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晚唐风雨飘摇已经病入膏肓了,为何唐僖宗一点也不着急改变什么呢

众妙之门 2023-06-27 04:19:24

晚唐风雨飘摇已经病入膏肓了,为何唐僖宗一点也不着急改变什么呢

还不知道:晚唐风雨飘摇为何唐僖宗一点也不着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晚唐既然已经是风雨飘摇,病入膏肓,唐僖宗着不着急都改变不了什么,况且,怎么能指望一个12岁的孩子承担起复兴大唐的责任呢?在唐僖宗的十五年为帝生涯中,他也并非是一直不着急,只是等他着急的时候已经晚了,帝国的崩塌近在眼前了。

唐僖宗李儇是唐懿宗的第五子,唐宣宗的孙子。唐宣宗当初在37岁的高龄被宦官扶上皇帝位,励精图治,开创了大中之治,是晚唐最后的荣耀。唐宣宗去世后,唐懿宗被宦官扶上位,唐懿宗在最初也是想效仿自己的父亲的,只是很快天子能享有的权利就让他忘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只知道享乐玩耍,是整个大唐继伯父唐穆宗之后的第二位享乐天子。

而在唐懿宗死后,他的第五子、年仅12岁的李儇被宦官扶上位,这一位天子更是继承了父亲爱玩的基因,本就是从小养在深宫,整天和宦官厮混,即便大唐帝国已经摇摇欲坠,他也没有经历过任何的磨难或者什么,更不知道民间疾苦。最擅长的大约就是玩乐,在玩乐一事上他可以称得上是专家级别的。

也正是因为他在游戏方面的天赋异禀以及对国家大事的淡漠,才被宦官们选中。873年,资深宦官刘行深和韩文约联合田令孜扶立李儇为帝,即唐僖宗。唐僖宗登基,这些宦官自然就是加官进爵,其中田令孜因为之前一直照顾唐僖宗的生活起居而被唐僖宗特别对待,先是被任命为枢密使,后又成为神策军中尉,手握兵权。

唐僖宗12岁继位,本来就还只是个孩子,因此特别依赖田令孜,甚至称呼其为“阿父”。田令孜一方面尽量把唐僖宗的兴趣往玩乐上引,另一方面自然是紧握权力,大肆提高宦官的地位。田令孜的权力达到可以自由任免官员的地步,因此找他买官的人自然也就更多。

他们整天想的就是怎么升官发财,对百姓的疾苦是丝毫也不关心,而唐僖宗刚继位的时候实际上帝国的很多地方旱灾蝗灾爆发,民不聊生,很多地方更是盗匪横行,祸害乡里。唐僖宗继位的第二年就有王仙芝聚众造反,这引发的将是一场大灾难,即黄巢起义。黄巢是在王仙芝起义的第二年加入进来的,自此,黄巢起义的烈火就开始在帝国的土地上蔓延。

即便王仙芝和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组织不严、战斗力不强等。甚至总想着被招安,但唐政府却还是不能将其控制住,皆因为地方上的武将为了保存实力不愿意出力,而朝廷中被宦官压制着的宰相们也不能做出有效的、统一的作战方案,加之神策军这支原本的王牌军早已经成了花瓶般的存在,可以对付文官,却对付不了盗匪和农民军。

880年,黄巢军即将攻进长安,田令孜领五百神策军护着唐僖宗狼狈出逃,目的地就是唐玄宗曾经的避免所四川,这里也是田令孜能控制的地方。实际上早在出逃之前,田令孜已经开始为出逃做准备,为此,他向唐僖宗推荐了四个人来坐镇三川。这四个人就是陈敬暄(田令孜的哥哥)、杨师立、牛勖、罗元杲(此三人为田令孜的心腹)。对于四个人怎么安排,唐僖宗不愿意费脑子来想,索性就拿自己最喜欢的马球来让四人赌输赢以决定三川节度使的分配。

自然,在这场赌赛中,陈敬暄博得头筹,成为最重要的西川节度使,杨师立为东川节度使,牛勖山南西道节度使。人们通常以这件事来说明唐僖宗的荒唐,视国家大事为儿戏,实际上我们看这件事,西川节度使的位子一定会是陈敬暄的,因为他是田令孜的兄长,而其余三人仅仅是田令孜的亲信,亲疏立见,所以这件事上仍旧只是唐僖宗顺从田令孜的安排。

