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范晔

佚名 2023-06-05 20:59:53

范晔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南朝刘宋时的历史学家。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

范晔生平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范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曾祖范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祖父范宁先后出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桓玄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刘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控制东晋政府实权后。范泰重新被启用,出任国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助刘裕打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从此,范泰受到刘裕的信任,屡被升迁,先后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宋代晋后,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少帝时加位特进。
范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范汪“博学多通,善谈名理”,撰有《尚书大事》二十卷,《范氏家传》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属于医学棋艺的著作《范东阳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录》一卷等。范宁尝作《古文尚书舜典》一卷,《尚书注》十卷,《礼杂问》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其义精审,为世所重”。范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种著述。受到家庭的影响,范晔从小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
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范晔十七岁,州刺史征辟他为主簿。当时,范晔同其父范泰一样,在政治上是支持刘裕的,故不肯应辟就职。六年后即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这一年,二十三岁的范晔应召到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恭的府下为冠军参军,后又随府转为右军参军。此后十余年,他先后担任过尚书外兵郎、荆州别驾从事史、秘书监、新蔡太守,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多种职务。
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冬,扬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刘义康把故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范晔也到场了。刘义康的母亲死了,范晔实在悲伤不起来。在临葬前的一天夜晚,轮到他的弟弟范广渊值班,范晔兄弟俩邀了一位朋友躲在屋里喝起酒来。醉意朦胧之际,范晔忘记了利害,竟推开窗子,听挽歌助酒。这件事传出后,刘义康非常恼怒。几句谗言上去,宋文帝就把范晔打发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当太守去了。
这次贬官对范晔是一次很大的刺激。仕途上的坎坷勾起了他幼年生活的某些隐痛。范晔虽然生在名门士族,但他本人却是个妾生的庶子。晋代自“永嘉以来,嫡待庶如奴,妻遇妾若婢”,(王楙《野客丛书》卷十五),嫡庶之别是官僚之家不可逾越的大分,因而也决定了子女们的社会身份。范晔的母亲把他生在厕所里,并且碰伤了他的前额,因而落下个小字为“砖”。嫡母所生的哥哥范晏嫉妒他的才学,骂他“进利”,认为他是终家破族的祸害。父亲范泰也不喜欢范晔,早早地将他过继给从伯范弘之。屈伸荣辱与宦海浮沉,使得范晔心情十分苦闷。在宣城任上,他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企图以此排解这种痛苦。史事的研究,打开了他的眼界。范晔后来讲:“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这就是说,原来现实中的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在同历史的经验相对照后,他逐渐整理出了一些头绪。范晔凭着个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写出了他的历史名作《后汉书》。这一年,他三十五岁。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名言诗句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名言诗句

1、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范晔

2、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范晔

3、神龙失势,与蚯蚓同。——范晔

4、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范晔

5、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范晔

6、独步天下,谁与为偶!——范晔《后汉书·戴良传》

7、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范晔

8、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峣(yáo摇)峣:高峻的样子。缺:残破。皦(jiǎo绞)皦:洁白貌。这两句大意是:高峻的东西容易残破,洁白的东西容易被玷污。)——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9、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10、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11、拨乱反正,以宁天下。——范晔

12、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范晔

13、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范晔

14、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范晔《后汉书.臧宫传》

15、男儿当死中求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公孙后传》

16、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范晔

17、枳棘非鸾凤所栖。——范晔《后汉书·仇览传》

18、救奢必于俭约,拯薄无若敦厚。——范晔

20、墙高基下,虽得必失。——范晔《后汉书·郭太传》

21、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会天天得到美好的教益;和行为不轨的人鬼混,就会天天产生邪恶的思想。)——范晔《后汉书·爰延列传》

22、人各有能,因艺受任。——范晔

23、"岁月骛过,山陵浸远——范晔《后汉书》"

