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陈敷

佚名 2023-06-05 22:22:54

陈敷

陈敷(1076~?)宋代隐士、农学家,自号西山隐居全真子,又号如是庵全真子。生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卒年不详。平生喜读书,不求仕进,在真州(今江苏仪征县)西山隐居务农,所至即种药治圃以自给,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74岁时写成《农书》,经地方官吏先后刊印传播。明代收入《永乐大典》,清代收入多种丛书。18世纪时传入日本。

关于善良的名言或诗句

1. 关于千分善良的名言诗句
关于千分善良的名言诗句 1.关于善良的名言警句
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莎士比亚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父》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淮南子.缪称训》 【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 【多虚不如少实。】--(宋)陈敷 【事实常没有字面这么好看。】

--鲁迅 【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韩诗外传》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宋)杨万里 【锄一恶,长十善。】--《宋史.毕士安传》 【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宋)杨时 【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惟求一真字难得。】--(清)申居郧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英)乔叟 【世上的言语,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一句话所以成为奇警或成为平凡,视其与真实的内容相符与否而定。】

--徐懋庸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傅雷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

--(英)毛姆 【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已,不是"实感"。】--丰子恺 【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

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法)卢梭 【要让新结识的人喜欢你,愿意多了解你,诚恳老实是最可靠的办法,是你能够使出的"最大的力量"。】

--(美)艾琳.卡瑟拉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苏)温.卡维林 【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诺言。】

--(苏)瓦.阿扎耶夫 【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词更能打动我的心。】--(英)莎士比亚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英)莎士比亚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法)拉罗什福科 【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

--(法)左拉 【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英)哈代 【诚实的人从不为自己的诚实而感到后悔。】--(英)托.富勒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

--(美)爱默生 【一个人要表现最高的真诚,就必须做到无事不可对人言。】--(印度)泰戈尔 【你不同情跌倒的人的痛苦,在你遇难时也将没有朋友帮忙。】

--(波斯)萨迪 【诚实而无知,是软弱的,无用的;然而有知识而不诚实,却是危险的,可怕的。】--(英)约翰逊 【你在个人生活或工作当中,可能由于诚实而丢掉某些你想要的东西。

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应有的回报算不了什么。】--(美)艾琳.卡瑟拉 【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

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尼日利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对于心地善良地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

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法)纪德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德)贝多芬 【具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决不矜持。】--(法)巴尔扎克 【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法)卢梭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英)罗素 【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法)米列 【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俄)列宁 【当一个人不仅对别人、甚至对自己都不会有一丝欺骗的时候,他的这种特性就是真挚。】

--(俄)柯罗连科 【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就在于努力使自己的灵魂摆脱一切与虚伪世界相像的东西……他是纯洁的,他是天真的。】--(德)席勒 【真正的蒙味主义并不去阻止传播真实的、明白的和有用的事物,而是使假的东西到处流行。】

--(德)歌德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英)培根 【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英)莎士比亚 【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英)莎士比亚 【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印度)泰戈尔 【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印度)泰戈尔 【诚恳。

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美)富兰克林 【味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

--(德)马丁.路德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俄)列夫.托尔斯泰 【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

-(英)莱辛 【太阳既不会夸大,也不会缩小,有什么就照出什么,是什么样子就照什么样子。】--(苏)高尔基 【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

--(法)雨果。
2.关于善良的古诗词名句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

(唐白居易《放鱼诗》)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宋苏轼诗)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白居易诗)

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宋 陆游放生诗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难伸;

设身处地们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3.关于善良的诗句或名言
关于善良的名人名言

1、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布尔沃·利顺

2、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3、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马克·吐温

4、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5、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6、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词更能打动我的心。——莎士比亚

7、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列宁

8、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杨万里

9、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罗佐夫

10、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左拉

11、事实常没有字面这么好看。——鲁迅

12、当一个人的心情愉快的时候,他便显得善良。——高尔基

13、多虚不如少实。——陈敷

14、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卢梭

15、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惟求一真字难得。——申居郧

16、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罗素

17、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
4.关于善良的名言名句还有哪些
有关善良的名言佳句 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底,就是黄金” 夸美纽斯“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善良丰富高贵。——周国平(当代散文家) ☆慈善需要爱心,更需要制度和规范。

