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琮的历史评价怎么样为什么刘琮会投降曹操

以史为鉴 2023-06-17 23:49:41

刘琮的历史评价怎么样为什么刘琮会投降曹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刘琮会投降曹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刘表的儿子刘琮,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是太好。在“濡须之战”中,曹操小小地抬了孙权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同时也不忘贬低一下刘表的儿子:“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主流观点中,这里的“豚犬”指的就是刘琮,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刘琦。总之与孙权相比,无论是刘琮还是刘琦都是失败者了,这一点毫无疑问。刘琮受到刘表以及蔡夫人的偏爱,继承了荆州。荆州在刘表的长期经营之下,经济文化事业发达,军事力量也很强大,“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然而在曹操率军南下的时候,刘琮没有做任何抵抗就投降,还瞒着刘备,导致刘备陷入险境。首先小编承认刘琮的表现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但是他向曹操投降也是迫不得已的结果,不至于有如此不堪的评价。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刘表单骑入荆州,统治基础是荆州士人的支持

刘表虽然也被曹操集团的谋士视为“坐谈客”,不过刘表进入荆州的过程,还是体现出一些手腕和魄力的。刘表被任命为荆州刺史,而荆州北部的南阳郡正被袁术、孙坚所占领,上一个荆州刺史王睿就是被孙坚所杀。另外荆州内部缺乏一种强有力的统治,导致豪强、宗族横行,环境十分复杂。

东汉朝廷的权威已经丧失,除了一个荆州刺史的头衔,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而东汉末年的州牧、刺史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会选择暂时退缩,比如扬州刺史刘繇,因为袁术在淮南(这个时候袁术已经转移阵地)不敢到州治,是袁术的部下吴景、孙贲等人接刘繇渡江到吴郡,给刘繇发展势力、对抗袁术的机会;益州牧刘焉到益州的时候,正遇到黄巾余党马相等人在益州活动,州从事贾龙等人击败马相,刘焉才能够到任。刘表面临的情况比益州更为恶劣,他瞒过南阳的袁术,单人匹马来到宜城,拉拢襄阳世家望族出身的蒯良、蒯越、蔡瑁等人,诱杀、劝降荆州豪帅十七人(一说五十七人),初步控制了荆州(除袁术所占南阳郡)。

之后刘表与袁绍、曹操等人结盟,逼迫袁术转移阵地;在防守战中击杀董卓余党张济,吸收张绣及其部曲;后来平定张羡叛乱,加强对荆州南部的控制。通过这些战争手段,刘表基本上控制了荆州,并且加强文化事业的建设,吸收了很多人才。但是有一点,刘表对荆州的统治基础,是来源于荆州世家望族的支持。由于东汉时期地方监临官的回避制度,加上刘表单人匹马空降而来,他在荆州的基础非常有限。刘表的妻子蔡氏、刘琮的妻子蔡氏,以及最早支持刘表的蔡瑁,都出自“诸蔡最盛”的襄阳蔡氏。而蔡氏的势力甚至能够左右荆州继承人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蒯越、蒯良、蒯祺、韩嵩、向朗、刘先等人见用,都是活跃于荆州的名士。换而言之,刘表虽然把荆州治理得不错,但是对自己的部下,这些盘根错节、同气连枝的名士望族的控制,并不是很彻底。

刘琮投降曹操,是荆州士人的意愿

其实在刘表统治荆州时期,就已经出现投降曹操的风向。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和袁绍处于相持阶段。刘表本意是持中立的态度,坐山观虎斗。然而韩嵩、刘先、蒯越等人都劝说刘表归附曹操。刘表派韩嵩观察曹操,韩嵩回到荆州盛赞曹操,刘表大怒要处死韩嵩,结果被妻子蔡氏阻拦。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荆州士人的心已经向代表汉天子,并且具有一定军事实力的曹操靠拢,只不过被刘表所压制。