他们在逃亡路上遇到过很多阻碍,试图拦下入蜀的唐僖宗,但是唐僖宗的意志很坚定,就是要入蜀。不过正是这次难忘的入蜀经历,让唐僖宗迅速的成长起来,那时他已经19岁,开始过问政治,并表现的严酷并且反复无常,独断专行,对田令孜的信任也已经打了折扣,只是这个时候的他虽然已经有所醒悟,但是时局却并非他说了算。

之后黄巢起义虽然被平定,但是帝国已经不堪一击,而在他回到长安后,田令孜还继续夺权争势,为唐僖宗所不喜,他开始逐渐不再信任这个曾经信任无比的宦官。不过,田令孜在成功引起众怒之后还是成功的劫持着唐僖宗再次离开了长安,这一次离开的直接后果是,唐僖宗成了太上皇。

一直折腾到888年的二月,唐僖宗才再次回到长安,只是几经磨难和屈辱的唐僖宗回到长安的第二个月就离开了人世。20年之后,大唐彻底土崩瓦解,代之以朱温的后梁。

唐朝为什么没有在黄巢撤离长安之后重新振作,反而沉沦了?

以当代史学观点来划分,自大唐乾符二年之后,大唐王朝便正式步入了晚唐时期,这个曾经光芒万丈的王朝,最终开始步履蹒跚起来,每一步都显得暮气十足。

一年,颇为不平静,刚刚继位不足一年的少年天子唐僖宗不顾世人的鄙视,提拔了自己最亲信的人——大宦官田令孜,这种“任人唯亲”、不走寻常路的举措,让不少天下士子唾弃的同时,也让许多门阀派系的老宦官们十分愤懑。

天子冒失,可不是国家之福。

然而,对于唐僖宗来说,这些外人的眼光自己根本不在乎。因为说实在的,老爹唐懿宗给自己留下的这个天下,太烂了。

外有疯狂的南诏袭扰,内有王仙芝等乱贼的流窜,朝廷之内,南衙北司更是争斗得不亦乐乎,自己这个少年天子,不过是宦官、朝臣们眼中的黄口小儿罢了。

因此,年轻气盛的唐僖宗希望通过提拔自己人,来掌控更多朝廷的权力,能让自己为这个王朝发挥更多的光和热。

然而,唐僖宗还未来得及施展抱负,不久就被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给赶出了长安城,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场景不仅让唐僖宗被搞得灰头土脸,还被世人讥笑为贪玩误国。

光启元年,憔悴的唐僖宗从蜀地回到了长安城内。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看着满目疮痍的长安城,唐僖宗的眼神黯淡了下来,大唐还有希望吗?这个当时的少年帝王的疑惑,也曾是不少历史爱好者们心头的疑问,晚唐时期,朝廷这把烂牌,到底还有翻盘的希望吗?

其实,唐僖宗后来的几个动作,就是在对病入膏肓的王朝,进行着最后的补救。只是,王朝气运,有时候,实在不是人力所能左右,时也命也,不得不服。

黄巢起义留下的几个后遗症

毫无疑问,作为灭亡唐朝的主要推力,黄巢起义确实居功至伟,虽然最终功败垂成,但黄巢的一番神操作,还是让回过头来接盘的唐僖宗感到了无比的头疼。

打赢了黄巢,自己却不得不面临着几个比黄巢起义更加棘手的问题:

李克用又回来了

当年自己耗尽了全部力量,拼上了一个宰相,一个京兆尹,一个大将军还有数万朝廷精锐将士性命,最终将李国昌这对作乱的沙陀父子赶出了代北之地,保住了河东的安全,然而冷不丁黄巢猛地踹入了长安,却让唐僖宗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自己确实搞不定。

最终,朝廷不得不腆着脸去跟李国昌、李克用父子示好。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

靠着李克用率领的数万蕃汉步骑,最终朝廷将盘踞在长安数年之久的黄巢军赶出了长安城,然而,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用了人家,肯定得给人好处,李克用倒也不客气。

老大,我想要啥,你懂的。

最终,朝廷不乐意但又不得不同意李克用的请求,李克用靠着平叛大功,最终成为了河东节度使,也成为了朝廷最忌惮的眼中钉。

想想,身边有个满身花纹、背有案底的小哥躺在你的身边,谁能睡着?

河南道的二狗子们

黄巢当年突破高骈封锁之后,渡过长江之后一路向西,边走边吆喝,此番我去长安,为的是打你们那个不成器的大哥,跟你们这些无辜小弟们没关系,老实在家呆着就好,包你们没事,谁敢出头,小心我削你啊!

