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年7月29日(农历1128年7月1日),南宋将领宗泽逝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宗泽(1060~1128.7.29,农历1128年七月一日)中国宋代抗金大臣。字汝霖。浙江义乌人,民族英雄。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北宋元佑六年(1091)应进士试,对策陈时弊,考官恶其直言,抑为:同进士出身“录取。自此历任何并馆陶县尉,浙江龙游、山东胶州及登州掖县县令,勤政爱民,治绩卓著,名声远扬,但得不到朝廷的赏识。宣和元年(1119),反对朝廷连结女真征契丹,被贬提举鸿庆宫,于是上表引退,拟在东阳山谷中结庐,以读书著述终老。
然而事与愿为,因在登州任上得罪过某些权贵,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撤职并软禁在镇江,不得自由。两年后先后被委任为理教郎监理润州都酒税和巴州通判。靖康元年(1126)任磁州知州。时金兵入侵,太原失守,真定危急,赴磁州的一些官员以种种借口不肯前去,只有宗泽率随从几十个人赴任。
到磁州后,积有极修复城墙,整治兵器,招募义兵,广集粮饷,防止敌人进拢。不久,受到任河北义兵都总管,率军救真定。宗泽先以神臂弓挫敌凶焰,后纵兵进击,破金兵30余寨,斩敌数百,所获羊马金帛全部赏将士。些时康王赵构赴金议和至磁州,宗泽叩马劝止,乃留相州。是年冬,宋钦宗任康王为兵马大元帅,宗泽为副师。泽率军趋李固渡,途中遇敌,大破之。
次年正月,率军至开德,与敌人打了13仗,仗仗获胜。建炎元年(1127)六月,泽以70高龄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聚义兵近200万,分署京郊16县,与金兵隔黄河对峙。此时岳飞投奔宗泽,泽见而奇其才,给以500骑兵,要其奋勇立功。岳飞听命而行,歼灭了敌人。从此岳飞就在宗泽部下南征北战。
建炎二年正月,金人大举入侵,泽妙半又大破之,金溃不成军,尽弃辎重。自此宗泽威震天下,金入畏惮宗泽,都称“宗爷爷”。建炎元年七月起,一年上疏24次,力劝宋高宗还京,以图恢复北方失地,均为奸佞所阻。泽忧愤成疾,疽发于背。
宗泽明知自己病重,在世不长,却还是念念不忘地请求赵构回銮开封,誓师北伐。临终无一语及家事,惟连呼“渡河!渡河!渡河”而逝。子颖与部半岳飞护柩至镇江,与夫人陈氏合葬于京岘山麓。后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赐谥忠简。
宗泽生平介绍
宗泽(1060—1128),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南宋著名军事将领。
元佑六年(1091)中进士,先后任大名馆陶(今属河北)、龙游(今属浙江)、赵城(今山西洪洞北)、掖县(今山东莱州)、登州(今蓬莱)等州县官,任上兴建学校,减免赋税,颇有建树。宣和元年(1119)三月,时任登州知州的宗泽以建神霄宫不虔诚,受到除名编管的处分。宋金缔结“海上之盟”,宗泽认为“天下自是多事矣”,遂退居东阳(今属浙江)山谷间。
靖康元年(1126),宗泽被召至京城,任宗正少卿,充和议使。因他反对求和,朝廷恐有碍和议,改命他任磁州(今河北磁县)知州。这时,北方地区的形势十分险恶,金军大举南下,太原失守,宋朝派往两河地区的地方官大多托故不往。宗泽受命当日就率弱卒十几人赴任。磁州城“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帑廪枵然”,宗泽缮城壁、治器械、募义勇,严阵以待。金兵渡河南下,怕宗泽从背后袭击,派兵进攻磁州。宗泽披甲登城,命壮士用神臂弓射退金兵,又开城门追击,杀敌数百。
同年十一月,康王赵构和刑部尚书王云奉命出使金军营议和,途经磁州。知州宗泽竭力劝阻并指出:“敌情岂有肯和之理哉,特设诡词欲挽致大王耳”。百姓们也拦住赵构的马不让前行,认为王云是金的奸细,将他打死。赵构只得留在磁州,后又退回了相州(今河南安阳)。