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解决了袁尚、袁谭、袁熙、高干等袁氏余党,又干翻了三郡乌桓,除了关中和凉州地区,北方基本已经平定,接下来曹操决定直接消灭刘表,侵占荆州,迅速扫平南方,最后统一天下。结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刘表去世了。在蔡瑁、张允等人的支持下,刘琮成为荆州牧,刘琦被彻底排挤出权力中心。刘琦这个“内忧”暂时被压制了,还有曹操这个巨大的外患。在曹操的军事威胁下,蒯越、韩嵩、傅巽等人要求刘琮归附曹操。

根据《三国志·魏书·刘表传》中的记载,刘琮其实并不想投降曹操,是被这些荆州士人(包括客居)的劝说下才做出的决定。而荆州士人的劝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刘琮的威胁。刘表在荆州没有根基,但毕竟还有一定的威望,能够弹压归附曹操的声音。刘琮连这一点威望也没有。可以说刘琮就是一个吉祥物的形象,荆州士人做出的表态,基本上可以左右荆州的走向。于是刘琮顺应这个走向,投降曹操保存性命,那些荆州士人也获得了回报,可谓皆大欢喜。

刘琮不具备割据一方的条件

小编认为,刘琮投降曹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他实在不具备割据一方的条件。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州牧割据一方似乎成为一种常态,但是也存在例外,比如说将徐州让给刘备的陶谦。有一种说法是陶谦的遗命被糜竺等人篡改。但归根结底,徐州牧没有世袭到陶谦的两个儿子陶商和陶应身上。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就是实力强弱的问题。徐州实力弱小的问题在于与曹操两次战役中损失过重,以及豪强丛生,资源无法统合起来;而荆州的问题就在于它的地理环境太过糟糕。

《隆中对》中将荆州评价为用武之国,因为其交通的便利,但反过来也可以说是四战之地。刘表统治荆州时期,对益州有地利的优势(对于益州也一样),防守压力较小;对交州有实力上的优势,毕竟交州开发程度不足,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对曹操和江东都是处于下风。这还是在曹操没有统一北方、江东同时讨伐山越的情况下。而在建安十三年,曹操终于将战略重心放在南方,孙权也击败并杀死江夏太守黄祖,荆州可以说是陷入四面楚歌的情况,没有办法继续偏安下去。

另外一个原因小编刚刚也说了,就是荆州内部根本没有抵抗曹操的意向。荆州士人包括当初支持刘表的蒯越都选择归附曹操,蔡瑁等人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从他和曹操的关系上来说,也很有可能倾向于曹操。除了这些人以外,确实有一些人不愿意投靠曹操,但是他们是否支持刘琮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除了刘琮以外,荆州还有一个出外镇守江夏的刘琦,一个在荆州北部扎根的刘备。刘琦有嫡长子的身份,刘备有甚至超过刘表的个人魅力,刘琮无法和他们,尤其是刘备竞争。所以综合荆州的实力、刘琮个人实力以及荆州的风向来看,刘琮选择投降是正确的,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不战而降的刘琮只是因为懦弱吗,他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

曹操大军南下荆州,此时刘表刚刚病逝,刘琮继位后,未发一兵一卒抵抗,直接投降。

很多人认为,这是刘琮懦弱的表现,葬送父亲基业。但仅仅十四岁的刘琮,实在不该背这个锅,他的投降,实在是不得已,至少以下三点,他是无能为力的。



有名无实刘表的遗命是让长子刘琦继位,刘琮,他只是被蔡氏硬推到这个位置上的。

曹兵压境,刘琮本人应该是不愿意投降的,傅巽提议投降时,刘琮呵斥道:“是何言耶!孤受先君之基业,坐尚未稳,何一旦受制于他人?吾必不为也!”

