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商鞅、孔子和孙武都在他国出仕,为什么不说他们“叛国”

以史为鉴 2023-06-19 05:28:48

商鞅、孔子和孙武都在他国出仕,为什么不说他们“叛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商鞅、孔子和孙武是叛国贼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商鞅是卫国人,战国时期,卫国是魏国的附属国,所以商鞅从名义上来说,也是魏国人。可是他却在秦国实行变法,帮助秦国走向强盛。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宋国人,祖上都是宋国人,为了避祸才来到鲁国为官。孔子在鲁国出生,此后在鲁国为官,56岁开始周游列国,寻找在列国为官传教的机会。

孙武又被称为孙子,他本是齐国贵族,后来受到伍子胥邀请,从齐国前往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建立功勋。

以上这三位,全部都有在其他国家出仕的经历,而且基本都是主动出去寻找机会。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商鞅、孔子包括孙武都是叛国之人呢?当然不能。

01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可以四处流通。

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生存方式。明朝每个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清朝谁家的老祖宗还没有挂过辫子?所以说不要用同一种道德标准去衡量不同时代的人。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史记》

在春秋战国时期,顶着同一个周天子,各路诸侯各自为政,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割据势力。

这些割据势力主要以家族形式为主,每一个诸侯国都有一系列贵族家族称王称霸,为了让自己的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这些贵族集团必须要不断吸纳人才。

那个时候教育没有普及,有机会认字的,那都是贵族子弟,有才能的可就更少了。为此比较小的诸侯国,国内人才根本就不够用。

在这种情况下,高价聘请外国高级人才的现象就出现了。有些诸侯国比较强大,人才众多,那些不愿意做凤尾的人才,宁可到小诸侯国做个鸡头。

这就出现了人才争夺战的场面,不管是军事人才还是治国人才,但凡有一技之长,这些诸侯国都想要将其收入囊中。

尤其是到了战国时期,人才争夺战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商鞅、张仪、吴起等人纷纷离开自己的母国,前往异国他乡效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诸侯国的强弱才逐渐分明化。

小诸侯国逐渐被吞并,大诸侯国不断强大。有钱人越来越富有,穷人连后代都不会有,这就是现实。

02商鞅、孔子都是在母国不受重用,这才想到出走。

当时有才能的人很少很少,官场基本上都被贵族子弟给承包了,而这帮人很多都是酒囊饭袋。可是他们弄权是有一套的,看到有才能的人可能会抢了他们子孙的官位,那他们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他们不会去管什么国家利益,那是国王该管的事情,贵族们都只会考虑自身家族的利益,为此不少有才能的人,是被迫离开自己的母国。

孔子:

孔子在鲁国其实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当时孔子在鲁国也做了很多年官了,做到了大司寇的职位,算是大夫里比较高的位置了。

可是孔子在帮助季桓子打击当权家臣的时候,同时摧毁了三桓的根基,这件事是贵族集团所不能忍受的。于是季桓子就把孔子给赶走了。

孔子遂適卫,主於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於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史记》

在母国待不下去了,孔子这才开始了常年周游列国的事迹。由此可见,不是孔子想要背叛母国,而是母国不愿再用孔子。

商鞅:

商鞅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加尖锐了,他所得罪的人,居然是魏惠王本人。当时公叔痤不断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他是天下奇才。

可是魏惠王却不屑一顾,公叔痤见推荐不成,担心商鞅出逃,所以就让魏惠王将商鞅给杀了,否则他出去必然要帮助其他诸侯国。

这件事魏惠王依旧没有采纳,因为在魏惠王看来,商鞅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根本不值得他为此大动干戈。

在这种情况下,商鞅只能是离开魏国,因为一旦魏惠王回过味儿来,一定会找商鞅麻烦。与其辅佐这么一个昏庸的君主,不如出去寻找一位真正值得辅佐的君主。

03孙武投靠吴国,并没有出卖母国齐国。

孙武是齐国人,而且是齐国的贵族。可是孙武在齐国显然也没有得到重用。他在齐国并没有比较出色的战绩,至少缺少相关史料。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於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史记》

在这个时候,他的好友伍子胥,将孙武推荐给了吴王阖闾。伍子胥是楚国人,可是他们全家都被楚国给杀掉了,只有他逃到了吴国。

为了给自己家人报仇,伍子胥没有哪一天不在厉兵秣马。可是在军事层面上,伍子胥毕竟没有什么特长,于是他想到了孙武。

为此孙武便从齐国来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训练士兵,并且帮助吴国军队进攻楚国,在消灭楚国以后,孙武并没有再为吴国效力。

孙武选择归隐山林,不再为吴国训练军队。这里有很多种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伍子胥被杀,有可能是因为孙武看到吴王阖闾和吴国贵族们在楚王宫的暴行,感到不齿。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不愿意帮助吴国去对付自己的母国齐国。因为吴国北上就与齐国接壤,这两个国家常常会发生一些小规模的争斗。

如果孙武继续为吴国效力,说不定就会成为自己母国的对手。孙武还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在齐国,他是不可能与齐国为敌的,所以他选择归隐山林。

由此可见孙武投靠吴国,纯粹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绝对没有背叛齐国这一说。在齐国不得重用,难道还不能出去打工了?