就这样,在朝廷最需要这些忠贞不二的小弟们之时候,河南道的那些节度使们,迅速见风使舵,紧紧关闭城门,眼睁睁地看着黄巢大军在河南道内,大摇大摆地开向洛阳、直奔潼关。


见过坑的,没见过这么能坑大哥的小弟们,如今唐僖宗再次回到长安,看着关东这帮赔着笑脸的小弟们,虽然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纯真”的谄媚,但唐僖宗却感到无比的恶心,这帮人,还不如一个投降的降将朱全忠看着令人舒服。

被打烂的东南

中晚唐时期,随着长安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关中贫瘠的土地产出已经不能满足大都市的日益发展需求,东南富庶的物产、税赋则成为了长安最重要的生命维系之源,东南的粮米沿着大运河的漕运河道,日夜不停,源源不断地对长安供血,成为了长安最重要的仰仗。

朝廷仰仗东南,成为了晚唐最诚实的表现。

然而,这一切最终都被黄巢起义给搅乱了,从浙江到江西,从江西到广州,再从南到北又来了一遍之后,东南的秩序彻底给搞乱了,先前朝廷派重臣镇守的东南,全部成为了武将的天下,谁敢叛乱,谁敢杀节度使,谁就是老大,成为了东南之地最野蛮的秩序原则。

昔日文明知礼,忠于朝廷的节度使大佬儿们,成为了一个个手持利刃的小混混,朝廷的话再也不能到达东南之地,东南虽然属于大唐,但已经跟朝廷离心离德。

怎么办?还有机会吗?唐僖宗也在想。

跟李克用死磕,自己已经没这个实力,朝廷的军队就那么点儿,如今虽然关中还在自己的手中,但这些兵力,还是斗不过李克用,东南没了,大运河咽喉之地河南道也乱了,东南无法仰仗,自己吃饭该怎么办?

最终大唐将目光盯到了河中之地,这个紧靠关中的藩镇,有着能解决朝廷燃眉之急的资源——钱和粮。

河中有盐池,盐这个东西,在古代属于垄断暴利性行业,朝廷的主要支柱产业,有盐就有钱,而河中之地盛产的粮食,则是朝廷最为渴求的物产。这些都是朝廷最需要的,作为小弟,要有小弟的觉悟,大哥想要,你不能不给。

但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显然没有这个觉悟,当朝廷露出想要的表情之后,王重荣的反应很激烈。

来人啊,老大抢劫了!

给脸还不要脸了呀!气急败坏的朝廷派出大军前去征伐王重荣,这一战,在史书上记载的轻描淡写。

然而它却是整个朝廷最后的希望,这一战要是赢了,朝廷钱粮问题就可以暂时解决,而且关中的藩镇也能更加坚定地跟随朝廷的脚步,同时也能震慑河南道那些摇摆、不臣的藩镇们。

唐僖宗和田令孜对此战满怀信心和希望,然而,最终支撑不住的王重荣放了大招:

召唤李克用!

当黑压压的沙陀骑军从山间驰出之时,整个关中联军顿时崩溃了,王重荣最终得救了,然而朝廷却彻底沉沦了。

此战,让朝廷打开钱粮之源的希望彻底破灭,关中溃败的联军也看到了朝廷的虚弱,河南道的那些小弟也看到了大哥也没什么,东南更远,甚至对这场败退没有丝毫感觉。

光启元年,河中军和河东军紧跟朝廷溃军冲入长安,年轻的天子唐僖宗再次出逃,当他再次回望长安之时,心如死灰,大唐彻底没救了。

三年后,唐僖宗驾崩,他救不了大唐,他的弟弟唐昭宗更不行了,大唐加速下坠,坠入沉沦深渊。

为什么晚唐已经风雨飘摇,而唐僖宗还是那样不着急呢?

