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刘彦冲

佚名 2023-06-05 22:39:21

刘彦冲

刘彦冲,清代。字咏之,四川梁山人,侨寓吴门(今江苏苏州)。墨林今话续编作籍彭城,非是。家贫事母孝,不妄干人。工诗文。善绘事,山水、人物、花卉,一意师古,深造自得。山水初从朱昂之游,心得其秘。复肆力于古,临摹各家,无不得其精髓。泼墨作小米云山,亦翁郁可观。惜中年殁。故宫博物院藏有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作临古卷。《墨缘小录、墨林今话续编》

◇作品赏析◇

清.刘彦冲 风骨仙品图

清.刘彦冲 人物轴

清.刘彦冲 山水

清.刘彦冲 松下高士

清.刘彦冲 听阮图

桂圆的诗句

1. 关于桂圆的诗句
关于桂圆的诗句 1. 有关于桂圆的诗词有哪些
有关于桂圆的诗词:

1.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宋代:苏轼《荔枝叹》

2. 江路木犀天。梨枣吹风树树悬。只道荔枝无驿使,依然。赢得骊珠万颗传。

香露滴芳鲜。并蒂连枝照绮筵。惊走梧桐双睡鹊,腰底黄金作弹圆。

--宋代:韩元吉《南乡子(龙眼未闻有诗词者,戏为赋之)》

3. 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长安千万里,走马送谁家。

--唐代:殷尧藩《偶题》

4. 百越风烟接巨鳌,还乡心壮不知劳。雷霆入地建溪险,

星斗逼人梨岭高。却拥木绵吟丽句,便攀龙眼醉香醪。

名场声利喧喧在,莫向林泉改鬓毛。

--唐代:章碣《送谢进士还闽》

5. 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是奴。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

6. 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支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

7. 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

桂圆:又称龙眼,是一种水果。与荔枝相近。

读音:【guì yuán】
2. 关于龙眼的诗句有哪些
绛衣摇曳绽冰肌,依约华清出浴时。

香剖蜜脾知韵胜,价轻鱼目为生多。

龙目秋成亦一奇,略无瘴雾损瑶肌。

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1.《龙眼》李刘

绛衣摇曳绽冰肌,依约华清出浴时。

何物鸦儿驱不去,前身恐是食酥儿。

2.《龙眼》刘子翚

幽株旁挺绿婆娑,啄咂虽微奈美何。

香剖蜜脾知韵胜,价轻鱼目为生多。

左思赋咏名初出,玉局揄扬论岂颇。

地极海南秋更暑,登盘犹足洗沈疴。

3.《谢刘宪惠龙眼诗》朱翌

龙目秋成亦一奇,略无瘴雾损瑶肌。

荔枝韵胜村谁亚,益智名同性即非。

侠士从禽携弹去,鲛人探海得珠归。

不须直待枯成腊,便遣尊前解褐衣。

4.《桂圆》杨万里

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

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5.《荔支叹》苏轼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3. 关于桂圆的诗句急
小小bai一颗桂圆树啊长得绿意婆娑多好看,

虽然果子很小但是吃起来味道很美。

又香又甜的果肉啊回味无穷,

而且因为产量大价格也很便宜。

左思曾经写过一首赋专门称赞这种水果,所以很有名,虽然也有其他人褒贬不一,du但是无损龙眼的美味。

海南省地处中国的最南边秋天也非常炎热,

幸亏有了这种美zhi味水果,大家吃了消暑滋补真是太好了。

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枝北茂南缺,未经古

宋 杨万里

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

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龙眼是桂圆的别称

翠毛开越dao巂,龙眼弊瓯闽(唐代内、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

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唐代、殷尧藩、《偶题》)

却拥木绵吟丽句,便攀龙眼醉香醪(唐代、章碣、《送谢进士还闽》)

颠坑仆谷相枕藉容,知是荔支龙眼来(宋代、苏轼、《荔支叹》)

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宋代、苏轼、《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4. 有关于桂圆的诗词有哪些
有关于桂圆的诗词: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宋代:苏轼《荔枝叹》江路木犀天。