金军一面与宋议和,一面迅速南进,包围了宋首都开封。宋钦宗从围城中派人持蜡书任命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要他们立即入援。康王率军离开相州,履冰渡过黄河到达大名,宗泽率2000人首先赶到大名。这时,钦宗又派人持蜡书送给康王,让他不要轻举妄动。汪伯彦等人都认为议和能成功,不愿进军,只有宗泽坚决不相信女真人的诚意。康王即派宗泽率军万人打著康王赵构的旗号进驻澶渊。靖康二年(1127)二月,金军劫徽、钦二帝北上。宗泽得知开封失守,立刻赶到大名,准备在金兵归途中夺回徽、钦二帝。虽然已传檄四方,其他“勤王”之师却无一兵一卒到来。宗泽只得放弃计划,转而上书康王赵构,劝他即皇帝位。
靖康二年五月,赵构即位以重建宋朝,改当年为建炎元年,史称南宋,赵构为南宋高宗。六月,宗泽被任命为襄阳府知府。宗泽极力反对割地求和,表示“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因而改任青州(今属山东)知州。
宰相李纲十分器重宗泽,认为绥复旧都非宗泽不可,时年69岁的宗泽随即被改任开封知府,全面负责东京的防务。经过金兵的洗劫,旧日繁荣的都城疮痍满目。城内盗贼横行,物价飞涨,而且金兵尚驻扎在距京城以北不足二百里处,城内人心惶惶。宗泽到任后,立刻著手整顿社会秩序,修筑城防设施,开封很快稳定下来。朝廷随后升宗泽为东京留守、开封府尹。金朝派人以出使伪楚为名,到开封探虚实,宗泽立即进行拘捕并要求将其处死。朝廷大臣对此事大多持否定态度,宋高宗下手谕将其释放,但宗泽不执行。尚书右丞(副相)许景衡极力为之辩护:“泽之为尹,威名政绩卓然过人,诛锄强梗,抚循善良,都城帖然,莫敢犯者,又方修守御之备,历历可观”,主张重用宗泽,使成其御侮治民之功。宗泽还积极支持中原地区的忠义民兵。河东义军首领王善拥兵几十万准备进占开封,宗泽单骑进入王善营中,握著他的手流泪说:“朝廷当危难之时,使有如公一二辈,岂复有敌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王善深为感动,立即归降。其余义军首领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先后投到宗泽麾下,军威大振。当建炎二年金朝大军向开封逼近时,宗泽成竹在胸,指挥刘衍、阎中立、张伪、赵世兴等将领一次次打退金兵。北方百姓尊敬地称威震天下的宗泽为“宗爷爷”。
坚守开封的同时,宗泽先后上疏二十余次,强烈要求宋高宗回銮开封,收复失地。但均为黄潜善、汪伯彦等所阻。宋高宗只是表示要择日回京,根本不打算抗金。眼看收复故土无望,宗泽忧愤成疾,病疽于背。七月,他在病中仍鼓励诸将:“尔能为我歼灭同仇以成主上恢复之志,虽死无恨”。临终前,他“连呼过河者三,遗表状赞上(高宗)还京”。“死之日,都人为之号恸,朝野无贤愚皆相吊出涕,三学之士千余人为文以哭泽”。卒年70岁。谥忠简,著作有《宋忠简公集》。
宗泽是北宋末、南宋初反抗金明官员的一位重要人物。林如这个词。梧州义乌。宋哲宗出身进士。自元八年起,先后任大明府馆陶县令、衢州龙游县令、锦州赵城县令、芝罘州叶县令、登州令、巴州令。一一二六年,康王元年在游牧民第一次围攻开封后,宗泽以谏官的身份进京。八月,金兵再次南侵,他得知齐国新书网磁州,任河北都城都头。他不仅击退了磁州的金兵,还主动出击,取得了一些战果,使得磁州的军事潜力听起来像是对和硕的一种震慑。当时,宋钦宗仍想通过下跪求和的方式让金兵再次撤退,并派康王前往金英。当一行到达磁州时,劝不要入晋,以免被金兵俘虏。金兵再次包围开封后,宋钦宗任命宗泽为河北兵马副都督,配合元帅赵构等人救援开封。他主张向开封进军,不顾赵构、汪伯彦等人的阻挠,在元帅舍府,并领兵作战,多次击败游牧民族。他虽然因为软弱无力而无法解决都城之围,却打击了游牧民族的嚣张气焰。随着南宋政权的建立,宗泽因坚持抗金和投降而遭到拒绝。由于李刚经夏侯_推荐,于建言元年六月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后又被提升为驻东京和开封府尹。在开封修筑防御设施,加强治安,整顿秩序,联系北方抗金叛军。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军,以及一批溃兵和勇士,在金军入侵的情况下,先后加入宗泽,抗金。因此,宗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开封这座被游牧民族洗劫一空的破城重新组织成了抵御黄金的坚固堡垒,击退了金完颜韩综等人发动的猛烈进攻。为了收复河东和河北的失地,同时巩固开封宗泽积极准备渡江。他先后给赵构写了二十四封信,恳求他回到六安开封,向军民表达抗金的坚定决心,以开封为中心,命令全国军民抗金。宗泽中国对宋朝的忠诚丝毫没有改变宋高宗等人屈膝投降的立场。宋高宗不仅不支持宗泽美国的抗金部署,而且屡遭破坏。两年后宗泽终于因焦虑和愤怒而病倒,背部生了坏疽。将军提问,他就鼓励他们:你们能歼灭敌人,我就死而无怨。朱初、宗泽朗诵杜甫著名的义愤填膺的诗:但在他征服之前,他已经死了,英雄们从此在他们的外套上哭泣!他隔着河喊了三声,七月就死了。巧中简从0755传到79000。