从零星的捐助,到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思考,公众人物是否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杨澜(当代著名主持人) ☆善良的思想是根茎,善良的话语是花朵,善良的事业是果实。——谚语(英国) ◎善良的人心在滴血,如果说5.12是国难,那么三鹿事件我更想说是国耻。

◎大头婴,结石儿何时不再在中国大陆出现?善良的人们,用您的正直,有您的良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吧!上天会记住您的!◎中国人本是一个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诚实守信、善良淳朴的民族,何时变得如此功利熏心惟利是图?是谁引诱近百年历史的冠生园和庞大的三鹿作出泯灭天良的事情?◎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地理解为痛苦的能力。

◎善良是长了翅膀的精灵,捂也捂不住,它是善良者的习惯,但它却往往在善良者最需要的时候意外出现。因为上帝是平等的,它会选择恰当的时机给善良者最丰厚的回馈。

◎眼前的利益足够蒙蔽内心的善良,现实的需要足够促使罪恶的萌芽。◎当你做出善举的同时就像是播下了一颗种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结出果实,用善良来回报你。

让我们守住真诚,选择善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充满着爱的世界,只有当我们用一颗爱的善良之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去参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更加温馨和美丽。◎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然入睡。

◎人生若无善良,生命便失去光彩,灵魂便走向枯萎,社会若无善良,社会便处处成为荒芜的沙漠,人间便处处是凄寒的严冬。◎善良让人性闪光,让人格伟大,让社会和谐,让世界温馨。

1.善良的心就是太阳。——雨果2.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

—— 莎士比亚3.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杨万里4.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

—— 培根5.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 莎士比亚6.锄一恶,长十善。

—— 《宋史.毕士安传》7.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罗曼·罗兰8.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曾子9.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 卢梭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11.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

—— 高尔基12.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13.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

—— 罗曼.罗兰14.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卢梭15.味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

—— 马丁.路德16.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 哈代17.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莎士比亚18.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 米列19.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泰戈尔20.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

——德谟克利特21.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列夫.托尔斯泰22.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

——泰戈尔23.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 布尔沃一利顺24.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

—— 列宁25.与其说是为了爱别人而行善,不如说是为了尊敬自己。——福楼拜26.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

——罗曼·罗兰27.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莎士比亚28.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 罗素29.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 扬雄30.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

—— 奥勒利乌斯31.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罗佐夫32.我爱你是因为你有一颗仁慈的心,而不是由于你的学识。

—— 戴维斯33.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 乔叟34.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 《浮士德》35.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也会有听众。——哈·纪伯伦36.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 雨果37.具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决不矜持。—— 巴尔扎克38.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

—— 巴尔扎克39.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40.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

—— 马克·吐温41.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 培根 42.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

—— 萧伯纳43.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米开朗琪罗44.惆怅隶属于善良;绝无惆怅感的人也许非常不凡,但毕竟非善良之辈。

——刘心武45.高尚的人无论走向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 司各特46.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

二者水乳融,相辅相成。—— 列。
5.善良的名言诗句
1、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陀思妥耶夫基 2、功利是一部机器的目的和检验机器价值的根据,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愿。

——泰戈尔《民族主义》 3、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南北朝·萧纲 4、锄一恶,长十善。——《宋史。

毕士安传》 5、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

——卢梭 6、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泰戈尔 7、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罗曼·罗兰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9、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10、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莎士比亚 11、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泰戈尔 12、一言之善,重于千金。

——晋·葛洪。
6.关于善良的名言名句
1、善,即修身律己,即心想他人。

2、真行善者,当不求名,当暗处行。3、一善染心,万劫不朽。

百灯旷照,千里通明。4、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

5、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6、向善之人易得福。

7、念念行善终不悔,终有一日花开时。8、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9、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10、以善为镜,可知其品性。

