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历史上废太子屡见不鲜,朱标顶撞朱元璋为什么朱元璋没废了他?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
历史上废太子屡见不鲜,朱标顶撞朱元璋为什么朱元璋没废了他?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我国封建王朝时期,一旦哪位皇子被立为太子了,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他就是未来的合法继承人。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只要皇帝驾崩了,皇位就非太子莫属了,谁也无权反对。然而即便是当上了太子也不能保证是高枕无忧的。若是皇帝不开心了,或是后来觉得太子能力有限,又或是太子的势力威胁到了黄帝,那么皇帝分分钟就能把太子给废掉,然后再换其他人。
历史上废掉太子的情况屡见不鲜,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西汉初年,刘盈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天性仁慈没有过失,却被汉高祖刘邦认为软弱无能,刘邦想废掉刘盈,让戚夫人所生的皇子刘如意做太子,并针对此事询问大臣们的意见。幸亏吕后精明,在张良的指点下请来商山四皓支持刘盈,才打消刘邦的心思。
汉景帝时期,本来已立长子刘荣为太子,后来却改立刘彻,即之后的汉武帝。隋唐时期太子被废的事情也经常出现,隋文帝杨坚,废掉太子杨勇,杨广才得以坐上太子的位置;唐太宗李世民,原本非常看好长子李承乾,对他寄予厚望,并立之为太子,可惜李承乾太过心急,竟然起兵谋反,纯属自寻死路,结果兵败直接被废为庶人。
清朝康熙年间,胤礽一岁就被立为太子,是最受宠的皇子,没有之一。不管是文武大臣,还是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等皇子,都认为胤礽肯定是未来的皇帝。然而,康熙最后还是把胤礽废了,其中缘由很复杂,在此不做详细讨论。
从众多太子被废的事件中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凡事三思而后行,尽力做到让皇帝满意,无论皇帝对与错,千万不能跟他唱反调,否则很有可能被猜忌,导致位子不保,但凡事都有例外。明朝初年,朱标当太子时,多次与父亲朱元璋产生争执,甚至敢顶撞朱元璋,为何朱元璋从没想过把他废掉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事出有因,朱标性格仁慈宽厚,朱元璋理解儿子的做法
《明史》记载:“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意思是说,每当兄弟犯错,朱标都会替他们求情,劝父亲朱元璋不要生气,毕竟是一家人,哪怕藩王被举报谋反,这可是死罪,朱标也会不顾一切帮弟弟。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其实朱元璋也不忍心惩罚犯错的儿子,而朱标站出来替他们求情,说明他宅心仁厚,懂得袒护兄弟。皇帝最担心死后儿子们为了权势互相残杀,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而太子朱标的做法,不仅让他甚是理解,同时也让朱元璋感到无比欣慰。
另外,在朱元璋打算杀大臣宋濂时,朱标极力反对,力保宋濂不死。这件事情上,朱元璋依旧没有怪朱标,最终放过宋濂,因为宋濂本身没有问题,况且他是朱标的老师,于情于理,朱标都应该出手相助,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却明白尊师重道的道理。
二、朱标德才兼备,每次都占理,朱元璋虽然当时很生气,却从未真正责怪过儿子
有一年,孙贵妃病逝,她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妃子之一,朱元璋就让朱标服齐衰杖期,这并不符合传统的礼制,朱标果断拒绝,丝毫不给父亲面子。朱元璋气得不行,甚至提剑追着儿子打,不过后来他想通了,这件事朱标没有错,是自己太执拗。
另外,在诛杀功臣的事情上,谁都不敢劝说朱元璋,但太子朱标却直言不讳:“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告诉太子: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帮你铲除威胁,你竟然还反对我。朱标根本不吃这一套,反而怒怼道:“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暗指朱元璋不是尧舜那样的明君。
这可把朱元璋气坏了,恨不得把儿子暴打一顿。纵然如此,朱元璋很快就消气了,如果换成别的皇帝,十有八九会废掉太子朱标。朱标拥有明君的气质,可惜英年早逝,要不然肯定是一位不错的皇帝,成就未必比明成祖朱棣逊色。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历史上废太子屡见不鲜,朱标顶撞朱元璋为什么朱元璋没废了他?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想要钻研更多的历史相关内容,我们推荐你关注。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详尽的历史知识和有趣的历史故事,让你更好地理解过去,开阔视野,以及深化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自古以来望子成龙,尤其是帝王家,能被立为太子的必定是被寄予厚望的。不过,太子能否顺利继位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康熙的太子胤礽,从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康熙亲自教育培养,结果最后胤扔还是在九龙夺嫡中出局,从太子沦为阶下囚。明朝朱元璋对儿子朱标也是非常喜爱,朱标是马皇后所生,从小就被立为太子,寄予厚望。与胤礽不同的是,尽管朱标也做出了一些不好的事,朱元璋却始终力保朱标。究其原因,在于首先朱标是原配嫡子,其次,朱标自身性格温厚,谦逊仁爱,在朝中很有威望。