《宗泽》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元六年(公元1091年),参加廷试,极陈时弊,考官恶其直,置于末科,名为“同进士出身”。八年(公元1093年),为大名府馆陶尉。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正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宗泽奉命巡视河堤,见此情景,即上书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哲宗从之。继调衢州龙游令。龙游(今金华县)民不知学,泽乃建学校,讲论经术。自此龙游风俗为之一变,好学成风,登第者相继。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知莱州掖县。朝廷遣使者购买牛黄,泽报曰:“方时疫疠,牛饮其毒则结为黄,今和气横流,牛安得黄?”使者怒,欲劾邑官。泽曰:“此泽意也。”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通判登州。登州(今山东蓬莱县)境内有官田数百倾,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皆取于民,泽奏免之。
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十二月,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于海上,谋夹攻辽。泽语左右曰:“天下自是多事矣。”遂退居东阳(即婺州),结庐于山谷间。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攻宋,京师危急,钦宗决心议和。中丞陈过庭等荐泽,遂为宗正少卿,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人问其故,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性刚,恐害和议。钦宗然之,命知磁州。
九月,金兵占领太原,受命官于两河地区者,皆托故不赴任。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上道,从者仅羸卒十余人。
磁州(今河北磁县)经金兵蹂躏之余,人民逃徙,仓库空虚。泽至,修复城墙,疏浚护城河,制造作战器具,招募义勇,作长期固守准备。上书曰:“邢(今邢台县)、洺(今永年县)、磁、赵(今赵县)、相(今河南安阳市)五州,各蓄精兵二万,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也。”钦宗嘉之。拜河北义兵都总管。
十月,金兵破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引兵南攻庆源(今赵县);路经磁州,以数千骑攻之。泽披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又名强臂弩,射程可达240步)射之,继开门纵击,杀敌数百;所获羊马金帛,尽以赏军士。及金兵进逼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康王赵构再次赴金议和,途经磁州时,泽曰:“肃王(赵枢,徽宗第五子)一去不返,今金又诡辞以致大王,其兵已迫,复去何益!愿勿行。”构遂回至相州,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泽为副元帅,奉命起兵入援。十二月初一,宗泽以二千人与金兵力战,履冰渡河(今卫河)至相州,谓构曰:“京城受围日久,入援不可缓。”构纳其言。继而钦宗以金人登城不下,方议和好,不许轻举妄动。副元帅汪伯彦(投降派)信之。泽曰:“敌人狡谲,是欲款(缓)吾师耳。”“宜急引军直趋澶渊(今濮阳县),以解京城之围。”伯彦等难之,劝构遣泽先行,自是泽不参与帅府事。
