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戚夫人被吕后害是肯定的,刘邦为何不给她谋后路

以史为鉴 2023-06-19 02:53:57

戚夫人被吕后害是肯定的,刘邦为何不给她谋后路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戚夫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戚夫人被吕后整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刘邦晚年的后宫格局基本就四点:刘邦宠幸戚夫人、刘邦宠爱刘如意、刘邦对刘盈不感冒、吕后善妒。

戚夫人受宠长达十年,不仅在于她的年轻貌美,还在于她能歌善舞,抚慰了刘邦晚年的心灵,刘邦废立太子的企图失败后,还跟戚夫人唱和一首。爱屋及乌,聪明伶俐的刘如意也得到了刘邦的宠爱,与此同时,太子刘盈却越发不受刘邦待见,吕后更是早就没了宠爱。

戚夫人受宠跟吕后善妒注定了刘盈继位后,戚夫人就要挨整,只不过不会整死那么严重罢了。这一点戚夫人也是心知肚明,但她显然不可能静坐等着挨整。有了刘如意得宠跟刘盈失宠两个条件,很难不让戚夫人对储君之位生出觊觎之心,一旦夺嫡成功,哪里还需要怕吕后啊。

问题在于,这场夺嫡之争的天平是完全倾斜的。刘盈一方,有嫡长子的礼法优势,有强悍母后的筹划,有外戚的帮助,有朝臣的支持;刘如意一方呢?除了刘邦的许诺就没了,而刘邦的信用值长期欠费,不践行的诺言多了去了,一看废太子太难,他就放弃了,导致刘如意在夺嫡之争当中惨败。

戚夫人可能不怎么读史书,未必知道夺嫡失败的严重后果,尤其她的对手是吕后,连韩信都能搞死的狠角色,更别提她这种文艺工作者了。

其实就连刘邦也不清楚戚夫人将面临着什么,他猜到刘如意可能被视为刘盈的威胁而被吕后除掉,也猜到吕后会整整戚夫人,但他没料到吕后会下这么狠的手,所以他临终前的安排,主要都是保护刘如意的。

《全汉文·卷一·手敕太子》:“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

除了交代刘盈要关照刘如意,刘邦还把刘如意封到赵国,远离长安,又派忠直的大臣周昌为赵相,保护刘如意。但这些并不代表刘邦不关心戚夫人的死活,为了戚夫人母子他可是连心腹都想杀的。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於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

当时樊哙正率大军在外平叛,刘邦一听这货扬言要杀掉戚夫人母子,立刻派陈平阵前斩杀,这事是有很大风险的,要是操作不好,大军说不定就反了。当然陈平这个人精知道杀樊哙得罪吕后,不杀得罪刘邦,所以他用囚车载着樊哙慢慢往长安走,耗到刘邦驾崩就立刻跑去向吕后表忠心。

从这点看,刘邦是很在意戚夫人的,但是夺嫡的失败和吕后的铁腕,注定戚夫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吕后成为太后,后宫中但凡有点宠爱的妃子都受到了她的关照。《史记·外戚世家》载:“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後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

所以宠妃都被幽禁,只有不受宠的薄姬才安然无恙,跟儿子去了代国,当了代王太后,足可见吕后的报复是全方位的,戚夫人就算不夺嫡,也过不上好日子。

戚夫人被囚禁时还唱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很多人以此认为戚夫人胸大无脑,把儿子给害了,可吕后宰了刘邦三个儿子,吓死一个,刘如意既不是吕后生的(刘盈),也不是吕后养的(刘长),母子又不低调(刘恒),有没有戚夫人这首歌他都难逃一死,戚夫人这么一唱,多少还留下一首作品呢。

总的来说,夺嫡之争是帝制时代最残酷的斗争,失败者除了死很少有其他结局,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是戚夫人母子夺嫡成功,吕后母子又能落得什么好下场?

刘邦明知道他死后戚夫人会很惨,为何不给她留条后路?

我们知道吕后是刘邦的妻子,而戚夫人是刘邦最喜爱的妃子。后来的吕后看到刘邦非常宠爱戚夫人,因此心生妒忌想要谋害戚夫人。刘邦发现吕后想要谋害戚夫人的时候就已经为时已晚,虽然此时已经给戚夫人母子留了很多后路,但还是没能阻止。

吕后在成为刘邦的结发妻子之前,刘邦身边就已经有了戚夫人。刘邦对戚夫人比吕后要好得多,他甚至把戚夫人的儿子直接封为了太子。吕后此时虽然很难再做什么事情了,但她还是让张良为她出了计策。由此她找到了闻名天下的“商山四皓”为她说话,刘邦也因此打消了废除太子的想法。而到吕后将要完成对戚夫人的谋害时,刘邦自然之道自己死后戚夫人不好过,所以他才把戚夫人的儿子封为赵王,还让自己的得力助手周昌来保护赵王。

刘邦知道想要保全戚夫人,就必须把吕后身后的势力铲除掉。所以他不惜把吕后的妹夫樊哙给杀掉,因为樊哙掌握吕后所需要的兵权。但是刘邦没能杀掉樊哙,因为樊哙在刘邦到来之前就已经跑路了。吕后最后如愿以偿的掌握了所有的政权,于是便对戚夫人进行了狠毒的报复,并且还把她的儿子给毒害了。

刘邦虽然给戚夫人留了很多的后路,但是刘邦那时已经阻止不了吕后了。所以刘邦明知道他死后戚夫人会很惨,也已经是无能为力了。

刘邦精明一世,为何生前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汉高祖刘邦心机深沉,活着的时候却没有安排好戚夫人母子的后路,使得戚夫人成为中国古代死得最惨的后妃之一。