晚唐既然已经是风雨飘摇,病入膏肓,唐僖宗着不着急都改变不了什么,况且,怎么能指望一个12岁的孩子承担起复兴大唐的责任呢?在唐僖宗的十五年为帝生涯中,他也并非是一直不着急,只是等他着急的时候已经晚了,帝国的崩塌近在眼前了。

唐僖宗李儇是唐懿宗的第五子,唐宣宗的孙子。唐宣宗当初在37岁的高龄被宦官扶上皇帝位,励精图治,开创了大中之治,是晚唐最后的荣耀。唐宣宗去世后,唐懿宗被宦官扶上位,唐懿宗在最初也是想效仿自己的父亲的,只是很快天子能享有的权利就让他忘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只知道享乐玩耍,是整个大唐继伯父唐穆宗之后的第二位享乐天子。

而在唐懿宗死后,他的第五子、年仅12岁的李儇被宦官扶上位,这一位天子更是继承了父亲爱玩的基因,本就是从小养在深宫,整天和宦官厮混,即便大唐帝国已经摇摇欲坠,他也没有经历过任何的磨难或者什么,更不知道民间疾苦。最擅长的大约就是玩乐,在玩乐一事上他可以称得上是专家级别的。

也正是因为他在游戏方面的天赋异禀以及对国家大事的淡漠,才被宦官们选中。873年,资深宦官刘行深和韩文约联合田令孜扶立李儇为帝,即唐僖宗。唐僖宗登基,这些宦官自然就是加官进爵,其中田令孜因为之前一直照顾唐僖宗的生活起居而被唐僖宗特别对待,先是被任命为枢密使,后又成为神策军中尉,手握兵权。

唐僖宗12岁继位,本来就还只是个孩子,因此特别依赖田令孜,甚至称呼其为?阿父?。田令孜一方面尽量把唐僖宗的兴趣往玩乐上引,另一方面自然是紧握权力,大肆提高宦官的地位。田令孜的权力达到可以自由任免官员的地步,因此找他买官的人自然也就更多。

他们整天想的就是怎么升官发财,对百姓的疾苦是丝毫也不关心,而唐僖宗刚继位的时候实际上帝国的很多地方旱灾蝗灾爆发,民不聊生,很多地方更是盗匪横行,祸害乡里。唐僖宗继位的第二年就有王仙芝聚众造反,这引发的将是一场大灾难,即黄巢起义。黄巢是在王仙芝起义的第二年加入进来的,自此,黄巢起义的烈火就开始在帝国的土地上蔓延。

即便王仙芝和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组织不严、战斗力不强等。甚至总想着被招安,但唐政府却还是不能将其控制住,皆因为地方上的武将为了保存实力不愿意出力,而朝廷中被宦官压制着的宰相们也不能做出有效的、统一的作战方案,加之神策军这支原本的王牌军早已经成了花瓶般的存在,可以对付文官,却对付不了盗匪和农民军。

880年,黄巢军即将攻进长安,田令孜领五百神策军护着唐僖宗狼狈出逃,目的地就是唐玄宗曾经的避免所四川,这里也是田令孜能控制的地方。实际上早在出逃之前,田令孜已经开始为出逃做准备,为此,他向唐僖宗推荐了四个人来坐镇三川。这四个人就是陈敬暄(田令孜的哥哥)、杨师立、牛勖、罗元杲(此三人为田令孜的心腹)。对于四个人怎么安排,唐僖宗不愿意费脑子来想,索性就拿自己最喜欢的马球来让四人赌输赢以决定三川节度使的分配。

自然,在这场赌赛中,陈敬暄博得头筹,成为最重要的西川节度使,杨师立为东川节度使,牛勖山南西道节度使。人们通常以这件事来说明唐僖宗的荒唐,视国家大事为儿戏,实际上我们看这件事,西川节度使的位子一定会是陈敬暄的,因为他是田令孜的兄长,而其余三人仅仅是田令孜的亲信,亲疏立见,所以这件事上仍旧只是唐僖宗顺从田令孜的安排。

他们在逃亡路上遇到过很多阻碍,试图拦下入蜀的唐僖宗,但是唐僖宗的意志很坚定,就是要入蜀。不过正是这次难忘的入蜀经历,让唐僖宗迅速的成长起来,那时他已经19岁,开始过问政治,并表现的严酷并且反复无常,独断专行,对田令孜的信任也已经打了折扣,只是这个时候的他虽然已经有所醒悟,但是时局却并非他说了算。

之后黄巢起义虽然被平定,但是帝国已经不堪一击,而在他回到长安后,田令孜还继续夺权争势,为唐僖宗所不喜,他开始逐渐不再信任这个曾经信任无比的宦官。不过,田令孜在成功引起众怒之后还是成功的劫持着唐僖宗再次离开了长安,这一次离开的直接后果是,唐僖宗成了太上皇。

一直折腾到888年的二月,唐僖宗才再次回到长安,只是几经磨难和屈辱的唐僖宗回到长安的第二个月就离开了人世。20年之后,大唐彻底土崩瓦解,代之以朱温的后梁。

朱温的哪些行为不如禽兽呢?