梨枣吹风树树悬。只道荔枝无驿使,依然。

赢得骊珠万颗传。 香露滴芳鲜。

并蒂连枝照绮筵。惊走梧桐双睡鹊,腰底黄金作弹圆。

--宋代:韩元吉《南乡子(龙眼未闻有诗词者,戏为赋之)》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长安千万里,走马送谁家。

--唐代:殷尧藩《偶题》百越风烟接巨鳌,还乡心壮不知劳。雷霆入地建溪险, 星斗逼人梨岭高。

却拥木绵吟丽句,便攀龙眼醉香醪。 名场声利喧喧在,莫向林泉改鬓毛。

--唐代:章碣《送谢进士还闽》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是奴。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

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支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桂圆:又称龙眼,是一种水果。

与荔枝相近。 读音:【guì yuán】。
5. 关于龙眼的古诗
龙眼

刘彦冲

幽株傍挺绿婆娑,啄咂虽微奈美河。香割蜜脾知韵胜,价轻鱼目为生多。

左思赋咏名初出,玉局揄扬论岂颇。地极海南秋更暑,登盘犹足洗沉疴。

《送谢进士还闽》

章碣

百越风烟接巨鳌,还乡心壮不知劳。雷霆入地建溪险,星斗逼人梨岭高。

却拥木绵吟丽句,便攀龙眼醉香醪。名场声利喧喧在,莫向林泉改鬓毛。

《偶题》

殷尧藩

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长安千万里,走马送谁家。

《八月十四夜对月效李长吉》

朱翌

雨江洗出揉蓝天,结璘下铺白玉筵。尾箕斗牛珠一穿,连晖接影堕我前。

整襟危坐天地默,不知夜漏下几刻。飞萤一点从外入,白露下湿桂子香。

蓝桥云英正卖浆,金盘荔枝龙眼双。

请及时采纳
6. 关于龙眼的诗句
《龙眼》

年代: 宋 作者: 李刘

绛衣摇曳绽冰肌,依约华清出浴时。

何物鸦儿驱不去,前身恐是食酥儿。

《龙眼》

年代: 宋 作者: 刘子翚

幽株旁挺绿婆娑,啄咂虽微奈美何。

香剖蜜脾知韵胜,价轻鱼目为生多。

左思赋咏名初出,玉局揄扬论岂颇。

地极海南秋更暑,登盘犹足洗沈疴。

《谢刘宪惠龙眼诗》

年代: 宋 作者: 朱翌

龙目秋成亦一奇,略无瘴雾损瑶肌。

荔枝韵胜村谁亚,益智名同性即非。

侠士从禽携弹去,鲛人探海得珠归。

不须直待枯成腊,便遣尊前解褐衣。
7. 形容桂圆的诗词有哪些
你好,形容桂圆的诗词只有六首。

一.《益寿美金花》

年代: 元 作者: 侯善渊

身居火院。儿女妻奴由贪恋。惺悟痴除。鼓腹歌吟乐有馀。逍遥甚处。回首家山堪归去。豁落壶天。月湛澄江宝桂圆。

二.《益寿美金花》

年代: 元 作者: 侯善渊

寂虚湛湛。道大圆明如宝鉴*。清夜霜天。物洁星稀海桂圆。幽栖静悄。独坐陵溪风浩渺。水碧澄烟。心适清聪物外仙。

三.《益寿美金花》

年代: 元 作者: 侯善渊

凝空寂湛。眩集神风明自鉴。洞达遥天。一性寥寥点桂圆。地入净悄。湛静冷波风浩渺。宝炷轻烟。烟彻丹霄降瑞仙。

四.《宝鼎现·雪梅清瘦》

年代: 宋 作者: 石孝友

雪梅清瘦,月桂圆冷,天街新霁。想帝辇、三朝薄暮,催促烛龙开扇雉。正拜舞、捧玉卮为寿,花满香铺凤髓。罄禹穴、胥涛万顷,春入南山声里。

鼎轴元老诗书帅。体宸衷、双奉亲意。勤色养、行春惜花,夜欢宴、瑶池衣彩戏。鼓淑气、遍湖山千里。惊破悭红涩翠。笑那个痴儿无赖。

打得金鱼坠地。休念太守当年,曾手把青藜照字。对珠帘云栋,收拾太平歌舞辍。庆母爱、小宽王事。余沥□肠,看不日、归步沙堤,又赞重华孝治。

五.《长思仙》

年代: 元 作者: 侯善渊

明宗祖,悟真禅。灵光一点出先天。易苍丹,*素玄。澄瑞秀,满山川。霜天风息自凝然。散琼花,宝桂圆。

六.《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枝北茂南缺,未经古》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