世人谈及戚夫人时,都十分同情这个女人,包括凶手吕雉的亲儿子刘盈也这样认为。其实,戚夫人真的很可怜。

相传,戚夫人的真名叫做戚懿,她是山东定陶人,父亲是专为当地的一个土财主抬轿子的男奴,母亲是专为人洗衣服的女奴。出身卑贱的戚夫人出生以后也是女奴,她和父母住在风一吹就可能倒塌的茅草屋里,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下贱生活。当时,还是汉中王的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内战,刘邦一口气打到了山东,来到定陶,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别看刘邦从前是个小混混,自从他带领一部分人起兵反抗暴秦时起,他在民间的声望就一日大过一日,定陶百姓听说汉王来了,全都顺服于刘邦。

戚夫人一家的主子,也就是那个土财主是个心思活泛之辈,他听说汉王刘邦来了定陶,就想要献礼巴结刘邦。就在他烦恼不知道该送什么礼物的时候,他听说自家有个小女奴长得十分漂亮,这个小女奴就是戚夫人,土财主打算把戚夫人献给刘邦。

土财主带了一伙人来找戚夫人的老爹要人,戚夫人的老爹怎么也不肯答应,就在这时,戚夫人因母亲病重没钱买药,回到家中,恰好撞见土财主。土财主则趁机抓走了戚夫人,只扔下几个碎银子。

因为害怕戚夫人的老爹到处宣扬,坏了他的好事,土财主派人暗杀了戚夫人的老爹,而戚夫人的母亲也在当天病逝。

失去父母依靠的戚夫人只能乖乖听土财主的话,她自小就是奴婢,不敢反抗。

刘邦见戚夫人姿色过人,十分高兴,对戚夫人的宠爱很深,甚至超过了他的正妻吕雉。

戚夫人没有吕雉那般的见识和心胸,她是那种娇滴滴的小女人,深知刘邦就是她唯一的依靠,所以紧紧依附于刘邦,讨得刘邦的欢心与宠爱。

生下儿子刘如意以后,戚夫人的野心也滋生的越来越大,她希望自己能当皇后,就对着刘邦哭泣不止,求刘邦满足她的心愿,立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戚夫人争风吃醋的手段这么低级,可偏偏刘邦就吃她这一套,满口答应立刘如意为太子。

面对戚夫人这般小儿科的挑衅,吕雉轻而易举就化解了,刘邦没能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戚夫人却因此把吕雉得罪得死死的,这也为她后来比其他妃子落得更加凄惨的下场埋下了伏笔。刘邦死后,吕雉立刻就把戚夫人关押起来,惩罚她日夜捣米。

戚夫人跟随刘邦享受惯了,突然一下回到了从前为奴的日子,让她恐慌不已,因而作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

戚夫人希望她的儿子刘如意来解救她,但刘如意却是自身难保。吕雉见戚夫人死性不改,更加火大,誓要与戚夫人不死不休。

最后,她终于对戚夫人下了死令,把戚夫人制成人彘,扔进厕所,让她受尽折磨而死,还毒杀了刘如意。

刘邦很宠爱戚夫人,明知道吕后手段狠毒,为何不给戚夫人留后路?

刘邦草根出身,能成为开国皇帝,自己是有本事的,同样他也是幸运的。刘邦有一个弱点,那就是爱美色,他喜欢美女,每次打赢战争的时候,他都喜欢去当地寻觅美女,因为戚夫人的关系,还和自己的原配妻子吕雉最后闹得很僵硬。

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妃,甚至想要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立和戚夫人生的刘如意为太子,平时喜欢各种美女,吕后也就忍了,这下还要动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她不仅恨丈夫刘邦狠心,也恨上了戚夫人。

吕雉是个手段强硬的女人,在刘邦的后期,政治上的很多事情,甚至都是吕后下达的命令,当时她已经很有实力了,在刘邦临终之前,他也知道,自己一但去世了, 戚夫人和刘如意一定得不到好的生活,他其实也给母子二人留了后路,只可惜他低估了吕雉。

他疼爱戚夫人,自然不会自己去世之后,让吕后欺负戚夫人,改立太子失败以后,他就知道,吕后一定盯上了刘如意,于是他开始派人,暗地里保护刘如意。

在选择相国的问题上,也是煞费苦心,选择的都是认可刘如意的人,就因为这个赵尧,是为刘如意说过好话的,所以就成为了御史大夫,后来选择了周昌作为相国,他想着只要保护好刘如意,那么戚夫人的安危就有保障了。

除了选择对刘如意有好处的臣子之外,还对吕后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吕后是他的原配妻子,是跟着他一起奋斗过来的,所以在朝廷中有很大的势力,樊哙可是刘邦的救命恩人,算是吕后的左膀右臂,可见她的势力多大。

虽然是救命恩人,但为了自己的儿子,刘邦决定除掉樊哙,因为只要不是吕后的人掌握兵权,那么她就不敢随意杀人,刘邦也想好了怎么处理掉樊哙,可不幸的就是,人还没处理掉,自己就先死了。

当时刘邦叫陈平去办这件事情,可陈平这个人比较滑头,并没有当场杀了樊哙,而是选择把樊哙押解回京城,这一来一回就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樊哙活了下来,吕后的手里有兵权也有朝廷大权。

所以很多人说,刘邦既然宠爱戚夫人,明知道吕后势力很大,却没有为爱妃考虑。他不是不考虑,而是这些事情,都没能做到,反而因为他处处为戚夫人考虑,更是惹怒了吕后,最后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掌握了朝廷大权,当时吕后算是说一不二,她和武则天的区别,也就仅仅是没有登基,朝廷的大小事情,都是吕后处理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1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