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权的晚年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人的性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经历的事情不断改变,眼界不同,想法自然不一致,由单纯变复杂,由青涩变成熟,由复杂变简单,这不止是人,而是世间万物都遵循的一个自然规律。这种改变,无论好坏都是性格的一部分,影响着我们的处事,说话方式。三国里面孙权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权在处理朝政和大臣之间的关系有了明显的变化,晚年扣押将领家人,不听老臣劝说与之前广交朋友,豁达,开明的孙权完全不同。
孙权九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由母亲独自一人养大,之后才与兄长孙策一起生活的。孙权在小的时候就才华横溢,与众不同,展现出突出的能力,自幼就被兄长孙策 当首选继承人来培养,孙策曾经说过:打江山弟弟或许不如我,但是守江山我不如弟弟,可以看出孙策早早的就把孙权当作了首选接班人,并且一直在提点,培养他。在一次家里来了很多客人的时候,孙策就跟弟弟孙权说过,这些人以后都要弟弟孙权来管。并且早早的就给孙权机会,让他展现才华,大施拳脚,积累人脉。
孙权也并没有让哥哥失望,早年孙权在哥哥部队参加的一些讨论,做出的决定,往往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并让大家感到吃惊,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毛头孩子竟然有着伟大的的军事才能。孙策也是早早安排弟独自闯荡,公元前196年的时候15岁的孙权就可以打下郡县,并且成为县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孙权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优秀的才干,突出的能力,良好的性格,让孙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举荐他的人越来越多。
孙权也很喜欢交朋友,顾全大局,为人善良,豁达的心胸,宽厚的胸怀,使得孙权与谁交往都游刃有余,并且广受好评。在江东虽然孙策是掌事,但是孙家一家毕竟是外来人,当时的江东有很多人并不服气,不甘心让外来人管,这也是孙策遭到刺杀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但是孙权就可以团结起来所有人,并且让人信服,心甘情愿的追随,这个早期的时候孙策就看出来了,所以很看好这个弟弟来守住江山。
在建安五年(200年)的时候孙策遇害,19岁的孙权就接管了孙策的势力,之后联手刘备击败曹操,后又袭击刘备扩大疆土。无论军事,还是经济孙权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的曹操,刘备,还是周瑜都对孙权赞赏有加。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在晚年却性情大变,心生猜忌,对于外出辛苦征战的士兵更是没有丝毫信任,往往要禁足其家人为人质,才会心安,不爱听他人意见,与年少时那个豁达开明的孙权完全不同,心中的不安多于心中的坦荡。孙权年纪渐大,寄予厚望的儿子孙登英年早逝大受打击,之后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选,孙和,孙霸又不和,心里难免不悦,对吴国基业充满担心,对旁边的人满怀忌惮,这份担心估计就影响到了孙权的心性。
孙权晚年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选,朝廷局面不稳定,性情大变,心绪不定,心胸狭窄,不容人,估计也不是孙权想要看到的,他或许想着,尽自己做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朝廷内部的所有问题,留给后代一个繁荣,昌盛,稳定的局面,但是结局并不理想,孙权改变后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让人不能接受,反而使朝廷的问题更加严重。
在并不太平的天下,吴国内部出现动荡,无疑是不好的,不管孙权晚年为何性情大变,但是孙权的能力和才华是不可否认的,对于吴国也有着相当大的贡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68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周武王死后为什么是周公旦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