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其传世著作有《定斋集》(收入《四库全书》)、《(易)解说》、《贞观谏录》、《劝筋篇》、《典故类说》、《名臣懿范》、《忠惠年谱》、《白乐天年谱》等。
描写芦花的唯美诗句:
1.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李白《送别》
2.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梅·闲梦远》
3.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4.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5.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戎昱《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
6.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李珣《渔歌子·九疑山》
7.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8.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苏轼《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9.月色满湖村。枫叶芦花共断魂。——秦观《南乡子·月色满湖村》
10.今夜月明风细细。枫叶芦花,的是凄凉地。——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
11.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许浑《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12.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张泌《河渎神·古树噪寒鸦》
13.朝游枫叶杪,暮宿芦花根。——范成大《西山有单鹄行》
14.芦花朴朴雪连天,枫叶槮槮日满山。——魏了翁《登冠山次瞻叔兄壁间旧韵·芦花朴朴雪连天》
15.枫叶红绡翦,芦花白雪铺。——喻良能《由上饶之贵溪舟中书事》
16.前村酒熟不归舍,枫叶芦花相伴眠。——舒岳祥《渔父词》
17.枫叶霜铺地,芦花月满川。——舒岳祥《古渔父词二首·是店皆赊酒》
18.枫叶舞片轻,芦花袅漪鲜。——董嗣杲《官舟上富池二首·富池遡流上》
19.芦花飞空讶舞絮,枫叶满径纷吹萍。——廖行之《西郊即事三首·秋老那复雨初晴》
20.枫叶芦花满钓船,水风清处枕琴眠。——吴则礼《诗一首》
21.晚来试倚樟亭立,枫叶芦花满眼愁。——明无名氏《西湖八景诗(录二首)》
22.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许有壬《荻港早行》
23.新霜染枫叶,皎月借芦花。——杨徽之《句·新霜染枫叶》
24.寒日荧荧照枫叶,霜风槭槭飞芦花。——蔡戡《长风沙》
25.独树鸡鸣枫叶飞,荒村雁没芦花碎。——揭傒斯《送黄五舅得武陵校官还辰州寓居省侍》
26.客梦芦花晋城月,归心枫叶浙山秋。——王镃《金陵感秋》
27.枫叶红秋屋,芦花白夜门。——沈周《渔村》
28.枫叶芦花渐有霜,客中高会又重阳。——卢龙云《九日江楼眺望二首·其一》
29.绽雪芦花纷历历,经霜枫叶莽萧萧。——朱多《雨》
30.枫叶芦花满目秋,倚筇那复少年游。——释善珍《倚筇》
? ? ? ? 【原文】: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①。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②。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③。无限朱门生饿殍④,几多白屋出公卿。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⑤。万事前身定,浮生空自忙⑥。
? ? ? ? 【校注】:①相:察看、判断;斗:中国市制容器,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音dai);量:测量。典出元无名氏《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第二折:“老将军,古语有云:‘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休轻觑了也”。②防:堤防,阻止;济济:形容人很多。③蒿草:野草;茅茨:泛指平民居所;或:或许,也许;或有兰香:有版本作“还有兰香”,义同。④朱门:漆成红色的大门,指富贵人家;饿殍:饿死的人;白屋:不加装饰的房屋,泛指平民居住的房屋;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指高级别官员。⑤酒里:有版本作“醉后”,意为“酒醉之后”;乾坤:八卦之名,指天地万物;日月:指时光岁月。语出宋朝蔡戡《遣兴》:“醉里乾坤大,闲中日月长。静观佛里妙,顿与世缘忘”。⑥前身:有版本作“皆已”,都已经;浮生:指漂泊不定短促的人生;自忙:有版本一作“自茫”,一作“白茫”,茫,模糊不清的意思;有些版本无此两句。
? ? ? ? 【译文】:人不能从外貌上判断好坏,海也不能用斗测量。清清流水被土阻止;无数英雄被酒伤害。野草之下也许有兰花的芳香,茅屋中间也能走出三公九卿。美酒中有天地万物,酒壶里有悠悠时光。世间万事前世已定,漂泊人生空忙一场。
? ? ? ? 【夕得】:如何识人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说法,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便是“一看两不看”。
? ? ? ? 所谓“一看”,就是要看人品。人品是指人的内在本质。内在的东西常常深藏不露,肉眼难以看到,只能通过对他外在言行的较长时间的细心观察才能悟得一二。有的人外表华美,但骨子里总有点让人不舒服的地方;有的人表面上似乎很“坏”,但相处久了却能感受到他的“好”。民间有句俗语“酒后吐真言”,意思是说一个人酒后醉意朦胧,往往会不自觉地显出一个人的本性。唐代李白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诗人,据李肇《国史补》记载,李白在翰林院时常常喝得烂醉如泥,唐玄宗找他写歌词,常常要派人用冷水泼醒他。到了朝庭李白也是随便要枝笔,一气呵成十来首,连标点都没有,却首首令人拍案叫绝。有次他还当着皇帝面让国舅爷高力士帮着脱靴,靴是脱了,但人也给得罪了。李白正是这种目空一切的傲气最终被罢官出京。
? ? ? ? 所谓“两不看”,一是不看外貌。外貌除了一个人的长相之外,还包括他的言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是对人的充分肯定。但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例外,有的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有的“真人不露相”。美国斯坦福大学创院传说很能说明这一点。相传有一天,一对老夫妇来到哈佛大学要拜访校长,秘书见男的穿着一套布制的便宜西装,女的穿着一套褪色的棉衣服,直觉是俩乡下人,不可能与学校有什么业务往来,就推说校长很忙。不曾想女的却说,没关系我们等。几个小时后,秘书见他们依然等着,便通知校长,校长不耐烦地答应了。女的见校长后说:“我们有个儿子,曾在哈佛读过一年书,但去年出了意外。我和先生想在校园里为他建一纪念物。”校长当即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说“不能为每一位曾经读过哈佛且不幸去世的校友建雕像。”女士又说:校长你误会了,我们不是建雕像,而是想捐栋大楼。校长看看两位又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超过750万美元。女的不再说话,却回过头来对丈夫说:一座楼只要750万,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呢?她先生点头同意了。哈佛校长以怀疑的眼光目送着他们离去。后来这对老夫妇到加州,建起了一座大学,这便是当今仅次于哈佛的斯坦福大学。原来这对老夫妇便是加州铁路大王斯坦福和他的夫人珍妮。哈佛校长以貌取人,结果失去了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大好机遇。
? ? ? ? 二是不看出身。不同的家庭条件是人所拥有的不同的成长基础,但这只是外因,并不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十分贫穷,十七岁时父母兄弟相继去逝,家里穷得无钱安葬,是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一点地才让亲人入土为安。此后朱元璋无依无靠,只得投奔皇觉寺当和尚,外出化缘又染上重病,差点丢了性命。就这样一个人后来却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民间还有一个俗语叫“扶不起的刘阿斗”。这个刘阿斗就是三国蜀君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老臣诸葛亮精心辅佐,前后《出师表》可见一斑。可惜刘禅还是不争气,辜负了老臣们的殷切期望,宠信宦官、不理朝政,最终导致国力衰弱,成了亡国奴,“乐不思蜀”的故事说的就是他。两个故事,一个出身卑贱却成一代明主,一个出身皇族却成亡国之君,真是醒世之训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9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蔡幼学
下一篇: 蔡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