朱温本来是黄巢手下的大将,后归顺唐朝,并协助镇压黄巢起义,屡立战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后来,朱温实力强大后,直接带兵进入长安,控制住唐朝中央政府,接着他又逼迫唐哀帝将皇位禅让给他,并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朱温最巅峰时,控制的地盘包括陕西、河北、河南和山东四省,当时除盘踞在山西的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外,他已经基本统一整个北方,故史书上也把他建的后梁称之为五代中的第一代,朱温本人也被称之为梁太祖。

但是,朱温这位太祖在历史上的名声却非常不好听,有很多人说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禽兽不如。那么,作为开国皇帝的朱温,到底做过什么样的事情,以至于让大家这般骂他?其实,朱温最让人诟病的,据说是他晚年的荒淫无度,甚至强迫他的儿媳妇用身体来服侍自己,并且他在选择继承人时,也是看哪个儿媳妇在床上的表现好,就选择哪个人儿子当继承人。


结果呢,最后朱温义子朱友文的老婆最能让朱温的满意,所以这位义子就瞬间越过朱温的亲生儿子们,成为后梁帝国的继承人。后来,朱温亲生儿子朱友珪的老婆,在一次和朱温发生关系时,得知朱温打算立义子为继承人,于是她便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友珪,朱友珪愤怒之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朱温和朱友文全部杀死,然后篡夺皇位。

这种说法被大家传得有模有样,但其实呢?这根本经不起推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过是后来统治者故意抹黑朱温的。因为后来五代中的另外四代,甚至是后来的大宋王朝,都是脱胎于朱温的死敌李存勖这一系,在这背景下,朱温作为失败者,自然被黑得一无是处。

好,可能有人说朱温就喜欢做这种变态的事情,这样才让让他感觉刺激。但问题是,据史书上记载,朱温从前线返回都城时,已经病得连轿子都不做不,只能躺在传上,这样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竟然还能和自己的儿媳妇睡觉,这可能吗?


再者,即便朱温想在临死前放纵一下,但他的儿媳妇,恐怕也不敢爬上他的床。因为和一个病入膏肓的老头发生关系,这不是典型的要他的命么?朱温的儿媳妇们有几个胆子,敢这样不顾后果?要是不小心把朱温给爽死,她们自己、甚至她们的家人,恐怕都得偿命吧!

事实上,从正常的情理来说,任何人在临死时,恐怕想的都是如何将自己的家产移交给儿女们,更不用说作为皇帝的朱温,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后梁帝国又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去想着睡儿媳妇。

当时的朱温,想得最多的,恐怕就是他该安排谁接班,该怎样布局,才能让自己亲手创建的后梁帝国可以长久地传下去。否则,不要说他的儿子孙子会被人杀死,就是他自己,恐怕也会让人给从坟墓里扒出来鞭尸弃骨。而事实上,等到李存勖灭掉后梁后,朱温的尸体就被李存勖给抛了出来。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朱温所谓的睡遍儿媳妇,不过是艺术加工后的民间故事,更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朱温这个所谓的义子,其实也是朱温的亲生儿子。当时,朱温共有三个强势的亲生儿子,老大朱友珪坐镇在后梁帝国的都城洛阳,负责协助朱温处理帝国军政大事;老二朱友文坐镇在后梁帝国的经济中心汴梁,负责帝国财政经济;老三朱友贞也坐镇汴梁,负责地方的军政事务。

在这种背景下,等到朱温死后,老大朱友珪因为就在洛阳,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新的皇帝。当然,也有可能朱温临死前选择的接班人就是朱友珪,因为朱温一直让他坐镇帝国都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把他当作是太子来培养的。

后来,朱友珪虽然继承了皇位,但他的两个弟弟,在地方上拥有的权力太大,并且对他也表现出各种不服,于是朱友珪就先下手为强,直接把自己的二弟朱友文给杀死。但老三朱友贞却趁势起兵造反,并在各地军政大佬的支持下,迅速将朱友珪给推翻。等到朱友贞继承皇位后,为合法自己的继承权,就对外宣称,他的两个哥哥,一个是谋杀朱温的乱臣贼子,一个只是朱温的义子,都不具备继承皇位的合法性,除了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5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