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骆宾王

佚名 2023-06-05 21:40:04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687)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仪凤三年(678),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骆在狱咏蝉,有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以抒悲愤。次年,遇赦得释。调露二年(680),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嗣圣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这年9月,徐敬业(即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著名的《讨武氏檄》(即《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武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11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而孟綮《本事诗》则说:“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他和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富有才情,兼深组织”,“得擅长什之誉”(胡震亨《唐音癸签》)。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这种诗体,从六朝小赋变化而来,它吸取了六朝乐府中辘轳辗转的结构形式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今体诗的对仗和韵律,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明代何景明说初唐四子“音节往往可歌”(《明月篇序》),所指即此。在骆宾王稍后的刘希夷、张若虚以及盛唐的李颀、王维、高□,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郑□、韦庄,及至清代吴伟业等人的长篇歌行,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来的。

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

“四杰”齐名,原是诗文并称的。他们的骈文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之中,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风,有着明显的不同。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便是最能代表这种时代新风、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其中“一□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二句,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据说武后读到了这两句,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书》本传)足见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才能,连敌对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之折服。

《骆宾王集》,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本,其书已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事迹见新、旧《唐书》。

骆宾王的意思骆宾王的意思是什么

骆宾王的词语解释是:骆宾王LuòBīnwáng。(1)(约626—约684),婺州义乌(现在属浙江省)人,曾任临海丞。后随任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与王勃、卢照邻、杨炯齐名,誉为“初唐四杰”。有《骆宾王文集》。
骆宾王的词语解释是:骆宾王LuòBīnwáng。(1)(约626—约684),婺州义乌(现在属浙江省)人,曾任临海丞。后随任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与王勃、卢照邻、杨炯齐名,誉为“初唐四杰”。有《骆宾王文集》。拼音是:luòbīnwáng。注音是:ㄌㄨㄛ_ㄅ一ㄣㄨㄤ_。结构是:骆(左右结构)宾(上下结构)王(独体结构)。
骆宾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国语词典【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人名。唐婺州义乌人。生卒年不详。七岁能文,但早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曾任武功及长安主簿,后为徐敬业作文斥武后罪状,敬业失败后,不知所终。为初唐四杰之一。著有《骆丞集》。
二、网络解释
骆宾王骆宾王(约公元619年—约公元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其代作《为徐敬业讨武_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_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何托)”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遗世。
关于骆宾王的诗词
《骆宾王·宾王讨武照》《军中行路难(与骆宾王同作)》《同子佩过狼山骆宾王墓》
关于骆宾王的诗句
即骆宾王《易水》结法
关于骆宾王的成语
宾至如归龙御上宾宾_日月骆驿不_骆驿不绝宾客盈门宾客迎门
关于骆宾王的词语
宾客迎门宾客盈门入幕宾座上宾负固不宾下榻留宾不宾之士骆驿不绝宾_日月骆驿不_
关于骆宾王的造句
1、四十来岁一张国字脸的骆宾王朝着陈政躬身施礼相谢多谢陈公子,武大娘我们可就住下了,放心,租金绝不会少。
2、初唐四杰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3、想到亲友送别,多数人的反应或心绪凝重,或泪眼涔涔,古人骆宾王“寂寥心事晚,摇落岁时秋”,今者席慕容“一去千里,往事终必成空”,很少有人能像李义山先生“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坦荡面对离别,希冀再会。
4、骆宾王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亦是著名的狷介之士。
5、如此罪恶行径,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话说,是“人神共嫉,天地不容”,所以,主持此项运动的罪魁祸首在粉碎“四人帮”后就遭到了严厉谴责。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骆宾王的详细信息

骆宾王生平简介

  我们自小就接触到骆宾王的诗词,知道骆宾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吗?下面我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骆宾王生平吧!

  骆宾王(约630-684 ), 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为“初唐四杰”中最富于传奇色彩的诗人和文章家。

  骆宾王自幼随父到博昌,从师于张学士、辟吕公,七岁时赋《咏鹅》诗,被传为佳话,时称神童。父骆履元,曾任青州博昌(今山东济南东北)令。可惜父亲早逝,生活窘困,母亲带着他到衮州瑕丘投靠亲友,“藜藿无甘旨之膳”,以致沦落为“市井博徒”.青少年时期落魄无羁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他崇尚侠义,性格豪爽,富于反抗和冒险精神。文如其人,宾王的豪爽及侠义精神自然也现于他的文学及诗歌的创作中。

  青年时代的'骆宾王曾在道王李元庆府中任参军、录事之类的小官。适逢乾封元年高宗登泰山封禅,宾王作《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因此被赐为奉礼郎,后又任东台详正学士。咸亨元年,骆宾王以奉礼郎的身份从军西域,正遇薛仁贵战败于大非川,滞戍边塞两年多,回到长安不久又进入蜀地,从军姚州(今云南楚雄一带), 在姚州道大总管李义总府里任书记,随军征战,拟写檄文布告等。上元元年官任武功主簿,后又调任明堂主簿、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升任侍御史。此后不久因事入狱,究其因,据说为“坐赃左迁临海丞”.《新唐书·文艺本传》中却记载为:“武后时,数上疏言事,下除临海丞。” 诗人在狱中作有《萤火赋》、《狱中咏蝉》和《狱中书精通简知己》,屡次诉说自己的冤屈。仪凤四年改年号元调露元年,大赦天下,宾王因此得以出狱,之后又赴幽燕进入幕府。

  调露二年秋天任临海县丞,因郁郁不得志不久弃官而去。嗣圣元年九月,徐敬业起兵扬州,以匡复李唐王朝的名义征讨武则天。骆宾王加入了匡复府在其中任艺文令,此期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名扬天下。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的下落不明。史诗记载说法不一,《朝野佥载》称:“宾王与徐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而死。”《本事诗·征异》则说他落发为僧。

  民间又有他在灵隐寺与宋之问联诗的传说。

  骆宾王现存的作品,有《骆临海集》十卷,《全唐诗》中收入其诗三卷,共一百多首。

骆宾王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早年
骆宾王主要出生于一个寒门。他七岁能作诗,号称为神童。据说《咏鹅》就是他在七岁的时候所做的。
骆宾王的父亲是青州博仓县令。他父亲死后,他就在博山居住,早年生活比较贫困,落魄。
官场经历
唐高宗永徽年间,骆宾王曾经拜奉礼郎,为东台祥正学士。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被贬,长期守卫边疆。
仪凤三年,骆宾王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
调露二年,骆宾王出任临海现承,世称骆临海。
嗣圣元年,武则天废中宗,骆宾王作为徐敬业府属,掌握文书纪要。当年11月,骆宾王结局不明。
在初唐四杰中,骆宾王诗作最多,擅长七言,代表作《帝京篇》,在初唐以为绝唱。



骆宾王简介

1、骆宾王,生于约公元638年,死于公元684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代诗人;

2、高宗永徽年间,作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担任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担任侍御史,因事下狱,第二年被赦免。

3、调露二年,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4、嗣圣元年,即公元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其代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5、同年11月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至此下落不明;

6、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现有《骆宾王文集》遗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5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