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诸儒学案中·文敏崔后渠先生铣原文_翻译及赏析

诸儒学案中·文敏崔后渠先生铣 黄宗羲

崔铣字子钟,一字仲凫,号后渠,河南安阳人。弱冠举乡试,入太学,与四方名士马理、吕柟、寇天叙辈相期许。登弘治乙丑进士第,改庶吉士,授编修。逆瑾窃政,朝士见者多屈膝,先生与何瑭长揖而已。瑾怒其轻薄,张彩曰:“此人有虚名,未可骤加之罪。”终出为南京稽勋主事。瑾诛,召还翰林。时西涯以文艺笼络天下,先生以为非宰相所急,上书规之。侍讲经筵,每以亲君子远小人磨切武宗,指钱宁、廖鹏而言也,小人皆欲甘心之。晋侍读,遂告归。嘉靖改元,起原官,寻擢南京祭酒。大礼议起,上疏“勤圣学,辨忠邪,以回天变”。上以为刺己也,勒令致仕。家居十六年,以皇太子立,选宫僚,起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转南礼部右侍郎,入贺圣节,过家疾作而卒,辛丑岁也,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諡文敏。

先生之学,以程、朱为的,然于程子之言心学者,则又删之,以为涉于高虚,是门人之附会,无乃固欤!至其言理气无缝合处,先生自有真得,不随朱子脚下转是也。其诋阳明不遗余力,称之为霸儒。孙钟元曰:“文敏议象山、阳明为禅学,为异说。夫二人者,且不必论其学术,荆门之政,有体有用;宁藩之事,拼九死以安社稷。吾未见异端既出世而又肯任事者也。”此以其外而言也。先生以知能心之用也,爱敬性之实也,本诸天,故曰良。今取以证其异说,删良能而不挈,非霸儒与?此是以心为知觉,以性为理,不可以知觉即是理之成说,颇与先生气即理之论自相反。且先生既言“本诸天故曰良”,孟子谓知能为良,则知能本诸天者,即是以爱敬之理,决不仅以此知觉本诸天也。阳明单提良知而不及爱敬,其非悬空之知觉明矣。孟子上节,知能并举,下言“无不知爱其亲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能字皆归并知内,盖知是性也,能是才也,言性则才自在其中矣。

士翼

造化流行,四时者气乎?春当温,秋当凉者,理乎?理乃气之条段,虽纷纭而不可乱者,温凉以时,圣人也。冬过寒,则春行其余冽,夏过炎,则秋冒其余炽,气偏理亦滞,中人之性也。春必温,秋必凉,性善之譬也。故学修而性可返。若夫酷烈载沉,七年固旱,其下愚哉!非用汤之精诚弗回。

自求心习静之论兴,窃见孔经之在世,犹襄、献之王周、汉也,方伯连帅,虽曰同奖王室,然别出教令,自立社稷矣。夫心即事也,事即道也。事合于道则心存矣,事戾于道则心放矣,故动之不能亡静,犹静之不能亡动,各值其遇而已矣。静而无事,勿生妄念,勿从堕容;动而酬用,勿昧本心,勿徇外欲。动而徇欲,难以求静,静而杂念,胡以制动?今求静曰真空真识,抑何偏欤?