但是傅巽、蒯越、王粲都要投降,并且说起投降理由来,一个个长篇大论,感觉好有道理的样子,连自己的母亲蔡夫人都主降,刘琮无奈,只得同意投降。

这个投降,并不是刘琮自己的意志,而是荆州世家大族的意志。



说白了,这些世家大族压根不在乎荆州归属谁,他们只是把刘琮当个名正言顺的代言人。投降,对刘琮而言没有任何好处——直接被杀了,但是这些世家大族一个个封侯升官的,不亦乐乎,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刘琮就是拿来卖的。

这一点,鲁肃看得是最清楚的,后来鲁肃劝孙权坚决抵抗,不要听信张昭等人胡扯,那些人根本不管主公的死活,只是看重自己家族的利益。

在曹操接受投降以后,荆州旧将王威曾经向刘琮提议,在险要之处埋伏精兵,趁曹操大意,可以一击必杀。这个主意不错,但是无法施行,因为军权都在蔡瑁手里,刘琮无法调动人马。可怜了忠心耿耿的王威,最终死于非命。



荆州军的战斗力荆州是天下第一大州,富饶之地,并且没有受到中原战乱的波及,积累了深厚的家底。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荆州军没有经历战火的洗礼,战斗力很成问题。刘表在世的时候,一直是拿别人顶在前边,比如张绣、刘备这种依附荆州的势力,刘表支持这些人和曹操对抗,但他自己很少出力。

从后来赤壁之战中荆州军的表现也可以看出来,大战在即,竟然还要重新训练,不是那种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精兵。

可能也就江夏的黄祖和孙氏交锋,麾下兵马还算精良,其他部队都贪图安逸,疏于操练,就算是日后很有威名的文聘,在此之前也没听说有什么表现,拿这样的军队去和曹操的虎狼之师争锋,如果没有良谋,正面战场恐怕很难抵挡。



内忧外患孙权能够抗击曹操,那是因为虽然江东内部也有主和派、主战派的分歧,但是孙权可以号令全军,集中力量作战。但目前的荆州明显不是这么回事。

刘琮很聪明的,刚一继位,就来了一句话:

“吾乃汉室宗亲,有荆州之地。今父辞世,吾兄见在江夏,更有叔父刘玄德在新野。汝等立我为主,倘兄与叔兴兵问罪,如何解释?”

也就是说,整个荆州其实有三股势力:刘琦、刘琮、刘备。外表强大的荆州,内部四分五裂,情况似乎比当年的袁尚还要糟糕。



就算刘琮想战斗,刘备、刘琦能听从他的调遣吗?退一万步说,就算刘琮让位给刘琦,刘备当然和刘琦并肩作战,那蔡氏家族的军队又会听从刘琦的调遣吗?

这似乎是一个死结,所以荆州是外有强敌,内部不稳,这种情况下开战,自瘸一条腿,绝对没有胜算啊!

荆州落得今天这个局面,主要还是刘表造成的,对内没有早日立下储君,没能很好制衡蔡家的势力;对外没有做好足够的防御手段,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缺乏准备。自己撒手人寰不管了,刘琮面对这个烂摊子基本上是无解。

刘琮最终只能寄希望于曹操仁慈,留他一条性命,但是并没有,曹操违背了当初的承诺,封刘琮为青州刺史,在刘琮赴任的路上,曹操派人杀了他们母子。

刘琮为何要“抛弃”刘备?

刘琮抛弃刘备有两方面的考量:

首先,刘表病逝之后,刘琮在舅舅蔡瑁和表哥的支持下,继任荆州牧。原本他想守护父亲的基业,举荆州之兵,以抗曹操。在这个百舸争流的时代,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谁能把握机会,就能出人头地,就可以成就一方霸主。有这个心,就不会让刘备再沾染荆州。

其次,当曹操南征荆州的时候,剻越、韩嵩等与刘琮有过一段对话,使其放弃了对抗曹操的想法,反而直接领兵归降曹操。但是刘琮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举兵与荆州,观天下大势,待有变,就可以一争雌雄。

但是韩嵩等均认为,此为下下策。理由有三点:

第一,如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发展很强大。如果与曹操对抗,就是以臣下对抗朝廷,是叛逆之道。