11、上士忘善,中士行善,下士伪善。12、静坐收心,日久便可知自家善恶。

13、天不可无日月,人不可无善德。14、善弈者谋局,不善弈者谋子。

15、用心为善,无处不善。16、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

17、锄一恶,长十善。18、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19、无伐善,无施劳。20、为富不仁,行善则不富。

21、善行自恒久中彰,仁德自隐忍中大。22、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23、善说不如善做,善始不如善终。24、君子以善立身,小人以恶亡身。

25、读书贵在疑,行善贵在久。26、一言之善,重于千金。

27、善书久读,自得受用。28、慧眼善行,方可众望所归。

29、求名求利之善行,日久必显其害。30、善可生利,利可泽民。

31、助人一时在财,助人一世在书。32、以情恕人,以理律己,以善助人。

33、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34、观人行善之后而议得失,只增是非。

35、临难为善,尤为可贵。36、饶舌的人多虚妄。

37、善恶不可以同道。38、育人之道是使行善成为习惯。

39、先天下之先为善,乃智者也。
7.关于善良的名言
1、善良的心就是太阳。——法国雨果

2、一颗百好心抵得过黄金。——法国莎士比亚

3、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苏联列宁

4、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现代培根度

5、善良回的心地,就是黄金。 ——法国莎士比亚

6、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苏联高尔基

7、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法国罗曼·罗兰

8、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哥斯达黎加米列

9、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法国卢梭

10、文明是善,野蛮是恶;自由是善,束缚是恶。但正是这种臆想的知识把人类天性中的那种本能的、最幸福的、原始的对于善的需要给消灭了。--托尔斯泰《卢赛恩》
8.关于善的名言警句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巴尔扎克

·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罗素

·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卢梭

·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米列

·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布尔沃一利顺

·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奥勒利乌斯

·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

·当一个人的心情愉快的时候,他便显得善良。——高尔基

·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罗佐夫

·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马克·吐温
9.关于善良的名言警句
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且盲人可感之,聋人可闻之(马克-吐温)

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卢梭)

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培根)

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1.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英)罗素

2.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宋)杨万里

3.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法)罗曼.罗兰 4.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英)萧伯纳

5.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美)马克.吐温

6.善良是连结社会的金链.

7.善良的心灵胜于显贵的地位。

8. 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法)罗曼·罗兰

9.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俄)高尔基

10.善良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行为。--(法)罗曼·罗兰

11.善是精神世界的阳光。(法)雨果
10.关于善良的古诗词名句
无题 (其一)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无题(其二)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声声慢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陈的来源

姓陈的来历? 陈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洒洒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二、迁徙分布
自陈国内乱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分别为陈留、阳武户牍乡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
一是唐高宗总章二年,朝廷派陈政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陈政卒后,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局势后,设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
二是颖川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其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为陈氏入台始祖。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王,历时175年。
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后有的在琉球群岛落户。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谋生。例如,陈臣留率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迁至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国家。

陈姓氏的由来? 陈姓氏的由来(1)出于妫姓。以国名为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分封大舜的后裔胡公满于陈国,其子孙遂为陈氏。后来陈公子完投奔齐国,食采于田,古时陈田读音相近,再因政治原因,不利于继续不忘旧国,齐庄公时,陈氏得宠,陈完四世孙陈文子为宰相,改陈姓为田姓称田文子。历史上常说“陈田一家”,即本于此。(2)为古代北方鲜卑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有代北三字姓候莫陈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后,改为汉姓陈氏。(3)古代安南国王姓陈氏。