问:“伊川曰性即理也,然乎?”曰:“然。性者仁义而已,曾谓仁义非理乎?仁义有不善欤?”问:“孔子何谓相近也?”曰:“别其所赋之等也。”问:“性可以有等?”曰:“气也。”“然则气即理乎?”曰:“然。”“何以明之?”“今夫孩童知爱其亲,仁也;知敬其长,义也。即其喜笑慕恋谓之爱,即其恭敬推逊谓之敬,是非气乎?发于外,即其在于中者也。理者气之条,善者气之德,岂伊二物哉?”问:“气有原乎?”曰:“有之。《易》曰易有太极,《诗》曰有物有则,夫极者易之翕,则者物之能,故曰纯粹精也。舍是而谈理气支矣。”

阳有知而阴无知,是故质受神以为运,魄资魂以为识。阳有去而阴常居,是故炎火熄而灰存,花色落而朽贮。人生为阳,志则宰而气则从,气为阳中之阴。人死为阴,气则升而魄则止,气为阴中之阳。

朱子谓“气有聚散,理无聚散”,窃所未详。盖造化之原,理常聚而气亦聚,人物之生,气若散而理亦散。气既散矣,理安所附?是故天地寒暑也,人物禾稼也,暑来禾生,寒来禾死,尽矣。明年又蕃其鲜者,故曰“日新之谓盛德。”

天命之谓性,故物之理即吾心之理也。外之物格,则内之知致,见天下之物,各有则而不可易,即此则以应之,故时措之宜矣。曰“穷理则隐而难求”,曰“格物则显而可据。”格物者,修治其目,人伦其先也。若泛乎其务,则荒而靡节。故博非颜子之文,则约非不畔之道。亡气外之形,亡神外之气,亡理外之神,亡命外之理,亡心外之命,亡命外之心。心者,具万理而出命也。

问:“古之祭天地山川不屋,谓栋宇不能囿其形也,乃以人之饮食荐之,夫岂知神之所嗜乎?”曰:“祭也者,致其敬与礼也,故以人道之所重者奉之,尽其报本之诚已耳。若神之所嗜,夫恶知之?豺之祭兽,獭之祭鱼,亦就其性之所能也夫!”

觉心之放,即求也;知我之病,即药也。矜己之是,即非也;妒人之长,即短也。

性之所寓曰心,心之所具曰性。性者理也,心乃发用斯理者,孟子以四端验之。夫自修身而齐家而治国平天下,斯谓尽心尽性也。精一道心者,用之执中也。中者,道心之极也。宋人以异端附会之,曰“道即心也”,则人非心欤?

问:“性即理也,有气乎否?”曰:“气也,惟其为理,斯谓之性,犹夫纯洁而温者,不谓之石而谓之玉也。理之训有条也,古用以言一事,至宋儒而言道体也。”

程子云:“圣人本天,释氏本心。”盖天言其理也,心兼乎血气也。释氏以精灵知觉为主,故迷则皆妄,悟则皆真,故曰心。圣人以仁义礼智为主,故经纶大经,裁成大化与物同体,故曰天。

心性固不离,亦非杂。知能心之用也,爱亲敬长性也,好利恶害心之觉也,生可舍,死可取,性也。譬之物焉,生生气也,谷之甘,杏之酸,桂之辣,性也。心灵而性活也,心移而性宰也。孟子曰:“仁人心也”,乃言所主也,非用为训也。心性之辨,一言而决之矣。

阳刚也,生也,阴柔也,成也,皆气也,即其理也。仁阳也,爱也,义阴也,敬也,皆气也,即其理也。古人曰:“阴阳曰仁义,一而已。”后人和合孔、孟之言性,乃立理气之名,学者勿泥其词而析其源,不可废理而存气也。

常人无中,小人无静。

朱子论宋祧主,取诸商、周。夫汤、文兴自诸侯,契、稷始封之君也,宗之固当。布衣而有天下,如宋太祖除乱救民,创业垂统,宜正东向之位,为百代之祖。自宣祖而上,悉以亲尽而祧,天子崩,臣子称天以诔之,其祭也,奉天以配之。若曰先世积德而致,则大贤之后多湮,何乃弃赫赫之功,而求冥冥之报?若曰子孙不当自择其先,则自一世二世,以至百世,皆不迁可也。

颜子之学,克己复礼,治怒改过,庄周谓之黜聪明,堕肢体,盖肆为躗言以讥孔氏之致知谨礼也。宋刘彦冲诸人,祖述为文,则颜子乃孔门之达磨矣。

曾点言志,朱子许其天理流行。夫遇一事,必有一则,处之当而熟,则圣人矣,一以贯之也。岂有物见目前而可玩哉?水之流,鸢之飞,鱼之跃,皆实体也;犹父之慈,子之孝,皆天命之性,人不率之,愧于物矣。岂若黄花般若为禅机哉?