二年(公元1127年)正月,泽至开德(今濮阳县),十三战皆捷,并劝构令诸道兵会师京城。继致书北道总管赵野、两河宣抚范讷、知兴仁府曾茂合兵入援;三人皆以泽为狂,不答。泽遂孤军进至卫南(在今滑县东北),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求情,使之效死。及闻前有敌营,泽即挥军直前,连战,破之。继挥军东向,敌援兵至,部将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数千,金兵败退数十里。泽知敌必复来,乃即转移营地;金人果夜至,得一空营,大惊。泽又出其不意,遣兵过河袭之,又败金兵。自是金人畏泽,不敢出兵。
泽屡获胜利,但其他诸将皆畏缩不敢战,故无大补于整个战局。二月,汴京陷落,金立宋臣张邦昌为楚帝,北宋亡;金将汴金洗劫一空,俘徽宗、钦宗北去。泽闻,即引军赴滑县,走黎阳(今浚县),至大名,欲渡漳河,占据金人归路,以劫还二帝,因勤王之兵无一至者而不果。
四月,构令移师近都,按甲观变。泽上表劝进,曰:“今天下所属望者在于大王,大王行之得其道,则有以慰天下之心。所谓道者,近刚正而远柔邪,纳谏诤而拒谀佞,尚恭俭而抑骄侈,体忧勤而忘逸乐,进公实而退私伪。”五月一日,构即皇帝位于南京(今商丘市),是为南宋高宗。泽入见,涕泗交流,陈复兴大计。继与宰相李纲纵论国事,慷慨流涕,纲奇之。高宗欲留泽,中书侍郎黄潜善(奸臣)等阻之,乃拜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
襄阳之地,当时不是抗金第一线,泽报国无门,极为愤慨;及金人又求割地,泽上书曰:“自金人再至,朝廷未尝任命一将、出一师,但闻奸邪之臣,朝进一言以告和,暮入一说以乞盟。”“今即位四十日矣,未闻有大号令。”“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是矣。”高宗壮其言,命知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时年六十九。李纲言:“京师根本之地,新经扰攘,人心未固,不得忠义之士加意抚绥,非独外忧,且有内变。”并言:“绥复旧都,非泽不可。”遂改知开封府。
时敌骑尚留河上,金鼓之声,日夕相闻,而京城楼橹(了望台)尽废;兵民杂居,盗贼纵横,人心惶惶。泽威望素著,及至,首诛盗贼为首者数人,令曰:“为盗者,赃无轻重,并从军法。”由是盗贼顿息,民赖以安。又招募勇士,整修城墙;根据地形,修建二十四壁垒,驻兵数万,泽往来巡视;沿黄河鳞次为垒,濒河七十二里,命十六县分守之,皆开濠,深宽丈余,于南岸树鹿角(树木削尖,半埋入地下)。又造决胜战车一千二百辆,每辆用五十五人。
泽还积极团结各地反金力量。靖康末,两河之民不从金者,纷起抗金。其中规模较大者,有活跃于太行山地区王彦领导之“八字军”和河东义军首领王善(拥众七十万人)。泽不顾朝廷反对,单骑至善营,泣谓之曰:“朝廷当危难之时,使有如公一二辈,岂复有敌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善感动流涕,曰;“敢不效力。”时号“没角牛”之杨进,有兵三十万,以及拥众数万之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人,活动于京西、淮南、河南、河北之地,侵掠为患,泽遣人晓以利害,亦皆来附。
在泽的治理下,京师形势大好。泽屡请高宗还京,曰:“开封市肆物价,渐同平时。将士、农民、商旅、士大夫之怀忠义者,莫不愿陛下亟归京师,以慰人心。其唱为异议者,非为陛下忠谋,不过如张邦昌辈,阴与金人为地尔。”高宗并不想回京师,仅以泽为京城留守,兼开封尹。
是月,金使牛大监等八人,以出使伪楚为名,直至汴京。泽曰:“觇(窥视)我也。”即械系之。高宗闻报,大为惊惧,即命移于别馆(似今日之宾馆),优加待遇。泽坚决予以抵制,上书曰;“臣不意陛下复听奸谋。”“令迁金使别馆,优加待遇。”“臣之朴愚,必不敢奉诏。”因高宗一心求和,乃急使人携亲笔信,令泽纵遣之。朝廷言者附奸臣,皆以泽拘金使为非。独尚书左臣许景衡上书力辨之,曰:“泽之为尹,威名政绩,卓然过人,今之缙绅,未见其比。乞厚加任使,以成御敌治民之功。”