陈的由来及名人 陈的写法陈,中华姓氏之一,国灭亡后,陈闵公的长子剑,为避亡国之祸,改名为衍,称陈衍,逃到阳武户牖(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娶谈氏为妻,生二子,长子叫陈琏,次子叫陈鸡,都在齐国做官,其后裔有西汉名相陈平;陈闵公的二儿子全温,避祸逃到晋国(在今山西境),其后裔陈孟琏,任固始(今属河南)侯相,因之移家于固始,其六世孙陈引奇为信都别驾,有德政,无子,于是以东汉时颍川陈宴为嗣,陈宴裔孙陈老皋遂遣其第五子陈达信于南朝宋时迁往寿州固始县,以继承固始陈氏基业。 在陈姓的早期迁徙中,还有一支是因避难而移居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到了秦朝末年, 出了中国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作为屯长,奉命领着被征发的人去屯戍渔阳(北京市密云县西南),路上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依照法律,失期者当斩首。陈胜和吴广被迫铤而走险,袭杀押送戍卒的校尉,率900名戍卒揭竿起义,天下群起响应,声势迅速壮大。进入陈县吟河南淮阳)时被部下推举为王,国号张楚,取张大楚国之意。他派兵四处攻城克池,占领了很多地方。后来秦军反扑,进逼张楚都城陈县,陈胜被迫率兵撤退,行至下 城父(今安徽涡阳县东南)时,被车夫庄贾杀死。他的骸骨葬于今河南省永城市北芒砀山西南麓。刘邦建立汉朝后,曾拨30户为陈胜守墓,每年祭祀。陈胜墓历经各代修葺,至今仍巍然屹立,周围松柏苍翠,墓前有郭沫若所题“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的墓碑,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晋后期,中原内乱频仍,各界人士纷纷渡江南逃,移居江南各省,有一批人迁至今福建省,其中即有陈氏。陈氏与林、黄、郑、詹、丘、何、胡姓人是中原移民最早进入福建者,此即《闽书》中所载:“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 隋唐五代迁徙 在唐朝初期陈政陈元光家族曾定居于莆田县南部,今莆田市仙游县,当时仙游县还没设立,攻打漳州时,陈政父子并非从北方长途率兵南下,而是直接在泉州及所属莆田县一带招募士兵南下作战,后来开创漳州。这样史实的记述,在宋代的仙溪志(今莆田市仙游县)中,有陈政与陈元光在当地居住的史料。这一史料证明:陈政父子应为唐朝初期派驻泉州(包括莆田)的驻军首领,他们来自北方,因此,其部队的核心应为北方人。陈元光入漳作战,且招且战,其部下应有不少当地土著。唐高宗总章二年 (669年),闽南少数民族发生动乱,攻城克池,斩将搴旗,把地方政权冲得七零八落,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向朝廷。高宗派河东人(现在河北南部)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兵3000多人前往讨伐,陈政招架不住,只得据城固守。高宗见不能取胜,加派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固始58姓军校前去增援。不料陈敏、陈敷不适应瘴疠之乡的恶劣气候,先后染疾死去。一时军中无主,乱作一团,陈敏之母魏氏(据说是唐太宗宰相魏征之妹)适在军中,便挺身而出,统率军队,驻扎在福建云霄县。陈政于仪凤二年(677年)死于军中, 由他的儿子陈元光代父领兵。 当时元光正是20岁的青年,他博览群书,通晓文韬武略,指挥军事,得心应手。经过9年苦战,终于平息战乱。为了开发福建南部这片沃土,他奏请朝廷设立漳州郡,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元光不惮辛劳,亲自经营擘(b6)画,选贤任能,开垦荒田,招徕流亡,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设置学校,使南大地上无烽火干戈之扰,百姓安居乐业,被人称为乐土,陈元光后来就长眠在这里。他祖孙四代一直担任漳州地区的行政长官,历时一个世纪之久,随后的天宝年间(746~755年),漳州(天宝元年起一度改名为漳浦郡)也只有几千户人口,漳州直到北宋前期人口才有较快增长。使这......>>