总结:位卑未敢忘忧国。

其实从我们现在的角度去看这些人,他们都是出卖了自己的母国,没有为自己的母国效力。这就好比现在的学生出国留学,就再也不愿回来,甚至会帮助国外研究设备对付我们一样。

这个时候和春秋战国时期,可就不一样了。我们所面对的,也不是那个顶着同一个周天子的时代,所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外国。

不能做对自己母国不利的事情,这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你可以天高任鸟飞,可以享受超高的待遇,但是请记住这唯一的底线。最后用陆游的一首诗,奉送天下英豪。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

为何秦国能接受商鞅变法却接受不了商鞅这个人?

过去咱们都觉得,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不但贫穷,而且落后,变法之后呢,秦国一下子就成为了吞并六国的军事大国。好像秦国在变法之前很弱小,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历史作家张嵚有一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这个问题。咱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其实,在变法之前,秦国就不是一个弱国。从国力上来说,秦国早在秦穆公时期就很厉害了。那时秦国连续开疆拓土,还曾经打败过当时的强国晋国,秦穆公也名列春秋五霸之一。后来在春秋末期,吴国攻打楚国,吴国带兵的是兵圣孙武,三下五除二就把楚国灭了,帮助楚国复国的是谁呢?也是秦国。可见秦国一向都很牛气,总之一句话,在变法之前,秦国的实力毋庸置疑。

第一个问题,内部矛盾问题。春秋时代,各国大多都是奴隶制,秦国在百里奚改革之后,也迅速建立了稳定的奴隶制制度。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的新时代,秦国却没能跟上列国的步伐,发展很慢。发展有多慢呢?

政治上,由于政治制度的落后,秦国国君在国内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从秦出子,秦献公,到秦孝公这三代基本上都是内乱,贵族之间互相争斗,内耗不断。经济发展也一样,秦国本来就是畜牧业比重比农业大,战国时代各国的农耕水平都是井喷状态,而秦国呢?商鞅进秦国时,秦国五分之三的土地都没被开发。文化就更别提了,东部地区正在百家争鸣,秦国却没有一点动静,诸子百家这时和秦国几乎没什么关系。所以,商鞅入秦时,秦国面临着贵族之间的争斗、经济文化的落后等这些内部的矛盾。

第二个问题,对外战争问题。说是对外战争,其实主要是和魏国之间的战争。当时的魏国,经过了魏文侯的改革,之后的几代实力倍增,野心也开始膨胀,于是就拿相邻的秦国来下手。在与魏国的这些战争中,秦国基本上是处于挨揍状态,非常惨。惨到什么地步呢?魏国名将吴起镇守西河,在与秦国二十七年的战争中没打过败仗,甚至还有过五万大军血虐秦国五十万大军的壮举。秦国的大量领土被魏国夺走,就在这样的趋势下,秦国灭亡似乎是迟早的事。

这样的危机关头,秦国人想到了变法,于是商鞅出场了。对于改革,秦国有着很大的优势。

首先,秦国国内的贵族势力与中原国家比弱得很,所以改革起来相对容易。

其次,中原各国实力倍增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牛耕马耕大推广。由于秦国有着发达的畜牧业,发展农耕相比其他国家优势更大。

还有就是秦国民风剽悍,特别适合建立强大的军队,再加上秦孝公不遗余力地支持商鞅变法。天时地利人和,都占齐了。所以咱们看商鞅变法,进行的特别顺利。

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几乎是集中了所有的力量,使国家往富强的方向上发展,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但也正是因为改革的力量过于集中,个人的空间和发展都几乎被压缩没了,导致了秦国不出二世就亡国的后果。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今陕西商洛),后人称之商鞅。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2]

折叠经历

商鞅商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或作“御庶子”)。公叔痤临终前将其推荐给魏惠王,惠王不能用。

后商鞅至秦国见孝公申变法改良之义,孝公大为赞赏。但他的理论遭到了甘龙、杜挚等重臣的反对,他们制造舆论,以为“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但秦孝公不为所动,仍以商鞅为左庶长,下令变法。

变法令下达后,商鞅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但无人响应。他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人应募,即获得五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当时太子犯法,商鞅刑其师傅公子虔、公孙贾。《战国策》对此事的评论是:“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商鞅执法敢于不避贵势,在秦国震动颇大,这是上下都能奉公守法的重要原因。

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臣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故国势蒸蒸日上,孝公以商鞅为大良造。两年后,秦从雍(今陕西凤翔)迁都咸阳,并第二次下变法令。

孝公二十年(前342),秦国富强。周天子和诸侯派人向秦祝贺。次年,秦乘魏在马陵之战中的失利而伐魏,魏公子昂率军拒之,商鞅用诈谋虏取昂而破其军,魏割河西(今陕西东部)向秦求和。商鞅以此战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河南西峡一带)十五邑,号称商君。

折叠被诛

商鞅相秦期间,商鞅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孝公卒后,太子秦惠王立。公子虔之徒为报夙怨,告商鞅有谋反企图,派官吏逮捕他。商鞅打算逃入魏国,魏人因公子昂曾中其计而丧师,故拒不接纳。商鞅不得已而归秦,乃与其徒属发邑兵攻郑(今陕西华县),兵败被杀。带回都城遭惠王车裂,并灭其族。[3]

折叠评价

商鞅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要求,从其“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论点出发,强调教育改革,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是重农战,要富国强兵就必须进行法制宣传,培养法治人才。商鞅抨击了提倡以诗、书、礼、乐为教育内容的儒家,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要用鼓励耕战为内容的法治教育代替“先王之教”;认为法治是德治的基础,法令必须“明白易知”;应以法官为师,给民众解释法令,使“万民皆知所辟就”,把教育作为宣传法制和培养法治人才的工具。商鞅著有《商君书》传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5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