24、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范晔《后汉书·岑彭传》

25、掩目捕雀。——范晔《后汉书·何进传》

26、“熬天下之脂膏,斲生人之骨髓”——范晔《后汉书》

27、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8、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范晔

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千古名句
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千古名句

1、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翻译:起了强风,才知道何种草足以抵挡风力;下了冰寒的霜,才知道哪种树能够受耐严寒。沈约《宋书》

2、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沈休文《咏芙蓉》

3、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沈约

4、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沈约《宋书》

5、乘长风破万里浪。沈约《宋书宗悫传》

6、夜夜曲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沈约《夜夜曲》

范晔的名言_关于范晔的名言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 ----范晔

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范晔

传闻之事,恒多失实。 ----范晔《后汉书.臧宫传》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 ----范晔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会天天得到美好的教益;和行为不轨的人鬼混,就会天天产生邪恶的思想。) ----范晔《后汉书·爰延列传》

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峣(yáo摇)峣:高峻的样子。缺:残破。皦(jiǎo绞)皦:洁白貌。这两句大意是:高峻的东西容易残破,洁白的东西容易被玷污。) ----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焕然一新,就好像刚刚和所有的朋友都握了一遍手。 ----范晔(现代)《诗人的迟缓》

少室山上,少林寺前,萧峰身陷重围,无数武林人士欲杀之而后快,除了段誉、虚竹挺身而出,只有段正淳低声向范骅诸人道:“这位萧大侠与我有救命之恩,待会危急之际,咱们冲入人群,助他脱险。” 范晔道:“是!” 向拔刃相向的数千豪杰瞧了几眼,说道:“对方人多,不知主公有何妙策?” 段正淳摇摇头,说道:“大丈夫恩怨分明,尽力而为,以死相报。”大理众士齐声道:“原当如此!” ----《天龙八部》

科塔萨尔说过:生活中没有比偶然的遇合更必然的东西。 ----范晔(现代)《诗人的迟缓》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范晔

上智不出处危以侥幸,中智能因危以为功,下愚安于危以自亡。 ----范晔《后汉书-吴汉传》

人恰恰是靠着与世界的区分来自我认定,一旦这种区分被消弭,随之而来的是混同与失丧的恐惧。 ----范晔(现代)《诗人的迟缓》

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树华亦为异。 ----范晔《后汉书·应劭传》

科塔萨尔为什么喜欢爵士乐?或者是因为在他眼中,爵士乐是自由的游戏,“一种自我解放的谦卑的练习”,“包容一切想象的音乐”,充满不确定,特别是爵士乐标志性的即兴色彩,向“偶然”开放——科塔萨尔会说,偶然只是尚未揭晓的必然。 ----范晔(现代)《诗人的迟缓》

它是一本书,也同时是许多本书。读者尽可以各取所需,各展所长,从自己喜爱或擅长的角度解读、剖析,却都无法穷尽。据说这正是经典作品之为经典的标志之一。 ----范晔(现代)《诗人的迟缓》

段正淳低声向范晔、华赫垦、巴天石诸人道:”这位萧大侠于我有救命之恩,待会危机之际,咱们冲入人群,助他脱险。“范晔道:”是!”向拔刀相向的数千豪杰瞧了几眼,说道:“对方人多,不知主公有何妙策?”段正淳摇摇头,说道:“大丈夫恩怨分明,尽力而为,以死相报。”大理众士齐道:“原当如此!” ----金庸《天龙八部》

救奢必于俭约,拯薄无若敦厚。 ----范晔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范晔《后汉书》

枳棘非鸾凤所栖。 ----范晔《后汉书·仇览传》

上帝造猫为了满足我们抚摸老虎的欲望。 ----范晔(现代)《诗人的迟缓》

在语言中闹革命的小说或许暂时看起来不如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贴近现实,恰恰是因为这些小说将要展现未来更丰富更具革命性的现实。 ----范晔(现代)《诗人的迟缓》