陈这个字的来历 陈姓出自姚姓或妫姓,舜帝的后裔。舜,也称虞舜,黄帝八世孙,生于姚地,所以姓姚。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朝纣王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三十四世后人妫满,武王为笼络天下。特封妫满为诸侯,并把大女儿太姬嫁给他,封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谥号称为胡公。在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舜帝的后裔满的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以国为姓,使用陈姓的始祖是胡公满,陈姓使用主要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开始,陈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姚姓的后代。舜在被选为尧的接班人前,尧为了考察他,让舜搬到妫水旁居住,所以舜的部分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为姓,为妫氏。 部分改姓的本姓是姚的族人后来有改回姚氏,部分没有改回来,便发展出其他姓,比如陈姓――《唐书?宰相世系》部分又改回本姓姚的:舜后代胡公妫满封于陈,至陈敬仲(陈完)仕齐,又改为田氏。王莽封本姓为姚的姚氏族人田丰为代眭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又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回为姚氏。从姚姓发展到妫姓,再到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妫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以故国为氏,称陈氏,陈完一支在齐国落了户,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陈改成了田,到十代孙田和时,废齐康公而自立为齐太公,并受到周王朝和诸侯列国的承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齐姜”。 公元前221年,齐王田建时,齐国为秦所灭。齐王田建亡国后,子孙纷纷改姓避难,舜帝一系又经历了一次大分化。田姓今在中华大姓中列第34位。齐王田建三子:升、桓、轸,升、桓改姓为王氏,其后代即汉代王莽一族,此为王姓的一大发源。轸奔楚为相,后迁入颍川(今河南长葛)。田轸复姓陈。自秦汉以来,由田姓复姓归宗的颍川陈氏一支,在中国历史上十分显赫,繁衍极盛,播迁极广。前文已经叙述,从姚姓族人衍生出妫姓,再妫姓改姓陈姓、胡姓,部分陈姓再改为田姓,部分田姓族人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回为本族人最早的本姓姚姓,部分田姓族人改为王姓。其它从从姚姓族人衍生出的姓氏没有改 *** 人最早的本姓姚姓的,便继续发展出其他姓。陈姓发展历程: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自虞幕至虞舜,有近1500多年的历史,《韩非子》说:虞夏二千余岁。《国语》记载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虞夏商周四代是奴隶社会的顶峰的代表,华夏正统。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彰明德。因舜帝生于姚虚而姓姚,其子商均生于妫I而姓妫,《尧典》记,舜“厘降二女于妫I,嫔于虞。”夏代虞后,虞族子孙亦姓虞,姓妫,姓姚,姓王,姓吴......在夏代,有虞氏的首领虞思曾帮助禹的后代少康复国......;在商代,《世本》宋忠注:“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为舜后是也。”;在周代,《史记》、《左传》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之产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侍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以备三恪,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而封诸侯。”《史记》详细见陈杞世家;自陈胡公以后其子孙姓陈,姓胡,姓袁......;陈完,陈厉公之子,陈氏重要支系,详见田敬仲完世家,陈完的子孙代姜齐称孤道寡,陈完的子孙姓陈,姓孙,厂王,姓田,姓陆......详细见右表(点击放大),虞舜帝部分后裔简表,商族姓氏参考宋微子世家,在此不再累述。另外根据唐书记载,汉族李姓出自陈国,始祖李利贞为陈国大夫,老子亦陈国人。孔子亦在陈国居住了三年。

姓氏"陈"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洒洒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
一、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
二、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
三、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 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二、迁徙分布
自陈国内乱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分别为陈留、阳武户牍乡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
一是唐高宗总章二年,朝廷派陈政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陈政卒后,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局势后,设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
二是颖川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其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为陈氏入台始祖。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王,历时175年。
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后有的在琉球群岛落户。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谋生。例如,陈臣留率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迁至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郡望】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陈氏,其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广陵郡:西汉置国。此支陈氏,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改陈姓后裔。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武当郡:北魏置郡。这一支出自陈之后。
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后裔陈忠之后。
渤海郡:此支陈氏,宋太尉高琼之后。明洪武初,高谅入赘海宁城东陈明谊家为婿,其子荣遂承外家之姓为陈氏,而以父之高氏郡望为郡望,故称渤海陈氏,以别于外家原宗之颖川陈氏。
四、陈家谱牒
河北:陈氏宗谱、陈氏宗谱不分卷、陈氏家乘七卷、甘陵陈氏族谱二卷
江苏:环步陈氏宗谱十八卷、陈氏家谱、维扬州陈氏重修族谱、维扬江都陈氏重修族谱八卷、丹徒丰城陈氏族谱二十三卷、句容陈巷张巷家乘七卷首一卷
浙江:萧山陈氏宗谱十卷、绍萧陈氏宗谱十卷、唐里陈氏宗谱不分卷、姚江四堡陈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勤东陈氏宗谱三卷、月湖陈氏宗谱 《海宁渤海陈氏宗谱》28册。
广东:陈氏族谱二卷、凤冈陈氏族谱十二卷、化州乐岭陈氏族谱十三卷、南海金鱼堂陈氏族谱、鸦岗陈氏族谱、广东塘福岭陈氏族谱 台北陈家族谱抄、香港鹿颈村陈氏族谱不分卷、颖川支谱二十卷首一卷
五、历史名人
陈胜:
陈 平:西汉大臣,少时家贫,好读书,后归刘邦,他多次用计,使刘邦脱离逆境,转危为安,与张良齐名,史称良平。
陈 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