不格物而曰致知者,妄也;不履事而曰存心者,偷也。夫人不食而谓饱,即空而见花,非实也,乃病也。

观诸造化,静多于动,虽阳气毕达,万有并作,本末固凝也。可以知德矣。

观诸造化,动而无息,是故绝涧石壁,草藓自生,冬冽地坼,荠麦自青。可以知仁矣。

《大学》一篇,皆明明德而已。仁者与物同体,遗一物,涂一民,非仁也。故新民即明明德。

《中庸》不指“仁义”为性,而曰“喜怒哀乐”,盖二者旨微而难言,四者常发而易见。夫仁义之训,至宋而明,今即田父市人而语之曰:“汝喜汝怒,性也。”皆晓然而领。四者即仁义之用,考孟子之四端,则参得之矣。戒惧以体验此中,使勿有所系而偏,《大学》所谓正心,慎独以儆省此和,使勿有所逐而流。《大学》所谓修身,静立动之本,动达静之具,交养互发,非二事也。

其世治者,其论公于众;其世兴者,其论公于朝;其世衰者,其论公于野。上下不公,其世不可为已。故党锢息而汉亡,朋党尽而宋乱。夫公论弗可一日而废也。

《关雎》咏淑女以配君子,间关思德音以括其上。盖幽王昏乱,法家拂士斥矣,所信惟妇言,故诗人冀其改德以亲贤女尔。

心存则鉴物之理,气和则识仁之象。

不言常而言变,异端皆然。申、韩之法,皆防人之欺,疑人之叛,夫将置秉彝于何地耶?

松牕寤言

夫正物之谓格,至理之谓物,今之异言也,则心当何正?而至善有别名乎?孟子曰“良知良能”,知能心之用也,爱敬性之实也,本诸天,故曰良。今取以证其异,删良能而不挈,非霸儒欤?

学者改过,追索其动念之故而除之,斯不萌于再。

孟子曰:“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矣。”条目不具,奚以求心?故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其存心之方乎?夫心火属也,火丽物而后有形,心宰物而后有造。异端之言异焉,曰“静则心定,而理自见”,无待乎学矣。是犹舍耒耜而言耕也。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关于迪和君的诗句

1. 关于迪字的诗句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诗经·桑柔》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陶渊明《命子·其三》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屈原《九章之五·怀沙》

迈矣夫子,允迪清芳。——谢灵运《赠从弟弘元时为中军功曹住京诗》

明发迪吉,因心体聪。——谢灵运《赠安成诗》

真儒运斗枢,道化迪天显。——黄庭坚《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

穆穆君子,明德允迪。——陆机《赠武昌太守夏少明诗六章·一章》

既慎尔主,亦迪知几。——王粲《赠文叔良》

惟帝思庸,大兴光迪。——陆云《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堂》

次男慧性开,念念皆迪吉。——释宝印《偈颂十五首》

我思常公化,迪我真无疆。——熊禾《上严廉访十首》

迪予朱子,理一分殊。——王柏《畴依》

2. 带有"迪"和"君"的诗词 有很多啊!随便给你举几个吧。

带迪字的,如下:

当时习静亦少人,诗板寥寥仅裴迪。——明·程敏政 【辋川图为段中贵题】

会招高适与裴迪,共赋辋川佳事毕,图成兴尽诗未笔。——明·祝允明 【王右丞山水真迹歌】

是间山水无限趣,况乃佳宾得裴迪。——元·冯子振 【题郭主簿模摩诘本辋川图卷(并引)】

有人过裴迪,问是辋川不。——宋·史弥宁 【张氏溪馆】

王维爱裴迪,联句不曾停。——元·周砥 【渔庄】

我愧无才似裴迪,亦缘春步见新篇。——宋·邹浩 【次韵仲弓见答】

俊彦肯荒嬉,良师重训迪。——元末明初·唐桂芳 【翠屏轩】

朝夕自训迪,提命尔能聆。——清·戴亨 【喜犹子秉瑛乡试报捷】

正本所自隆,仁祖实启迪。——明·宣宗章皇帝 【祖德诗九章 其八】

生儿亦何用,往训空启迪。——清·成多禄 【抱山展墓】

延师务启迪,编简对疏萤。——明·倪谦 【送曹冕中书南还省亲三十四韵分得青字】

圣主虽启迪,奇(一作吾)人分湮沈。——唐·顾况 【杂曲歌辞 游子吟】

带君字的,如下:

