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赵伯驹

佚名 2023-06-05 23:05:14

赵伯驹

赵伯驹,中国南宋画家。字千里。宋宗室,太祖七世孙。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南宋初。曾任浙东兵马钤辖。擅山水、花果、翎毛、楼台,其山水师法李思训父子,并吸取北宋文人画家水墨山水的表现手法,形成清丽秀雅,“精工之极,又有士气”的青绿山水,颇有书卷气。有《阿阁图》《汉宫图》《江山秋色图》等传世。弟赵伯骕,字希远,亦善画,多作青绿山水,风格与兄相近,有《万松金阙图》传世。

《松隐集》里说:“赵希公及共兄千里,博涉书史,皆妙于丹青,以萧散高迈之气,见于毫素”。作品有《风云期会图》《春山图》《阿阁图》《后赤壁图》《文会图》《鸟雀图》等。留传到现在的有《汉宫图》《阿阁图》《万松金阙图》等。

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致秀丽,尤长金碧山水。远师李思训父子。笔法纤细,直如牛毛,极细丽巧整的风致,建南宋画院的新帜。宋高宗极其爱重,曾命他画集英殿屏风,赏赐很厚。对楼台界画亦尽工间之极。其弟伯 ,字希远,以文艺从侍高宗左右,亦长山水、花木,尤工设色。擅画山水、花果、翎毛。 山水以青绿见长,取法唐人, 参古融今,布景繁密。笔法秀丽精致,设色典雅浓郁,高宗称其画有董源、王诜气格。

◇ 作品赏析 ◇

《汉宫图》《万松金阙图》

北宋四大家,指的是李成、范宽、郭熙、(赵伯驹、赵伯啸兄弟 / 米芾)????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人才辈出,所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在北宋时期的书法艺术领域,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后世并称为北宋四大家。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

1、苏轼

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创作过程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他长于行书、楷书, 笔法肉丰骨劲, 跌宕自然, 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明董其昌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 、《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2黄庭坚

(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3米芾[fú]
1051-1107,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汉族,祖籍山西太原,曾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因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

4蔡襄

(1012-1067),字君谟,汉族,原籍福建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1030年(天圣八年)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赵惟正的家族世系

宋僖祖文献皇帝赵朓

宋顺祖惠元皇帝赵珽

宋翼祖简恭皇帝赵敬

宋宣祖武昭皇帝赵弘殷
┣━━━━━━━━━┳━━━━━━━┳━━━━━┳━━━━━━┓
宋太祖赵匡胤 曹王赵匡济 宋太宗赵炅 魏王赵廷美 岐王赵光赞
┣━━━━━━━┳━━━━━━┳━━━━━━┓
赵德昭 赵德秀 赵德芳 赵德林
┣━━━━━━━┳━━━━━┳━━━━━━━━━━━┳━━━━━━━━━━━━━━┓
赵惟正 赵惟吉 赵惟固(原名赵元扆) 赵惟忠(原名赵文起) 赵惟和
┏━━━━┳━━╋━┳━━┳━━┓ ┏━━┳━━┳━╋━━┳━━┳━━┳━━┓ ┣━━┓
守节 守约 守廉 守度 守康 守巽 从恪 从蔼 从秉 从颖 从谨 从质 从信 从谠 从审 从诲
┣━━┓ ┣━━┓ ┃ ┃ ┃ ┏┻━┳━┓ ┃ ┏━━┫ ┃
世永 世延 世静 世长 世括 世清 世规 世丰 世准 世雄 世恬 世福 世逢 世开
┃ ┃ ┃ ┃
赵令稼 赵令廓 赵令晙 赵令廊
┃ ┃ ┃
赵子奭 赵子岌 赵子游
┃ ┣━━━━┓
赵伯旿 赵伯驹 赵伯骕
┃ ┃
赵师意 赵师睾

赵希瓐
┏━━━━━━━━┻━━┓
赵与芮 赵昀

赵禥
┣━━━━┳━━━┓
赵昰 赵显 赵昺
【说明】:赵朓(tiǎo)生赵珽。赵珽生赵敬。赵敬生赵弘殷。
赵弘殷生五子:长子赵匡济,早卒;次子赵匡胤;第三子赵炅(jiǒng),本名赵匡义,后改赵光义,又改赵炅;第四子赵廷美;第五子赵光赞。
赵匡胤生四子:长子滕王赵德秀;次子燕懿王赵德昭,其九世孙为宋理宗赵昀;第三子舒王赵德林;第四子秦康惠王赵德芳,其六世孙为宋孝宗赵昚。
赵德昭生五子:赵惟正、赵惟吉、赵惟固(原名赵元扆)、赵惟忠(原名赵文起)、赵惟和。
赵惟正无子,其四弟赵惟忠第八子赵从谠继其嗣。 赵惟吉生六子:赵守节、赵守约、赵守度、赵守廉、赵守康、赵守巽。
赵守节生二子:赵世永、赵世延。
赵守约生二子:赵世静、赵世长。
赵守度生赵世括。
赵世括生赵令稼。
赵令稼生赵子奭。
赵子奭生赵伯旿。
赵伯旿生赵师意。
赵师意生赵希瓐(lú)。
赵希瓐生二子:长子赵昀(yún),入继为赵扩之嗣;次子赵与芮(ruì)。
赵与芮生赵禥(qí),赵禥过继给赵昀。
赵禥生赵昰(shì)、赵显、赵昺(bǐng)。
赵守巽生赵世清。
赵世清生赵令廓。
赵惟固,无子。 赵惟忠生八子:赵从恪、赵从蔼、赵从秉、赵从颖、赵从谨、赵从质、赵从信、赵从谠(出嗣)。
赵从恪生赵世规。
赵从蔼生三子:赵世丰、赵世准、赵世雄。
赵从谨生赵世恬。
赵世恬生赵令晙。
赵令晙生赵子岌。
赵子岌生赵伯驹、赵伯骕。
赵伯骕生赵师睾。
赵从信生赵世福、赵世逢。
赵世逢生赵令廊。
赵令廊生赵子游。 赵惟和生赵从审、赵从诲。
赵从诲生赵世开。

最早山水画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是《游春图》。

无论是后世对于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研究还是对绘画技巧的运用和模仿都意义重大,这幅山水画还展现出了作者高超的画技,完美的展现了山水与人物的关系。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所作,是现存最早的画作。这幅画作历史悠久,多被宫内收藏,目前是存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绘画馆之中。

图中展现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叠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马山径或驻足湖边,还有美丽的仕女泛舟水上,熏风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绽开,绿草如茵。

山水画:

是中国画传统分类之一,早期风景主要是人物画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隋唐时期形成中国画中一个单独的分类,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等人都善于画山水画。唐朝以来,山水画的画家被分为南、北两派。

北派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善用色彩,主要画黄河两岸关洛一带的山水风景,李成、范宽、张择端、李唐、马远等人属于北派。南派创始人王维,善用墨,少用颜色,米芾、王希孟、赵伯驹等人属于南派。

米芾父子开创了以表现江南烟雨檬泷状态的米点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等人擅画青绿山水。宋代,山水画非常盛行,上至王公贵族,下到文人商户,都愿意以山水画装点厅堂。元代山水画着重于写意。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3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