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猫的眼睛里有悲伤,为只能做猫的眼睛而悲伤。” ----范晔(现代)《诗人的迟缓》

墙高基下,虽得必失。 ----范晔《后汉书·郭太传》

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范晔《后汉书·戴良传》

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 ----范晔《后汉书·岑彭传》

“使无能者受振奋,腼腆者获激励,贪婪者得餍足,节制者生欲望,纵欲者遭惩戒,孤僻者变性情。”在这样的语境中,用语越是整饬堂皇,反讽的效果越是强烈。 ----范晔(现代)《诗人的迟缓》

人各有能,因艺受任。 ----范晔

“我们看见大熊星座,但组成这一星座的星星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大熊星座。或许我们也是大熊和小熊星座但自己不知道,因为我们藏身于我们的自我中。” ----范晔(现代)《诗人的迟缓》

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范晔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名人名言大全短句摘抄


班固,东汉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史学家班彪之子,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主要作品为《汉书》,撰有《白虎通德论》,征讨匈奴时为中护军,后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班固名人名言:

百闻不如一见。

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安者非一日之安也,危者非一日之危也,皆以积渐然。

侈而无节,则不可赡。

凡教化之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父兄之教不先,则子弟之率不谨。

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国籍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国之将兴,尊师重傅。

何可屈曲从俗,苟求富贵。

君子独处,守正不挠。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

礼所以防淫,节其侈靡也。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廉者昌,贪者亡。

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青蝇嗜肉汁而忘溺死,众人贪世利而陷罪祸。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

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

王者以民为基,民众以财为本,财竭则下叛,下叛则上亡。

位历将相,国家之柱石臣也。

兴利除害,尊主安民。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

因时施宜。

腐术不可以为桂。

臣门如市,臣心如木。

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贪贾三之,廉贾五之。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

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天不变,道亦不变。

众煦漂山,聚蚊成雷。

十围之术,始生如蘖。

太刚则折,太柔刚废。

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欲人勿阐,莫若勿言;欲人勿知,墓若勿为。

欲投鼠而忌器。

家富势足,目指气使。

直言之路开,则四方众贤不远千里。

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

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

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不可同日而语。

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范晔名言

范晔名言

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范晔

2、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 范晔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

4、位尊身危,财多命殆。 范晔

5、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范晔

6、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范晔

7、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范晔

8、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 范晔

9、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范晔

10、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范晔

11、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12、德音流千里,功名重泰山。 范晔

13、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焚书坑儒何异? 范晔

14、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 范晔

15、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范晔

16、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 范晔

17、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范晔

18、人各有能,因艺受任。 范晔 范晔

19、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范晔

20、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迁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范晔

21、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 范晔

2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范晔

23、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范晔

2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范晔

25、天命难知,人道易守。 范晔

26、蒲鞭便示辱。 范晔

27、势存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哀哉! 范晔

28、拨乱反正,以宁天下。 范晔

29、神龙失势,与蚯蚓同。 范晔

范晔名言名句贾谊名人名言史典名言桑塔亚那名言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名言诗句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名言诗句

1、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范晔

2、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范晔

3、神龙失势,与蚯蚓同。——范晔

4、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范晔

5、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范晔

6、独步天下,谁与为偶!——范晔《后汉书·戴良传》

7、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范晔

8、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峣(yáo摇)峣:高峻的样子。缺:残破。皦(jiǎo绞)皦:洁白貌。这两句大意是:高峻的东西容易残破,洁白的东西容易被玷污。)——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9、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10、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11、拨乱反正,以宁天下。——范晔

12、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范晔

13、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范晔

14、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范晔《后汉书.臧宫传》

15、男儿当死中求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公孙后传》

16、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范晔

17、枳棘非鸾凤所栖。——范晔《后汉书·仇览传》

18、救奢必于俭约,拯薄无若敦厚。——范晔

19、羊质虎皮,见豺则恐。——范晔

20、墙高基下,虽得必失。——范晔《后汉书·郭太传》

21、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会天天得到美好的教益;和行为不轨的人鬼混,就会天天产生邪恶的思想。)——范晔《后汉书·爰延列传》

