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周公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牧野之战后,西周建立,周武王封邦建国,将古国之后、殷商遗民、宗室子弟以及开国功臣都封了土地建立小国,紧紧的围绕在周王室周围,以保周王室国祚绵长。但是周武王自己却在周朝建立不久就去世了,而太子姬诵尚且年幼,能不能让天下的诸侯国都臣服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周武王给姬诵留了四个辅政大臣,这就是著名的“周初四圣”。
周初四圣即为周公旦、太公望、召公奭以及太史佚,根据《史佚书》的记载:
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与周公为道,大公为充,召公为弼,同列而总谓之四圣。
《大戴礼记·保傅》中的记载和《史佚书》是相同的,不过在毕姓起源中的记载,则没有太史佚,而有毕公高。因此实际上这五个人都是周武王留给儿子姬诵的。
周公旦站在周成王的前面引路,太公望和召公奭一左一右护卫着周成王,而太史佚和毕公高站在周成王的后面负责提醒周成王遗忘的事情,这几个人帮助周成王稳定天下。在这些人中,周公旦居于主导地位,即是领导。
这种领导地位既是他卓越的才能所致,也是他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的身份所致。我们知道西周时期开始设立宗法制,其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而这个是父系社会下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族制度。而太公望也就是姜太公是武王的岳父、成王的外公,说到底只能算是外戚,召公也是周王室的宗族,毕公是周公旦的弟弟,只有太史佚是真正的外族。
在这些辅政大臣中,周公旦地位最高,太公望次之,论才能,两人可能不相上下,但是论血缘,周公旦是真正的周王室子弟,而姜太公只是外戚,自然不可能居于领导地位。我们简单打个比方,在一个大家族中,如果家主去世,留下的继承人年幼,那么幼主的叔叔们就会在大事上给侄子拿主意,而幼主的外公则只能给点建议,到底是外人,不可能真正插手外孙家的事情。
所以周公旦为主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但是周公旦摄政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周武王虽然将国家大事都交给了周公旦,但也只是让他辅政,而不是摄政,因此在周公旦决定“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的时候还是遇到了阻力。
这个阻力最开始来源于周公旦的三哥和五弟。周武王封邦建国的时候,将帝辛的儿子武庚也进行了分封,在殷商原来的地方划了三分之一给武庚,另三分之二给了三弟管叔和五弟蔡叔,管叔和蔡叔的任务就是监视武庚,但是这三个人却在成王继位后勾结在一起了。原因就是管叔作为哥哥不满周公旦摄政,他散布谣言说周公旦想要取代成王。
谣言一出,同为辅政大臣的召公奭很是不满,周公旦为了说服召公奭是颇费了一些心思的,首先作了一篇《君奭》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不过召公奭依旧觉得不妥,周公旦只好拿出过去历史上出现的事迹来,说:
“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保乂有殷”。
意在表明自己只是为了国家的安稳,之后是会归政的,召公奭这才答应了下来。之后周公旦又向姜太公等人解释,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后,周公旦正式摄政,然后迎来了“三监之乱”。即管叔、蔡叔和武庚联合起来作乱,这个叛乱对西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平定不下来,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诸侯都会兴兵作乱,周王朝就会面临瓦解,好在周公旦辅佐成王平定了叛乱,也向天下诸侯展示了周王室的力量,既解决了三监之乱,又安定了天下诸侯之心。
之后,周公旦和召公奭“划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经过周公旦七年的努力,西周的发展已经步上正轨,各项典章制度也已经制定出来,而成王已经到了亲政的年纪,周公旦“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就了一段佳话。
周公旦是西周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可以说西周赖以生存的各项典章礼仪都是在周公的主持下制订出来的,而他不贪恋权势、果断还政的事迹更是传唱不衰。周公旦的干脆利落为他赢得了几千年的好名声,周公吐哺而天下归心。
但在几百年之后的鲁国,即周公旦儿子伯禽的封国,同样有一人想效仿周公旦摄政,即鲁隐公。鲁隐公只是鲁惠公的庶长子,鲁惠公的嫡子年幼,因此有鲁隐公暂时做鲁国的国君,等到公子允长大后归政。但是随着公子允的长大,鲁隐公迟迟没有归政的意思,在公子挥的挑拨下,公子允杀死了鲁隐公而登基,是为鲁桓公。