时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怀(今河南沁阳县)、卫(今汲县)之间,敌兵甚盛,密修战具,为进攻作准备,而宋之将相皆不以为意。泽深为忧,乃渡河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又连结河东、河北忠义之兵,陕西、京东、京西诸路人马亦愿从泽以抗金。于是汴京遂成为抗金中心。
及金兵将渡河谋攻汴京,诸将请先断河梁(桥梁),严兵自守。泽笑曰:“去冬,金骑直来,正坐断河梁耳。”乃命统制官刘衍、刘达分兵向滑州(滑县)、郑州,以分敌势;戒诸将极力保护河梁,以待大军北渡。金兵闻之,夜断河梁逃去。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正月,金兵自郑州抵白沙(在今中牟县西),距汴京才数十里,都人震恐。时泽正与客下棋,僚属请议防守之策,泽不应。而诸将自行其是,撤吊桥,令士卒披甲上城,都人益恐。泽闻之,即命解甲归寨,曰:“何事张皇!”令张灯如平日,市民始安。同时选精兵数千以助战斗于郑、滑之刘衍、刘达二将军,使绕至敌后,伏其归路。衍果败金兵。
二月二日,金兵占领东京(今洛阳市),与泽相持。泽遣部将李景良、阎中立、郭俊民领兵援滑、郑,路遇金兵,大战,为金所乘,中立战死,俊民降金,景良逃去。后,泽捕得景良,谓曰:“胜负兵家之常,不胜而归,罪犹可恕;私自逃遁,是无主将也。”即推出斩之。既而金令俊民与金将史某及燕人何祖仲持书来招降。泽数俊民曰:“汝失利就死,尚为忠义鬼。今乃为金游说,何面目见人邪!”揪而斩之。并谓史某曰:“我留守也,有死而已。”又斩之。以祖仲乃胁从而来,遂解缚纵之,诸将皆服。
十日,金攻滑州。泽谓诸将曰:“滑,冲要必争之地,失之,则京城危矣。不欲再劳诸将,我当自行。”部将张撝曰:“愿效死。”泽大喜,即授以精兵五千,戒毋轻战。撝至滑迎战,敌骑十倍,诸将请少避其锋。撝曰:“避而偷生,何面目见宗公。”泽闻撝危急,急遣将王宣领五千救之。及宣至,撝已战死两日。宣大破金兵,迎撝丧归。金人自是不复犯东京。
时执政诬义兵为盗,请下令止勤王。泽慷慨陈词,为之鸣不平,曰:“今河东、西不从敌国而保山寨者,不知其几;诸处节义之夫,自黥其面而争先救驾者,复不知其几。此诏一出,臣恐草泽之士一旦解体,仓卒有急,谁复有愿忠效义之心!”
有王策者,本为辽人,时为金将,往来河上,被宋兵擒获。泽解其缚,请坐堂上,谓曰:“契丹本宋兄弟之国,今女真(金)辱吾主,又灭而(你)国,义当协谋雪耻。”策感动流涕,愿效死。泽问金虚实,尽得其详。遂决大举之计,诸将皆泣而听命。金人战不利,悉引兵去。
赵世隆,本磁州书佐;泽在磁时,以之为中将军。泽离磁,以州事付兵马钤辖李侃。及金围磁州急,世隆为乱,杀侃。四月初一,世隆和弟世兴以三千人来归。泽面责之,世隆服罪。泽笑曰:“河北陷没,而吾宋法令与上下之分亦陷没邪?”命斩之。时众兵露刃于庭,世兴佩刀侍侧,左右皆惧。泽谓世兴曰:“汝兄犯法当诛,汝能奋志立功,足以雪耻。”世兴感泣。金人攻滑州,泽遣世兴往救。世兴至,攻敌不备,斩首数百,得州以归。泽厚赐之。
泽声威日著,北方闻其名,尊畏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
泽留守开封,积极准备北上打击金兵,前后二十余次劝高宗回汴京,领导抗金战争。泽所上书,皆经三省、枢密院,众皆笑以为狂;潜善更是恨之入骨;高宗为偏安江南,每以空话敷衍。泽叹曰:“吾志不得伸矣!”因而忧郁成疾。七月,疽作于背,疾甚。部将杨进等入问,泽矍然起曰:“吾固无恙,正以二帝蒙尘之久,忧愤成疾耳。尔等能为我歼灭强敌,以成主上恢复之志,虽死无恨!”诸将皆流涕曰:“愿尽死。”泽复曰:“吾度不起此疾,古语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取自杜甫《蜀相》一诗)无一语及家,但连呼“过河”者三,遂卒。时年七十。遗书犹劝高宗还汴京。谥曰忠简。
宗泽一代名将,是坚定的抗金派。他排除阻力,不避艰险,只身前往联系义兵,共同抗金。由于他不懈的努力,使汴京成为抗金中心。但因高宗的消极态度和奸臣当道,致壮志未酬。
泽自奉甚簿,未贵时,厚粥不继,吟啸自如。晚年,俸禄稍厚,亦不改俭朴之风,所得俸赐,常分与寒士、亲戚中之贫困者,养孤遗数百余人。泽死之日,都人为之号恸,朝野大多相吊出涕。
泽之死,是抗金之大损失,数日间,将士去者十五。金人闻泽死,大喜,决计用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2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