地下苏司业,情亲独有君。——唐·杜甫 【怀旧】

寂寥门户寡相亲,日日频来只有君。——唐·韦庄 【送范评事入关】

莫嗟起部官犹左,尺疏公田赖有君。——宋·区仕衡 【酬吕监簿叔朝垂示试草】

地僻断知闻,相过知有君。——宋·释文珦 【示山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唐·李白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主①忧臣辱谁非我,曲突徙薪唯有君。——唐末宋初·徐铉 【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

簿书期会老纷纷,邂逅论心喜有君。——宋·王安石 【别谢师宰】

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唐·李商隐 【槿花二首 其一】

建业元佳丽,风流况有君。——明·谢榛 【寄顾彭山别驾】

青衫脱去谁同老,白首追随尚有君。——宋·孔武仲 【与陈董二君相会于真州经月甚乐诗寄陈董二君兼感存没】

求荣争宠任纷纷,脱弃金貂祗有君。——唐·白居易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

落世不敢学,谓是诗中君。——宋·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今日江边看道骨,世人涵养罕如君。——宋·陈藻 【贺刘直之值改官 其三】

高轩置酒延夕曛,眼前知己无如君。——明·王绂 【过华叔端草堂写晴雨竹壁上 其二】

生来骨相不如人,那更心空似此君。——宋·陶梦桂 【次韵汪子与】

忽枉故人问,乃是巴陵君。——宋·沈辽 【奉酬巴陵令】

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宋·黄庭坚 【赠送张叔和】

3. 带逸和君的诗句 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唐 李白《陈情赠友人》

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唐 裴度《句》

使君资格逸,铁马奏横吹。——宋 陆游《次韵宇文使君山行》

今我从远役,羡君方逸居。——宋 陈造《别俞君任通判三首》

雅骚我岂堪嘉赠,逸足君宜据要津。——宋 胡寅《和李靖》

逸少自惭君有誓,李期谁谓尔孤鸣。——宋 : 黎廷瑞《次韵答王子贤所寄五首》

宦情侬自本来无,君亦琳宫暂逸居。——宋 张镃《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

奔逸君诚俊,衰摧我不聊。——宋 赵蕃《别马庄甫》

数君放逸仍怀古,老我悲凉况哭妻。——宋 赵蕃《九日王越卿司法置酒要客始约登武安之塔为游》

4. 含巧和君的古诗 春日题杜叟山下别业 卢纶 今朝醉舞同君乐,始信幽人不爱荣。

减字木兰花 苏轼 徐君乐饮。笑谑从伊情意恁。

脸嫩敷红。花倚朱阑裹住风。

喜迁莺 黄裳 使君乐与人同,且对云门斜日。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 武元衡 闻君乐林卧,郡阁旷周旋。

昔君乐游园,怅望天欲曛。 塞上行 曹松 为君乐战死,谁喜作征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元稹 《饮新酒》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愿与君同生 日日相伴老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以我映他人,君还何所望。 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孔雀东南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风来君相忆 君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同饮长江水 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唐 方干 锦价转高花更巧,能将旧手弄新梭。

【酬孙发】 唐彦谦 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 【七夕】 裴夷直 如今漫学人言巧,解语终须累尔身。

【鹦鹉】 薛涛 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泽总薰薰。 【朱槿花】 宋 卫宗武 消残犹自炫天巧,点缀裙腰一半青。