姜子牙是军师,武王伐纣后,功劳很大,被分封为诸侯,建立了齐国,是齐国的国君,已经不是昔日的军师角色。周公是成王的叔叔,在成王众多叔叔中,周公德行最高,七年时间帮助成王稳定政局、平定叛乱、开疆扩土、建立分封制度和礼乐制度,最后还政成王。周公旦是皇室宗亲,姜子牙属于大臣,相对而言,成王对周公的信任度大,而且权力交接比较容易,姜子牙是齐国国君,诸侯国君掌王权不利于周室稳定。姜子牙并不是没有辅政成王,只是相对于周公辅政作用小一些,三监之乱时,姜子牙曾率齐国子民参与平叛,帮助周王室巩固政权。
西周时期第一手资料比较少,要想弄清楚具体情况还是有点难度的。不过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策略对现有的资料进行一番排比。关于成王初年的第一手资料主要是少数青铜器,只言片语,偶尔会提到“周公”。二手资料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尚书》、《逸周书》类资料,这些记载相对详细一点,而且权威性比较高。第二块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的讨论,权威性比前者稍微低一点,但也可参考。第三块是汉代之后的人们的讨论文字,相对而言比前两者权威性更降了不少,而且还有干扰,需要尽量少用。下面咱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把信息整合了看看。周武王死后,武王的一群弟弟们开始陷入内斗的境地。
管蔡兄弟抱团挤兑周公,周公的职务是太宰,放现在来说就是王室总管,还算不上后世的宰相,但可以用“王”的名义发号施令。西周初年官僚体制还不成熟,王室总管想管天下事,还需要有军中大佬支持。但管蔡兄弟和周公却干上了,周公不得已暂时下野避嫌,但是暗中联合召公、姜太公等其他大佬,最终把管蔡兄弟和商朝残余分子打成一党连锅端了。姜太公是太师,在当时算是军队统帅,主要偏武。召公是太保,这个官是为他特设的,说明周公为了拉拢他,与他分享权力。先秦尚武时代,对于“辅政”这种政治角色的影响力并不是很看重,不如实际兵权来的直接。
周武王在推翻商纣王统治三年后去世,周成王刚登上帝位,周公就在摄政,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就是因为成王年幼。周武王在推翻商纣王统治三年后去世,当时他的儿子周成王还很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怕天下人听说周武王死而背叛周朝廷,于是登上王位代替周成王处理国家事务,主持国家大权。这样才能名正言顺,还用“周公吐哺”告诫自己的儿子伯禽,让他不要随便乱说话,以防给别人以可乘之机。
其次是不是就是他个人的愿望呢?并不是说周公这个不是忠臣,因为他毕竟已经还政于周成王了,在自己摄政七年后。为什么说他有自己的愿望,在古代有没有摄政的人,有啊!明代的张居正算得上是摄政里面的翘楚了吧?你看他敢登上帝位吗?为什么要登上帝位才能实施政治制度和法律呢?难道没有自己的权力欲望吗?虽然可以克制住,但是实行一下也未尝不可啊!
为什么这样说他?周公旦曾经就跟姜太公、召公奭解释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武王又早逝,成王还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的大业,我才这么做的。”为什么要解释?难道不是有人问吗?无论是姜尚还是召公奭,也就是说,当时的人对他的做法未必认可!难道不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小小愿望吗?
当然,这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是一个小人,我不否认,所以,才这样推测周公这位忠诚的臣子,要不然,你怎么解释他的这样的行为?
周公东征,是约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平定“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诸方国的战争。
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时年13岁,周公就辅助成王理政。但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就散布谣言,说周公要篡夺皇位,与纣王之子武庚纠合,联络一批殷商的贵族,并且煽动东夷几个部落,联合起兵清君侧,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力劝召公(周武王的弟弟)支持东征,在召公支持下,周公调动大军,率军东征。
在战争中,周公团结内部,采取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并举的谋略,及先弱后强、各个破敌的作战方略,首先以重兵沿武王伐纣路线,直取朝歌,击溃武庚所部,攻占管叔、蔡叔治地,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继之进兵东南,采用先弱后强的方针,先攻徐、淮等九夷。经连续作战,攻灭熊、盈族17国,迁殷民于洛邑(今洛阳)。最后才挥师北上攻奄,迫使奄国投降。随之,蒲姑等国也相继降服。至此历时三年的周公东征胜利结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68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