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科举是什么样的,到底有多严苛呢

众妙之门 2023-07-02 08:26:03

古代科举是什么样的,到底有多严苛呢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科举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创举,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文明的产物。所谓科举就是通过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来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创立于隋唐,终结于清末。图为贡院号舍场景等比例复原。贡院是官设的科举考场,按千字文排列号舍,又叫考棚,考生在这里答题,吃喝拉撒睡,每科连考3场,一场3天,考生不得随便走动、交谈,“三场辛苦磨成鬼“,相比之下,现在的高考可幸福多了,但监考更严。

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实行了1300年之久。从8世纪到19世纪,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都模仿中国建立了各自的科举制度。图为金代考场搜检模拟再现。金代对考生的考前检查极为严格,佩刀武士对考生一一盘问搜检,所带之物仔细查看,“索及耳鼻”,以防夹带入场,比高考严格。

隋朝统一中国后,废止了以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隋文帝诏行分科举人,炀帝创建进士取士,由朝廷开设科目,人士自由投考,一考试成绩决定取舍。也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图为考官入围锁院图,为了防止作弊,从受命之日起,到放榜之日止,一直锁宿于考场贡院内,考官与外界隔断联系,请托者难以得逞。此后成为定制,延续至清末。现在的监考老师好幸福。

科举在宋代处于上升发展时期,考试的公正性得到重视和强调,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各项立法逐渐完备,考试取士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图为考场誊录图。宋代设立誊录院,由专职书吏使用红笔誊抄试卷,有效防止了阅卷时因辨认姓名和字识而给考生打人情分。

古代的正考证长这样。准考证上注明了应试者的面形、身材特征,以防假冒顶替。与现在的准考证没法比,一张照片就足够。

防止作弊从考试诞生之日就在不断加强,无论科举还是高考。图为考场巡检图。北宋时期开始严禁考生私下挟书、传递、代笔,从制度上严谨考生舞弊。专门设监门、巡铺等官吏,进行搜索、巡查,一旦查获,立即押出考场。如果在高考中被发现作弊将取消成绩,全网通报,严重者将负法律责任,这辈子算完了。

古道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作弊手段可谓花样百出,如放鸽、投石传递等,都是想方设法将答案传入考场中。

图为科举考试时替人代笔的枪手被示众问罪。

虽然考规严厉,但作弊之法依然多样。图为科举考试中常用的丝质夹带,上面用蝇头小楷写满了答案。密密麻麻不仔细看根部看不清是啥。

图为考生考篮和文具。古代考生参加考试的提篮,内装米、面、蔬菜等物品,此篮必须编织而成并有网眼,防止夹带。考生所用的文具也有严格规定,如笔杆必须镂空,砚台不得过后,以防作弊。

左为唐代武官俑。武则天开创武举,以习武之人也有了入仕报国的途径。右为唐代文官俑。唐代的科举愈加成熟,选拔人才的范围更加广泛。唐代的文官大多数是进士及第的佼佼者。科举制度,千秋是非,评说自在人心。

你知道古代科举有多难吗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给了平民一个当官儿的途径,只要考出来,就可以坐轿子、当姥爷、在公堂之上扔签子打屁股,这样的诱惑,自然让科举考试火爆至极。

我们经常听到的“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等词汇,就是来自于科举考试。

“秀才”是最低等级的功名,虽然考上了,也没有官做,但享有见官不跪、免除徭役、犯罪不上刑等诸多特权。在乡里混个教师当,更是轻轻松松。

“秀才”中成绩优良的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没三年在各省省会举行一次,乡试考中后就成了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可就厉害啦,成为举人就有资格当官儿,县太爷经常会请当地的巨人前去议事。

而且举人名下的土地就可以不用交税,很多农民都会主动将土地奉献给举人老爷,少交很多税。而举人也可以从中得到一大笔收入,这也是为何范进中举后开心地发了疯。

乡里的名流们,争先恐后上门拜访,成为举人后,就有资格进京参加会试。会试是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举行,取中后成为贡士,第一名成为会元。贡士就能参加殿试到皇宫见皇上啦!殿试取中的就是我们熟悉的进士,进士中的第一名就是大名鼎鼎的状元。

进士们获得官职的机会比举人要大得多,而且想要做高官,必须有进士文凭。

古代的科举比现在的高考难的多。明朝科举三年一次,每届录取举人1000人,进士300人左右,而高考每年一次,光清华北大求录取7000多人。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就是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措辞要模仿古人口气,结构字数都有一定限制。光会写八股的书呆子也是走不远的,到了殿试阶段要考史学和策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就完蛋啦。

古人要考科举是一件非常折腾的事儿,所谓十年寒窗,按照标准流程,四岁开始用三字经、千字文认字,八岁前熟读四书,十六岁前要熟读五经。

书背完了,还要学习写诗,过了这关就可以去考秀才。至于教科书,倒不用担心,政府会给各州县书院分发。完成这一套流程需要家庭教师或者私塾,对于没有读书传统或穷苦人家来说,这些实在是太难啦。

想考举人还要接收特训,学写制艺、试帖诗、策论,特训内容还包括记住本朝的“讳字”和皇上名字同音的字,千万不能在考卷上写。某些特定的格式怎么写。提到“天神”“上帝”时,要抬几格,提到皇帝和朝廷分别要抬几格。

除此之外,写一手好看的字非常重要,特别是会试和殿试。大才子龚自珍就是反面典型,因为字写不好,没能进翰林院。

乾隆年间,状元秦大成则是正面典型,会试成绩倒数第一,靠着刻苦练字,殿试逆袭成状元。

押题、写套话、提前准备文章等方法,古代考生也用。四书五经是不可能认真读的,备点经注,预先写好,和现在高考生猛背一堆《读者》《青年文摘》风格的范文,预备高考作文一样。

虽然科举理论上很公平,但其实也并非人人平等。明朝初年,由于元末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稳定繁荣,结果洪武三十年的科举中,录取的51人全是南方人。

北方学子联名上书喊冤,虽然经过复查,录取的人的确是凭才学录取,毫无问题。可为了搞平衡,笼络人心,朱元璋又搞了个北榜,专门录取北方人。

从此明朝的科举考试都按地域比例录取,而不是完全按照水平高低。

中国古代科举是怎么样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1],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2]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3-5]?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6-7]?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6][8]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9-10]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11]?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12]?

百科星图

查看更多

清代科举制度中对五类贡生的称呼

恩贡

恩贡,读音ēn gòng ,汉语词语,亦称“恩贡生”。贡生之一。参见“岁贡”、“贡生”。

拔贡

拔贡,汉语词语,拼音是bá gòng,意思是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

副贡

副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制,在乡试录取名额外列入备取,可入国子监读书,称为“副榜贡生”,故简称副贡。

岁贡

岁贡,读音suì gòng,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代诸侯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词语出自《国语·周语上》。

隋朝主要制度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

均田制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

大索貌阅

“大索貌阅”是隋朝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中一项用以整顿户籍和赋役的措施。隋初,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的现象极为严重,直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

察举制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

征辟

征辟,拼音: zhēng bì 释义: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62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