22、人各有能,因艺受任。——范晔

23、"岁月骛过,山陵浸远——范晔《后汉书》"

24、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范晔《后汉书·岑彭传》

25、掩目捕雀。——范晔《后汉书·何进传》

26、“熬天下之脂膏,斲生人之骨髓”——范晔《后汉书》

27、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8、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范晔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范晔名人名言:

大丈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德音流千里,功名重泰山。

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拨乱反正,以宁天下。

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焚书坑儒何异?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在实本,其本必伤。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

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蒲鞭便示辱。

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

神龙失势,与蚯蚓同。

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

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

势存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哀哉!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

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

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

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耳。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迁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采择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议。

疾风知劲草。

人各有能,因艺授任。

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

救奢必于俭约,拯薄无若敦厚。

天命难知,人道易守。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羊质虎皮,见豺则恐。

枳棘非鸾凤所栖。

物暴长者必夭折,功卒成者必亟坏。

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位尊身危,财多命殆。

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人肠胃,己绝咽喉。

贫娃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履,患实共之。

有志者事竟成。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文艺范短句
一、不是真的习惯拒绝,而是怕一旦牵手了,再回到一个人时,受不了那份寂寞与悲凉,不曾拥有,就不怕失去。

二、孤独的夜晚,没有你我学会了勇敢,没有你的陪伴,我学会了坚强,没有你的日子,我学会了伪装。

三、我的生活、支离破碎、那些坚定、那些骄傲、和那些我从未忘记也不敢忘记的东西、它们远比你的转身来的更快、眼里蒙上一层朱砂、盖过一座古老的城池、你何时、会回来?

四、清醒一点吧,世上没有未完的事,只有未死的心。

五、离别与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戏,习惯了,也就不再悲怆。

六、我穿过思念齐眉的年代,手指苍白。多情而悲伤的句子,是时光腰身的流年,像水一样蔓过四季。你仍像是没有归航的船。

七、这一生,总有一个人,老是跟你过不去,你却很想跟他过下去。

八、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

九、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

十、恋爱,在感情上,当你想征服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对方征服了。首先是对方对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对方的欲望。

十一、静静消失在人海里面,不让谁看见!想念是会呼吸的痛,瞬间蒸发,就让不可能的是也随至分散!

十二、人生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有些是难以磨灭的,比如记忆;有些是难以搁置的,比如爱恋... ...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对;与其鸟宿檐下,不如击翅风雨;与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勇敢的面对... ...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了,人生就会更精彩。

十三、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计较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

十四、长大了要娶唐僧做老公,想宠幸就宠幸,不想玩了就把他吃掉。

十五、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 ,而我正在被同化。

十六、如果以后你会不经意地想起我,请别忘记我曾那样深深地爱过你:偷偷地看你,偷偷地想你,偷偷地爱你最后,偷偷地哭了!

十七、有些事,我们明知道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我们明知道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我们明知道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十八、有一种爱叫无缘,不是不爱而是没有缘分,也有一种爱叫成全!去成全别人也成全自己。

十九、爱情就像两个拉皮筋的人,受伤总是不愿放手的。

二十、人的一生就应该像一条河,开始是涓涓细流,被狭窄的河岸所束缚,然后,它激烈地奔过巨石,冲越瀑布。渐渐地,河流变宽了,两边的堤岸也远去,河水流动得更加平静。最后,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并毫无痛苦地消失了自我。

二十一、一个人自以为刻骨铭心的回忆,别人早已已经忘记了。

二十二、我们曾经追求过幸福,至少我们见过幸福的背影。

二十三、我独自度过了太多时光,沉默已成一种习惯。

范晔《张衡传》诗词鉴赏

   张衡传


  南北朝: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注释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中华书局版)。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淅川东)人,历史学家。


