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杜正伦

佚名 2023-06-05 21:24:05

杜正伦

【作者小传】: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世重举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伦与弟正玄、正藏俱擢第,一门三秀才,为当时称美。太宗召直秦府文学馆。贞观元年,以魏徵荐。擢兵部员外郎,累迁中书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参典机密。显庆中,拜中书令,贬横州刺史。集十卷,今存诗二首。

为何魏征死后要“鞭尸”?

1、挖坟鞭尸说(主要针对新唐书的记载,旧唐书并无此记载)此段史料说的非常明显,魏征由于荐人不明和将谏争语给褚遂良看致使太宗大怒,因而将先前给魏征立的碑推了,而这推掉的碑,是之前太宗亲自为魏征写的碑文,而绝非现在流传所说的墓碑坟墓啥的,更无鞭尸之举。

史料如下:

⑴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媢之,毁短百为。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孅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後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

帝滋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出自《新唐书?列传二十二》

⑵徵卒后,正伦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诛,太宗始疑徵阿党。徵又自录前後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先许以衡山公主降其长子叔玉,于是手诏停婚,顾其家渐衰矣。
——出自《旧唐书?魏征传》

此碑推测为神道碑(神道碑,指的是旧时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多记录死者生平年月,所作贡献等。神道即墓道,碑,指的是立在墓道上的碑。记录帝王大臣生前的活动,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记录。)

该碑是书写平生的 【所为碑】,应该是太宗亲自为魏征书写的神道铭文,也就是倾注了太宗对魏征一生的褒奖。仆碑相当于收回奖励。

2、扑碑原因。原因有二:①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孅人[巧佞小人]遂指为阿党,②又言徵尝录前後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

扩展资料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魏徵曾经向李世民推荐这两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魏徵又拿自己前后的谏辞给史官褚遂良。

李世民知道开始怀疑魏徵是不是侯君集一党的。于是手诏取消衡山公主(后来被封为新城公主)与魏徵长子魏叔玉的婚约。

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唐军总共损失战士接近2000人,战马损失8000匹,唐军攻破高句丽10座城,迁7万人入中国,杀获大量高句丽军,斩首4万多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

唐军还缴获大量马、牛、装备、物资(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唐军是多次胜利,其中单是击败高延寿高惠真的那次胜利,唐军不仅消灭大量高句丽军,还缴获马5万匹,牛5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其他大量装备)。

从战果与损失上来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李世民取得了大胜。但是李世民对自己的对外战绩要求特别高,仍然因为没灭了高句丽而后悔,不禁慨然叹息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又重立纪念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魏徵

姓杜的名人 杜姓名人介绍

1、杜康(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我国历史上最早酿酒的人,创造了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清酒的方法,被后人尊崇为酒圣)。

2、杜预(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

3、杜周(汉武帝时代,以执法严刻着称)。

4、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5、杜如晦(唐朝初年名相)。

6、杜淹(安吉郡公,唐初贞观朝宰相)。

7、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周代末年,七国称王,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

8、杜正伦(唐朝宰相。封襄阳县公)。

9、杜鸿渐(唐朝宰相,礼部尚书杜暹族子。封卫国公。追赠太尉,谥号文宪)。

10、杜秋娘(唐代著名女诗人。杜秋娘喜词曲,善歌舞,为唐朝一代才女,代表作品有《金缕衣》)。

11、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

12、杜光庭(道教天师。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一生著作颇多,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

13、杜堇:(江苏丹徒人。明代画家)。

14、杜受田(清代大臣、学者,太师太保。为咸丰皇帝之师)。

魏征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三,为何死后不久被唐太宗砸了墓碑?

魏征死后不久被唐太宗砸了墓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在侯君集和杜正伦身上,这是魏征还活着的时候,为李世民推荐的人才。魏征对李世民说,侯君集和杜正伦皆是人才,是未来作为丞相的可选之人。之后,李世民,就重用侯君集和杜正伦,对他们两个青睐有加。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亲的心愿,作为皇帝也是这样,所以,太子李承乾一直被李世民所看重,李世民对太子的未来,有着很大的期望。李世民虽然很看重李承乾,但他同样也很看重李泰。父亲爱着自己的儿子,这样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在从小生长在勾心斗角的皇宫里的李承乾眼中,就发生了扭曲。

李承乾认为,这是李世民想要废他太子之位,想把太子之位传给李泰的征兆。同时,李泰也有极大的野心,想要成为太子,而不断陷害李承乾。这就造成了李承乾内心的惶惶不安。这时,侯君集挑唆太子李承乾造反,这样的行为让李世民觉得痛心疾首。

杜正伦作为太子的右庶子,有把太子辅佐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继承人的职责。在杜正伦受任之时,李世民对他说:太子年幼无知,要有一位指引他方向的名师,你又是不二的人选,一定要好好看管太子。但杜正伦辅佐太子一事却不太顺畅。太子自小嗜宠而娇,难以管教。太子从小所学的种种恶习越来越严重,最后传到李世民耳中,这对于杜正伦来说,是他作为一个辅佐太子的老师严重的失职。之后,杜正伦被贬,太子也因造反之事被废。


杜正伦和侯君集这两人皆是由魏征举荐,但最后他们两个都造成了太子造反一事,这让李世民严重的怀疑魏征有造反之心一气之下砸了魏征的墓碑。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3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