为什么陈字要这么写?《陈》字的来历? 姓氏名称: 陈
拼音: chén
陈字,在先秦以前的写法很多。(见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陈曼 G》、《陈侯午敦》、《子禾子釜》、《陈尊》等)。这可以从陈字本身得到阐释。陈字和阵字,古时候是一个字,音义可通。“陈,列也。”(《广雅?释诂》)陈字在古时候不仅可写作阵还可写作坠,陈与古字陈岁也相通。“陈(卜夕),列出。从(卜夕),陈声。俗字作阵”(《说文解字》)。屈原的《离骚》里就有“就重华而陈夕词”这样的诗句。这里面的“陈(卜夕)”即是陈。此外,陈也与古甸字同音通义。“维禹甸之” (《诗经?大雅?韩奕》),此中“甸”就与陈字同义。
陈字有九种含义,有―种就是战阵的意思。因为在古代,陈、阵是一个字,可以通用。尽管如此,陈姓祖先从未把自己的姓氏写作阵。
《辞源》对阵字也有几种解释:
①本作“陈”,也就是说,阵的本来字是陈字,阵字是从陈字演化而来的;
②军伍行列称阵;
③阵法,指作战时部队的战斗队形;
④量词。如古诗中有“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的句子。
除去第四种解释,其他三种都与作战有关。
根据金文的解释,陈字左边的“阝”是旌旗的形状,右边的“东”字是战车车轮,上面载着戈矛,下面则是土字的会意。尽管陈字在古时候与上面这些字相通,陈姓的陈字几千年来却一直未曾改变过。我们的祖先从来没有把陈姓写为阵姓或是甸姓。
综合起来看,整个陈字的含义,是把战车摆在国土边界上保卫土地。看到陈字,就想起阵字,阵陈两字同音,阵字是旧中国车轮滚动的声音,而战车是黄帝发明的,黄帝之所以称作轩辕氏,就因为与战车有关,因此轩辕二字均从车字偏旁。
陈字的读法,上古音属定母,真部,《广韵》直珍切。澄母,真韵,开口,三等,平声,在臻摄。是高轮车行驶的响声。在宋以前“陈”音一直是高轮车的响声,宋代以后,读法才逐渐发生变化,与“尘”同音。“陈”的现代读法与古音相差甚远。值得注意的是,陈字的古音读法,至今仍保留在福建的闽南话和广东的潮汕话里。

姓“陈”的发源地、来历。 30分 黄帝神兵阵,舜后万世陈。”
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
黄帝后裔,以国为姓,受姓始祖胡公满
姓氏: 陈 祖籍:颍川
祖宗:陈满 郡望:颍耽郡
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

姓陈的来历 陈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洒洒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二、迁徙分布
自陈国内乱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分别为陈留、阳武户牍乡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
一是唐高宗总章二年,朝廷派陈政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陈政卒后,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局势后,设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
二是颖川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其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为陈氏入台始祖。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王,历时175年。
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后有的在琉球群岛落户。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谋生。例如,陈臣留率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迁至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国家。

陈氏的由来?陈国的建立与灭亡?天下陈族是不是一家? 当然不是,一个姓氏的始祖可能是一个部族的,一个地方的,但决不可能是一个家庭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9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