  南洋西鄂:南阳郡的西鄂县,在今河南南阳。


  属(zhǔ)文:写文章。属,连缀。


  游于三辅:在三辅一带游学。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


  京师:指东汉首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学府,西汉武帝开始设立。


  遂:于是。


  通:通晓,全面透彻地理解。


  贯:贯通,与“通,为近义词。


  五经:汉武帝时将《诗》《书》《礼》《易》《春秋》定名为“五经”。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高于世:比世上的人高明。于:比。


  骄尚之情:骄傲自大的情绪。尚:矜夸自大。


  从容:从容稳重,不急躁。淡静:恬淡宁静,不追慕名利。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永元: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公元年-年)。


  连辟公府不就:连,屡次。辟,(被)召请(去做官)。公府,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不就:不去就职。以上几句的主语“衡”,承前省略。


  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承平,太平,指国家持续地太平安定。日久,时间长。


  王侯:封王封侯的大官贵族。


  莫:无指代词,表示“没有谁”的意思。


  逾侈:过度奢侈。


  乃:于是,就。


  拟:模仿。


  班固(-):字孟坚,东汉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两都》:指《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


  《二京赋》:指《西京赋》《东京赋》。


  因:介词,通过。后省宾语“之”。


  以:连词。


  讽谏:用委婉的语言进行规劝而不直言其事。


  精思傅会:精心创作的意思。


  乃:才。


  邓骘(zhi):东汉和帝邓皇后的哥哥,立安帝,以大将军的身份辅佐安帝管理政事。


  奇其才: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奇,认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奇:奇特,少有的。


  累召:多次召请。应:接受。


  机巧:设计制造机械的技艺。巧,技巧技艺。


  致思:极力钻研。致,极,尽。


  阴阳:指日月运行规律。


  历算:指推算年月日和节气。


  于:对于。于……:介宾短语后置,译时提前作状语。


  雅闻:常听说。雅,副词,素来,常。术学:关于术数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等。


  公车:汉代官署名称,设公车令。


  特征:对有特出才德的人指名征召,为的与平常的乡举里选相区别,故称特征。


  拜:任命,授给官职。


  郎中:官名。


  再迁:再,两次。迁,调动官职。


  太史令:东汉时掌管天文历数的官,与西汉以前掌管天象历法兼有修史之责的太史令职责不完全相同。


  遂乃:于是就。


  研核:研究考验。


  阴阳:哲学名词,指两种对立的事物,如日月,寒暑等,这里指天象历算。


  妙尽:精妙地研究透了。


  璇玑:玉饰的测天仪器。


  正:道理。


  浑天仪:一种用来表示天象的仪器,类似的天球仪。


  《灵宪》:一部历法书。


  《算罔》:一部算术书。


  详明:详悉明确。


  再转:两次调动官职。第一次由太史令调任公车司马令,第二次由公车司马令又调任太史令。


  复:又。


  当世,指权臣大官。


  辄:常常,总是。


  积年:多年。徙:指调动官职。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自;自从,表时间。


  阳嘉: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公元--)。


  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的仪器。据竺可桢考证,这是两种仪器,一是测验风向的候风仪,一是测验地震的地动仪。


  以:用。


  员径八尺:员径:圆的直径。员,通“圆”。


  合盖隆起: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隆,高。


  尊:同“樽”,古代盛酒器。


  饰:装饰。“饰”后省宾语“之”,“之”代候风地动仪。


  以:用。据有人研究,候风地动仪外部八方书写不同的篆文以表明方位,脚部装饰山形,东南西北分别绘画代表四方的龙朱雀虎玄武(龟蛇)。


  都柱:大铜柱。都,大。“都柱”就是地动仪中心的震摆,它是一根上大下小的柱子,哪个方向发生地震,柱子便倒向哪边。傍,同“旁”,旁边。


  施关发机:设置关键(用来)拔动机件,意思是每组杠杆都装上关键,关键可以拨动机件(指下句所说的“龙”)。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龙,指龙形的机件。首,头。