众所周知,朱元璋与马皇后感情很好,所以他重视儿子朱标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爱屋及乌。朱元璋在朱标刚出生时就为他定好了最好的老师,并在他十岁左右就立为太子,作为接班人精心培养。
当然朱标也有过叛逆期,不过朱元璋对他的喜爱却从来没有受到影响。首先这与马皇后有很大关系,马皇后从朱元璋贫穷时就跟随起身边,同吃苦共患难,朱元璋始终敬爱这个妻子,爱屋及乌对朱标也格外宽容些。
另外,朱标自己也确实争气,不仅学业有成,而且为人纯善、谦逊,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就连朱元璋,也时常在老师和大臣面前夸赞朱标,可以说很为这个儿子骄傲。
可惜的是,朱标却没能等到继位那天就英年早逝了,成为朱元璋一辈子的伤痛。
他俩的理念并不是说那种原则上的理念相左,而是在治国的方式上所采用的手段的不同。比如说朱元璋是那种更偏向于残暴一点的手段,毕竟朱元璋是一个开国皇帝,可以说是踩着别人的尸体上位的。所以在朱元璋的眼里就没有一个好人,任何人都有可能对他构成威胁。并且朱元璋给予敌人,基本上都是那种致命的一击,根本不会给你有回旋的余地。
反观朱标的治国理念更温和一点,就是当有大臣犯错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把他杀死,有时候可以尝试着去原谅他。然后朱元璋自己也明白,对于明朝这种刚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是需要朱标这种皇帝来进行一个过渡的,毕竟国家要发展,不平稳是发展不了的,要不然他也不会选择朱标当明朝的继承人,毕竟从性格上来说,朱棣跟朱元璋更像。
其实朱元璋也是身不由己,他也怕有一天他的这些兄弟会和他反目成仇,然后把他从皇帝的位置上拉下来,毕竟他只是一个平民皇帝。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能够更加安稳的统治大明江山,只有把他们这些不稳定的因素给去除,他才可以安心的走。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朱标的爱,可以说把后续的事情都给朱标考虑好了。并且朱元璋是非常宠爱朱标的,比如朱标犯错的时候,不仅没有惩罚他,而且还对他进行虚心的教导,所以就更不会去废他了。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朱元璋时期太子朱标的位置非常稳固,这位长子出生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战火岁月,感情也非常深厚。而到了后来,太子多次顶撞他依然稳如泰山的主要因为有几个方面:马皇后长子、全力培养的接班人和朱标宽仁的性格。
首先,朱标是朱元璋第一儿子,也是他和马皇后的孩子,朱元璋对马皇后非常在意。马皇后在公元1352年,朱元璋在参加红巾军不久后便嫁给了他。当时的朱元璋已经很久前就没有了家的概念:早在公元1344年朱元璋老家闹灾荒,亲人凋亡殆尽。
而马姑娘的到来,让朱元璋体会到了家的温馨。
并且,在刚参加反抗暴元时,朱元璋曾被内讧波及被关在了大牢里,有人想饿死朱元璋,是马皇后怀揣热饼救了朱元璋。
在我们的印象中,太祖对功臣大肆屠戮,是一位铁石心肠之人。但朱元璋又特别在乎亲情,后来他的子孙、亲戚基本全封了很高的爵位。对于自己的发妻更是信任有加,这么说吧,在后来朱元璋因猜疑对任何人无法信任时,马皇后是他为数不多信任的人之一。
因此,对于马皇后的长子朱标,太祖不会有废黜的念头。
其次,很早时朱元璋便全力培养朱标。在明朝成立当天,朱标被立为太子,为了培养这位接班人,朱元璋将整个明朝最优秀的文臣武将安排进了太子宫,比如李善长为太子少师、徐达为太子少傅,此外,还找来当时著名的学者宋濂来教导太子学业。
洪武十年(公元1377)时,朱皇帝已经让太子尝试处理政事。
古代封建王朝,绝大多数的皇帝对太子抱有戒心,在自己春秋鼎盛时时常敲打太子,防止太子突然夺权。不过,朱元璋完全不在意这个事情,只能说明他对于朱标非常信任,更不会因为一些不同的意见而有废太子的念头。
最后,朱标的能力让朱元璋非常满意,守住明王朝绰绰有余。经过数年学习,朱标也不负众望性格宽仁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帝位继承人。
洪武年间,朱标因为太祖数次屠戮大臣而提出异议,有一次还嘲讽他什么的皇帝有什么样的大臣,你总是觉得大臣不贤明,怎么不想下你自己的问题呢。气得朱皇帝抄起椅子向朱标扔了过去。
综上所述,朱标完全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王朝的治理还是以宽仁为主,总是严刑峻法会伤害统治根基。从感情和王朝需要,朱元璋没有任何废黜朱标的想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17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张郃的死和司马懿有关系吗
下一篇: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到底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