第二,以新建的荆州,对抗强大的中原,此是危险之措。

第三,以刘备抵抗曹操,是不适当的。综合这三点,会招致灭顶之灾。况且以刘备之才,都不足以对抗曹操,而刘琮的能力,远远不如刘备,那么对抗曹操,根本就无胜算,必是死路一条。

况且,如果与刘备合作抵抗曹操,如果抵抗不了,那么荆州就会被占领;如果刘备能抵抗住曹操,那么荆州肯定会逐渐被刘备占据。现在与刘备合作,不如直接投向曹操。

在这样的考量下,刘琮直接抛弃了刘备,投降了曹操。被曹操认为是猪狗不如的蠢蛋!

刘琮为何选择投降

刘琮的宝座屁股还没做热,曹操就带大兵杀来了。此时的曹操踌躇满志,一心想拿下荆州。只是他没有想到刘表的身体这么差,自己大军还没到达,刘表就死翘翘了,说实在话,自己真的很不好意思。 想当年,刘表也是乱世英雄,自己单枪匹马来到荆州,的确很有勇气也很有能力,创出了一番天下。如今和刘表的儿子对弈,的确,感到不是一个级别的。 曹操来了,曹操带领六十万大军杀来了! 曹操的前锋一到新野! 有人说他是个恶魔,你看,攻打徐州杀了那么多人,而且据说泗水河为之不流,因为上面堵满了死尸;有人说曹操就是战争狂人,走到哪杀到哪,而且从无对手,你看袁绍多牛,四世三公之后,最后一败涂地,连儿媳妇也成了曹操的儿媳妇。 大姑娘小媳妇儿更是四处乱躲,听说曹操喜欢女人,尤其是结过婚的女人,你看张绣的婶子,何进的儿媳妇,秦宜禄的女人,边让的夫人,曹操总是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还总是整出那么多故事。有些人大声哭喊着,曹操来了,就是世界末日。 街上很乱。不过刘琮的荆州府更乱。 这是刘琮的想法,可惜朝中没有知音。 蔡夫人急得直挠头,她用眼看看左右的大臣。她首先看看蔡瑁张允,这些人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一到关键时刻,全都想打败的鸡,耷拉着脑袋,一句话也没有。 此刻,还是有人站出来说话的,这是荆州府的一批谋士,比如蒯越、韩嵩等,他们来到刘琮面前,拱手施礼:公子,曹丞相威名远播,挟天子以令诸侯,对抗无用,不如投降。 公子,我们班就是大汉的子民,曹丞相代表的是中央政府,我们应该回到母亲的怀抱。 公子识时务者为俊杰,顽固抵抗,死路一条。…… 刘琮沉吟道:不可,皇叔刘备上有精兵猛将,定能打败曹操。 哈哈,蒯越笑道:公子痴人说梦也。刘备与曹操交锋,未尝胜算。当年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依靠刘备,岂不是天方夜谭。 刘琮道:皇叔手下大将关羽张飞都有万军不挡之勇,对抗曹操绰绰有余。 韩嵩道:公子,刘备此人野心勃勃,居心叵测。当日令尊在世,刘备尚能委曲求全,今日你没有令尊的支持,想对付刘备,可是难呀。当日刘备曾让关张赵子龙把守荆州,先君不让,今日一旦引刘备入荆州,无异于引狼入室。 刘琮吓得脸上冒出了冷汗,蔡夫人也哆嗦了一下。 刘琮还想挣扎,小个子王粲上前一步,深施大礼:今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仓卒之际强弱未分,当此时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现在我问将军,你和曹操相比,何如?刘琮叹息道:我不如也。 王粲道:我也知道将军不如曹公,曹公天下之伟丈夫也。摧袁绍于官渡、斩吕布于徐州、破乌桓于白登、杀袁术于淮南,因此张绣望风而降,二袁人头落地。将军投降,可保刘姓之宗庙,荆州之万民,自然是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39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