  下有蟾蜍(chánchú),张口承之:下,指龙首下面。蟾


  牙机巧制: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


  尊中:酒樽形的仪器里面。


  覆盖周密无际:指仪器盖子与樽形仪器相接处没有缝隙。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地动,地震。则,就。振,振动。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机发:机件拨动。


  而:顺承连词,不必译出。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激扬,这里指声音响亮。伺者,守候观察候风地动仪的人。


  发机:拨动了机件。


  七首:指其余七龙之首。龙首,互文,都指龙首。


  验之以事,即以事验之:验,检验,验证。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在,可译为“在……中”。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尝,曾经,曾有一次。而,可是。


  驿:驿使,古时驿站上传递文书的人。


  至:指来到京师。


  果:果然。


  陇西:汉朝郡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陇西县一带。“陇西”前省介词“于”(在)。


  于是皆服其妙:其,它,代候风地动仪。妙,巧妙,神奇。


  乃:便。


  地动:地震。


  所从方起:从哪个方位发生。


  时:当时。损:*。因:于是。


  迁:升迁。


  帷幄:指帝王。天子居处必设帷幄,故称。


  讽议: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


  左右:身边。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尝,曾经。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


  目之:给他递眼色。目:名词活用为动词。


  诡对:不用实话对答。


  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谗:毁谤。


  图身之事:图谋自身安全的事。


  吉凶倚伏:祸福相因。出《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幽微难明:幽深微妙,难以看清。


  宣寄情志: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永和:也是东汉顺帝的年号(公元-)。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时,当时。国王,即河间王刘政。典宪,制度法令。


  豪右:豪族大户,指权势盛大的家族。


  不轨:指行动越出常轨的事,即违反法纪的事。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下车:官员初到任。治威严,树立威信。治,整治。整法度,整顿法纪制度。


  阴知*党名姓,一时收禽:阴知,暗中察知。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肃然,这里是敬畏恭顺不敢为非做歹的意思。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hái)骨: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


  尚书,官名,不同朝代的尚书职权不一样,东汉时是在宫廷中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zú)。卒:死。


   鉴赏


  《张衡传》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范晔继承了司马迁、班固等人关于史传文写作的传统,并因人取事,因事敷文,形成了自己记写人物传记的特色。张衡一生行事众多,成就卓著,品格高尚,如何取其精又不失于偏,虑及全又不流于繁,写其形又得其神,确要费一番匠心。


  叙学习,显示其成就的基础。张衡的朋友崔瑗曾称赞他说:“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瑰辞丽说,奇技伟艺,磊落炳焕,与神合契。”张衡多才多艺,德高品洁,是和他的学习、实践分不开的。范晔写他的学习,说他“少善属文”,自幼聪颖*,而更突出了他的“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系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而游学到“三辅”之地,并进入京城洛阳太学参观、学习。当时学界盛行的是“章句之学”,完全是一套陈腐的死学问,张衡涉足社会,不惜远游,目标远大,直入太学,这就使他达到“通五经,贯六艺”的地步。把五经、六艺都融会贯通了,他不是食而不化,也非固步自封,不仅读书本而且看实际,不只钻典籍而且研技艺,不单捧册页而且知世情。张衡贯古通今,知书识世,明道谙理,可是“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谦虚谨慎,既是取得重大成就的条件,也是为人处世的美德。作者仅用了三十四个字,就概及张衡学习的各个方面:内容、方法、精神、成就。这真可谓用墨精当得能收海于勺,缩龙成寸。作者先叙张衡的学习,为下文叙述他的善为人、善作文、善机巧、善理政奠定了基础。


