亮不太信任。虽然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诸葛亮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刘备并不是完全的信任诸葛亮,这种不信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诸葛亮缺少领兵的经验,相对于来说,李严领兵的经验更丰富一点,此外,诸葛亮能力太强了,刘备担心诸葛亮会独揽大权,所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才会把军权和行政权分别交给李严和诸葛亮。

二、为了平衡派系的利益问题。?刘备进入蜀国之后,有三个政治集团,其中分别是刘备所带领的荆州集团,然后是以李严,孟达为代表的东洲集团,第三个是以蜀中士族为首的益州集团。刘备进入四川之后,集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人就转向支持刘备,这其中就包括李严,刘备托孤的时候,李严是代表东洲集团的人物,所以刘备就会把权利留给李严一点。

三、刘备比较相信李严的能力。李严曾经是刘璋的部下,后来归顺了刘备。李严确实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而且有主见,有性格,办事果断,虽然经常和同僚发生冲突,但是在刘备看来,这正是李严的优势。假设诸葛亮真的有篡权的想法,那么势必会得到李严的反对,所以刘备才会放心的把军权交给了李严。

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

这是由当时蜀汉的政治环境决定的。蜀汉自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之后,无论是国力还是实力都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刘备在夷陵失败后,一直就待在永安,没有回成都。刘备自觉时日不多,便开始考虑下一代的接班人问题,其实能进入刘备眼中托孤的重臣已经不多了。

关羽、张飞、简雍、孙乾、糜竺等最早跟随刘备的元老级人物都已身死,参与制定蜀科的五人中法正、伊籍、刘巴已经去世,只有李严和诸葛亮还活着。而其它人中赵云不受重用,魏延资历较浅且要镇守一方,蜀汉人才青黄不接。最佳人选只有诸葛亮和李严。

刘备在没有去世前就将当时的李严召到永安,任命李严为尚书令,而身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与皇太子刘禅仍在成都。刘备的行为显然是在培养李严。尚书令是汉武帝创立的内朝官,位低而权重,直接作为皇帝在朝中的代表参与政事,而丞相是百官之首,除了在汉武帝朝实权被剥夺外,丞相在大部分朝代都是总揽朝政的。

三国是乱世,魏蜀吴三国官职设定和政权结构等各方面也和统一王朝不一样,刘备设想的托孤就是诸葛亮与李严的共同辅政,由于早期蜀汉不设太尉和大将军,因此兵权总要有一个名义的领导人。刘备设想的是让诸葛亮(丞相)总揽朝政+李严(尚书令+太尉)共同辅政,而且有一定的制衡能力,因为丞相无论职位与权责,都大于李严,丞相仍有权力调动军队,而且诸葛亮还领尚书事,假节,如果李严没有兵权,只有尚书令一职,起不动任何制衡作用。

但刘备的安排也非常奇怪,虽然给了李严尚书令的官职和中都护的兵权,李严却是镇守永安,远离权力中心成都,而诸葛亮坐镇成都,并且开府治事,权力远大于李严。结果是刘备给了李严兵权,李严也没有起到制衡诸葛亮的任何作用,这与李严的政治能力和性格也有很大关系。从派系上来说,诸葛亮是荆州派的首领,而刘备的政权又是外来政权,必须要以外来势力作为统治阶层,来打压本土势力,政权才能稳固,所以确定诸葛亮在蜀汉的领导地位不容置疑。

而李严是东州派的骨干,东州就是指从东部州进入益州的人,也就是从荆州及首都三辅地区进入益州的人,东州派也算外来势力,是蜀汉政权拉拢的势力。刘备将兵权交给了东州派李严,也在客观上拉拢了这一派的势力,很利于政权内部势力的团结,而为什么是李严?很简单,没其他人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4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