【和丹岩 其二】 孔平仲 祇应用尽人间巧,更欲远从天上求。 【七夕】 孔武仲 不是化工移用巧,尾闾应亦有穷年。

【瀑布六首 其一】 王炎 春工不与人争巧,玉笋羞拈五色丝。 【题杨秀才园三亭 绣春】 邓深 草针柳线藏真巧,莫作寻常倚市看。

【次韵绣屏】 史浩 连堤费尽天孙巧,乞与行人卧夕阳。 【野庵分题 草茵(香字)】 史铸 争似黄花得天巧,织成纹绺③不须机。

【金丝菊(明用题字)】 叶茵 大姑不似三姑巧,今岁缲丝两倍收①。 【蚕妇吟二首 其二】 司马光 万物不须雕刻巧,正如恭已布深仁。

【春贴子词 皇帝阁六首 其六】 白玉蟾 拈弄溪山诗伎巧,吐吞风月酒神通。 【华阳吟 其三十】 招弄斸山诗技巧,吐吞风月酒神通。

【赞历代天师 第十五代讳高字士龙】 刘一止 我疑秘思有天巧,滉漾胸中百顷春。 【曾宏父将游吴兴示所和叶内相八首次其韵太守亦和故并及之 其四】 刘弇 借令万鹊填桥巧,何补褰裳一世人。

【题建州富沙门楼安济桥十绝呈太守黄彦发 其四 安济桥五绝】 刘摰 休矜百步穿杨巧,未及当年射虎功。 【穿杨亭】 华岳 向人面面皆奇巧,廊庙如何作栋梁①。

【巧松 其三】 吕本中 心知此被无他巧,能与山翁换好诗。 【去冬以纸衾遗刘彦冲刘有诗来谢以二绝句答之 其二】 朱熹 要知积善工夫巧,变得人间作寿乡。

【寿母生朝 其三】 许应龙 金华彩胜年年巧,柏酒椒盘岁岁新。 【皇帝合春帖子 其四】 阮阅 当时纵使为淫巧,片石①安能作履穿。

【郴江百咏 其四十四 王履岩】 阳枋 欲题好语觑天巧,搅尽枯儒几曲肠。 【和郑季南喜雪 其四】 何梦桂 须臾信笔出天巧,自此人间无画师。

【赠桐江于处士】 吴芾 老夫养拙生憎巧,只要冥心度此生。 【七夕戏成二绝 其二】 化工若解呈新巧,速剪冰花破我颜。

【待雪呈子仪二首 其一】 张扩 谁人试手争春巧,定是仙娥下广寒。 【次韵宁徽言学士立春六绝 其二】 张侃 时宜正要新声巧,贺老龙钟莫定场。

【次韵竹林玉老三首 其三】 张镃 非关意匠玲珑巧,示现圆融转物功。 【围绣亭】 不从楼上求新巧,却向船中赋拙诗。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一】 李石 只今颇怪人间巧,见说天孙巧更多。 【扇子诗 其五十五】 李复 不从春意装褫巧,却被秋风漏泄香。

【和张总管菊 其一】 李昭玘 不用蛛丝争送巧,自知得拙半生闲。 【和鲍辇七夕四绝 其三】 李廌 更欲呈姿作清巧,暂妆梅柳雪中看。

【雪晴】 杨万里 已惊好手夺天巧,更遣馀芬恼楚狂。 【和仲良分送柚花沉三首 其三】 秋风毕竟无多巧,只把燕支滴蓼花。

【出城途中小憩】 薄相春工宁底巧,眼明初见雪枝斜。 【壬辰别头胡元伯丞公折双梅见赠作一绝以谢之】 借问锦心能底巧,更从月胁摘将来。

【张尉惠诗和韵谢之三首 其二】 好风不解藏天巧,雕碎孤云作数峰。 【雨后晚步郡圃二首 其一】 山神海伯争新巧,并慰诗人眼一双。

【晨炊叱驭驿观海边野烧】 浪言偷得星桥巧,只解冰盘染茈姜。 【牵牛花三首 其二】 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枝北茂南缺未经古人拈出纪以二绝句 其一】 近日司花出新巧,一枝能著两般花。 【栟楮江滨芙蓉一株发红白二色二首 其一】 画工著色饶渠巧,便有此容无此姿。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 其四】。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1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