  叙品行,显示其高尚的节操。张衡对为官作宦,“从容淡静”;对贪官酷吏,嫉恶如仇;对科学技术,不遗余力。有的人把学问作为沽名之具,钓利之饵,登官之梯,而张衡参透人生,洁身自守,他辞谢了多次的举荐与征召。作者连用“连辟”“累召”“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强调了他的不慕利禄,无意仕途。后来的出仕,也只是“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一些从事科技、史学方面的业务性职务。“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不想握权柄以抬高地位,居高位以谋私利。


  张衡没有官欲,但并非没有官才。他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明的政治手腕。他看到“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不惜花了十年工夫,模拟班固的《两都赋》,而写了《二京赋》。在《西京赋》和《东京赋》中,极力铺写了二京的所有宫室、动植物、游侠辩论之士、角牴大傩之戏,讽谏当朝的穷奢极侈。这是婉转的讽喻。有时他也挺身而出“上疏陈事”,“讽议左右”,向皇上直言进谏,**佞。一旦由他掌握了一定权力,也就大力剪锄*徒丑类。他出为河间王刘政的相时,看到刘政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他一到任就能“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党名姓,一时收禽”,收到“上下肃然,称为政理”的效果,可见张衡不仅具有如何做官的认识、理论,而且有着实际施行的本领。


  张衡上究天文,下穷地理,精于历算,擅于机械,自然也洞察当时社会世情。*之中,有日天地黑,无风海生浪,所以他先是不做官,想洁身避祸,后来不得不入*,顺帝“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避其锋芒,巧为应对。即令这样,那帮阉竖还“共谗之”,使他更明白在那种政治漩涡中,如履春冰,如捋虎尾,确实是“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而要“常思图身之事”。当他狠狠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也就急流勇退,做出了极明智的决策:“上书乞骸骨”,请求退休还乡了。从他的《四愁诗》《思玄赋》《归田赋》中,都看出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吏、有为的学者,在当时内心的苦闷,无力除恶,无法避祸,只有独善其身了。


  叙术业,显示其卓著的成就。张衡在天文、数学、地理、气象、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学、诗赋、绘画方面成绩斐然。郭沫若曾评价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亦所罕见”,“万祀千令,令人敬仰”。范晔为之作传时,既要顾及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文中以“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概及了他多方面的贡献,而重点写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张衡首创,在科技居重要地位。传记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规模、形体、文饰以至整个结构的“巧制”、测定时的效验,做了井然有序的详明介绍。“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着一“神”字,极写仪器功效。“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表明此乃史无前例的独创。更用京师学者最初“咸怪其无征”,后来“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的典型细节,充分证明了张衡“妙尽璇机之正”的“妙”,“善机巧”的“善”。


  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全文以时间为序,叙其一生;以“善”为纲,统率题材;以“妙”为目,传其精神,因而所写方面多而不杂,事迹富而不乱,文虽简而概括全。范晔之所以能“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文心雕龙·附会》),就在于抓住了总纲领,并内蕴着相互关系。张衡正由于潜心于学才达到“通五经,贯六艺”的境界,才使他具有了“善机巧”的知识与才干,也使他具有了“不慕当世”的胸襟。不去追名逐利,求官谋宦,才能居郎中的微职“积年不徙”,得“约己博学,无坚不钻”,有了创造发明。他的做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以利于科学研究。当不得不被推上政治舞台时,还始终保持着明智的头脑。作者将张衡于自然科学、文学、政治活动方面的表现统一了起来,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本文除揭示了张衡多方面事迹的内在的联系外,善于剪裁也是使本文成功的重要因素。如写“善属文”,就以写《二京赋》为主,略涉《思玄赋》,其他甚至不提及;写“善机巧”,以详写候风地动仪为主,其他科技成果则为辅;写“善理政”,以整治法度、收擒*党为主,请求辞职、上调擢升则为次。在文学、科学、政事三方面,都体现了他“从容淡静”的个性,又突出了“善机巧”的特点,使张衡这么个伟大的形象辉耀于读者面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0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